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门诊儿童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状况的调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2
/ 2

眼科门诊儿童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状况的调查研究

符军辉

(钦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目的:研究眼科门诊儿童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状况。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屈光不正以斜视弱视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儿童年龄,性别以及检查结果。结果:3-7岁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较高,与8-12岁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视发生率与远视,散光相比具,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7岁为儿童屈光不正的高发年龄,主要以近视,斜视以及屈光不正弱视为主。

【关键词】I眼科;屈光不正;斜视;弱视;儿童

【中图分类号】R7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9-0073-02

据相关研究表明,视力>1.0的儿童,小瞳孔状态下不同程度的近视和远视具有一定程度的发生率。据统计,在国外,斜视与弱视发病率为2%,对儿童视力进行早期检查,有助于对屈光不正,弱视,斜视进行矫正[1]。为了更好的分析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屈光状态,加强对儿童近视,弱视的预防。将来我院进行眼科门诊检查的20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屈光不正以斜视弱视等情况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2019年1月阶段收治的屈光不正及斜视和弱视患儿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为3~12岁。男性112例,女性88例,平均年龄为(8.6±3.5)岁。其中3~7岁儿童113例,男性52,女性61例,平均年龄为(7.6±3.7)岁,8~12岁儿童87例,男性60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8.1±3.4)岁。患者在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屈光不正检查时,对儿童性别,年龄以及家属屈光不正情况进行记录。屈光检查使用电脑自动验光仪联合综合验光法。弱视检查需在除外眼部器质性病变基础下,3~5岁儿童视力<0.5,6岁及以上儿童视力<0.7为弱视。斜视检查需让儿童注视30cm处手电筒光源,同时标注反光点位置。

1.3观察指标

观察各个年龄段儿童的发生人数,类型以及发生比例。对比斜视和弱视在3-12岁儿童中的发病率。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年龄阶段屈光不正发生率对比

200例患者中屈光不正患儿为112例,发生率为56.0%,斜视患儿65例,发生率为32.5%。弱视患儿23例,发生率为11.5%。两年龄阶段在屈光不正发病率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电子产品也介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为儿童的用眼时间增加创造了条件,若家长没有对其进行及时的干预,则会使孩子长时间用眼,造成屈光不正的发生[2]。据相关研究表明,儿童近视在近年呈上升趋势,其根本原因是信息量的增多,导针儿童过度用眼。其次,家长对孩子用眼不够重视,未让孩子采取合理的看书姿势,近距离看书,导致儿童屈光状态的变化。弱视的类型主要为:屈光不正弱视。常为双侧性,高度屈光不正患者未戴眼镜高于高度屈光患者。因屈光不正引起视网膜图像不清晰,让视觉系统无法接受足够的视觉刺激导致的视觉发育落后。斜视性弱视。眼位相对较斜后,同一个物体的图像无法同时落在两眼视网膜对应位置上,引起复视与视觉混淆,而大脑视皮层便主动抑制视觉冲动,久而久之导致弱视[3]。

对弱视与近视患者通常需要尽早的采取有效干预措施。首先需要消除到时弱视发生的因素,屈光不正者需配戴眼镜,斜视性弱视者可通过相关手术进行治疗。其次,对健眼进行遮盖,配合相关的训练提高患者视力。其矫正过程是漫长且持续的过程,需要患者积极配合医师的指导,认真完成的弱视的相关训练。弱视治疗的首要条件是需验光配镜,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治疗。最后,家属对于儿童用眼应有严格的规定,持续用眼40min以上便需要休息,或者进行其他的活动,例如眺望远方,做眼保健操等。对儿童看书学习的姿势以及用眼状况进行严格的监督。同时培养孩子良好的用眼习惯和饮食习惯,做到不挑食不偏食。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3~7岁儿童屈光不正发病率较高,与8-12岁儿童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近视发生率和远视发生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散光发生率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7岁为儿童屈光不正的高发年龄,主要以近视,斜视以及屈光不正弱视为主。

综上所述,屈光不正的高发年龄为3~7岁,近视,斜视以及屈光不正弱视是其主要类型,该年龄段是进行治疗的最佳时期,应尽早治疗,尽早矫正。

【参考文献】

[1]王萍,汪晓瑜,王小莉.陕西省西安市低龄儿童弱视现状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国际眼科杂志,2017,17(10):1976-1978.

[2]孙鹏华.泰州市3566名儿童视力及屈光状态调查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153-154.

[3]张素雅.12岁以下屈光不正性弱视儿童的发病调查及弱视训练对其调节功能的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2017,34(7):1353-1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