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许多地方建立了不同规模的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对于社会和医院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建立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可以有效地保证医院所需要的消毒灭菌物品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以满足医院对于此类物品的需求,也可以为医院节约许多运营成本,同时避免大量的社会资本重复投资和闲置,所以许多地区都在政府的引导下开始逐步建立起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基于此,本文就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建立进行简要探讨。

  • 标签: 区域化消毒供应 医院 运营成本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带教方法,培养合格的准护理人员。方法采取规范培训+区域带教的方法,对2014年~2015年教学年度131名实习护生的带教工作进行分析。结果实习护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均达90分以上,操作考核成绩均达到93分以上,实习护生对带教满意率达到98%,收到很好的专科带教效果。结论根据专科特点,确定教学目标,建立完善的带教体系,制定周密的实习计划并因材施教,针对教与学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找出对策,不断改进,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教、学双赢的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带教 规范化 区域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的管理模式,提高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清洗及消毒灭菌质量。方法将具备条件的某区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设置为该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在该区内随机选取5家医院,将其复用器械纳入集中管理,对比集中管理前后灭菌物品质量及手术部位感染率。结果实施集中处理后,灭菌物品质量较实施前有较大提高,手术部位感染率明显下降(χ2=3.977,P=0.046)。结论建立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集中管理模式,对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实行集中管理,可大大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复用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进一步保障医疗安全。

  • 标签: 医院 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 感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以下简称CSSD)各区域管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根据国家法规性文件《消毒隔离制度》《环境卫生管理制度》,《清洗、消毒与灭菌的监测与追溯制度》和《CSSD感染管理小组职责》等标准,分区域制定工作质量和医院感染管理要求,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各区域的工作质量管理。结果科学规范的加强各区域工作质量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关键。结论分区域的工作质量管理,可以提高各区域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 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组长在质量管理持续改进中的作用。方法在对消毒供应中心,实行按区域划分,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结果实施区域组长负责制后,消毒供应中心在各个环节的工作质量、管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化管理,实现了物品处理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和持续质量改进,确保医疗质量安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区域组长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改进中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并对比分析在实施岗位建设前后,器械的回收清洗、装载灭菌、包装、储存发放质量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统计发现,在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后,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岗位建设前(P<0.05)。结论区域组长岗位建设,使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使物品处理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以及持续质量改进得以实现,改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品质值得关注。

  • 标签: 区域组长岗位建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处理规范化、流程化,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物品。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对有集中处理需求做好流程制定与成本核算。双方签订“复用医疗器材处理合作协议”,通过集中授课、座谈会及现场观摩的方式进行培训与交流,针对性指导,协助各单位作好准备后进行集中处理。结果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集中处理交接有序,运行顺畅,管理规范。结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在接收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进行集中处理前,双方均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利于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集中处理的顺利运行,规范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物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基层医院 复用医疗器材 集中处理 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现状及区域化集中管理的可行性。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某区16所基层医疗机构的CSSD现状进行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现场查看、访谈等形式,分析其调查结果,并分析采取区域化集中化管理的可行性。结果本组16所基层医疗机构中,有2所民营医院及14所乡镇卫生院,均未完全实行集中管理模式,人员配置合格率为0,CSSD规章制度合格率为0,14所医疗机构CSSD区域划分合格率为87.50%,有1所医疗机构CSSD配置防护物品,且相关工作人员经统一培训,合格率仅为4.57%;消毒供应中心在医疗设施设备、清洗包装质量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其中有15所(93.75%)基层医疗机构愿意接受区域化集中供应服务。结论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并不乐观,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其引起高度重视,建立区域化CSSD,建议将整改后仍不达标的医疗机构纳入区域化集中管理,可降低医院感染率,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基层医疗机构 CSSD 区域化 集中管理
  • 简介:摘要主要通对近几年来对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文献分析,了解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发展现状和工作中存在问题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流程 发展前景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大多数医院制剂室发展不景气的状况,探寻医院制剂室发展的道路,建议建设制剂中心,阐述了制剂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优势和管理,为发扬和发展医院制剂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 标签: 医院制剂 制剂中心 建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医院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管理措施。方法依据国家卫生部法规性文件《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中的三个标准为标准,对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的三个阶段在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完善的制度以及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是预防院内感染的关键。结论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可以提高消毒供应室的质量,确实起到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 标签: 消毒供应室 人工清洗 机器清洗 超声波加酶清洗 质量管理 医院感染
  • 简介:摘要为了加强急诊护理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急诊护理服务能力和专业水平,探索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优化护士队伍结构,调动护士积极性,本文针对急诊科护士现有区域及岗位进行定期人员轮和绩效考核的设计,最后对急诊科护士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方案实施效果进行了总结,得出结论,采取此种方式对护士进行岗位管理和绩效激励机制考核,使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能力水平得到提高。

  • 标签: 急诊科护士 岗位管理 绩效考核 实施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疗机构感染控制系统的一个重要部门,工作人员与临床科室人员的接触机会越来越多,及时解决沟通中的问题,加强与临床科室之间的有效沟通,更好地为临床科室提供优质服务。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沟通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中心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特点、问题,并提高合理用药的水平。方法采用DDD分析法,用EXCELL软件进行抗菌药物DDDS排序,对处方进回顾性分析。结果我中心抗菌药物以b-内酰胺类为主,抗菌药使用百分率较高。结论我中心抗菌药物使用较合理,品种集中。

  • 标签: 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灭菌效果进行严密观察,严格判定,保证灭菌物品质量,控制医院感染。方法通过对高压灭菌、环氧乙烷冷灭菌物理监测、化学监测和生物监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培训全院医务人员掌握正确的判定方法。结果医务人员均能准确掌握灭菌效果的判定标准,严格保证每一批次灭菌产品质量,有效控制了医院感染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灭菌效果 判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运用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将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融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充分发挥医院各科室的联动作用,规范临床科室使用器械后的预处理,加强对科室人员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从而规范科室管理。结果消毒供应中心管理措施到位,无菌物品供应合格率达100%,无院感事件发生。结论将医院感染管理方法融入到消毒供应中心管理,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法按照卫生部2009年下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卫生行业标准,WS3102009《消毒供应中心第一部分管理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第二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供应中心第三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简称“二规一标”行业要求,制定了可行的整改计划,包括对设施的增加、人员培训、完善制度和职责、质量标准,工作流程。结果通过全面质量管理和监控规范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医疗安全,达到双赢的效果。

  • 标签: 消毒中心 质量管理 效果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一个特殊的护理单元,在去污区主要是对回收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用品进行分类、清洗、消毒,经血液、体液、分泌物污染的几率很高,在工作中被感染的机会很大,时刻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因此,消毒供应中心去污区的工作人员在思想上重视防护,工作中做好防护1。

  • 标签: 去污区 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成立的优势。方法以护士配置每袋输液时间、静脉不合理用药和配置差错发生率、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为指标,观察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建立1年前、后的变化。结果1、配置中心成立时,专职护士药品配置时间为2.36±0.71分钟/袋,与病区护士3.25±0.21分钟/袋相比,时间明显缩短(p<0.001);中心组建半年后,专职护士平均配置时间为1.42±0.55分钟/袋,与病区护士及配置中心成立时相比,配置时间有进一步减少(p<0.001);2、配置中心成立后,静脉不合理用药及配置差错发生率为6.082‰,较配置中心成立前的9.567‰明显下降(p<0.01),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成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提高工作效率,节约人力资源;同时,在防止静脉不合理用药及配置差错发生、降低输液不良反应等方面也起一定作用。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