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头难产剖宫产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头难产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同期收治的50例头难产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对照组在宫口开大≥6cm时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予以观察组在宫口开大<6cm时采取剖宫产分娩方式,对比两组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子宫切口裂伤、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三种情况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口开大小于6cm时为处理头难产的最佳时机,行剖宫产时能降低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及新生儿窒息等发生率。

  • 标签: 头位难产 剖宫产 时机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斜卧-截石与截石-俯卧微创经皮肾处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微创经皮肾镜处理的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斜卧-截石58例和截石-俯卧42例,两组患者均进行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斜卧-截石组以斜卧-截石进行取石;截石-俯卧组以截石-俯卧进行取石,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斜卧-截石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短于截石-俯卧组、一期结石清除率高于截石-俯卧组、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截石-俯卧组、住院时间短于截石-俯卧组(P<0.05)。结论斜卧-截石位在微创经皮肾镜处理肾、输尿管上段结石效果明显优于截石-俯卧,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斜卧-截石位 截石-俯卧位 微创经皮肾镜处理肾 输尿管上段结石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于头胎膜早破孕妇临产时做好体位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间收治的56例头胎膜早破孕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划分为普通组28例与干预组28例,普通组孕妇接受常规头低臀高位体位,提供常规临产期护理,干预组孕妇接受阴道检查后观察胎先露部位到达位置,当发现到达坐骨棘以上两横指以下时,可嘱咐孕妇下床活动,观察两组孕妇分娩方式及产程用时、产后出血量,总结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普通组患者第一产程、第二产程及第三产程等用时均较高,干预组用时较少,且干预组产后出血量低于普通组,P<0.05。普通组患者接受剖宫产率为71.43%,干预组患者为17.86%,且干预组患者接受导尿率为21.43%,低于普通组(75%),P<0.05。普通组患者满意度为67.86%,干预组为92.86%,干预组患者满意度较高,P<0.05。结论对于胎膜早破孕妇加强围生期护理干预措施,重点做好体位干预措施,大部分孕妇表示对于临床服务感到满意,且孕妇产程用时较短,术后出血量较少,孕妇自然分娩率较高。

  • 标签: 胎膜早破 体位 生产方式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晚期肿瘤患者二期压疮的护理。方法采取随机分组的原则,将29例(42处)压疮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例(21处)和对照组14例(21处)。对照组用湿润烧伤膏涂创面,后无菌纱布覆盖。观察组将安普贴水胶体膏剂用无菌压舌板均匀涂敷在疮面,厚约1mm,涂敷范围超过疮面边缘0.5cm,后用安普贴水胶敷料贴敷,2次/天。直至创面愈合。结果两组压疮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压疮愈合时间7~14天(8.65±3.11)d;对照组13~22天(17.71±2.91)d。两组比较,t=9,748,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安普贴膏剂及水胶敷料具有养阴生肌、控制创面渗出、促进创面愈合、改善压力处血液循环的良好作用,促进肿瘤晚期患者压疮愈合、控制恶化。

  • 标签: 晚期肿瘤患者 强迫卧位压疮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神经外科侧俯卧摆放中的护理价值。方法将我院27例需采取侧俯卧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管理,从术前访视、术中配合、术后回访进行规范化护理。结果对侧俯卧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以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医生满意度。

  • 标签: 临床路径 护理 侧俯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俯卧折刀与截石位在肛肠手术中的应用对比。方法特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肛肠外科收治的肛肠手术患者10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按照医学分组中常用的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人,对照组患者使用截石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俯卧折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体位摆放时间、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体位摆放时间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心率等指标的对比上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俯卧折刀应用于肛肠手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相比较截石而言,可有效的消除患者的羞涩感,提高其手术配合度,因此,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俯卧折刀位 截石位 肛肠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妇侧卧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5年8月—2017年6月收治的8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侧卧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结果本组80例产妇中,会阴侧切发生率11.25%,会阴裂伤发生率5.00%,平均新生儿Apgar评分(9.16±0.32)分;肩难产发生率1.25%;护理满意度95.00%。结论侧卧分娩配合无保护会阴接生用于产妇分娩,可降低会阴侧切、会阴裂伤发生率,抑制新生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侧卧位分娩 无保护会阴接生 分娩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肢摆放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的正性影响。方法我院康复科治疗师对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早期干预,在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及护理的同时受试者早期即采用床上良肢摆放,待病情稳定后转康复科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观察指标偏瘫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情况。结果受试患者偏瘫侧肢体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运动功能及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程度显著提高。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偏瘫侧肢体早期全程进行良肢摆放,能减少偏瘫侧肢体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肢体的痉挛和挛缩,改善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瘫痪肢体的康复,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良肢位摆放 康复 正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在头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应用徒手旋转的价值。方法选择在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的待产产妇138例,在实际的待产过程中,发现了产妇胎位异常,从而采用随机分组的办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为69例,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69例,采用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统计对照两组患者的分娩情况。结果统计对照发现,研究组患者的自然分娩情况要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头难产的产妇,在助产护理的过程中,应用徒手旋转助产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然分娩率,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采用俯卧通气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4年5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6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33例患者为1个护理小组,将常规护理应用于对照组患者护理中,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全面护理干预,护理后,将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明显较优,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同时护理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对比均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在ICU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应用俯卧通气具有明显的护理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呼吸衰竭 ICU 俯卧位通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良姿护理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偏瘫肢体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急性期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护理,自由体位,研究组采取良姿护理,比较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护理效果等。结果研究组上肢肌张力0级、2级分别为50.0%、7.5%优于对照组22.5%、32.5%,比较差异显著;研究组下肢肌张力0级、2级分别为47.5%、10.0%优于对照组25.0%、22.5%,比较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研究组Barthel指数评分(68.47±7.33)分显著优于对照组(53.22±4.49)分,差异比较P<0.05。结论对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采取早期良姿护理干预,可明显减少偏瘫肢体痉挛,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良姿位护理 脑卒中 急性期 偏瘫肢体痉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三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效果。方法对宁南县2013年至2016年期间开展三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对比2009年至2012年宁南县结核病控制效果,进而分析三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实施效果。结果三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开展后,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医疗水平明显提高,结核病患者转诊率、转诊到位率、患者系统管理率、治愈率、家属筛查率、TB/HIV检测率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一体结核病防治模式的实施,能积极控制和预防结核病的发生,提高患者转诊率,效果显著。

  • 标签: 三位一体 结核病 防治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指动脉转与传统静脉移植在复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所在科室100例复杂断指再植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进行统计分析,每组实验样本确定为50例,参照组采用传统静脉移植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指动脉转术治疗,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相对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情况更好,P<0.05。结论采用指动脉转术治疗复杂断指再植患者,患者的治疗效果好,恢复情况显著,值得临床深究。

  • 标签: 指动脉转位 传统静脉移植 复杂断指再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围手术期干预仰卧低血压综合证(SHS)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利用自制的“仰卧低血压相关情况检查表”,检查2016.3.18-2016.4.7剖宫产手术产妇的SHS相关情况。通过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的常用工具对SHS存在问题进行追踪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围手术期干预SHS依从性比例由56.9%提高至87.7%,改善幅度为30.8%。SHS发生率由15%下降至3%。结论运用品管圈对围手术期SHS进行管理,不仅降低了SHS发生率,保障产妇术中安全,更重要的是获得了许多无形成果,增加团队凝聚力与协作精神。

  • 标签: 品管圈 围手术期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医用凝胶体位垫在侧卧手术中预防急性压疮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58例侧卧手术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使用单双号编号法将58例患者分为实验组(29例应用医用凝胶体位垫)、对照组(29例应用传统海绵垫)。研究对比两组手术患者的急性压疮发生率及舒适度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急性压疮发生率(3.45%)相比对照组(17.24%)低,但组间比较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患者舒适度评分(100.24±5.61)分相比对照组(86.35±5.77)分高,P<0.05。结论在侧卧手术中应用医用凝胶体位垫可有效预防急性压疮,效果明显。

  • 标签: 医用凝胶体位垫 侧卧位手术 急性压疮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增加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患者舒适度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48例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患者,采取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舒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舒适度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舒适度95.8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10.28±2.11)d,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患者采取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值得应用。

  • 标签: 护理 玻璃体切割加硅油填充术后俯卧位 舒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侧开放式)在陈旧性肛裂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9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组45例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侧开放式)实施治疗,对照组45例采用肛裂后扩肛术治疗,回顾分析不同治疗方法对应的效果。结果在创口愈合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等指标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陈旧性肛裂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侧开放式),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内括约肌切断扩肛术 侧位开放式 陈旧性肛裂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双管喉罩和i-gel喉罩对脊柱结核侧卧手术患者气道管理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60例择期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麻醉诱导后S组和I组分别置入双管喉罩和i-gel喉罩。记录两组喉罩置入所需时间、尝试置入次数,仰卧、侧卧气道峰压、PETCO2、气道密封压及喉罩置入前、后MAP、HR和术后不良反应(牙齿或黏膜损伤、咽喉部疼痛、声音嘶哑及颈部不适)发生率。结果与S组比较,I组喉罩尝试置入次数明显增多且置入时间明显延长,气道密封压也明显升高(P<0.05)。两组仰卧和侧卧气道峰压、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喉罩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和术中血流动力学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管喉罩和i-gel喉罩均可用于侧卧脊柱结核手术患者的气道管理,血流动力学平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双管喉罩置入的难度较小,i-gel喉罩气道密封压更高。

  • 标签: 喉罩 脊柱结核 气道管理 血流动力学 侧卧位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肋悬空卧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既往有肾结石开放手术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既往有肾结石开放手术史患者45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腰肋悬空卧经皮肾镜碎石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手术时间、穿刺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石清除率、术后8hVAS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分析腰肋悬空卧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既往有肾结石开放手术史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4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96.0±6.0)min,平均穿刺时间为(24.0±1.5)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为(6.2±1.5)d,术后有40例患者结石清除,清除率为88.9%,术后8hVAS疼痛评分为(3.5±0.2)分,术后患者没有出现任何并发症,且不需要继续辅助治疗。结论腰肋悬空卧经皮肾镜碎石术在既往有肾结石开放手术史患者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腰肋悬空卧位 经皮肾镜碎石术 肾结石 安全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