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3种斑点分布(瑞利分布、莱斯分布和K分布)混合下的孤立囊肿肾脏的超声仿真研究及性能评价。方法依据肾脏组织结构,分析组织散射点三维特点、超声斑点与组织散射点分布,得到瑞利、莱斯、K分布参数模型,建立组织散点模型。用FIELDⅡ软件对其进行超声仿真。选择45例经超声检查诊断为孤立囊肿肾脏病变患者,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1岁。随机抽取30例用于确定组织散射点模型的参数。其余15例用于后续仿真结果的定量统计比较分析。结果通过30例肾脏各参数进行超声仿真,用超声中心频率为5MHz、换能器为128阵元的线性阵探头对超声射频回波信号经过包络提取、函数插值及对数压缩等处理得到仿真B超图像;同基于传统单一分布散射点模型的仿真结果相比,新方法仿真的肾脏肾髓质、肾皮质、孤立肾囊肿及囊肿结缔组织回声与实际组织切片一致,也符合临床超声图像的表现。15例临床B超图像验证,仿真回声斑点的分布和各参数值与临床超声各参数一致更好(P〈0.01),最大相对误差为0.08,组织结构也更细致分明。结论混合分布构造散射点模型的孤立囊肿肾脏超声仿真方法具有优越,仿真效果更为逼真。

  • 标签: 超声仿真 混合斑点分布 肾脏 孤立性囊肿 FIELDⅡ
  • 简介:据JamesBornholt2016年4月11日(ASPLOSⅩⅪ)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科学家和微软公司电子工程师开发出的一种新技术可能能够降低储存数字数据所需的空间。这个系统利用DNA分子编码、存储和检索数字数据,能够比当前计算机文档技术上百万倍紧凑地储存信息。科学家成功地将来自4个图像文件的数字数据编码为人工合成D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

  • 标签: DNA 数字图片 图像文件 数字数据 美国华盛顿大学 核苷酸序列
  • 简介:针对儿童多生理参数检测及情绪分析的需要,我们设计了一种处理多维生理参数的嵌入系统,所处理的数据主要为心电信号、皮肤电阻以及体表温度。本系统旨在通过对这三个前端数据的特征提取,为后端分类器判别情绪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多维生理参数 心电 体温 皮肤电阻 特征提取
  • 简介:应用Navier-Stokes方程和质量连续原理对具有锥度角的动脉血管中非定常状态下的血液发展流动建立了一组数学模型,采用贝塞尔函数方法进行了解析求解,获得了非定常状态下的动脉血液发展流动的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公式.并与定常状态下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发展流动做了比较.结果表明,非定常状态下动脉血液发展流动的压力分布和定常状态下的动脉血管中的血液发展流动的压力分布差别很大.

  • 标签: 血液 动脉血管 发展流动 动脉血流 锥度角 状态
  • 简介:本工作研制了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并应用该生成系统建立了SD-MU心律失常心电数据库。心电数据库生成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打印输出、注释生成和系统服务等模块。应用本系统还可生成其他类型的心电数据库。

  • 标签: 心电数据库 生成系统
  • 简介:通过个体化正常人体左冠状动脉CT构建不同分叉角度的流体力学模型,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CFD)的方法模拟研究不同分叉角度左冠状动脉的流体力学特性,从而探讨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斑块形成分布的关系。应用有限元仿真模拟并分析不同分叉角度左冠状动脉的流动力学特性。不同分叉角度的冠状动脉在壁面压强(wallpressure,WP)、壁面剪切应力(wallshearstress,WSS)、血液流场分布均存在差异。左冠状动脉分叉模型中存在两处低剪切应力区域:分叉脊附近和分叉对侧。分叉脊附近剪切应力随分叉角度增大而逐渐减小,其范围相应的增大;分叉对侧的低剪切应力及其范围并没有相应的变化。冠状动脉分叉角度与血液流体力学及斑块形成及分布有一定的关系。

  • 标签: 左冠状动脉分叉角度 动脉粥样硬化 计算流体动力学 剪切力 壁面压强
  • 简介:目的探讨桡骨小头骨折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我院自2000.6至2002.6收治5例桡骨小头骨折患者,均行手术切开复位,"鼓"内固定术,即用钛合金指骨(或掌骨)螺钉环行内固定.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11~24月,平均18个月,术后10~12周5例骨折均完全愈合,螺钉位置良好,功能恢复均良好,无二次手术病例.结论"鼓"内固定治疗桡骨小头骨折是一种比较实用却预后较好的手术方法,但正确掌握手术适应征和手术技巧更重要.

  • 标签: 桡骨小头 骨折 内固定
  • 简介:针对目前临床使用氙灯光源过于笨重、不方便携带普遍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便携氙灯装置。着重阐述了构成便携氙灯高压板产生的原理及实物电路测试。结果表明,此氙灯电路能够符合便携氙灯使用的临床需求。

  • 标签: 便携式氙灯 高压电路板 医疗使用
  • 简介:为改善、提高因直肠癌而行肛门切除患者和患严重肛门失禁患者的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我们设计了一种模拟人体肛门功能的机械装置——植入人造肛门(implantedartificialanus,IAA)。该装置由人工肛垫、连接盘、微型液泵组成,能够通过手术植入盆腔肛门部位。人工肛垫由钛合金支架和医用硅胶液囊组成,微型液压泵体积适于植入体内。微型泵安装了体外无线遥控装置。经测试,IAA的制作达到了设计要求,通过遥控微型泵,使人工肛垫能够自如闭合、开放,从而达到控制排便,治疗失禁的目的,再现自然肛门的功能。

  • 标签: 植入式 人造肛门 人工肛垫 微型泵 肛门失禁
  • 简介:建立基于Access软件的进行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探讨其应用价值。整理我院开展CT介入治疗以来的患者病案资料547份,并对有条件随访的患者进行随访;利用Access软件建立进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在Access软件平台上成功建立了信息容量大的CT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信息数据库,并能方便快捷地进行数据录入,资料统计查询也能做到全面准确。基于Access软件的CT介入治疗数据库功能强大,有利于医学信息的快速存储和统计查询。

  • 标签: CT 介入 穿刺活检 ACCESS 数据库 随访
  • 简介:体表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CG)具有幅值小,频率低和窄带宽的特点,并且极易受到心电、呼吸以及运动等干扰.我们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胃电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从体表记录到胃电信号,采用低功耗设计,可长时间进行胃电测量.将MMC卡作为胃电的存储器,通过在MMC卡上创建FAT文件系统,可使记录的胃电数据以标准文件的格式存储在MMC卡上,保证了后续的Windows环境下数据的处理.

  • 标签: 胃电 单片机 慢波 便携式 多媒体卡
  • 简介:可穿戴智能设备近年来呈井喷发展,并以多种形态出现。文章综述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类型和功能、关键核心技术、典型框架及发展趋势,为研究和开发可穿戴智能设备提供相关信息。

  • 标签: 可穿戴 智能设备 传感器 蓝牙 大数据 移动终端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治疗症状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陈旧老年骨折疏松椎体骨折骨不连病人66例,72个椎体。结果术中、术后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发生。发生椎间隙渗漏3个椎体(考虑患椎有终板损伤),椎弓根渗漏1个椎体,无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无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椎体的后凸角度变化不大,6个椎体后凸角度有10°左右的减少。所有患者术后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腰背肌力量明显增大,有7例患者仍感有腰背痛,但服用止痛药有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由术前的(8.8±1.8)分下降为术后的(2.5±0.81)分(P〈0.01),采用剔除性功能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由术前的(41.6±27.1)分下降为术后的(16.8±6.2)分(P〈0.05);经6~36个月随访(平均17.2个月)无一例疼痛术后复发,椎体高度经X线片检查术后无改变,患椎内骨水泥弥散良好。结论PVP术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疼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陈旧性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针对当前面瘫患者口唇部的功能恢复不能直接进行定量评价的问题,研制了一种便携口唇力测量仪。该仪器采用32位STM32嵌入系统作为控制核心,控制高精度的模数转换器对拉力传感器得到的电压信号进行采样,并进行后续信号调理及前端触摸屏显示。实验表明:仪器获取的口唇力值精确度高(<0.06N),且H-B分级与口唇力测量仪对面瘫分级的评估结果一致,可以为临床疗效评估和治疗提供很好的技术支持。

  • 标签: 测量 便携式口唇力测量仪 口唇力度 CORTEX-M3 康复
  • 简介:我们先对函数曲线进行多项拟合,再选择参考点进行测量,并同时选择四个零点作为参考点,得出每个零点的SOS后求其平均值,进一步减小了误差。该方法较传统的直接法精确度上有了提高,且操作简单。

  • 标签: 超声 声速 骨密度 多项式拟合 过零点
  • 简介:临床上对复用透析器及管路进行上机前预冲处理时,一般将静脉壶置于静脉空气捕捉器上,因静脉空气捕捉器位置较高,需冲洗的管路支路多,缺少一个相对集中、固定的支架,易引起冲洗液四溅。我们根据透析机距病床距离近,预冲管路长度及弯折度灵活等特点,自行研制了便携透析管路冲洗固定架,临床使用1800例次,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液透析 冲洗液 固定架 便携式 管路 临床使用
  • 简介:为了满足POCT仪器体积小、操作简单、携带方便、结果报告及时化的检验模式新要求,设计并开发一款基于Y形光纤的便携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仪。该设备以恒流源驱动激光二极管作为激发光源,Y形光纤作为光信号传输介质,光电二极管作为荧光信号接收传感器,替代复杂庞大的传统共聚焦光学系统,使光路设计及信号采集模块小型化;设计Sallen-Key拓扑结构的二阶有源低通滤波器对信号进行放大滤波处理,以减少杂波干扰,提高系统灵敏度;采用STM32F103微处理器为主控芯片,控制步进电机驱动机械扫描模块、光电信息采集模块、数据处理及显示模块完成免疫层析试纸条的荧光值定量检测。AD采集精度实验显示,该系统的AD采样偏差为10μV,标准差为1.91E-06;实测荧光微球实验表明,荧光微球稀释倍数和荧光强度信号之间的乘幂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该系统检测灵敏度高,重复性好。

  • 标签: Y形光纤 有源低通滤波 STM32 免疫荧光 定量检测
  • 简介:通过对一组聚乳酸样品的凝胶渗透色谱(GPC)和特性粘度〔η〕的测定,应用直线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订定了聚乳酸在丙酮中,25℃下的Mark-Houwink方程参数。结果:k=1.672×10-4,α=0.703。将这一结果运用到GPC谱图的计算,所得的粘度值(〔η〕)与用粘度法实测值比较,最大偏差小于493%

  • 标签: Mark-Houwink参数 凝胶渗透色谱 特性粘度 聚乳酸
  • 简介:设计一款使用蓝牙无线传输数据的可穿戴的动态体温监测系统,具有无线、可穿戴、动态监测的特点,采用NTC传感器和蓝牙4.0协议,由体温监测终端、手机客户端及云服务平台三部分组成。体温监测终端通过蓝牙将数据实时发送至手机客户端,手机客户端通过无线网络将数据实时上传到云服务平台。该系统符合体温计国家标准(GB-T21416),适用于医院及家庭。该系统准确稳定,能实时监测患者体温变化情况,及时发现异常;能减少医护人员与传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的次数,降低医护人员感染疾病的风险,可实现大规模的监测,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

  • 标签: 动态监测 体温管理 蓝牙4.0 NTC 可穿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