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对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产妇程度及产程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9月收治的104例VBA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8例行常规护理,研究组56例行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及产程时间。结果研究组VAS评分及VAS-A评分较之对照组更低(P<0.05);研究组产程时间较之对照组更短(P<0.05)。结论VBAC产妇实施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可有效减轻,缓解其不良情绪,且有效缩短产程,具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全程连续性助产护理 剖宫产术后阴道分娩 产痛程度 产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联合应用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法在初顺产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50例接受顺产生产的初产妇随机均分为A、B、C三组,A组自由体位分娩,B组采用分娩减法,C组联合两种方法。结果C组产妇的各个产程时间以及总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其余两组,C组最终的阴道自然分娩率为94%,在疼痛感以及会阴侧切和发生会阴Ⅲ度裂伤、宫颈裂伤、产后出血方面,C组均优于其余两组。C组与A、B组结果之间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自由体位分娩与分娩减法在初顺产妇中的效果观察可以提高产妇整体的生产质量。

  • 标签: 联合自由体位减痛法 初产 顺产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围医学中进行产科、儿科合作新模式的意义。方法从2015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产科分娩的胎儿中,随机挑选出2000例,对产科、儿科合作新旧模式对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和与之有关的相关疾病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以2016年2月为界限来将2000例胎儿划分为两组,每组1000例,对照组采用旧合作模式,观察组给予新合作模式,对比两组的新生儿和围产儿死亡率、与围相关疾病的发生率。结果通过采用新合作模式观察组的新生儿死亡率、窒息率和HIE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医学中通过利用、儿科合作新模式,极大的降低了新生儿的死亡率与窒息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产科学 儿科 合作新模式 围产医学 意义
  • 简介:摘要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50%~80%的癌症患者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晚期患者更高达60%~90%,约有30%的患者临终前严重的疼痛得不到缓解。疼痛不但限制活动、减少食欲、影响睡眠,在心理上也会压倒患者,当疼痛加剧时,患者会产生焦虑、抑郁甚至自杀.进行癌的评估,正确选择止痛药物,重视心理护理对于癌症止痛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癌症疼痛 止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癌症是目前居民死亡原因的第一、二位。癌是造成晚期癌症患者痛苦的主要原因,也是导致癌症患者自杀的首要原因。癌加重了癌症本身带给患者的精神心理负担,癌还影响机体的各个系统功能,使病情恶化。因此良好的癌护理管理,对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癌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患者及家属癌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对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经入院筛查有中重度疼痛的恶性肿瘤患者6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入选标准患者有慢性中重度疼痛、意识清楚、无精神及神经障碍。使用随机分组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n=30例)和对照组(n=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针对患者及家属规范的普及癌相关知识,普及内容包括正确使用疼痛评分法评估疼痛、常用止痛药物及止痛方法,用药途径,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和预防,治疗所需费用等。普及方式和方法包括发放疼痛教育手册、一对一讲解、集体讲解、播放相关视频、指导患者书写疼痛日记、出院回访。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癌控制评分、24小时爆发痛发生频率及患者的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提高癌患者及家属相关知识掌握程度能提高癌治疗的效果,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癌痛 知识普及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癌护理质量指标对肿瘤科癌护理的影响。方法在理论研究、临床调研基础上制定的癌护理质量指标,包括护理人员癌评估准确率、护理记录合格率、癌药物准确使用率、患者癌控制满意度、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运用癌护理质量指标对肿瘤科进行癌管理,实施定期督查,定期分析讨论整改,运用PDCA循环方法进行持续改进。结果实施后护理人员癌评估准确率93.1%、护理记录合格率95.2%、患者癌控制满意度92.5%、癌药物准确使用率95.6%、患者或家属健康教育知晓率90.4%,均高于实施前,实施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癌护理质量指标应用于肿瘤科癌管理,能以数据、事实为依据,提高癌管理水平,达到了“癌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要求,使工作常态化,规范化。

  • 标签: 癌痛护理 肿瘤科 质量指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疼痛是癌症患者特别是中晚期癌症患者的主要症状,它比死亡更令患者恐惧和不安。癌对患者的健康、躯体、情绪等均可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全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护士要正确判断癌,提高控制癌技术和护理水平,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正确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疼痛程度,有效地采取止痛措施和进一步完善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期限。

  • 标签: 癌痛 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长患儿的血清25-羟维生素D情况,指导生长的治疗。方法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通过美国NIST校准品检测和BIO-RAD质控品检测在我院儿保科就诊的160例生长患儿。结果生长患儿的VitD低于正常值者高达51.3%。年龄越大,VitD值越低。结论导致生长的原因可能是VitD缺乏所致。

  • 标签: 生长痛 血清25-羟维生素D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脘疗效。方法从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门诊病例中选择148例胃脘病员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74例1。其中治疗组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运用西药(多潘立酮、奥美拉唑)等药物治疗。结果疗效比较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胃脘疗效好,值得推广运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胃脘痛 疗效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身逐疲汤联合针灸方法在风湿关节临床治疗期间应用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15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诊的80例风湿关节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针灸治疗手段,研究组患者在针灸的基础上指导患者服用身逐疲汤进行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VAS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治疗2个月以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2.5%,与对照组72.5%之间相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以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身逐疲汤联合针灸方法在风湿关节临床治疗期间的应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可见这一方法在风湿关节临床治疗期间具有推广与应用价值。

  • 标签: 身痛逐瘀汤 针灸 风湿关节痛 可行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瘤的超声表现与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09-2015年在我院产科及新生儿科发现瘤的40例胎儿的产程中超声表现。结果该40例病例,其中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胎儿颈部水囊瘤,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脑膜膨出,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头部皮肤血管瘤,27例确诊为胎儿瘤,10例为阴性结果。其确诊率67.5%,漏诊率25%,误诊率7.5%。结论超声诊断对瘤具有较高的特异性,超声对胎儿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胎儿 产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病人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的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随着现代医学的高度发展,“医方”已由单纯的医务人员扩展为参与医疗活动的全体机构和人员;“患方”也由单纯的求医者扩展为与求医者相关的每一种社会关系。

  • 标签: 医患关系 基本模式 医患关系新痛点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规范化癌护理干预对癌患者心理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组收集我院2013年8月~2015年8月间接诊的患癌症的80例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包含4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癌症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规范化癌护理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SAS与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癌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规范化癌痛护理 癌痛 心理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黄芩为常用中药,具有较好的临床价值和应用前景。本文考察了陕西近3年黄芩的品质,旨在为陕黄芩的开发应用及GAP标准化种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0年版,采用HPLC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评价陕西黄芩的质量。结果127批样品黄芩苷平均测定值14.02%,最高21.27%,最低6.33%。药材样品根部外观性状与生长环境有关一定的关系。结论近3年,陕黄芩质量稳定,127批样品中仅一批不合格,该质量评价对规范陕西黄芩种植、应用等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黄芩 质量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孕妇和家属对生育期望值的提升。面对不断攀升的剖宫产率,很多生育过的妇女(妈妈、奶奶们、也包括我们这些助产士)在心中常常纠结一个问题,现在的女人连生孩子都不会生了吗?难道真是生活好了,孩子超大了吗?剖宫产照样有足月小样儿的孩子。难道是我们产科的服务模式出现了偏差?五年前我院接受了陪技术(导乐分娩)的理念并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成效显著。在实践的过程中又发现一些存在的不足,提出来与同仁们共享。

  • 标签: 助产士 陪产技术 优势 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