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 研究和探讨动脉灌注栓塞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价值。方法 26例中晚期大肠癌,按Seldinger法进行血管造影了解肿瘤血供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灌注栓塞治疗。结果 灌注栓塞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不完全梗阻症状消失,近期疗效明显。结论 采用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对已有肝转移病例;同时行转移瘤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大肠癌 介入治疗 化学疗法 灌注 动脉栓塞
  • 简介: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复杂,创伤严重,康复时间长,髋关节损伤患者多为高龄患者,长期卧床,加之医疗费用高、功能恢复不良,使患者处于渐进加重慢性抑郁和焦虑状态,几乎100%存在较重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创伤愈合。解除患者便秘,缓解焦虑抑郁症状是骨科护士、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便秘患者 术后排便 心理护理 焦虑抑郁症状 创伤严重
  • 简介:目的评估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7年1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行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35例,年龄41~67岁,平均年龄54.4岁。根据肾功能不全分期标准,肾功能不全代偿期18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3例,肾衰竭期4例,尿毒症期10例。对所有患者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病因进行分类,比较治疗前后异常子宫出血改善、贫血纠正情况及对肾功能影响。结果术前、术后患者血清肌酐水平比较[(392.08±357.08)μmol/Lvs(380.31±337.50)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比较[(102.80±23.28)g/Lvs(96.86±19.75)g/L、(30.93±7.29)%vs(29.16±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随访发现,1例患者再次出现异常子宫出血,考虑合并子宫腺肌症所致;失访4例;其余患者均明显好转。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好转率96.77%。结论肾功能处于任何程度,宫腔镜治疗患者肾功能均无影响。宫腔镜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是安全、有效。但对于较为严重子宫腺肌症患者应慎重选择。

  • 标签: 宫腔镜 慢性肾功能不全 慢性肾衰竭 异常子宫出血 肾功能 子宫腺肌症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骨密度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07年12月至2012年5月在孝感市中心医院产检和住院孕妇,分为2组。正常孕妇160例(对照组),年龄23~33岁,平均年龄28.91岁,平均孕周27.12周。临床确诊GDM患者156例(GDM组),年龄27~35岁,平均年龄30.72岁,平均孕周27.64周。应用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孕妇右侧跟骨骨密度,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GDM组孕妇骨密度检测结果中声幅衰减(BUA)、超声速度(SOS)、硬度指数(SI)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GDM组骨量减少、骨质疏松比例分别为15.38%、5.1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I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FPG、HbA1C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GDM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发生率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且跟骨超声骨密度、SI年龄、孕周、体质量指数、FPG、HbA1C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超声骨密度测定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观察血浆置换对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治疗作用。方法3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均为初产妇,单胎,平均年龄28岁。采用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进行治疗,检测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变化。结果应用血浆置换治疗后,2例患者肝功能完全恢复,1例死亡。结论人工肝支持系统——血浆置换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是有效和安全

  • 标签: 人工肝 血浆置换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
  • 简介:我院自1988—1998年共收治急性阑尾炎1218例,其中妊娠期急性阑尾炎52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发病时间妊娠3个月以内发病者8例,妊娠4—7个月发病者35例。妊娠7个月以后发病者9例,以中期妊娠发病率最高。1.2临床表现及体征以往有慢性阑尾炎病史者11例,转移性右下腹疼痛23例,伴恶

  • 标签: 妊娠期急性阑尾炎 中期妊娠 慢性阑尾炎 妊娠中期 右下腹疼痛 发病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1月243例血液标本,其中男性123例(平均年龄61岁),女性120例(平均年龄56岁),年龄32~82岁。其中肺癌43例,肝癌30例,胃癌31例,结直肠癌40例,乳腺癌41例,肾癌20例,妇科恶性肿瘤38例;经治疗后复查患者197例,其中肺癌31例,肝癌26例,胃癌29例,结直肠癌30例,乳腺癌33例,肾癌18例,妇科恶性肿瘤30例。另外,收集笔者所在医院体检中心正常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24~75岁,平均年龄51岁。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分别比较正常对照组同全部治疗前恶性肿瘤患者组、正常对照组同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组及治疗前全部恶性肿瘤患者组同治疗一个周期后预后良好恶性肿瘤患者组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正常对照组比较,外周血CD3^+、CD3^+CD4^+、CD3^-CD19^+三类细胞百分数均降低(P〈0.05);CD3^+CD8^+及CD3^-CD16^+CD56^+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CD4/CD8比值下降(P〈0.05);而且不同恶性肿瘤患者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也存在一定差异性。其中,197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可接近正常对照组。结论研究发现,淋巴细胞数量及功能变化肿瘤发生、进展、扩散有一定相关性。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提示,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应加强免疫功能监测,提高患者免疫功能。

  • 标签: 恶性肿瘤 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亚群 肿瘤治疗 免疫功能 功能评价
  • 简介: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及锁骨远端钩钢板两种内固定物治疗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所收治需要手术治疗,植入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或锁骨钩钢板锁骨远端骨折骨质疏松性患者38例,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以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内固定前、术后3月和术后6月不同时间点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美国肩周外科评分以及术后3月和术后6月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发现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以及锁骨远端钩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锁骨远端骨折,都可以获得良好临床效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是在手术治疗效果方面,术后3个月时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较锁骨钩钢板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临床上,面对骨质疏松患者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或锁骨钩板治疗,都可以有效重建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部位稳定性,采用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

  • 标签: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 锁骨钩钢板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发病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14年副舟骨源性平足症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副舟骨源性平足症发病特点。结果66例82足副舟骨源性平足患者,男24例,女42例,年龄15~90岁,平均(37.15±16.76)岁;单侧50例,双侧16例,其中64例II型副舟骨,2例I型副舟骨,由于副舟骨存在,胫后肌腱解剖异常而功能受损。根据平足症分期,I期17例,II期26例,III期15例,IV期8例,柔韧性平足47例,僵硬性平足19例。结论副舟骨源性平足症临床较为常见,胫后肌腱功能障碍性平足症,各个年龄段均可能出现,其中女性、II型副舟骨发病率高。副舟骨异常存在导致胫后功能失调为副舟骨源性平足原因。

  • 标签: 副舟骨 平足症 发病特点 回顾性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电子射野影像系统(EPID)用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验证准确性。方法选择2014年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行放射治疗宫颈癌术后患者10例,年龄45-71岁,中位年龄56岁。采用7野均分(0°、52°、104°、156°、208°、260°、310°7个角度)进行计划设计及剂量分布计算,获取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时叶片位移偏移、射野通过率,并将EPID归零野验证结果与PTW电离室矩阵归零野验证射野通过率结果进行比较。结果EPID归零野和实际野验证获得叶片偏移1mm以内百分比数值绝对值差异不大,但在208°、260°及310°3个角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射野验证通过率在0°、52°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104°、156°、208°、260°、31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PID归零野验证时获得射野通过率PTW电离室矩阵验证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PID可以应用于调强计划验证。

  • 标签: 电子射野影像系统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验证
  • 简介:目的 分析颌面鼻咽部血循环特点,探讨安全有效颈外动脉(ECA)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方法 37例患者,疾病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颌面血管畸形、鼻出血、上颌窦血管瘤、右眶内骨折出血、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并颈动脉体瘤、脑膜瘤、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经ECA及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25例共行32支ECA及分支栓塞治疗。结果 均取得治愈或好转疗效。其中1例右眼失明,1例左颊及耳廓坏死。结论 颌面鼻咽部血供丰富,侧支吻合多,ECA及分支DSA可明确病变血供,了解侧支及危险吻合情况。应尽量高超选择直接栓塞病灶,以提高疗效和减少并发症。正确选择导管及熟练操作是高超选择性插管成功保证。不能超选择性插入分支者采用血流再分布原理进行栓塞。对活动性出血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可采取主干栓塞后局部降压而止血。

  • 标签: 颈外动脉 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插管
  • 简介:据DenesP2012年4月11日[JAMA,297(9):978-985]报道,在一项包括没有预先存在心血管疾病(CVD)老年人研究中,严重及轻微心电图(ECG)异常冠心病(CHD)事件风险增加有关,且它们能够超越传统心血管风险因子(CVRFs)而改善对诸如心脏病发作CHD事件预测。

  • 标签: 冠心病事件 心电图异常 心脏病发作 风险因子 老年人 心血管疾病
  • 简介:观察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对结肠癌患者体内IL-10表达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单纯化疗对结肠癌患者IL-10影响,并检测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10mRNA表达.结果表明,生物治疗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能更好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表达,外周血IL-10在化疗前呈强势表达,化疗后IL-10表达减弱,甚至有向Th1类细胞因子漂移趋势.表明化疗可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表达,化疗加生物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免疫状况,抑制肿瘤生长,有助于改善预后和康复.

  • 标签: IL-10 患者 结肠癌 生物治疗 表达 化疗前
  • 简介:本文从两方面跟踪观察了3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前、治疗1月、1年、2年后)连续高频节段(SHFCS)变化。(1)SHFCS数量变化,37例心肌炎患者初诊时,共有117个SHFCS(人均3.16±1.61),治疗1月后SHFCS减少到87(人均2.35±2.12),1年后人均2.00,2年后复查人均1.33。对照组24例正常女青年SHFCS数不变,基本保持稳定(P>0.05)。(2)按崔氏[1]提出sHFCS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标准,初诊时,37例患者中有34例阳性(占91.8%),治疗1个月后,阳性人数19(占51.35%)。由此可见,SHFCS有可能成为一个诊断心肌炎和评估药物疗效有效指标之一。

  • 标签: 连续高频段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正常人
  • 简介:分析慢性移植肾肾病(CAN)患者移植物功能稳定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基因表达差异,探索CAN免疫致病机制。从GEO数据库获取GSE12187和GSE22229两个肾移植受者外周血基因芯片表达谱数据集,选取其中13个CAN样本实验组,15个移植物功能稳定样本对照组。以SAM筛选两组样本差异表达基因。应用DAVID及GENECODIS网络工具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通过Cytoscape软件MiMI插件进行差异基因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SAM筛选出上调基因168个,下调基因141个。基因富集结果显示,上调基因主要为调控转录和翻译过程基因,而下调基因参与广泛信号传导通路以及基因表达调控。Cytoscape软件PPI分析筛选出19个CAN相关核心基因。CAN患者移植肾功能稳定受者免疫功能状态存在显著差异;CAN致病机制涉及免疫细胞复杂基因表达调控及细胞增值、凋亡、迁移广泛信号传导通路变化;免疫细胞在基因转录、RNA加工、翻译及蛋白质代谢环节改变可能在CAN致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TAGAP、EIF3F、NUDT21、PAPOLA、RPLCAN核心基因免疫调控机制需要深入探索。

  • 标签: 肾移植 慢性移植肾肾病 基因表达谱 基因富集 蛋白质相互作用
  • 简介:目的观察前方经胸骨及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治疗对上胸椎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27例上胸椎(T1-4)结核患者。经胸骨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手术14例(A组),采用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13例(B组),术后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27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评分(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SF-36量表记分,比较组内和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末次随访ODI评分、VAS评分和SF-36量表记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上述三项指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上胸椎结核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功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两种手术方式无关。

  • 标签: 结核 脊柱 脊柱融合术 随访研究 生活质量
  • 简介:探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renalreplacementtherapy,CRRT)对19例烧冲伤患者肺功能影响。在常规补液抗休克、预防性气管切开、抗感染抢救治疗基础上,根据病情采用CRRT治疗8~28h,连续5~7d,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饱和度、胸片及血清内皮素(ET)、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WillebrandFactorv,WF)、血乳酸(lac)浓度变化。结果表明:(1)CRRT治疗患者心率、呼吸次数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明显上升(,P〈0.05);而血ET、vWFl、ac浓度、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ALI评分值则同步下降(,P〈0.05)。(2)治疗终点:12例(63.17%)患者在实施CRRT同时成功完成切痂、取皮、植皮手术,最终于伤后39~65d创面闭合,痊愈出院。5例并发AKI患者经120h治疗后,脱离少尿期。死亡7例(36.84%),死亡原因为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脓毒症、多脏器功能衰竭(MODS)。(1)烧冲伤时,受损内皮细胞(VEC)通过启动"免疫、凝血"双反应瀑布,释放大量ET、vWF入血,促使肺血管收缩,活化血小板,加重肺组织缺血缺氧,参与了ARDS、DIC、脓毒症、MODS进展过程。(2)采用CRRT能有效清除ETv、WF炎症介质,减轻肺间质水肿,改善组织摄氧能力,增加氧合指数,降低肺循环阻力指数及ALI评分值。(3)CRRT可为烧冲伤患者植皮手术创造条件,并为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争取时间。

  • 标签: 烧冲复合伤 肺损伤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 植皮 手术
  • 简介: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并分析早期糖尿病(DM)患者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方法正常对照组30例60只眼,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8~71岁,平均年龄51岁。DM组60例120只眼,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32~73岁,平均年龄54.5岁。患有DM但不伴或伴有轻微视网膜病变患者被纳入研究,并分为尿正常组(组1)和微量白蛋白尿组(组2),组130例,组230例。采用OCT观察早期DM患者黄斑区图像特征,应用黄斑地形图分析软件测量黄斑部9个分区及黄斑中央小凹(CP)视网膜厚度,进行早期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黄斑部厚度之间数据分析。结果直径1mm中央区视网膜平均厚度(CSF),DM组1(226.0±23.0)μm,DM组2(235.0±22.1)μm,正常对照组(225.0±16.1)μm。CP视网膜平均厚度,DM组1(172.2±10.3)μm,DM组2(179.7±20.1)μm,正常对照组(172.1±11.9)μm。DM组1正常对照组CSF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M组2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CT能定量定性地检测DM患者黄斑变化,有利于诊断和监控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厚度 糖尿病肾病 尿微量白蛋白
  • 简介:目的分析天津市河东区儿童视力屈光度异常筛查结果,了解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在大面积儿童查体中使用意义。方法选择天津市河东区集体托幼园所7886例儿童,其中男性4232例,女性3654例;年龄3~6岁,平均年龄4.5岁。采用美国伟伦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对儿童进行视力屈光度异常筛查,异常者转诊眼科,追踪并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筛查出屈光度异常者616例,占7.81%;其中未于眼科检查者29例;正常者11例,占0.14%;其余576例眼科检查结果不同程度视力异常,占7.30%,占就诊者98.13%。结论SureSight视力筛查仪弥补了视力表检查受年龄、环境因素限制不足,操作方便,结果客观准确,值得在大面积儿童视力屈光度异常筛查中推广使用。

  • 标签: SURESIGHT视力筛查仪 儿童 屈光度异常 弱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