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恶性肿瘤住院患者肿瘤相关抑郁的发生率,并探讨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开展肿瘤相关抑郁的早期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15年5月2016年5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470例恶性肿瘤患者,以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临床资料,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depressionscale,SDS)和自行设计的一般状况调查表,进行抑郁情绪的发生率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并进行卫生统计学分析。结果:收回有效调查表434份,恶性肿瘤相关抑郁的发生率为47.0%。其中伴轻度抑郁、中度抑郁、重度抑郁症状分别为52.9%、30.0%、16.6%。统计分析显示,肿瘤相关抑郁发生率与性别、年龄、肿瘤分期、慢性疼痛、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performancestatus,KPS)、化疗方案种类、治疗相关副作用、文化程度、收入满意度、费用支付方式、知情情况相关(P〈0.05),但是肿瘤相关抑郁发生率与肿瘤患病部位、家族史、居住地无关(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肿瘤相关抑郁发生率较高,临床医生应对肿瘤相关抑郁提高警惕,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及早防治。在治疗、护理躯体疾病的同时应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和治疗,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肿瘤相关性抑郁 抑郁自评量表 发生率 相关因素
  • 简介:急性脑血管病(AcuteCerebrovascularDiseaseACVD)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烈性传染病的控制,在多数国家ACVD与心脏病、恶性肿瘤已成为三大致死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资料称,在统计的57个国家中,急性脑血管病列为前三位的就有40个国家。在这57个国家中ACVD的死亡人数占全部死亡人数的11.3%,仅次于冠心病与癌症,随着年龄的增长,65岁以上ACVD发病率已超过1%,60岁以上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脑电地形图 危险因素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正常成人下肢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SEPCT)与感觉电流阈值(CPT)的相关及其影响因素,为寻找适宜的刺激强度、规范本实验室体感诱发电位检查及后续本体感觉障碍患者的脑功能研究提供客观理论指导。方法:选择89例健康成年人,其中男49例,女40例,平均年龄(52.75±15.09)岁。按年龄分组,青年组:20~40岁,男7例,女13例;中年组:40~60岁,男20例,女13例;老年组:≥60岁,男20例,女16例。交替刺激双侧内踝部胫后神经,测量其双下肢CPT,并测量其SEPCT,分析二者的相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男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明显高于女性受试者,其SEPCT/CPT比值则显著低于女性(P〈0.05);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及SEPCT/CPT均明显高于中年男性组,且老年男性受试者SEPCT高于青年男性组(P〈0.05);女性受试者SEPCT及CPT均值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P〈0.05),而SEPCT/CPT则较为恒定,各组均未见显著差异(P〉0.05);SEPCT均值与CPT均值呈正相关。结论:在进行SEP临床检查及相关科研工作时,男性可给予4.40倍左右SEPCT/CPT的刺激电流强度,且老年男性受试者可给予稍高的SEPCT;女性则可给予6.13倍左右SEPCT/CPT刺激电流强度。

  • 标签: 体感诱发电位刺激电流阈值 感觉电流阈值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旨在探讨各相关因素对肿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我院检验科的BDFACSCantoⅡ流式细胞仪分析2016年6月至2017年4月期间67例肺癌、胃癌及结直肠癌肿瘤患者体内CD4+、CD8+细胞计数及CD4+/CD8+,将CD4+细胞计数或CD4+/CD8+低于正常范围最低值的患者定义为其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使用SPSS19.0统计分析软件全方位分析各相关因素与CD4+、CD8+细胞计数、CD4+/CD8+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之间的关系,最后客观地讨论出可能会受到影响的相关因素。结果:男性及年龄≤60岁的患者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高于女性及〉60岁的患者,且总蛋白(Totalprotein,TP)降低组、白蛋白(Albumin,ALB)降低组、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降低组及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antigen,CEA)升高组的CD4+、CD8+细胞计数和CD4+/CD8+比值均低于各分组的正常组,其中性别组、TP组及CEA组的细胞计数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时关注患者营养状况并及时进行纠正能有效地保护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这也在临床的抗肿瘤免疫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肿瘤患者 细胞免疫功能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偏头痛患者286例,对临床特征及脑电图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为38%(109/286例),其中多数表现为枕区α波减少,弥漫慢波增多,偏头痛一侧局灶慢波增多,过度换气或思睡期异常波明显等非特异性异常,3例表现为枕区尖波、棘波发放,部分由闪光刺激诱发;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P〈0.05)。结论:部分偏头痛患者脑电图有异常,多为不同程度的广泛异常或局限性异常,偶有癎样放电。有先兆、首次发病年龄早、头痛程度强烈的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

  • 标签: 脑电图 偏头痛
  • 简介:眩晕癫痫以发作眩晕为临床表现,多在颞上回痫放电。作者近几年来在神经内科门诊见到5例病人。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临床眩晕癫痫病人5例,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6~12岁。起病多在学龄前期。发作表现:周围环境物体旋转者2例,自身摇摆不稳者2

  • 标签: 眩晕性癫痫 苯妥英钠 发作性眩晕 学龄前期 多发性硬化 神经系统检查
  • 简介: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患。在我国,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但是健康观念相对滞后,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高发。本文就急性冠脉综合征人群背景因素与预后关系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背景因素 预后
  • 简介:患儿男,七岁.因头昏,鼻塞来我院儿科就诊,无胸闷,心悸.查体T37℃,心率110次/分,律不齐,闻及早搏.无病理杂音.两肺无异常.3导联同步心电图连续记录示心动过速.所显示的连续两次窦性搏动间期为0.48-0.60s,约合频率为100-125次/分.各导联还可见宽大畸形的QRSb波,连发2个,3个及多个.其R-R间距为0.46-0.60s.部分窦性P波后可见介于窦性与室之间的QRS波,为室融合波.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动过速不齐,室并行心动过速.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心肌炎后遗症.住院给予利多卡因,异搏定等抗心律失常,营养心肌,效果不明显.故嘱其做射频消融治疗.但考虑患儿年龄小且无任何不适,让其择期手术,并定期复诊.

  • 标签: 小儿 室性并行性心动过速 心脏病 异位心律
  • 简介:目的:研究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EEG)变化特征,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10例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进行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观察.结果:本组10例脑电图均见到发作期或/和发作间期阵发性的电活动.结论:部分运动癫痫持续状态分析临床、脑电图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有助于提高本病的诊断.

  • 标签: 部分性运动性癫痫持续状态 临床特点 脑电图检查 影像学检查 实验室检查
  • 简介:杀菌/通透增加蛋白(Bactericidal/permeabilityincreasingprotein,BPI)存在于人或哺乳动物中性粒细胞(PMN)嗜天青颗粒中,是机体抵抗细菌侵袭的具有抗菌作用的多肽家族的重要一员.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内源抗菌物质存在于从原核细胞、植物和昆虫到哺乳动物的整个进化过程中,但是哺乳动物的抗菌物质只有少数在体内实验中证实确实有效.正因为PMN抗菌多肽"军火库”的多数只在体外实验中具有杀菌作用,而在体内实验中无效,因此对某一单独成分的实际作用需要认真、全面的分析.BPI之所以在PMN抗菌多肽"军火库”中引人注目,就在于其选择性地对革兰阴性杆菌(Gram-negativebacteia,GNB)具有杀菌作用以及对GNB外膜上LPS的强大亲和力(Kd<5nM),故BPI有着"超级抗生素”之称.

  • 标签: 临床研究进展 基础临床研究 增加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P波离散度(Pd)房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以40例阵发性(含特发现)房颤患者为观察1组,40例频发房早伴或不伴短阵房心动过速患者为观察2组,以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测量三组的同步12导联常规心电图上P波最大时间(Pmax)、P波离散度,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1组和观察2组Pmax、Pd明显大于对照组(P〈O.05),Pd三40ms时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明显增高。结论: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是预测房心律失常的有效指标.

  • 标签: P波离散度 房性心律失常 相关性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为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2级英语护理专业2个护理班的学生进行学习兴趣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结果:学生对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明显高于临床护理学科(内、外、妇、儿)和社区保健学。学习科同是否“是就业必备知识”是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因素,“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的主要因素。结论:针对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采取相应的教学方式方法,解决引起学生厌学的主要因素,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 标签: 中专护生 临床专业课程 学习兴趣 影响因素
  • 简介:所谓边缘Q波是措不能完全符合异常Q波标准的Q波。其分为二种类型。1.接近异常Q波的边缘Q波,此种Q波表现为Q波粗钝错折,时限≥0.04秒,此种Q波按异常Q波对待;若同时同导联S—T段抬高、T波倒置,则肯定为异常Q波。

  • 标签: 异常Q波 边缘性 接近异常 T波倒置 临床医学 正常情况
  • 简介:本文报告1家3代遗传运动感觉神经病(HMSN)12例患者及1例无症状者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MEP)、视觉诱发电位(VEP)及肌电图(EMG)和神经传导速度(NCV)、结果表明:BAEP、SEP、MEP、VEP、ENG和NCV的异常率分别为92%、90%、92%、77%、94%、95%。

  • 标签: 遗传性运动感觉性神经病 诱发电位 肌电图
  • 简介:局限性对侧转位发作癫痫脑电地形图的表现特点为:①如患者发作时,头、眼和躯干向左侧转位时,其脑电地形图表现特点为:在δ频段于右额区出现高功率阴影,在Scake为32时,其功率值在7.9μv以上,颜色灰阶在16个灰阶以上。②如患者发作时,

  • 标签: 表现特点 脑电地形图 发作性 转位 癫痫脑电 灰阶
  • 简介:在脑电图领域,对于各种异常的脑电现象,可概括分为两种:其中一种称为阵发性异常,这属于短暂的病理性放电(discharge,或称发作波),很可能与大脑皮层的兴奋异常增高有关;而另一种称为背景活动异常,包括慢波增多、懒波现象和局部低振幅等,它反映了大脑功能损伤区域及异常程度。再从空间分布上看,异常脑电活动可局限于某一较小的区域,但也可以呈广泛分布。

  • 标签: 脑电图 广泛性异常 脑功能损伤 异常增高 大脑皮层 空间分布
  • 简介:本文对10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进行了脑电图检查,全部呈现弥漫θ或δ活动,一例并对比了睡眠及醒觉时的脑电图的变化,全部10例均未见局灶异常,作者认为临床上不能单独依靠脑电图来确诊持续植物状态,但脑电图的动态观察对于判断预后有一定作用。

  • 标签: 持续性植物状态 脑电图
  • 简介:为探寻难治肺结核有效的治疗方案,本文收集近期内经包括异烟肼、利福平抗痨方案连续治疗6个月,痰菌持续阳性病例42例。予以全程力克肺疾、氧氟沙星、丁胺卡那4个月,并根据既往用药情况予以全程EMB或PZA,完成6个月疗程观察31例。结果:临床治愈5例(12.90%),好转18例(58.06%),总有效率70.96%。本治疗方案中氧氟沙星和丁胺卡那有肯定的抗痨效果。力克肺疾中对氨基水杨酸能有效阻止异烟肼乙酰化,而显著增强异烟肼的疗效,且对氨基水杨酸钠亦具有抗痨作用,此药在临床对复治病例治疗中具有较好疗效。三药联合应用起了协同作用,但存在副作用较多,价格昂贵,疗效不尽人意,并且观察时间和病例有限,因而有待于进一步观察和改进。

  • 标签: 难治性肺结核 疗效观察 氧氟沙星 力克肺疾 异烟肼 治疗方案
  • 简介:本试验对12名男性健康自愿受试者口服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及制药厂研制提供的克拉霉素胶囊和市售进口克拉霉素片的血药浓度和药代动力学参数进行了比较。血药浓度采用生物效价法测定,用3P87和NDST程序,按统计矩进行药代动力学参数计算和配对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口服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及制药厂提供的克拉霉素胶囊和市售进口克拉霉素片

  • 标签: 克拉霉素胶囊 人体生物等效性 动力学参数计算 血药浓度 克拉霉素片 工业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