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创伤骨科100例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术后病人要在及时进行康复治疗;要对其进行身体、心理、职业、社会等多方面护理;依据病人的患病情况、病人精力以及经济条件为其制订专门的护理方案,实行一对一的专门护理。结果100例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0.9d,其中有65例病人了解相关的康复知识,76例病人对自己的患病知晓。从护理情况来看,有96例(占96.00%)的病人生活能够完全自理,有3例(占3.00%)病人生活能够部分自理,有1例(1.00%)病人生活不能够自理。在100例病人中,有3例(10.00%)病人出现了并发症,包括1例肌肉萎缩、1例关节痉挛、1例关节畸形。结论通过康复护理能最大程度的降低患者因机体损伤所产生的伤害,加强患者的康复意识,使其积极主动的进行康复锻炼,使伤患部位最大程度的恢复,最大程度减小伤残的概率。

  • 标签: 创伤骨科 患者 护理 锻炼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减少术后并发症的产生,提高术后成功率。方法针对我院收治的62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手术前后一般护理,心理护理,密切的观察病情变化,制定一套可行性的护理实施方案。结果通过对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前后的精心护理,使62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发生并发症的患者有10例,进行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10例患者也治愈出院。结论创伤骨科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而且提高了治愈率,缩短了住院日期,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

  • 标签: 创伤骨科 手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 手术后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的医疗水平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也逐渐走向专业化,为更多的患者提供更加专业、更加全面的治疗以及护理。对于创伤骨科患者来说,他们的治疗及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骨骼的痊愈及健康生长对患者日后的正常生产生活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医护研究人员还需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控制,以及其他的相关信息,争取让患者得到最好的护理。本文就创伤骨科患者的疼痛控制及相关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为骨科的医护人员提供有效的医学依据。

  • 标签: 创伤骨科患者 疼痛控制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护理和疼痛干预。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分析。结果在不同的治疗阶段,创伤骨科患者的心理变化是非常大的,所以,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结论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情、不同情绪表现而引发的心理反应制定相关的对策,结合患者的心理规律、情绪状态、行为类型、应激反应进行分析探讨并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及疼痛干预。

  • 标签: 创伤骨科 心理护理 疼痛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84例作为实验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2例)和观察组(n=42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给予患者外固定架治疗,对比分析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伤骨科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外固定架治疗,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一定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创伤骨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7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照组沿袭传统的石膏固定治疗方式,对比观察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4例、良1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8.5%;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为优11例、良15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为7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随访中,实验组出现并发症3例(8.6%),对照组出现并发症5例(14.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外固定架治疗方式的效果理想,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创伤骨科 四肢长骨骨折 外固定架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骨科内固定术后感染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随访的55例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的病人,所有病人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4个月到5年,平均12.8个月。有效率为94.5%,复发率为5.5%。结论对于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病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相对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是一种更为有效的方法,且可显著降低复发率。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骨折内固定 术后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骨科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与护理,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与健康率。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骨科创伤性休克患者实施急救护理的临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2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62例骨科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急诊抢救,并根据急救护理的结果总结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我院急救护理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7%。结论采用急救护理措施对骨科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治疗,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提高了患者生命质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效果与价值。

  • 标签: 骨科患者 创伤性休克 急救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创伤骨科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收治时间在2013年2月2日至2014年2月2日期间,这100例患者均使用数字抽取法进行分组,分成各占50例患者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取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取外固定架治疗,并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具有创伤小、预后效果好的临床优点,可进一步促进患者恢复健康。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 骨科 治疗 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创伤患者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以201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鲜四肢及骨盆骨折患者100例为对象,对患者的骨折类型、受伤机制、手术及治疗方法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DVT发生率为8%,股骨干骨折DVT发生率为最高达27%,3个部位以上的多部位骨折患者DVT发生率为50%,年龄超过60岁患者的发病风险为20%。结论DVT在骨科创伤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发生率,与年龄、骨折部位与类型、受伤距手术时间等相关。

  • 标签: 骨科创伤 深静脉血栓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对创伤骨科患者应用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3月—2016年7月收治的132例创伤骨科患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6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方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方案下取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少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在这些临床指标上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94%,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9.70%,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组患者取得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创伤骨科患者使用外固定架进行治疗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大大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加快了患者骨折的愈合,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加以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创伤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骨创伤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从术后的疼痛方面分析给予患者的护理措施,并观察患者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于护理干预的100例骨折术后患者疼痛减轻,并均给予全面、综合、精心的护理,未发现任何的并发症。结论临床对骨创伤患者的术后疼痛护理应当特别重视,精心的护理措施能促进患者的康复,改善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在患者进行生理护理的同时应当配合适当的心理护理,人性化护理,以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护理干预 创伤骨科 术后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骨科严重创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1月—2014年11月骨科严重创伤患者138例,均行手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69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为对照组,69例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舒适度、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明显改善骨科严重创伤手术患者的心理状况,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骨科 创伤 手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7年7月—2018年7月本院创伤骨科所收治的病患100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基本研究对象,以实际就诊的顺序为主,将该例病患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均50例病患。仅观察组接受外固定架疗法,常规组则为常规疗法。分析两组效果。结果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病患各项临床指标、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指标评分、疗效评分极高,组间数据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接受临床治疗的病患,实施外固定架疗法,能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病患疾病转归。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治疗 应用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固定架应用在创伤骨科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3例创伤骨科患者进行观察,随机分成两组后,针对常规组31例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后的内固定治疗,针对治疗组32例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架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创伤骨科患者治疗后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且治疗组创伤骨科患者治疗后的显效率(96.88%)明显优于常规组创伤骨科患者(80.65%),两组相比P=0.04。结论针对创伤骨科患者实施外固定架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创伤较小,预后较好。

  • 标签: 外固定架 创伤骨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回顾性收集2013年12月~2014年11月入治我院的117例遭遇下肢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自愿原则对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59例,对照组5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手术治疗方案流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术前实施骨科牵引术。观察和对比各组患者的骨折愈合状况等指标,并予以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术前行骨科牵引术对于下肢创伤患者的骨折愈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疗效显著,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骨科牵引术 下肢创伤患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疼痛护理管理在骨科急诊创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260例急诊创伤患者,并将其分为实验组(n=130)和对照组(n=130)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一般的疼痛护理措施,实验组的患者给予疼痛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术后患者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骨科急诊创伤患者疼痛护理管理能够规范护理流程,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比较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疼痛护理管理 骨科急诊创伤 护理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骨科重症创伤患者手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我院2011年1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重症创伤骨科手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32例,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32例患者中,痊愈26例,好转5例,放弃1例。患者得到有效隔离与治疗,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均比较满意,未发生护理纠纷和护理差错事件。结论加强重症创伤骨科手术后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的护理干预,降低病原菌感染,能让患者得到有效隔离,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疾病康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创伤骨科 多重耐药菌感染 护理要点 重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