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吸入浓度对剖宫产新生儿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我院产科在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麻醉下行择期剖宫产患者50例,随机分为空气(A)组和氧气(0)组,记录麻醉前及从吸氧到娩出时间段的母体动脉血气值、SOD和LPO值;以及胎儿首次呼吸前的脐动、静脉血气和LPO、SOD值,分析不同吸入浓度与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母体术中及娩出时血P02及脐静脉血P02氧气(0)组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1);胎儿娩出时母体动脉及脐静脉LPO值氧气组均明显高于空气(A)组(P<0.05);但SOD值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实施剖宫产期间给予患者高浓度的,改善新生儿的合的同时,显著增加了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物的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机体氧化和抗氧化的平衡。

  • 标签: 氧浓度 剖宫产 氧合 新生儿
  • 简介:摘要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吸氧是治疗各种肺部疾患合并低氧血症的基本手段。我们护理人员在保证准确、迅速、安全、有效的疗护理中,增加舒适感、减少噪音、提高和改善疗的依从性,给患者心理和生理带来尽可能的满足,使长期疗护理更具有重要意义和迫切性。

  • 标签: 长期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25mol?L-1磷酸溶液(体积比4555,用20%氢氧化钠调PH至2.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30℃。结果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及有关物质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试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RSD<2%),平均回收率为98.5%~100.4%。结论RP-HPLC应用于熊去胆酸中熊去胆酸及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熊去胆酸片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去氧胆酸片 胆酸 胆石酸 鹅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要点。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在2010年4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结合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以及效果,对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要点进行分析。结果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治疗与观察护理后,98例患者痊愈出院,2例患者临床治疗不佳,治疗有效率为98%。结论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除了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切诊断和及时对患者进行止血治疗外,还要注意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法与措施,提高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有效率。

  • 标签: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 出血 患者 临床治疗 确切诊断 要点 分析
  • 简介:摘要对于消化酶的系统评价一直都是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疾病的重要问题,可以深刻的了解到消化酶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主要就是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检索对照和资料库进行试验方法,可以收集消化酶制剂重要不良试验,按照文献和资料进行方法质量评价机制,可以很好的分析出各种消化酶的制剂的作用和不良反映问题,更重要的是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可以非常严谨和从根本上治疗各种消化问题。同时对于消化酶制剂可以进行有效的原因分析和研究。

  • 标签: 消化酶制剂 消化不良 系统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牙周病患者高压治疗时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患者采用牙周病的常规护理和高压治疗时的专科护理及特有心理疏导。结果所有患者高压治疗时未出现治疗及护理并发症,疗效显著。结论良好的护理措施是保证牙周病患者顺利、规则、足疗程地进行高压治疗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行常规口服止血药物治疗,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下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再出血率及中转手术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再出血率及中转手术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消化内镜治疗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再出血及中转手术发现,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消化内科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78例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依据随机法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参照组39例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研究组39例患者给予泮托拉唑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泮托拉唑钠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且治疗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性溃疡合并消化道出血 泮托拉唑钠 奥美拉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收治的66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给予消化内镜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9%,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7%,两组患者之间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镜对于治疗患者的消化道出血具有很好的疗效,安全性较高,患者恢复快,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消化内镜治疗,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研究,研究时间为2017年4月—2018年6月,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各40例,对两组患者均做好相应的洗胃、吸氧和各项常规检查,之后对研究组实施消化内镜治疗,将肾上腺素盐水注入局部身体,用电凝止血,常规组实施云南白药和去甲肾上腺素常规用药加以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常规组62.5%,研究组半天止血人数明显高于常规组,其他各时间段两组止血人数也各有差异,但在该时间段(半天12小时)差异较为明显,相比之下,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常规用药治疗相比,采用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治疗取得的效果更好,可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缩短止血时间,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化内镜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相对比较。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消化不良患者120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消化酶制剂组)和对照组(吗丁啉组)两组,其中观察组又分为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组、复方消化酶胶囊组和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组。四组患者每组30例,治疗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中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组、复方消化酶胶囊组和复方胃蛋白酶颗粒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消化不良方面,消化酶制剂比吗丁啉的效果更为确切,不同种类的消化酶制剂治疗效果相近,患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

  • 标签: 消化酶制剂 消化不良 疗效 相对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到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使用数字随机化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人性化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用于临床研究的20例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是由我院自2012年7月-2014年7月期间内收治的,将这20例患者纳为观察组,另将我院同期收治的20例消化性溃疡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纳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以及溃疡部位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年龄观察组中60岁以上的患者有14例、60岁以下的患者有6例,各占总数的70%和30%;对照组中60岁以上的患者有8例、60岁以下的患者有12例,各占总数的40%和6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观察组中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7例,各占总数的65%和35%;对照组中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6例,各占总数的70%和3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吸烟史观察组中有吸烟史的患者有9例、无吸烟史的患者有11例,各占总数的45%和55%;对照组中有吸烟史的患者有8例、无吸烟史的患者有12例,各占总数的40%和6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饮酒史观察组中有饮酒史的患者有14例、无饮酒史的患者有6例,各占总数的70%和30%;对照组中有饮酒史的患者有15例、无饮酒史的患者有5例,各占总数的75%和2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部位观察组中有胃溃疡患者12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例,各占总数的60%和40%;对照组中有胃溃疡患者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14例,各占总数的30%和7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和溃疡部位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的重要因素,而性别、吸烟史和饮酒史等因素对消化性溃疡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并发症并无显著影响。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内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共计100名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使用随机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常规的治疗方式,对观察组的患者实行消化内镜的治疗方式,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以上的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4.00%),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为(0.95±0.48)d,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的平均止血时间(1.81±0.54)d,(P<0.05)。两组患者在整体治疗期间均为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中使用消化内镜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其应用效果显著,且安全可靠,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内镜 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消化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4月-2014年7月我院接收的36例重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平均18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接受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经过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的出院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的护理干预成功率(88.5%)显著高于对照组(65.5%),且两组数据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大出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止血成功率、减少住院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有效的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上消化道大出血 重症消化溃疡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消化内科中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新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阿克苏兵团第一师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在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6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把所有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患者。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中西药结合的治疗方式,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西药的治疗方式。观察两组患者在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之后的病症、体征、出血情况以及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患者经过治疗之后总的有效率为69.7%,两组消化道出血患者经过对比治疗之后效果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对比治疗可以总结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效果更好,安全性相比也比较高,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光大医疗机构推广使用。

  • 标签: 急诊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消化性溃疡是易复发的常见病,主要发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球部,也可发生于食管下段、胃一空肠吻合口附近及Meckel憩室。它是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由于消化性溃疡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也越来越多,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现将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进行有效的观察与护理,从中取得了些经验,以下是根据病人情况总结的几点护理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纳入观察的158例下肢骨折病人随机分为高压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复位、固定、物理治疗、功能锻炼、药物治疗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高压治疗。两组患者在临床症状缓解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高压治疗组在局部肿胀、疼痛消失时间、骨痂开始形成时间、临床愈合时间均较对照组显著缩短。(<18岁组;P<0.0518—40岁组及41—60组P<0.01。结论高压辅助治疗骨折疗效显著。

  • 标签: 高压氧骨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357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依据是否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分为出血组(94例)和未出血组(263例);先进行单因素筛选相关影响因素,然后再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筛选。结果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26.3%(94/357);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375)、1周内饮酒量(OR=2.875)、活动期溃疡(OR=5.436)、溃疡直径(OR=4.162)、生活无规律(OR=3.158)、服用非甾体抗炎药(OR=3.931)、使用ASA抑制剂(OR=2.959)等因素均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具有较高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应针对以上高危因素,采取预防性护理措施,为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提供依据。

  • 标签: 消化性溃疡 上消化道出血 危险因素 预防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上消化道出血采取急诊消化内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5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采用中西医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门脉高压组止血时间为(2.40±0.12)h、非门脉高压组为(2.32±0.10)h;住院时间分别为(6.31±1.72)d、(6.28±1.63)d,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有利于加快止血,缩短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急诊消化内科治疗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