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监测、分析药耐药感染的临床分布情况,为有效的预防控制药耐药感染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4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标本中检出的104株药耐药进行目标性监测,常规分离培养并鉴定菌种,根据标准筛选药耐药,并对药耐药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的104株药耐药前5位菌株依次为屎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大肠埃希、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31.73%、20.19%、10.57%、7.69%、7.69%;标本来源主要为尿液、痰液、分泌物,分别占43.27%、27.88%、18.27%;尿液中药耐药以屎肠球菌为主,痰液中药耐药以铜绿假单胞、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泌物中药耐药以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为主;各临床科室均有检出药耐药,检出科室前3位依次为神外科、神内科、心内科。结论通过多药耐药临床分布风险评估确定预防控制重点,加强对高危科室、高危环节和易感人群的干预,减少药耐药感染和传播。

  • 标签: 多药耐药菌 临床分布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模式镇痛对于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择Ⅲ、Ⅳ混合痔手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随机分为4组,每组30例病人。A组单纯腰麻组;B组腰麻+静脉镇痛泵组;C组腰麻+静脉镇痛泵组+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注射组;D组腰麻+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注射组。观察4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4组患者创面甲级愈合率及创面愈合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0.5%罗哌卡因局部浸润注射对于混合痔外切内扎术后创面愈合无影响。

  • 标签: 罗哌卡因 混合痔外切内扎术 创面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多部门联合协作监管每例药耐药,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管理模式。方法运用协作兼管机制,加强环节控制意识,规范报告和反馈制度,实施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果2013年共监测药耐药146例,药耐药医院感染占7.5%,社区感染占92.5%,由于提高了医务人员对药耐药预防和控制的认识和相关知识的掌握,及时采取环节干预措施,未发生医院感染暴发。结论协作兼管机制在药耐药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多药耐药菌 协作兼管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一组药耐药克雷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的存在状况。方法收集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一院2013年2月至2015年3月病人标本中分离的药耐药克雷伯属共20株,用分子鉴定法鉴定菌种,将15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6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本组20株中19株为肺炎克雷伯,1株为变栖克雷伯。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或/和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检出率达80.0%。其中aac(3)-Ⅱ、aac(6’)-Ⅰb群、ant(3″)-Ⅰ、aph(3’)-Ⅰ、rmtB的检出分别为9株、12株、10株、5株、4株。并且在变栖克雷伯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结论本组克雷伯对氨基糖苷类产生耐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其产4种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和1种16SrRNA甲基化酶基因。在变栖克雷伯中发现了aac(6’)-Ⅰb-cr基因是国内外首次报道。

  • 标签: 克雷伯菌属 氨基糖苷类修饰酶 16SrRNA甲基化酶 多药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淡豆豉功效能解表,除烦。用于感冒发热,头痛,虚烦,失眠。《江苏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采用密闭闷制发酵法,经常出现霉变,发酵率不高等现象。通过对炮制工艺改进,很好上述问题。

  • 标签: 炮制 发酵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重症监护病房(ICU)药耐药(MDRB)的分布及感染危险因素分析,为预防和控制MDRB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在我院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1600例患者,对发生感染患者进行相应部位的病原学鉴定以及药敏实验,根据2016年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对结果进行判定,收集发生感染患者临床资料,分析MDRB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中,总共发现MDRB感染患者175例,感染率为10.94%,共送检出致病菌843株,检出MDRB394株,检出率46.74%,其中位居前四的MDRB分别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253株,占比为64.21%,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61株,占比为15.48%,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42株,占比为10.66%,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MDR-PA)28株,占比为7.10%。慢性基础疾病、机械通气时间、使用抗生素时间以及侵入性操作均是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出现MDRB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易发生MDRB感染,主要致病菌为CR-AB,其危险因素繁多,临床中可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和减少MDRB感染的发生。

  • 标签: 重症监护病房 MDRB 感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PCR-DGGE技术对MODS患者舌苔群多样性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疾病关系。方法收集了26例MODS患者和20例正常对照人群的舌苔样本,提取样本细菌总基因组DNA。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为实热证组、热夹湿证组、热盛伤阴证组、血瘀证组和厥脱证组。然后对细菌总基因组DNA的16SrRNA的V3区进行PCR扩增,进行DGGE图谱及多样性分析,分别分析MODS患者及对照人群舌苔群的相似性,并通过Shannon-Weaver(H‘)指数来分析样本的条带数、均匀度指数、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结果实热证组和对照组条带数、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存在显著差异,均匀度指数两组未存在差异;热夹湿证组和对照组条带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热盛伤阴证组和对照组条带数、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血淤证组合对照组条带数刚好0.05,而丰富度指数存在显著差异。厥脱证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均没有存在存在显著差异。结论MODS患者舌苔群多样性与疾病有关,它们与MODS的关系尚需进一步的探索。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质粒介导的耐药大肠埃希的CTXM-22、CTXM24基因分布情况。方法用K-B法进行耐药菌株的筛选。PCR扩增CTXM-22、CTXM24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大小。基因测序仪检测碱基序列。结果71株大肠埃希中,有一株死亡。全敏6株,占8.57%,单耐16株,占22.86%,双耐18株,占26.71%,耐药30株,占42.86%。耐药质粒中携带有CTXM-229株,12.86%。CTXM2424株,占34.29%。两种质粒均有的6株,占20%.结论泸州地区耐药大肠埃希存在质粒介导的CTXM-22、CTXM24基因。耐药的大肠埃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唑肟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

  • 标签: 大肠埃希菌耐多药质粒介导CTX M-22 CTX M 24
  • 简介:摘要我国自2003年起实施“新农合”以来,极大缓解了农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充分调动了农民的参与积极性。目前,新农合参保率在96.3%。针对新农合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我们要认真对待,积极改进完善,确保新农合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新农合 问题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联合消旋卡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7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分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单用消旋卡曲颗粒1.5mg/kg.次,每天3次空腹服用。观察组予布拉氏酵母散3岁以上每次1袋,每天2次;3岁以下,每次1袋,每天1次口服,联合消旋卡曲颗粒(用法同上),5天为一疗程。观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对照组74.51%(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布拉氏酵母联合消旋卡曲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能较快减少腹泻,明显缩短急性腹泻病程。

  • 标签: 布拉氏酵母菌 消旋卡多曲 小儿轮状病毒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壁碳纳米管(MWCNTs)构建药物传递系统对耐药抑制和逆转耐药作用。方法制备MWCNTs-帕珠沙星药物传递系统,研究生物相容性和对耐药大肠埃希抑制能力和相互作用。结果MWCNTs生物毒性较低,能显著增强亚MIC帕珠沙星对耐药抑制能力。结论MWCNTs构建的新型药物传递系统可能通过靶向运输作用增强抗菌药物对耐药的抑制活性并逆转耐药。

  • 标签: 多壁碳纳米管 药物传递系统 抗菌活性 逆转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发酵红景天提取物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能力的最佳发酵条件。方法实验用活性酵母发酵红景天后60%乙醇提取,并用80%乙醇去除鞣质、蛋白质和多糖,减压浓缩,采用DPPH自由基能力的方法比较不同发酵条件下的红景天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结果发酵红景天提取物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最佳发酵条件为酵母含量为总质量0.5%、葡萄糖含量为总质量0.5%和发酵时间24h。

  • 标签: 红景天 发酵条件 1 1-二苯基苦基苯肼 自由基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狼刺根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实验的抑实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埃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几乎无效。可作为药用植物予以开发。

  • 标签: 狼刺 抑菌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狼牙刺地上植物部分对六种代表致病菌的抑菌作用。通过对六种试验的抑试验。表明,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对大肠杆埃希有抑菌作用。对黑曲霉菌几乎无致。可作为药用植物予于开发。

  • 标签: 狼牙刺 抑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用于火热亢盛、迫血止溢、目赤暴痛、热毒疮疖处方中,抑中药材配伍前后的抑效应的变化。方法采用体外抑试验,试管二倍稀释法,先测定各抑中药材的抑性,再对处方中有较强抑菌作用的几种中药材进行配伍,同法测定其抑效果。结果处方中黄岑、大黄、黄连、甘草配伍后,对细菌抑的总体效果相当于几种药材的平均效果;对霉菌的整体抑菌作用,只达到几种药材中,抑性最低药材的抑效果;对酵母的总体抑菌作用,相当于几种药材中,抑性最强药材的抑效果。甘草的不同配比,对整个配伍的抑效果无明显作用。结论该处方中抑中药材配伍后,细菌抑菌作用无明显变化;霉菌抑菌作用具拮抗作用;酵母抑菌作用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 标签: 中药材 抑菌性 配伍的抑菌效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在临床中行罗红霉素、保妇康栓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序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8年11月时段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300例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A组(650例)与B组(650例),A组接受常规治疗,B组接受罗红霉素、保妇康栓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序贯治疗,观察统计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多项症状改善情况,并予以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分析,A组与B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15%、95.08%,对比差异显著(P<0.05);B组白带增多等症状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对于混合感染性阴道炎患者,对其行罗红霉素、保妇康栓联合乳酸阴道胶囊序贯治疗后,可有效改善白带增多、阴道瘙痒等多项症状,且整体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混合感染性阴道炎 罗红霉素 保妇康栓 乳酸菌阴道胶囊
  • 简介:摘要达托霉素是从玫瑰孢链霉菌发酵液中提取出的具环脂肽结构复合物A21978中的一种,是一种酸性脂肽类抗生素。达托霉素属于钙离子依赖性抗生素,在钙离子的存在下它以独特的作用模式破坏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扰乱细胞膜对氨基酸的转运,从而阻碍细菌细胞壁肤聚糖的生物合成,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由于其不易产生交叉耐药的问题,因此主要用于治疗耐药引起的感染和疾病。

  • 标签: 达托霉素 玫瑰孢链霉菌 发酵
  • 简介:摘要目的食源性微生物常规检验方法操作繁琐、耗时长,拟建立非发酵豆制品致病性微生物应急快速检测方法。方法利用免疫检测技术、荧光定量PCR方法、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快速测试片法等对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进行定量、定性研究以及验证试验。结果快检方法与常规方法在检验数据结果上一致,并能大大缩短实验时间,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结论快检方法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用于非发酵豆制品微生物污染情况的快速判断和大批量筛选食品中控制是合理可行的。

  • 标签: 非发酵豆制品 微生物 快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