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孤立结节的微创伤诊治方法.方法1994年10月至2003年3月电视胸腔镜下切除孤立结节47例.结果除1例炎假瘤因胸腔内较严重粘连、中转开胸手术外,其余均在电视胸腔镜下顺利完成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术后留置胸腔引流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平均为26.8min、1.2天和3.9天.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与手术相关的术中术后严重并发症.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是诊治孤立结节的安全有效方法,具有明显的微创优势.

  • 标签: 电视胸腔镜 微创手术 孤立性肺结节 胸外科手术 治疗
  • 简介:探讨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对19例烧冲伤患者功能的影响。在常规补液抗休克、预防性气管切开、抗感染等抢救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采用CRRT治疗8~28h,连续5~7d,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胸片及血清内皮素(ET)、血管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乳酸(lac)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CRRT治疗后患者心率、呼吸次数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P〈0.05);而血ET、vWFl、ac浓度、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与ALI评分值则同步下降(,P〈0.05)。(2)治疗终点:12例(63.17%)患者在实施CRRT的同时成功完成切痂、取皮、植皮手术,最终于伤后39~65d创面闭合,痊愈出院。5例并发AKI患者经120h治疗后,脱离少尿期。死亡7例(36.84%),死亡原因为弥漫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1)烧冲伤时,受损的内皮细胞(VEC)通过启动"免疫、凝血"双反应瀑布,释放大量ET、vWF入血,促使血管收缩,活化血小板,加重组织缺血缺氧,参与了ARDS、DIC、脓毒症、MODS的进展过程。(2)采用CRRT能有效清除ETv、WF等炎症介质,减轻间质水肿,改善组织摄氧能力,增加氧合指数,降低肺循环阻力指数及ALI评分值。(3)CRRT可为烧冲伤患者的植皮手术创造条件,并为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争取时间。

  • 标签: 烧冲复合伤 肺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植皮 手术
  • 简介: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滤泡状结节术前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甲状腺单发结节患者155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33例;年龄18—71岁,平均年龄43.7岁。采用二维和彩色超声检查,重点分析甲状腺肿块内部和边缘回声特点、血流分布特征、搏动指数及血流频谱形态。结果手术病理证实腺瘤89例,滤泡状腺瘤44例,滤泡状癌22例。内部回声杂乱及内部微钙化两项指标对诊断甲状腺滤泡状癌有较重要的意义。3级及4级血流信号、舒张期血流速度减低和PI〉1.0等特点为甲状腺滤泡状癌较特异的征象。诊断的灵敏度是88.8%,特异度是74.3%,准确度81.2%。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滤泡状结节术前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检查 彩色多普勒 甲状腺滤泡状结节 鉴别诊断
  • 简介:在离体状态下研究兔眼角膜在不同厚度与眼压下的前凸变化。健康新西兰大白兔30眼,分成3组,1组:对照组,未切削眼;2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3,3组:切削原角膜厚度的1/2。固定角膜并对角膜内表面加压。利用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不同压力下各角膜前凸位移量,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建立正常兔眼角膜有限元模型,由实验数据反推弹性模量,并分析各组模型的Mise应力分布。结果表明:低压下,第3组与1、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模量随切削量的增加而增加;应力分布变化与角膜厚度相关。说明:准分子激光术后的角膜扩张与角膜力学性能的改变有关。角膜扩张与厚度有关,角膜厚度变薄到一定程度,角膜前凸明显,1/2厚度可能是临界值。因此,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镶术预留剩余角膜基质床的厚度不小于原始角膜厚度的1/2较安全,同时应将眼压维持在相对较低的水平。

  • 标签: 角膜扩张 角膜中央厚度 眼内压 有限元 弹性模量
  • 简介:目的观察羊体外循环模型中损伤的存在,探讨体外循环下损伤与水通道蛋白1(AQP-1)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健康成年羊16只,雌雄不拘,体质量15-30kg,羊龄8个月。分为脂多糖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通过建立浅低温体外循环模型,停跳90min,复跳6h,分别比较其血流动力学的指标变化及普通病理组织和超微病理组织的各自特点,测定AQP-1mRNA表达。结果利用体外循环前指标作为自身对照,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Q检验。体外循环缺血再灌注之后,血流动力学较平稳[中心静脉压在体外循环前、心脏复跳前、再灌注至平稳时分别为(5.86±1.12)kPa、(6.52±1.33)kPa、(6.36±1.04)kPa],干质量/湿质量比值(体外循环前、心脏复跳前、复跳后1h、复跳后3h、复跳后6h分别为0.232±0.025、0.224±0.021、0.187±0.022、0.153±0.018、0.134±0.023)与体外循环时间呈反相关(P〈0.001),血浆总渗透压与体外循环时间呈正相关(P〈0.01)。病理组织证实,复跳之后3-6h可以见到明显的间质水肿及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内AQP-1mRNA表达与体外循环时间呈反相关(体外循环前、心脏复跳前、复跳后1h、复跳后3h、复跳后6h分别为100.0、98.1±24.4、80.2±20.3、78.1±17.7、55.3±16.4),在复跳后3h与6h分别降至术前水平的77.8%和54.6%(P〈0.01)。结论体外循环造成的损伤在心脏复跳后3-6h内表现严重,同时AQP-1的表达下降,存在血管内皮损伤。

  • 标签: 体外循环 肺损伤 水通道蛋白1(AQP-1) 基因表达
  • 简介:  1引言  骨科、整形外科、牙科及颌面外科临床对于骨移植和替代物的需求正日趋增加.虽然自体骨仍然是骨缺损重建的最好选择,但是会带来疼痛、不适及局部触痛等潜在的并发症,有限的骨量也难以满足大段骨缺损修复的需要.……

  • 标签: 现状及进展 玻璃生物学 生物玻璃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新型网状解剖型钢板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4年12月-2016年9月,采用自行研究网状解剖型钢板治疗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23例,按Neer分型,均为二部分骨折,手术方法均采用肩峰前外侧切口,长度约4cm左右,显露及复位移位的肱骨大结节骨折后行钢板固定,合并肩袖损伤的一期修复,术后指导患者功能锻炼。结果本组23例手术患者均获得3-6个月的随访,平均4个月,随访内容包括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所有患者均获骨愈合,愈合时间为6-12周,平均8.0周,未发生切口感染,神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1例出现骨折再移位,按照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本组病例,优13例,良7例,可2例,差1例,全组优良率86%。结论应用新型网状解剖型钢板治疗移位肱骨大结节骨折,具有手术创伤小及内固定可靠的优点,疗效满意。

  • 标签: 肱骨大结节 肩骨折 内固定器 手术
  • 简介:硅烷化玻璃酸酯复合物(silanolhyaluronatecompound,SHAC)是一种透明质酸衍生物。类人胶原和肌肽是当前市场上主流的抗皱成分。本研究将SHAC用于皮肤抗皱剂中,研究其对成纤维细胞的影响。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和肌肽复配,作用于体外培养的L929细胞,检测正常细胞的增殖活性和UVB损伤细胞的修复能力。结果表明:(1)肌肽能促进L929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UVB照射细胞引起的氧化损伤的能力。类人胶原蛋白没有明显效果。(2)SHAC分别与类人胶原、肌肽制备复配制剂,均能够显著促进细胞的增殖,抑制UVB照射引起的细胞损伤。SHAC能增强类人胶原和肌肽的功效,在开发皮肤抗皱功能的产品领域前景良好。

  • 标签: 硅烷化玻璃酸酯(SHAC) 类人胶原 肌肽 复配 增殖活性 紫外损伤
  • 简介:通过蠕变实验得出了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的蠕变数据、蠕变曲线,建立了各组试样的蠕变函数方程,对比分析三种材料的蠕变特性,为临床提供蠕变力学参数。取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各10个,在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蠕变实验,模拟人体温在36.5±1℃的温度下,以0.1Mpa/s的应力增加速度对试样施加应力,每个试样采集100个实验数据,以归一化分析的方法处理蠕变数据,拟合蠕变曲线。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为0.301%,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为0.262%,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7200s蠕变量为0.230%,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大于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试样7200s蠕变量,光固化复合树脂试样7200s蠕变量差异显著(P<0.05)。各组试样蠕变曲线是以指数关系变化的。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由于采用了光化处理,改善了其蠕变特性。

  • 标签: 光固化型玻璃离子水门汀 银粉玻璃离子水门汀 光固化复合树脂 蠕变特性 对比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第7肋间腋中线作1.5cm切口,插入胸腔镜.在第5肋间腋前线和腋中线间作约6cm小切口,行切除术17例,其中楔形切除术3例、肺叶切除术14例.结果术后17例中肺癌14例(腺癌12例、鳞癌2例),肺炎假瘤1例,肺结核球2例,PTNM分期包括Ⅰa9例、Ⅰb1例、Ⅱa2例、Ⅱb2例.随访5~37月,除1例死于肝转移外,其余均健在.结论胸腔镜手术在切除术中的应用,有利于孤立结节的诊治,可作为早期肺癌外科治疗的一种手段.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肺切除术 肺肿瘤 肺疾病
  • 简介:目的比较在CT与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特点并分析二者临床价值及安全。方法选取2003年5月~2006年10月内占位性病变患者93例,分为2组。超声能探及异常回声且病灶距胸壁〈2cm为B超组,41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11例,年龄21~77岁;超声不能探及异常回声或病灶距胸壁〉2cm为CT组,52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8例,年龄42~75岁。比较两组穿刺活检的确诊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CT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分别为98%及100%,CT及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3.5%及4.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下经皮穿刺活检的确诊率高,并发症低,操作迅速。但B超不能穿过空气,对距胸壁〉2cm的病灶不宜选用,宜选用CT引导。

  • 标签: 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 B超 经皮肺活检
  • 简介:通过测试和分析此较SiO2·Al2O3·CaO·CaF2·P系统玻璃及其经酸处理前后的FTIR光谱,研究经酸处理前后玻璃结构变化.当玻璃组成中不含氟时,酸洗前后,其红外光谱形态几乎无变化,而当其组成中含氟时,最强谱带出现明显的分裂,且相对强度发生明显的改变,在~1086cm-1和~1024cm-1或~996cm-1处谱带的出现和相对强度的改变,表明在玻璃粉表面存在两相,即纯硅酸盐相和铝硅酸盐相,酸洗使玻璃颗粒表面形成不完全的硅凝胶包裹层,表明玻璃组成中含氟时,玻璃结构分相形成易于酸析相和不易酸析相.

  • 标签: 红外光谱 玻璃离子水门汀 酸洗 氟铝硅酸盐玻璃
  • 简介:目的比较硼酸盐生物玻璃和自体髂骨移植对新西兰兔桡骨大段骨缺损的修复效果。方法取38只新西兰兔,制作桡骨干15mm骨缺损动物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8只)、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植入自体髂骨和硼酸盐生物玻璃(borateglass,BG)。术后4、8和12周行X线检查,观察材料的降解和新生骨生成情况。术后6周和9周分别腹腔注射茜素红和钙黄绿素。术后12周取材行组织学和Micro-CT检查。结果影像学和组织学结果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新骨生成明显优于空白组,12周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新骨完全修复缺损;实验组材料降解与新骨生成协调进行;术后12周缺损处组织学切片显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缺损处有大量的新生骨组织。结论硼酸盐生物玻璃可完全修复兔桡骨干大段骨缺损,其修复效果与自体髂骨移植接近,在骨组织工程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硼酸盐生物玻璃 自体骨移植 骨缺损 骨组织工程
  • 简介:通过比较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二维凝胶电泳图谱(two-dimensionalelectrophoresis,2DE),以寻找肺癌相关蛋白、肺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采用固相pH梯度(immobilizedpHgradient,IPG)2DE分离总蛋白质,凝胶经银染显后,ImageMaster2D图像分析软件进行比较分析、识别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并进行质谱鉴定获取肺癌相关蛋白信息。结果分析得到肺癌组织蛋白点709个,癌旁组织蛋白点722个,选择表达量差异达3倍以上的40个,进行胶内酶解,基质辅助电离解析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获得肽质量指纹图谱(PMF),搜寻蛋白质数据库,得到7个肺癌标志物的候选蛋白,但这些差异蛋白点在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肺肿瘤 蛋白质组 蛋白质组学 双向电泳 生物质谱
  • 简介:目的探讨关节镜治疗与注射玻璃酸钠保守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早期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2012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85例膝关节退行骨关节病患者,其中78膝符合选择标准,纳入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38例行关节镜手术(关节镜组),40例行玻璃酸钠注射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结果末次随访时,Tegner评分玻璃酸钠注射组为(3.5±0.7),关节镜清理组为(5.1±1.4);Lysholm评分玻璃酸钠注射组为(48.3±16.5),关节镜清理组为(84.9±13.6),关节镜清理组与玻璃酸钠注射组经治疗后Tegner及Lyshol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根据随访结果,关节镜治疗与注射玻璃酸钠保守治疗伴有半月板损伤早期骨关节炎均可获得疗效,关节镜组缓解程度较高。

  • 标签: 膝关节 退行性骨关节病 关节镜 玻璃酸钠
  • 简介:本文简化了ECMO装置,降低血流量(200~300ml/min),经动物实验证明体外排CO2治疗Ⅱ型呼吸功能衰竭是可行的。初步应用于临床,体外辅助转流2小时后PB,CO2由13.97kPa下降为9.98kPa,Pa,O2,由5.99kPa增加至7.32kPa。2周后,该病人出院。

  • 标签: Ⅱ型呼吸功能衰竭 硅胶毛细管膜式人工肺 体外CO2转输
  • 简介:目的探索一种治疗症状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陈旧老年骨折疏松椎体骨折骨不连病人66例,72个椎体。结果术中、术后无脊髓及神经根损伤情况发生。发生椎间隙渗漏3个椎体(考虑患椎有终板损伤),椎弓根渗漏1个椎体,无感染、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脊柱后凸畸形无明显改善,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患椎椎体高度恢复不明显,16个椎体有10%~20%左右高度恢复,术前、术后椎体的后凸角度变化不大,6个椎体后凸角度有10°左右的减少。所有患者术后腰背疼痛明显缓解,腰背肌力量明显增大,有7例患者仍感有腰背痛,但服用止痛药有效,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法,由术前的(8.8±1.8)分下降为术后的(2.5±0.81)分(P〈0.01),采用剔除性功能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由术前的(41.6±27.1)分下降为术后的(16.8±6.2)分(P〈0.05);经6~36个月随访(平均17.2个月)无一例疼痛术后复发,椎体高度经X线片检查术后无改变,患椎内骨水泥弥散良好。结论PVP术可以很好地缓解症状陈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的疼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椎体成形术 陈旧性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 简介:目的评价雾化吸入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的疗效及安全,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7月疱疹咽峡炎患儿127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60例;年龄1.0~6.2岁,平均年龄3.37岁。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2例,治疗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每次200kIU/kg,每天2次,疗程3~5d。结果治疗组2、4d体温、疱疹、流涎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8%,显著高于对照组(8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热退时间、流涎消失时间和疱疹消失时间与开始治疗的时间呈正相关(P〈0.05);与血常规单核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P〈0.05)。所有患儿干扰素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雾化吸入治疗小儿疱疹咽峡炎疗效肯定,临床症状消失快,使用方便,安全好,早期应用效果更佳。

  • 标签: 疱疹性咽峡炎 雾化吸入 重组人干扰素Α-2B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