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1-11
/ 2

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胡鑫森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人民医院四川内江641000)

【摘要】目的:探究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以及其临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例腹腔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干预,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深度镇静麻醉,观察组进行深度镇静麻醉,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内镜检查前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内镜介入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出现明显上升;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因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关键词】深度镇静麻醉;腹腔内镜检查;诊断效果;临床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2-0020-02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depthofsedationanesthesiaceliacendoscopydiagnosisanditsclinicalsafety.MethodsInourhospitalJuly2014to2016Aprilreceived80peritonealendoscopypatientswithintervention,accordingtotherandomnumbermethodthepatientswerepidedintothecontrolgroupandtheobservationgroupandcontrolgroupwithoutdeepsedationanesthesia,theobservationgroupofdeepsedationanesthesiatoobserveeffectsoftwogroupswereanalyzedandcompared.ResultsTwogroupsofpatientsinendoscopicexaminationofbloodpressureandheartratehadnosignificantdifference,afterinterventionalendoscopy,thecontrolgroup,thebloodpressureandheartrateincreasedsignificantly;observationgroupof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sincidence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wogroupscomparedwiththepresenceofsignificantdifference.Asaresult,therewas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ConclusionDeepsedationanesthesiaceliacendoscopydiagnosiseffectbetter,andcaneffectivelyreducethenumberofpatientswithadversereactions,soithasgoodsecurity,worthinclinicalreference.

【Keywords】Deepsedationanesthesia;Abdominalendoscopy;Diagnosticeffect;Clinicalsafety

在临床对患者进行相关诊断和治疗的过程中内镜检查比较常用,并且随着近年来科技的不断发展,内镜技术也逐渐得以成熟;通过对患者进行使用可以对病情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从引导介入治疗,帮助患者及时改善其临床情况。但是在内镜进行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伴随出现恶心等诸多不适,对于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次我们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腹腔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干预,根据其分组决定是否进行深度镇静麻醉,旨在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同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现将详细情况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4月间接收的80腹腔内镜检查患者进行干预,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23例、女17例,年龄23.5~62.5岁,平均年龄43.25±2.45岁;观察组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22.2~65.5岁,平均年龄42.31±2.64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首先对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等常规情况进行检查,准备就绪后对患者分组进行干预,对照组不进行深度镇静麻醉,即直接对患者进行腹腔内镜的检查。观察组进行深度镇静麻醉,对患者进行咪达唑仑注射液(剂量0.02~0.06mg/kg)和联合双异丙酚(剂量2.0~2.5mg/kg)的给予,采用缓慢推注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用药,后用药妥当后对患者进行腹腔镜内镜检查[1]。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内镜检查前后的血压和心率,将数据做一详细记录,并进行对比;同时在内镜检查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不良发生发生率等于不良发生发生例数除以总例数,所得数据乘以100%,统计两组所得结果并进行比较[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实验数据分析,用检验计数资料,用(x-±s)表示计量资料,同时采用t进行检验,检验后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检查前后身体情况

两组患者在内镜检查前血压和心率均无明显差异,经过内镜介入检查后,对照组患者的血压和心率出现明显上升,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

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在临床使用内镜进行检查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对患者起到较为准确的诊断,帮助患者及时进行对症治疗,但同时由于操作的干预,很容易对患者产生诸多影响,造成十分严重的不适,因此对于内镜检查进行分析,探究有效的改善方法就成为我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本次我们对我院80例进行腹腔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分组,充分征得患者同意后按照分组情况决定是否对患者进行深度镇静麻醉,从结果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各项情况均好于对照组。我们分析,对于患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由于操作的感觉较为明显,因此患者多会产生紧张、恐惧等不适感,此时患者的心跳明显加快,患者的心率和血压也会出现相应的波动,而检查的正常进行也会因为患者的身体变化较为明显而受到影响,在检查结束后患者的心率、血压等情况均会出现明显的升高,同时出现相应的不良反应,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一半,这及其不利于内镜检查在临床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对于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检查前,对患者进行深度镇静麻醉,通过短暂的麻醉患者的检查可以快速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检查后患者的身体状况不会出现明显的变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因而使得操作更加安全。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患者进行深度镇静麻醉的药物剂量,仍然存在一定争议,我们应该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充分考虑,决定药物的使用,从而提高临床干预的效果。

综上所述,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诊断效果较好,同时可以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因而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借鉴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金丽,曾祥刚.深度镇静麻醉下行腹腔内镜检查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5,13(11):114.

[2]孙伟.中国消化内镜诊疗镇静/麻醉的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4,9(30):9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