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4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一体化管理可以整合资源,在降低管理成本的同时提高管理效能。医院手术科室与消毒供应中心(供应室)的一体化管理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医院不同科室的护理优势,从而整体提高医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本文通过对医院手一体化管理实践的探索和研究,试图使人们对手一体化管理的模式有更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更好地发挥这一管理模式的优势。

  • 标签: 手供一体化 管理 前提 具体做法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脑血不足的头晕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收治的96例慢性脑血不足头晕患者,随机将所有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有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脉络宁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长春西汀治疗。结果在有效治疗概率方面,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长春西汀治疗慢性脑血不足头晕,临床疗效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头晕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脑血不足头晕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慢性脑血不足头晕患者共68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34例,对照组实施针对性护理,观察组同时进行常规护理和针对性护理干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量表评分、抑郁量表评分以及依从性和满意度等进行比较,护理结束后,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和抑郁量表评分明显降低,观察组34例患者中24例治愈,占70.59%;对照组34例患者共治愈16例,占47.06%,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慢性脑血不足时,对慢性脑血不足进行护理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护理 效果 头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不足患者的心理情绪状态以及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46例脑血不足患者,分别开展心理情绪评估,再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增加心理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后病患心理情绪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理评分与生活质量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不足患者通常均存在焦虑与抑郁心理情绪,临床开展综合性心理疗法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改善慢性脑血不足的焦虑、抑郁情绪,稳定病情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 标签: 脑供血不足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观察我院临床验方“芪苋降糖”对糖尿病小鼠的体重和血糖水平的影响。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为研究模型,测定糖尿病小鼠给药后小鼠的体重变化和血糖值。芪苋降糖方中、大剂量组能适度增加体重,于给药后两周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芪苋降糖高、中、低三个剂量组均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糖值。芪苋降糖具有降血糖作用。

  • 标签: 芪苋降糖方 降血糖 糖尿病小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养血清脑颗粒对于慢性脑血不足的治疗效果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确诊收治的120例慢性脑血不足患者将其分为二组。全部患者对给予其降血压、降血糖等常规传统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加以使用养血清脑颗粒,对照组患者则加以使用曲克芦丁。分析探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及中动脉血流量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8.3%高于对照组6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及中动脉血流量显著高于治疗前,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者。结论慢性脑血不足使用养血清脑颗粒具有较为显著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大脑前动脉、基底动脉及中动脉血流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脑供血不足 养血清脑颗粒 曲克芦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药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10例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西药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联合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较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西药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塞通冻干粉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8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治疗组予血塞通冻干粉,对照组予丹参注射液。结果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亦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塞通注射液对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有良好疗效。

  • 标签: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血塞通冻干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的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35例,对照组40例,比较两组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8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未有明显不良反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迅速有效的缓解椎基底动脉血不足。

  • 标签: 中西医结合治疗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眩晕
  • 简介:摘要本文概述了中医妇科古籍以及《千金要》的英译现状,从而反映了得出通过《千金要》的英译研究对今后中医妇科古籍的英译以及中医妇科专业英语语料库建立的意义。

  • 标签: 中医妇科 英译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针灸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符合入选标准患者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在针刺项八穴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对照组仅针刺项八穴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变化。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等指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项八穴治疗椎基底动脉血不足性眩晕能更有效的缓解眩晕症状。

  • 标签: 温针灸 项八穴 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水散结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50例玻璃体混浊患者,将他们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研究组采用利水散结治疗,对照组采用石斛夜光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中显效的有9例,有效的有13例,无效的有3例,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患者中显效的有4例,有效的有12例,无效的有9例,总有效率为6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利水散结治疗玻璃体混浊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运用。

  • 标签: 利水散结方 玻璃体混浊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天麻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动脉血不足患者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1年01月—2014年06月收治100例脑动脉血不足患者临床资料,观察组(天麻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50例,对照组(复方丹参酮注射液)5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8%;对照组患者有效率72%,观察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动脉血不足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有利于患者恢复,减少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天麻素 血栓通 脑动脉供血不足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缺血性缺血脑卒中造成的损害不仅仅局限在梗死灶局部,远离梗死灶、非梗死血管血区的相关神经组织也会发生继发性损害。本研究利用磁共振成像及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大脑中动脉血区梗死后远隔损害加以观察,并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评价,从而探究患者临床表现与远隔损害的影像学表现之间的关系。

  • 标签: 脑梗死 大脑中动脉 远隔损害 临床特点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养血清脑颗粒结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脑血不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老年脑血不足患者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5例,两组都选择前列地尔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养血清脑颗粒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对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进行观察发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P<0.05)。治疗前两组的MMSE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都恢复正常评分,但是治疗组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养血清脑颗粒结合前列地尔用于老年脑血不足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改善精神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养血清脑颗粒 前列地尔 老年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痛泻要对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并比较其与西医对照的优势。方法将辨证为肝郁脾虚型腹泻的患者60例按照入组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痛泻要治疗,对照组口服思密达、谷维素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一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1例,占36.67%,显效9例,占40%,总有效率达到96.67%;与对照组治愈7例、显效9例,总有效率76.67%相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束后3月随访观察复发情况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加强疏肝解郁、健脾和胃、调畅气机以及镇痛、降低肠道敏感性、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对腹泻型IBS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无任何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痛泻要方 腹泻 肝郁脾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