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时使用不同维持剂量咖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42例新生儿呼吸暂停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使用10mg/(kg·d)维持剂量咖啡的为研究组,使用5mg/(kg·d)维持剂量咖啡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治疗新生儿呼吸暂停时使用10mg/(kg·d)维持剂量咖啡,可以有效的降低呼吸暂停的次数,提高治疗效果,并且该剂量的不良反应较少,对新生儿的影响较小,可在临床应用。

  • 标签: 新生儿呼吸暂停 咖啡因 维持剂量 10mg/(kg· d) 5mg/(kg· 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咖啡对体外培养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和作用时间对瘤细胞的影响。结果随着咖啡浓度增加、作用时间延长,OD值在逐渐下降,咖啡在4~10mM时,24h与48h的OD值趋同,在10mM时三个时段的OD值基本相同。结论本实验初步证明了咖啡在体外可以抑制U251人胶质瘤细胞的细胞活性。

  • 标签: 咖啡因 神经胶质瘤细胞 细胞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了解枸橼酸咖啡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实际效果。方法将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65例,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使患儿处于正确体位、适当物理刺激、按摩脊背、弹足底、托背唤醒,上述常规方法不能奏效出现发绀和或心率下降时进行吸痰、气囊加压给氧,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枸橼酸咖啡注射液(商品名倍优诺,意大利凯西公司研发,1ml/支,其枸橼酸咖啡浓度为20mg/ml,相当于咖啡10mg/ml,可静脉注射,也可口服)治疗,对照组则在常规治疗法基础上使用纳洛酮治疗。结果实验组显效25例,有效8例,无效2例,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8例,两组患儿显效率比较有差异(χ2=5.25,P<0.05)。两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非常显著(χ2=6.78,P<0.01)。结论枸橼酸咖啡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具有疗效好、显效快、安全系数高等优点,可作为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首选药物。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早产儿 呼吸暂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采用枸橼酸咖啡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8年4月期间82例早产儿呼吸暂停病例,根据治疗方法分组,观察组采用枸橼酸咖啡,对照组采用氨茶碱,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呼吸恢复正常时间、用药时间、用氧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7.32%)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临床效果更为显著,且具有安全性。

  • 标签: 枸橼酸咖啡因 早产儿 呼吸暂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枸橼酸咖啡维持量给药方法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4例呼吸暂停早产儿按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及对照组2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联合枸橼酸咖啡治疗,两组的枸橼酸咖啡首剂给药量均为20mg/kg并在24h后给予维持量5mg/(kg·d),此后观察组的维持量随日龄每周增加1mg/kg,对照组维持不变。结果观察组的机械通气时间、用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喂养不耐受、心动过速、高血糖及电解质紊乱发生两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每周提高枸橼酸咖啡维持剂量有利于缩短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且并不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

  • 标签: 早产儿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给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枸橼酸咖啡与氨茶碱在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曾收治的50例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按照数字随机表法分为两组,其中以采用枸橼酸咖啡进行治疗的患儿为A组,以采用氨茶碱进行治疗的患儿为B组,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发现,A组呼吸暂停发生明显低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上,枸橼酸咖啡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氨茶碱,能够为患儿提供更加全面的保障。

  • 标签: 枸缘酸咖啡因 氨茶碱 早产儿呼吸暂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枸橼酸咖啡和氨茶碱分别联合纳洛酮在早产儿呼吸暂停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我院早产儿呼吸暂停患儿5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枸橼酸咖啡联合纳洛酮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枸橼酸咖啡联合纳洛酮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效果明显优于氨茶碱联合纳洛酮治疗,并且并发症发生较少,安全性高。

  • 标签: 早产儿呼吸暂停 枸橼酸咖啡因 氨茶碱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目前我国医院中2型糖尿病患者尿蛋白的排泄与肌酐清除的关系进行了解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内科在2010年3月~2012年5月收治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其意愿收集患者早晨未饮用任何物质的晨尿,对患者晨尿中的白蛋白/肌酐的比值,并在测算其比值的同事,对患者的血肌酐中的清楚进行计算,观察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身体数值。结果对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检验的结果发现,血肌酐中的肌酐清除<60ml的患者有60例,白蛋白/肌酐比值升高的患者有50例,44例2型糖尿病患者白蛋白/肌酐比值与肌酐清除的比值呈现出了一种不一样状态,并且两者产生的偏差是比较大的。结论在对2型糖尿病患者晨尿进行检查时,除了需要检查患者的尿蛋白的排泄,还需要检查肌酐清除,这样能够尽早的知晓患者的基本病症,并早一步的制定出治疗方案。

  • 标签: 2型糖尿病 尿蛋白 肌酐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酸及乳酸清除对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价值。方法2016年至2018年的60例脓毒性休克患儿入院后0、6、12、24h的动脉血乳酸及乳酸清除,比较存活组和死亡组的乳酸及乳酸清除的差异。结果死亡组0、6h乳酸明显高于存活组,死亡组患儿6h乳酸清除明显低于存活组(P均<0.05),存活组乳酸0h分别与6、12、2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II评分与6h乳酸有相关性(P<0.05)。结论乳酸及乳酸清除可作为评估小儿脓毒性休克预后的指标。

  • 标签: 脓毒性休克 乳酸清除率 乳酸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拔牙过程中利多卡注射前后唾液中粘/球蛋白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双缩脲反应法检测拔牙患者利多卡注射前后唾液各1ml,量化其含量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40例患者在利多卡注射后唾液中蛋白质的含量均有升高,且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利多卡药物本身、其对感觉神经的麻醉或痛觉增加了涎腺对蛋白质的分泌。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对高血压出血老年患者术后血肿清除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8月我院高血压出血老年患者92例,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组,各46例。对照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血肿清除、术前及术后1周生活质量及神经功能。结果观察组术后血肿清除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卒中量表(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出血能有效提高术后血肿清除,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颅穿刺抽吸引流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出血 血肿清除率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唾液,中医也称“津液”、“甘露”、“金津玉液”等,是十分宝贵的液体营养物质,能湿润和稀释溶解食物,帮助胃消化吸收,还能杀灭进入口腔内的很多细菌。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

  • 标签: 唾液 津液 生物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醉处理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3月~年3月在我院收治的52例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麻醉处理,分析患者的相关数据,研究麻醉效果。结果进行麻醉的患者均无死亡,术中血流情况平稳,52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比较麻醉前后两组的动脉压力,心率等。结论对于进行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清除血肿清除术患者,采取麻醉处理方法需要较高的标准,采取麻醉的主要目标是为了保护脑功能。因此,选择正确的麻醉方式,以及麻醉剂量,准确给药可以给手术质量带来进一步提升,对临床医疗有参考意义。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血肿清除术 麻醉处理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脑出血是临床常见急危症,病情发展快,手术最佳时机一般为发病后6h,若要提高脑出血的治愈,必须在最短时间明确诊断,尽快手术清除颅内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降低颅内压。以往多采用钻孔引流术,但由于血肿的冲洗和清除不能在直视下进行,血肿清除的彻底性受影响,血肿的复发达3.7%~38%。血肿复发原因主要在于血凝块未能彻底清除、血肿包膜残留及脑萎缩,术后脑膨起困难等1。我们认为内镜下血肿清除术较传统手术血肿清除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很好的手术方式。

  • 标签: 内镜 血肿清除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开展唾液幽门螺杆菌(HpS)检测社区口腔Hp感染的价值,以为HP感染的临床筛查提供帮助。方法选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HpS检测以及胃镜下胃粘膜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RUT)检测,统计检测结果。结果经检测发现,120例患者中检出HpS的阳性为65.83%,胃镜RUT检测阳性为63.33%,两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上并无显著差异(P>0.05)。使用HpS诊断和RUT诊断二种试验结果的一致性程度Kappa值为0.654,提示高度一致,HpS诊断HP感染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诊断价值中等。结论在社区口腔Hp感染中,采用HpS检测具有操作简便、准确高及快速等优势,因此可作为社区口腔唾液检测中筛查Hp感染的有效手段。

  • 标签: 社区口腔唾液检测 幽门螺杆菌 感染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RCP术联合LC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结石清除。方法选取62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17年01月至2018年07月,按照抽签方法分为两组,即观察组给予ERCP术联合LC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开腹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治疗,各31例。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一次结石清除高于对照组,而并发症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RCP术联合LC术应用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ERCP术 LC术 胆囊结石 胆总管结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唾液酸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共96例,结合患儿入院时间先后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8例),对照组患儿均给予酸中毒纠正、血压血糖控制、惊厥控制、液体摄入量限制、颅内压降低、脑干症状消除以及包二胆碱应用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则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差异,统计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神经行为测定标准结果(NBNA)的差异,测定两组患儿症状恢复时间,统计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有效率91.7%,对照组患儿治疗有效率72.9%,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在意识障碍、惊厥、原始反射、肌张力、颅内压等临床症状恢复时间上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治疗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有着极好的临床效果,能够促进患儿临床症状快速恢复,改善患儿行为神经功能,同时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症状恢复时间 神经行为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用于检测唾液中乙肝表面抗原的ELISA法,并对其进行评价。方法对ELISA的不同条件样品类型、加样体积和孵育温度及时间进行优化,筛选最佳条件;并采用三种不同的临界值计算方法,判断最佳临界值。结果采用优化后方法,47例血清阳性对应的唾液样品中,44例检测结果为阳性;68例血清阴性对应的唾液样品中,63例检测结果为阴性。血清和唾液样品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比较高,κ指数为0.87。且该方法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达到92.6%和93.6%。结论优化后的ELISA方法在唾液样品的乙肝表面抗原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 唾液 ELI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