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湖南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王柯敏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近日在世界上率先成功地发展核壳生物纳米颗粒技术,并申请专利。有关专家指出,这一纳米技术与生物技术密切结合起来的前沿技术,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研究获得重大突破。

  • 标签: 核壳生物纳米颗粒 前沿技术 研究 中国 专家 申请
  • 简介:电与机械活动相关的阻抗信息作为诊断依据,建立新的、更准确的动力评价方法.基于阻抗法设计了获取动力信息的系统,通过小波变换技术分离与电同步的蠕动信息.结果表明系统通过了调试,实现设计功能,采集到了阻抗和同步电信号.小波变换提取的信号排除了干扰,获得了蠕动信息.基于阻抗技术的方法可检测蠕动状态,联合同步电分析技术为临床检测提供了新方法.

  • 标签: 胃动力 生物阻抗 胃电 小波变换 信号处理
  • 简介:现将骨折内固定材料的发展史,传统骨折内固定材料的不足之处,以及开发可吸收骨折内固定材料的意义作一综述.介绍了聚乳酸作为可吸收内固定材料的优异性能,及其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比较了以聚乳酸为基体的各种内固定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和机械力学强度.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材料 聚乳酸 纤维 羟基磷灰石类 复合材料
  • 简介:体表电图(electrogastrogram,ECG)具有幅值小,频率低和窄带宽的特点,并且极易受到心电、呼吸以及运动等干扰.我们研究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电检测方法,可以有效地从体表记录到电信号,采用低功耗设计,可长时间进行电测量.将MMC卡作为电的存储器,通过在MMC卡上创建FAT文件系统,可使记录的电数据以标准文件的格式存储在MMC卡上,保证了后续的Windows环境下数据的处理.

  • 标签: 胃电 单片机 慢波 便携式 多媒体卡
  • 简介:采用动脉夹夹闭大鼠双侧颈总动脉,内放置水囊记录运动的方法,观察了脑供血不足对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夹闭30min过程中,最初2min内的运动指标(收缩频率、总收缩时程、总收缩幅度、运动指数)较夹闭前2min内抑制显著;夹闭第28-30min(即松开动脉夹前2min内)的运动各项指标较夹闭前2min均无显著差异。(2)松开动脉夹30min过程中,松开后最初2min内与松开前2min内相比,运动抑制显著;但松开后第28-30min的运动与松开前2min内的运动相比,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夹闭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局部供血不足初期,对运动有抑制作用,但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消除,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环起了代偿作用。

  • 标签: 大鼠 颈内动脉 WILLIS环 脑供血不足 胃运动
  • 简介:据KotagiriN2018年1月18日[NatCommun,2018,9(1):275-275.]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光诱导的纳米颗粒或能有效治疗转移性癌症;发射光作为传统癌症成像技术的一部分,其能够有效定位转移性肿瘤,并且诱导光敏性药物发挥作用,当这样的药物被包裹到纳米颗粒中时其就能"点燃"癌细胞,同时光敏药物就会产生毒性自由基来杀灭肿瘤细胞,这种新型技术或能有效治疗患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转移性乳腺癌的小鼠。

  • 标签: 转移性肿瘤 有效治疗 纳米颗粒 光诱导 癌症 科学家
  • 简介:目的研究一种含5%(质量分数)纳米单质银颗粒的-磷酸三钙复合支架(β-TCP-Ag)的细胞毒性及在家兔体内的抗菌性和促成骨性能,从而为临床治疗骨髓炎合并大面积骨缺损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体外:以100%-磷酸三钙支架(β-TCP)作为对照组,在体外用CellCountingKit-8(CCK-8)试剂检测支架浸提液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BMSCs)的细胞毒性;体内: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以β-TCP为对照,一期在4周内建立兔股骨骨髓炎模型,再二期植入支架后分别饲养4周和12周,然后取支架植入区域骨组织,用平板涂布法检测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的相对个数;用显微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Micro-CT)观察支架植入区域骨组织长入情况。结果CCK-8检测显示各组间细胞相对活性未见明显差异,表明β-TCP-Ag在体外未见有明显细胞毒性;细菌平板涂布法显示植入β-TCP-Ag组材料周围骨组织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数远小于β-TCP组;Micro-CT分析表明β-TCP-Ag组骨缺损区域骨量明显高于β-TCP组。结论含5%纳米银颗粒的-磷酸三钙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菌能力,在体内杀灭细菌后有利于骨缺损的愈合,是一种良好的抗菌和骨缺损植入物材料。在改进骨感染合并骨缺损的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能。

  • 标签: 纳米银颗粒 β-磷酸三钙支架 骨髓炎 抗菌性 成骨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NF—κB抑制剂PDTC对高分予量聚乙烯磨损颗粒(UHMWPE)诱导的假体周围界膜组织产生TNF—α的影响,寻找防治假体周围骨溶解的方法。方法用昆明小鼠24只构建air—pouch模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阳性对照组(囊内注入UHMWPE颗粒悬液,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实验组(囊内注入UHMWPE颗粒悬液,腹腔注射PDTC),阴性对照组(囊内注入生理盐水,腹腔注射PDTC),7天后处死动物,ELISA法检测囊壁组织中TNF—α的含量。结果阳性对照组囊壁组织TNF—α含量为6.3429±0.7475(OD/克);实验组囊壁组织中TNF—α含量为5.0428±0.8105;阴性对照组囊壁中TNF-α含量为3.5010±0.7248。其中阳性对照组与实验组、阳性对照组与阴性对照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之间两两对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NF—κB抑制剂PDTC能够抑制UHMWPE颗粒诱导的界膜组织中TNF—α的产生,对假体周围骨溶解有防治作用。

  • 标签: 磨损颗粒 无菌性松动 PDTC TNF—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