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玻璃密度影(fGGO)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内非实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因此发现和正确判断fGGO已是影像工作的热点和难点。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
  • 简介:肝脏结节增生(FNH)是肝内少见的肿瘤样病变,并非真正的肿瘤。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螺旋CT和MRI快速扫描技术的使用,其检出率有所提高。本文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脏FNH的平扫和3期增强扫描CT表现,旨在分析和总结FNH的CT特征,提高其诊断准确

  • 标签: 局灶性结节增生 肝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应用不同权重迭代低剂量CT 扫描体模中玻璃密度结节的可行。方法应用 CT 在不同迭代(0%、 20%、40%、60%、100% )条件下扫描含有大小 3mm、5mm 玻璃密度结节的胸部体模。由两名有经验的诊断医师采用盲法在 窗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价,测量并比较每次扫描的有效辐射剂量和图像噪声。结果 主观评价 80%及 100%的迭代主观评分较 0、 20%、 40%、 60% 低。随迭代权重增加,辐射剂量明显降低;以 0%为参照,分别降低 33.3%、 59.3%、 78.1%、 90.4%、 97%。不同 迭代权重的图像平均噪声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随迭代权重增加,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图像噪声没有明显影响;实 验条件下可以在低剂量条件下发现微小玻璃密度结节

  • 标签: 迭代重建 磨玻璃密度结节 辐射剂量 体层摄影术,乂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内直径≤10mm纯玻璃密度结节(puregroundglassnodule,pGGN)进展的危险因素。方法:将2010年3月-2016年3月广东省深圳市南山人民医院收治的67例经CT检查确诊为肺部pGGN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单一病灶,结节最大径≤10mm,确诊后接受12个月的随访。根据随访期内病灶是否增大和(或)出现实成分,分为观察组11例和对照组56例,前者病灶增大和(或)出现实成分,后者病灶大小无变化且始终未出现实成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有统计意义的项目进一步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性别(χ^2=0.0487,P=0.8463)、年龄(t=0.1793,P=0.8583)、结节直径(t=0.4919,P=0.6245)、结节形状(χ^2=0.0360,P=0.8700)、病灶边缘特征(χ^2=2.4550,P=0.3071)、瘤界面清楚情况(χ^2=0.2887,P=0.615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结节密度(t=2.2296,P=0.0292)、空气支气管征阳性率(χ^2=6.4240,P=0.0119)、血管改变阳性率(χ^2=5.8159,P=0.0176)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结节密度(χ^2=5.0306,P=0.0249)、空气支气管征(χ^2=5.2295,P=0.0222)是肺部≤10mm的pGGN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血管改变是其非独立相关因素(χ^2=1.9711,P=0.1603)。结论:对于肺部≤10mm的pGGN患者,结节密度≥-500HU或空气支气管征呈阳性时应加强监测,以早期发现进展并及时给予治疗。

  • 标签: 纯磨玻璃 密度 结节 肺肿瘤 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MSCT多期增强扫描对肝脏结节增生(focalnodularhyperplasia,FNH)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9例FNH患者10个病灶的MSCT多期增强扫描表现。结果:9例中8例为单发病灶,1例多发。平扫9个呈低或稍低密度,1个等密度。平扫3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多期增强扫描7个病灶见中央瘢痕,动脉期及门脉期瘢痕均未见强化,延迟期5个见中央瘢痕强化。增强扫描动脉期除中央瘢痕外,8个FNH病灶明显均匀强化,2个中等均匀强化;门脉期病灶密度下降,但均略高于或等于正常肝实质;延迟期病灶密度等于或略低于肝实质。动脉期4个病灶中心或周边见增粗的供血动脉,其中1个为肝动脉分支直接进入病灶中心,1个的供血动脉自病灶中心沿纤维间隔向周边呈放射状分布,另2个周边见供血动脉。结论:MSCT多期扫描可反映病灶的血供特点和病理学特征,对FNH具有重要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局灶性结节状增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探讨肝脏炎性病变超声造影(CEUS)误诊的原因,以提高CEUS的诊断水平。方法对2004年3月—2008年12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的68例肝脏炎性病变患者的CEUS表现进行回顾分析。结果68例肝脏炎性病变中,24例肝脓肿、5例炎假瘤、2例肉芽肿、37例其他炎症,全部经病理证实。动脉期以高增强为主,占61.8%(42/68);门静脉期及延迟期以低增强为主,占75.0%(51/68)、80.9%(55/68)。出现17例假阳性,包括肝细胞癌10例、肝转移瘤6例、恶性淋巴瘤1例。结论详细询问病史及CEUS诊断标准的不断完善可提高CEUS诊断肝脏炎性病变准确率。

  • 标签: 肝脏局灶性炎性病变 超声造影 误诊
  • 简介:随着CT在早期肺癌筛查中的广泛应用,肺部非实结节的检出率越来越高。这类结节常缺乏特征而难以确诊,因此患者比较焦虑,医师的处理也多样化、不规范。国际多学科2011年推出了小腺癌的病理新分类,Fleischner协会也于2012年底推出了内非实结节的推荐处理指南。遵循指南,正确处理这类结节,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 标签: 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磨玻璃密度影
  • 简介:目的探讨自身免疫胰腺炎(AIP)的CT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与胰腺癌的CT鉴别能力。方法回顾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例经病理证实的AIP及9例胰腺癌患者的动态增强CT特征和临床表现。AIP选择美国梅奥医学中心AIP诊断标准,均由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胰腺癌均由手术病理证实。对比病灶在部位、形态、强化方式、胰管改变、胰周及胰腺外改变等方面的不同。结果9例AIP患者中,8例(88.9%)有胰腺肿大,1例(11.1%)外形正常。9例(100.0%)病灶均在CT平扫中呈相对低密度,8例(88.9%)增强后呈延迟强化,3例(33.3%)出现病灶远端胰管轻度扩张,以上特点与胰腺癌患者表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例(22.2%)出现胰周包膜样改变。仅1例(11.1%)具有梗阻黄疸及AIP合并硬化性胆管炎。3例(33.3%)有胰周淋巴结肿大。以上特征与胰腺癌患者表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对局AIP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胰腺癌 计算机断层扫描 鉴别诊断
  • 简介:目的:对26例CT首诊被误诊为肺癌的良性孤立结节的误诊原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分析26例经临床和病理证实的良性孤立结节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26例误诊的良性孤立结节最终确诊为球形肺炎6例,炎假瘤7例,机化性肺炎4例,肺脓肿l例,错构瘤1例,新型隐球菌肺炎1例,结核球6例。结论:合理的检查方法,全面综合地分析影像学表现,并结合临床可最大限度降低良性孤立结节的误诊率。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误诊
  • 简介:孤立结节(solitarypulmonarynodule,SPN)是指直径≤3.0cm的圆形或类圆形的内病灶,且不伴有不张、卫星病灶和局部淋巴结肿大,其诊断及鉴别诊断一直是胸部影像学的重点及难点,充分显示其特征是诊断的关键,选择正确的CT扫描技术及合适的重建方法是得到高质量的CT图像、显示SPN征象极其重要的环节。笔者总结分析40例孤立结节靶扫描的影像资料,探讨其在SPN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孤立性肺结节
  • 简介:目的:评价胸膜凹陷征在孤立结节定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60例周围型肺癌和40例良性结节的MSCT资料,并行MPR、VR、SSD等显示结节与胸膜之间关系的影像表现。结果:胸膜凹陷发生于肋胸膜面46例,纵隔面11例,膈面22例,叶间胸膜面13例,壁胸膜与叶间胸膜同时发生8例。图像后处理技术对胸膜凹陷征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轴位图像(P〈0.05)。周围型肺癌典型胸膜凹陷征和伴相关结节切迹的出现例数显著高于良性结节组(P〈0.05);良性结节粗线影和伴胸膜粘连增厚的检出例数高于周围型肺癌(P〈0.05)。结论:MSCT图像后处理显示胸膜凹陷征对孤立结节的定性诊断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胸膜凹陷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目的:通过监测放射131I显像、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值及胸部CT评估分化型甲状腺癌(differentiatedthyroidcarcinoma,DTC)转移患者131I治疗疗效。方法:回顾分析在河南省人民医院核医学科行131I治疗的42例DTC转移患者,通过动态监测131I显像、Tg值和胸部CT等评价131I治疗转移的疗效。结果:42例患者中,5例临床治愈,20例好转,有效率59.5%(25/42);17例无效或病情进展,无效率40.5%(17/42)。单纯按131I显像、胸部CT、Tg值判断,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4.3%(27/42)、71.4%(30/42)和59.5%(25/42)。治疗前后Tg值比较有统计学差异(Z=-2.026,P=0.043)。结论:131I能较为有效地治疗和控制DTC转移病灶。Tg值异常升高,经131I治疗后无明显降低,提示131I治疗疗效欠佳。131I显像、Tg值、胸部CT动态监测是查找转移和评价131I治疗疗效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肺转移 131I 甲状腺球蛋白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评价低剂量CT(low-doseCT,LDCT)在亚实怖腺癌结节影像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搜集LDCT筛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亚实怖腺癌结节5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5±68)岁。采用Kappa检验回顾分析影像与病理分期的一致,以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之间影像分期的一致。结果LDCT行亚实怖腺癌结节影像T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7%(47/53)、943%(50/53)。影像与病理分期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影像分期的一致良好(Kappa=0.803,0.733;P〈005)。结论亚实怖腺癌结节多为早期怖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低,LDCT适用于其术前影像分期。

  • 标签: 肺癌 结节 分期 低剂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影像组学的结节恶性程度预测。方法:对肺部图像影像数据库(TheLungImageDatabaseConsortium,LIDC)-IDRI(ImageDatabaseResourceInitiative)中604例结节患者的CT图像进行分析,其中含结节的CT图像共2803幅,医师手工勾画结节轮廓。根据结节诊断标准,共提取96个灰度、形态和纹理高通量特征,输入基于随机森林的多类分类器进行恶性程度预测。恶性程度分为5级,以数字1~5表示。随机选取1000幅CT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剩余的1803幅CT图像作为测试样本,实验重复10次。结果:对于单个结节,5类恶性程度的平均预测准确率为77.85%。对于每一类预测,曲线下面积(areaundercurve,AUC)均在0.94以上。对于每例患者,结节恶性程度的预测准确率为75.16%。结论:该研究提出的基于影像组学的方法对结节恶性程度的预测性能良好,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辅助信息,以利于早期发现病灶。

  • 标签: 肺结节 CT图像 随机森林 影像组学
  • 简介:我国是肺癌高发国家,面对影像科医师匮乏与患病人数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问题,结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有望有效地平衡当前的医疗资源。本文旨在陈述结节影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现状,探讨如何正确看待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及其核心要素和目前面临的挑战等问题。指出结节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见成效,跨学科的深度合作、规范标注的影像大数据训练集及适合临床场景的多任务模型是其未来发展的核心推动力。

  • 标签: 肺癌 人工智能 影像组学
  • 简介:MRI由于无电离辐射,在结节筛查中具有CT不可比拟的无损伤优势。本文简要介绍MRI各常用序列[快速自旋回波(TSE)、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STIR)、半傅立叶采集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HASTE)、梯度回波(GRE)]在结节检出中的价值及各自的优缺点。

  • 标签: 肺结节 磁共振成像 检出
  • 简介:目的:利用多层螺旋CT的优势,对内孤立结节血管集束征的血管构成和形态进行分析,以进一步提高孤立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方法:内孤立结节病例81例,利用多层CT及MPR重建,确定血管集束征存在及其构成,并与病理、临床相对照.结果:肺癌、肺结核血管集束征阳性率较高,炎症以Ⅰ型血管集束征为主,肺癌以Ⅲ型为主.结论:各类内孤立结节血管集束征的阳性率及血管构成有一定的规律,识别这一征象对病变的定性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肺内孤立结节病变 多层螺旋CT 血管集束征 多平面重建
  • 简介:目的比较多层螺旋CT(MDCT)动态增强不同时相廓清参数在孤立结节(SPN)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MDCT扫描机对SPN行平扫和增强后20s、30s、45s、60s、75s、90s、2min、3min、5min、9min、12min、15min、20min共13个序列扫描,计算结节5min、9min、12min、15min、20min等不同时相廓清参数,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OC)分析比较廓清参数在结节诊断中的效能,用曲线下面积(AUC)表示。结果共59例患者(男性42例、女性17例;年龄32~80岁)59个结节[平均最长径(1.8±0.8)cm]纳入本研究。所有各时相廓清参数的AUC为0.636~0.780,最高效能出现在增强后9min时相的廓清率指标,其AUC为0.780。各时相廓清参数诊断效能差异不显著。结论CT动态增强廓清参数是诊断SPN的有效方法,合理缩短延迟时间能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而廓清参数的诊断效能无明显下降。

  • 标签: 肺肿瘤 孤立性肺结节 计算机断层扫描 X线 廓清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