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生物传感发展迅速。从新技术和新材料方面介绍了传感针、DNA传感、纳米传感、生物芯片等几种新型生物传感的结构与特点,并阐述了生物传感在空间生命科学、食品工业、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

  • 标签: 生物传感器 检测 发酵 生化过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大肠杆菌是一种自然界中分布极为广泛的一种细菌,同时也是在人类以及动物的肠道中的正常菌群。在正常条件下,大肠杆菌通常不致病,同时能够起到抑制住肠道中病原体以及其他致病菌繁殖的作用。但是对于大量的大肠杆菌而言,会成为致病菌,并且引起人类以及动物腹泻。在这样的情况下,一种对于细菌检测的技术显得极为重要。文章讨论了结合纳米技术的细菌检测分子生物传感的实现方法。

  • 标签: 纳米技术 细菌检测 分子生物传感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术后实施脑脊液引流的方法及护理。方法使用一次性压力传感接监护仪对脑脊液的压力实时监测,以指导释放脑脊液的量及速度。结果6例主动脉夹层术后应用一次性压力传感行脑脊液引流患者,无下肢肌力或感觉减退、截瘫、下肢轻瘫等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无颈抵抗或直腿抬高试验阳性等中枢感染症状。结论使用一次性压力传感能够及时调整引流脑脊液的量,安全有效的降低脑脊液高压对脊髓的损伤,维持脊髓的灌注压;因其整个系统实时处于完全无菌密闭状态,故减少了脑脊液与外界接触暴露的机会,能够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从而起到保护脊髓的作用,促进术后脊髓缺血损伤的恢复,有效降低术后截瘫的发生,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压力传感器 主动脉夹层术后 脑脊液引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便携急救胸腔置管配套装置在胸部多发伤患者中的护理应用。方法根据病因、原发病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n=50);对照组(B组n=50)。分别使用两种不同的胸腔置管引流装置实施胸腔闭引流术,比较两组间准备时间、穿刺时间、引流时速及使用疗效。结果准备时间、操作时间、置管时间、引流时速四项比较,两组指标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应用疗效一次性成功率、合并症发生率、创伤治愈率三项,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指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实验组的穿刺置管引流整体时速均快于对照组,应用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提示便携胸腔置管配套装置在临床应用中收效显著,起到了快速开展现场综合性救护的作用。

  • 标签: 便携式胸腔置管器配套装置 胸部创伤 胸腔闭式引流 应用护理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7年第1期
  • 机构:美国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新的大脑感知技术,可以通过读取脑信号驱使光标在虚拟键盘上移动,从而实现文字输入。动物实验显示,相比于这类技术的早期版本,新技术可将猴子的打字速度提高至每分钟12个单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数学抽象,直观地显示出基因决定性状的客观规律。并且指出(1)不宜用“质量性状”和“数量性状”表述单基因性状和多基因性状;(2)多基因性状与基因型之间是线性关系;(3)“正态分布表示性状的连续”是一种误导。

  • 标签: 数量遗传 单基因性状 多基因性状 正态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颌后缩病患中运用改良压膜保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3例以安氏Ⅱ类为主的下颌后缩患者实施固定矫正治疗措施,治疗完成后,给予患者经过改良后的透明压膜保持进行配戴,观察研究其配戴前后的效果。结果下颌后缩患者在配戴了12个月的改良透明压模的保持后,软硬组织均产生了生理方面的变化,通过治疗后的23例下颌后缩患者无复发现象,磨牙属中性关系,覆盖关系相对稳定且呈减小状态。结论经过使用改良后的压膜保持进行固定治疗的下颌后缩患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促使下颌骨完全性的成长发育,有效的协调上颌骨与下颌骨的位置,促进Ⅱ类错牙咬合关系的改善。

  • 标签: 下颌后缩 改良式压膜保持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麻疹流行的季节性规律,为制定麻疹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集中度及圆形分布法,对涟水县1956~2012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涟水县1956~2012年的麻疹季节性分布的M值为0.4997,r值为0.5480。结论麻疹发病有季节性分布特征,疫苗干预可使麻疹发病高峰日后移,但不会改变麻疹发病的季节性流行规律。

  • 标签: 集中度法 圆形分布 麻疹 季节性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冲导管冲洗应用于留置针封管中较为理想封管间隔时间,提高护理质量和效率。方法随机选取静脉留置针封管400例,按封管间隔时间分成4组,各100例。实验组A、B、C用预冲导管冲洗5ml封管,封管时间分别为6h、12h和18h;对照组用生理盐水5ml封管,封管时间6h,对次日堵管、静脉炎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堵管的发生率实验组A优于对照组,实验组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静脉炎的发生率实验组A、B、C与对照组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预冲导管冲洗封管间隔时间达18h仍有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留置针 封管间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充导管冲洗在末端开口PICC冲封管中的效果。方法将40例肿瘤科首次使用末端开口PICC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20例和B组20例,A组使用10ml预充导管冲洗冲封管,B组使用10ml注射抽取生理盐水冲管,再用50U/ml稀释肝素液10ml进行正压封管,比较两组堵管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结果A组发生导管堵塞1例,B组发生导管堵塞2例;A组无静脉炎发生,B组发生1例静脉炎。结论采用美国BD公司生产的福来喜预充导管冲洗在末端开口PICC冲封管效果肯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预冲式导管冲洗器 稀释肝素液 末端开口PICC
  • 简介:摘要癫痫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是否与人体生物钟节律以及人体激素分泌的规律有关,需进一步探讨。癫痫发作有24小时节律性,主要决定于病灶起源定位。婴儿痉挛症,其痉挛发作多发生在觉醒状态和白天,时间主要集中在600-900,900-1200及1500-1800;局灶性癫痫发作,如颞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100-900,额叶癫痫发作集中于2400-600,顶叶癫痫发作于600-900,枕叶癫痫发作于900-1200及1500-1800;痴笑性、失张力、肌阵挛性癫痫发作多发生在觉醒期或白天,而自动症及过度运动癫痫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或夜间。全面性癫痫发作,如强直发作和强直阵挛性发作多发生在睡眠期,失神癫痫多发作于清醒期,而其它全面性症状性发作类型多发生在觉醒期。机制与体内深部体温、褪黑激素及皮质醇分泌有关。

  • 标签: 癫痫 婴儿痉挛症 昼夜节律 褪黑激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住院病人来源的分析,了解医院服务范围和病人来源特点,为医院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05—2011年辖区内、辖区外、苍梧、藤山、蒙山、岑溪和外地住院病人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5—2011年,各区域病人逐步递增,尤其辖区外和广东病人来源比较多,可以看出患者有就近就医的特点。结论应该根据病人的来源方向确定医院服务的重心和以后所要拓展的方向,加大宣传力度,促进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 标签: 病人来源 发展方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输血应用胸腔闭引流中的观察与护理。方法对40例患者采用胸穿针穿刺,用一次性输血连接,行胸腔闭引流。结果通过观察与护理,40例患者均痊愈。结论采用改良后的输血应用于胸腔闭引流是一种安全、有效、简单易行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压血液循环驱动结介传统方法与单一传统方法在预防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普外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87例普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两组基础治疗和护理相同,实验组增加采用气压血液循环驱动。结果实验组2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对照组出现9例(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气压血液循环驱动在预防普外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方而优于传统方法。

  • 标签: 气压式血液循环驱动器 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医院感染菌群分布以及相应的耐药状况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间分离得到的医院感染病原菌3012株,对其展开菌群分布鉴定和药敏试验,而后对观察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年内共送检标本25743份,检出病原菌株3012株,检出率为11.70%;菌群分布情况为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属;革兰阴性杆菌包括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对医院常用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医院感染为目前医院防控工作的重点,应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降低耐药性,改善医院感染控制效果。

  • 标签: 医院感染 菌群分布 耐药性 抗生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感染患者中分离的细菌种类的分布与耐药特点,为临床治疗提供经验依据。方法统计2012年全年1267份细菌培养标本中,对其阳性构成比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细菌数为286株,阳性率为22.57%主要有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对我院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统计,发现我院常使用的抗生素出现较高程度的耐药性。结论不规范地使用抗生素和盲目地经验用药与细菌的耐药性有相当大的关联性,应重视规范送检细菌培养标本,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的依据。

  • 标签: 细菌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社区儿童获得性肺炎患儿36例,观察其病菌分布情况。结果致病菌中大肠杆菌,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占前四位。结论通过观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分布结果,能够为该地区临床医师对肺炎患儿的经验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并减少患儿的菌群失调,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产生。

  • 标签: 儿童 获得性肺炎 细菌 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