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不正孕妇行剖腹产分娩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产科分娩胎位不正孕妇5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产前超声检查证实为胎位不正,均符合剖腹产手术指征,患者同意接受剖腹产分娩方式。总结58例胎位不正孕妇临床信息以及分娩、新生儿结局,探讨剖腹产在胎儿不正孕妇中应用价值。结果58例患者无产妇死亡病例,其中胎儿死亡1例,死亡率为1.73%,死因为新生儿畸形死亡;产前妊娠并发症及产后手术并发症经针对性治疗后均明显好转。结论胎儿不正难产孕妇难产发生率极高,选择适宜分娩方式对提高母婴安全,降低母婴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剖腹产作为胎儿不正孕妇分娩方式可显著降低母婴死亡率。

  • 标签: 胎儿不正 剖腹产 临床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儿童患有屈光不正,对于弱视、斜视情况发生影响。方法选取20例在我院进行屈光不正所致疾病检查小儿患者,进行研究。分析这20例患者,罹患弱视、斜视的人数,以及发生率。结果屈光不正与弱视、斜视,之间具有着紧密联系,其出现屈光不正患儿有较高几率出现这两种常见眼部视力不良情况。在所有的28只出现屈光不正患眼中,弱视和斜视罹患人数分别为7、10例。结论因此针对儿童群体极易发生屈光不正问题,需要家长加强重视,及时对小儿该种视力异常,进行筛查与预防性治疗,降低儿童弱视、斜视发生率。

  • 标签: 屈光不正 弱视 斜视 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配镜治疗,强调精确瞳距(即双眼瞳孔中心与眼镜光学中心保持一致)对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配镜治疗重要性。方法针对38例3-8岁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进行散瞳验光、科学配镜治疗辅以弱视训练,定期复查,观察疗效。结果通过一年治疗,总有效率达99%。结论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治疗,配戴眼镜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而精确瞳距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 弱视 瞳距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产程中胎儿头位不正与产程进展关系,探讨使用导乐球联合徒手旋转胎头,加速产程进展,促进自然分娩,降低剖宫产率。方法将139例单胎头位,分娩过程中发生持续性枕后(横)位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70例,在活跃早期使用导乐球,适时联合手转胎头术;对照组69例未加以干预。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产程进展时间、分娩方式、产妇耐受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诊断头位不正,适时使用导乐球并行徒手旋转胎头,对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减少母儿损伤,降低剖宫产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持续性枕后(横)位 导乐球 徒手旋胎头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康汤治疗屈光不正性视疲劳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接收100例屈光不正性视疲劳患者资料予以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珍视明滴眼液治疗,实验组50例予以近康汤治疗,对比两组视疲劳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疲劳评分2.63±1.10分均较对照组5.50±1.09分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8.00%均较对照组80.00%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近康汤治疗应用于患者中,可于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视疲劳状况,且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近康汤 屈光不正性视疲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眼科门诊儿童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状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屈光不正以斜视弱视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儿童年龄,性别以及检查结果。结果3-7岁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较高,与8-12岁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发生率与远视,散光相比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岁为儿童屈光不正高发年龄,主要以近视,斜视以及屈光不正弱视为主。

  • 标签: I眼科 屈光不正 斜视 弱视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采取阶段性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80例(80眼),都采取阶段性弱视治疗方案,治疗3个月为1个阶段,经治疗4阶段(12个月)观察最佳矫正视力变化,对4阶段疗效分别进行比较。结果采取阶段性治疗后,80例患儿任一次复诊最佳矫正视力均与前次存有显著差异(P<0.01),经4个阶段治疗后,患儿T1~T4各阶段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屈光不正儿童弱视分阶段治疗存在一定疗效差异性,矫正视力提高与治疗阶段增加不一定完全一致,但其总体有效率随分阶段治疗延长而增加。

  • 标签: 屈光不正性儿童弱视 矫正视力 阶段性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东胜区小学儿童屈光不正及其他眼部疾病患病率。方法对总共1100名,年龄在7岁到12岁小学儿童(其中男生570名,女生530名)进行屈光不正,色觉缺陷和其它眼部疾病调查。对这些儿童进行视力,眼前节检查,色觉检查和眼底检查。结果396名儿童(36%)被发现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眼部异常。其中,屈光不正占29%、色觉缺陷占1.6%、斜视占2.5%、内眦赘皮占1.9%、上睑下垂占0.9%、倒睫占0.3%、霰粒肿占0.4%、沙眼占7.8%、过敏性结膜炎占4%、结膜痣及面部毛细血管瘤占0.1%、先天性白内障占0.2%。结论近视是小学儿童最常见屈光不正。在小学入学时有眼科医生对儿童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屈光不正和其它眼部疾病,有利于早期治疗并减少视功能损害。

  • 标签: 视力 上睑下垂 儿童 屈光不正 斜视 色觉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光不正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调查了苏州地区10863名8~19岁学生,对其屈光状态,视力及矫正视力、病筛查、学生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及其父母屈光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苏州地区学生屈光不正发病率分别为小学36.2%,初中44.4%,高中75.5%;其中近视占比91%,为屈光不正主要类型。子女与父母屈光不正具有相关性。结论近视是学生视力低常主要原因。长时间近距离学习、精细作业,遗传,环境因素等是主要影响因素;近视发生发展与看电视时间长短相关性小。

  • 标签: 屈光不正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综合阐述成人医学教育考试中考风不正成因、危害,提出相应研究对策加强医学高等教育考试责任感,严格考勤制度,严格考风考纪,严惩作弊行为,根据成教医学专业学生特点,因材施教。从而确保和提升成人医学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出思想素质高、医疗技术精湛,对社会和医疗卫生事业有用合格人才。

  • 标签: 成人医学教育考试 考风不正 成因分析 对策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屈光不正儿童睫状肌麻痹前后角膜地形图。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2017年3月收诊90例(180眼)屈光不正儿童为研究对象,在麻痹前后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比较麻痹前后参数变化情况。结果远视儿童要睫状肌在麻痹前后,其Kf(D)、Ks(D)、Ks-Kf(D)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儿童睫状肌麻痹后与麻痹前也没有明显差异(P>0.05);儿童近视眼和远视眼在进行睫状肌麻痹后,其角膜散光和SRI、SAI没有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睫状体麻痹前后,角膜屈力、散光轴向、SRI、SAI无明显变化,所以在进行屈光不正儿童检查中,麻痹并不会影响其检查结果,麻醉前后都可以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

  • 标签: 屈光不正 睫状肌麻痹 角膜地形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知觉学习法治疗小儿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状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02例屈光不正性弱视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配戴眼镜,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视知觉学习法。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眼球调节功能。结果观察组调节幅度为14.93±1.23D,调节灵敏度为6.57±1.12次/min,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调节滞后量为1.36±0.32D、屈光度为5.84±1.23D,调节滞后量、屈光度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5.6%、74.5%,观察组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法可以充分发挥眼球调节功能,纠正屈光不正性弱视,并且其治疗效果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视知觉学习法 屈光不正性弱势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中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80例接受视力检查儿童分实验组(40例,应用视力筛查仪)、对照组(40例,应用标准视力表联合散瞳验光检查),对比两组儿童屈光不正检出几率。结果经两组儿童检查结果比较,实验组屈光不正检出率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视力筛查仪在儿童眼保健中应用效果显著,可以对儿童屈光不正问题进行有效检出,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标签: 视力筛查仪 儿童眼保健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行视知觉学习治疗对视力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4月—2018年4月90例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随机分组。对照组予以传统常规方法治疗,视知觉学习组则予以视知觉学习治疗。比较效果。结果视知觉学习组疗效、矫正视力水平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视知觉学习治疗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确切。

  • 标签: 儿童屈光不正性弱视 视知觉学习治疗 视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科自2010年1月~2012年12月份期间因邻面龋坏破坏接触点后未及时修复而导致邻接关系不正244例牙体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治疗组122例患者给予常规常规去龋修复或备牙后冠修复治疗,观察组122例患者给予分牙修复,针对不同情况采用橡皮圈、分牙簧、铜丝等分牙后再行充填或冠修复,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外展隙。对比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随访恢复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10%)明显高于观察组(80.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0.5~2.6年,平均随访(1.37±0.55)年,治疗组122颗患牙中,113例效果良好(92.62%),9例效果欠佳,经综合治疗后病情均好转。结论分牙法在邻接关系不正牙体缺损修复中应用效果良好,可较好地恢复正常接触点、邻接面以及外展隙,阻止疾病进一步发展,保存患牙,建议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分牙法 牙体缺损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患儿共计80例,均为2018年5-10月我院收治屈光不正性弱视患儿,在盲选法方式下,分为两组进行分析,即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红光闪烁加海丁格光刷和遮盖治疗,观察组患儿则采用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半年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说明用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治疗屈光不正性弱视疗效较为可观,操作简单方便,可以快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

  • 标签: 网络多媒体弱视训练系统 屈光不正性弱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从医院多角度,探讨医院管理进步创新加强,总结出最好竞争战略方针,是每个医院管理层所面对新问题。医院管理理念只有适应医疗市场变换与发展,全方位多角度把握医院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变化,将潜在中心转化成现实问题竞争,医院才能持续壮大,才能持久发展,最后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探究我院在管理制度、理念、机制、结构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推动强化医院发展定义、中长期规划、数字信息化建设、讲质量发展等多方面的构建与实施。

  • 标签: 医院管理 创新研究 竞争战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案管理对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行为方式影响。方法选取江苏省泗阳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4年-2018年接收76例仍然存活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随访模式,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和随访模式基础上,采用个案管理。干预半年后统计两组患者安全套使用频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在采取两种不同模式管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安全套使用率和服药依从性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可明显提高男男性行为HIV/AIDS患者防控HIV/AIDS意识,降低了HIV/AIDS传播率,临床价值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个案管理 男男性行为 HIV/AIDS患者 行为方式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应用SWOT模型探讨清热消炎宁胶囊在目前市场环境下所面临机会和威胁,并对自身优劣势进行深度剖析,期望能对正在谋求发展变化同类产品提供参考。

  • 标签: 清热消炎宁胶囊 竞争力 SWO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