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据HekstraDR2016年12月15日[Nature,2016,540(7633):400—405.]报道,美国德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和芝加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成像技术,可能给科学家们一种相对简单方法来揭示蛋白哪些部分让它们发挥功能。这种新技术是将强电场脉冲应用与时间分辨X射线晶体分析法结合在一起。

  • 标签: 成像技术 解蛋白 地理 芝加哥大学 医学中心 时间分辨
  • 简介:机械通气条件下心肺相互作用均表现为胸内压(ITP)和肺容量二者变化对血流动力学影响,它们通过对左右心室前后负荷及静脉回流影响产生不同效应。心脏外组织亦对心脏充盈产生明显影响。文章还分别论述了在COPD、急性左心功能衰竭、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ARDS及脱机过程中机械通气条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

  • 标签: 机械通气 胸内压 肺容量 血流动力学
  • 简介: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是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八大重点骨干医疗器械研究所之一,也是一个多专业综合性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医院设备、医用高分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技术和新药研究与开发,具有学科门类多.技术力量雄厚、科研仪器设备齐全等特点。设有“山东省医用高分子制品中试基地”、“山东省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研发.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和较高知名度。现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人工器官学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单位,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该所通过多年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多层次、宽领域、年轻化研发队伍:现有在职人员116人,专业技术人员76人.其中工程技术应用发挥科研优势加快产业发展——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了视体单模靶刺激(V,S)与视体双模联合靶刺激(SV)条件下大脑认知作用差异及双模增进作用神经机制。采用64道脑电(EEG)信号采集系统,记录了14个被试在视觉、体感觉和视体联合靶刺激条件下脑诱发电位和行为学数据,检测了单模与双模间行为学(反应时间和错误率)和ERPs(P2,P3)数据差异,并分析了行为学与ERP数据间相关性。通过比较视体联合靶刺激和视体单独靶刺激行为学和ERP结果,提出视体联合刺激双模增进作用可能神经机制。

  • 标签: 行为学 事件相关电位 视觉 体感觉 视体联合
  • 简介:实验选用Wistar大鼠对其下齿作了连续结扎及机械创伤刺激,配合高糖低蛋白饲料饲养,在六周左右大鼠出现了牙周炎症状。可吸收缓释药膜一次性放入患牙牙周袋内作局部缓释药物治疗。五天后观察牙周炎症状。比较治疗前后牙周炎症状指数改变及组织病理变化。实验结果:1.大鼠实验性牙周炎经可吸收缓释药膜局部治疗后牙龈红肿明显减轻或消失;牙周病症状指数—牙龈指数(GI)及龈沟出血指数(SBI)明显下降;P<0.01;2。牙周组织病理诊断,治疗后上皮组织少量淋巴细胞浸润、纤维组织增生、修复明显。这说明可降解缓释药膜用于牙周炎治疗有明显治疗效果。

  • 标签: 牙周炎 牙周袋 可降解缓释药膜 牙龈指数 龈沟出血指数
  • 简介:观察妥布霉素伤用凝胶体外抗菌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试验依据.采用平皿二倍稀释法测定了妥布霉素伤用凝胶对临床分离120株临床常见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体外抗菌作用.以对青霉素敏感金葡菌、表葡菌、对庆大霉素敏感大肠杆菌、敏感绿脓杆菌作用为最强,MIC50均为0.25mg/L.妥布霉素伤用凝胶抗菌谱较广,对试验中革兰氏阳性及革兰氏阴性菌均具有较强杀灭或抑制作用,显示出较好抗菌活性.

  • 标签: 妥布霉素 体外抗菌活性 MIC MBC
  • 简介:在化疗和放疗成为癌症标准治疗手段同时,人体付出了相当大代价:放疗损伤上皮细胞,造成永久性毛发缺失;某些类型化疗会导致听觉损失,还会损害内脏,包括心脏和肾脏;另外,放疗和化疗还有一些其它作用,包括食道炎、痢疾、口腔和肠道溃疡等。

  • 标签: 副作用 放疗 纳米粒子 减小 美国 上皮细胞
  • 简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是一个非常复杂病理生理过程,是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结果.本文从针刺对实验性脑缺血在脑组织形态学改变、血液流变学、脑微循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针刺 实验性脑缺血
  • 简介:二磷酸盐问世至今已经有近140年历史,是一种人工合成焦磷酸盐类似物.直到最近三、四十年,研究者们才发现二磷酸盐具有显著抑制羟基磷酸钙结晶溶解特性,意识到二磷酸盐具有抑制骨溶解作用.

  • 标签: 二磷酸盐 骨吸收 作用机制 抑制 代谢障碍性疾病 骨质疏松
  • 简介:目的研究三种材料,材料一:β-磷酸三钙支架(β—TCP);材料二:明胶/1氐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磷酸三钙支架(gel/lc—HA.β-TCP);材料三: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gel/he-HA-β-TCP)。三种材料细胞毒性及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与材料共培养增殖情况。方法取兔股骨骨髓腔细胞,进行贴壁培养BMSCs。在成骨诱导液中诱导BMSCs。将诱导后BMSCs与三种支架材料在培养板内共培养1、3、5、7、9d。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法及ALP检测试剂盒等方法检测材料BMSCs细胞毒性及BMSCs细胞在材料表面的增殖和分化能力。结果光镜及电镜下观察各组无显著差异。细胞毒性在0-1级。与细胞共培养,β-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LP检测,β-TCP组在第7、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el/lc—HA-β-TCP在第9天与阴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明胶/高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支架和明胶/低结晶度羟基磷灰石涂层-β-磷酸三钙支架与BMSCs生物相容性好,适合作为支架材料负载BMSCs构建组织工程骨。

  • 标签: 组织工程 骨髓基质细胞 羟基磷灰石 -磷酸三钙 明胶 表面修饰
  • 简介:目的验证菖蒲雾化合剂镇咳、消炎、抑菌作用。方法用电刺激引起猫喉上神经及用氨水刺激小鼠引起咳嗽,用角叉菜胶造成大鼠足跖肿胀,然后给动物菖蒲雾化合剂观察其疗效,亦做了菖蒲雾化合剂体外抑菌实验。结果菖蒲雾化合剂可以明显降低猫及小鼠咳嗽次数,对小鼠足趾肿胀有明显抗炎作用,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合剂对金葡菌等9个茵种均有不同程度抑制作用。结论菖蒲雾化合剂具有较好镇咳、抗炎及抑菌作用

  • 标签: 菖蒲雾化合剂 镇咳 抗菌消炎
  • 简介:脊柱融合是治疗脊柱结核、感染、畸形、椎间盘退行性病变脊柱疾患有效手段,促进脊柱融合成骨率方法之一就是使用自体骨移植,但其存在来源有限、取骨处疼痛等弊端,目前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Theroleof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2,rhBMP-2)负载于载体是一种理想自体骨移植材料替代物,广泛应用于脊柱融合术中,但近来发现了与其相关一些副反应。本文就其在脊柱融合中应用安全性、有效性及相关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人重组骨形态发生蛋白-2 脊柱融合 副作用
  • 简介:目的研究骨粘连蛋白(Osteonectin,ON)对β-磷酸,二钙陶瓷材料(β-TCP)降解作用。方法β-TCP在含ON溶液中浸泡后,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材料形貌,采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材料表面的成分,研究ON对β-TCP降解作用。结果SEM图片显示,β-TCP分别在含ONtris·Cl溶液、含ONPBS溶液中浸泡1周后,其表面出现溶蚀迹象。β-TCP在含ONtris·Cl溶液中浸泡1周后,样品XRD衍射曲线衍射峰向20高角度方向略有偏移;XPS测试结果显示N1s峰相对强度提高,Ca2p结合能降低了1.1eV,P2p结合能降低了0.4eV。结论SEM、XRD、XPS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ON溶液中浸泡后,β-TCP表面发生了反应,ON能对β-TCP降解产生作用作用机理可能是,蛋白分子能通过-COO基和-NH^3+基与Ca^2+、PO4^3+离子作用,携带Ca^2+、PO4^3-离子进入溶液,或通过蛋白分子上羟基磷灰石结合位点,粘附在新生羟基磷灰石微细晶体上进入溶液。通过这些途径,蛋白分子从材料表面“搬运”钙、磷,促进材料降解。

  • 标签: 钙磷材料 骨粘连蛋白 浸泡实验 降解
  • 简介:研究了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PMC)对羧甲基壳聚糖(CMC)水溶液增稠效果。保持溶液总质量分数不变,依次改变羧甲基壳聚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比例,分析溶液动力粘度、特性粘数与溶液质量分数关系,确定羧甲基壳聚糖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最佳配比。结果表明,保持溶液总质量分数不变,当溶液中羟丙基甲基纤维素用量在0.5%-0.9%范围内时,溶液动力粘度迅速增大,羟丙基甲基纤维素增稠效果明显。

  • 标签: 羧甲基壳聚糖 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增稠作用 动力粘度 特性粘数
  • 简介:目的体外实验研究左旋含羞草碱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中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骨肉瘤细胞系MG-63及U2-OS,给予0M,100M,200M和400M左旋含羞草碱处理,同时在400M左旋含羞草碱中加入100mg/mL柠檬酸铁胺(FAC)处理。CCK-8法检测骨肉瘤细胞系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水平,Hoechst染色法检测细胞核固缩比例,蛋白印迹检测左旋含羞草碱及FAC处理后骨肉瘤细胞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结果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当左旋含羞草碱浓度为400M时,MG-63及U2-OS细胞抑制率可分别达到81.1%±1.6%和76.7%±2.1%;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左旋含羞草碱处理48h后,MG-63及U2-OS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4.1%±12.6%和46.2%±14.7%;Hoechst染色法显示,MG-63及U2-OS细胞核固缩比例分别为53.8%±10.6%和49.2%±8.3%,而加入FAC后,则可以减弱左旋含羞草碱对骨肉瘤细胞增殖抑制及诱导凋亡作用;同时,蛋白印迹检测表明DNA损伤修复关键蛋白表达水平在左旋含羞草碱及FAC处理后均发生显著改变。结论左旋含羞草碱可以有效抑制骨肉瘤细胞增殖并诱导骨肉瘤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与左旋含羞草碱铁螯合作用有关。

  • 标签: 骨肉瘤 左旋含羞草碱 铁螯合剂 柠檬酸铁胺 DNA损伤
  • 简介:据JAmChemSoc[2012,134(28):11458-11461]报道,韩国化学技术研究所和梨花女子大学一个研究小组证实,石墨烯(graphene)可能用作一种有效光催化剂来改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效率。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将太阳光转化为化学能量,能够潜在地产生可更新非污染性燃料和用途广泛化学物。但是开发一种有效光能到燃料转变过程一直遭受挑战。尽管研究人员已证实人工光合作用系统是可行.但是要获得高效率一直比较困难。作为一种光催化剂.石墨烯利用太阳光来促进反应.同时本身也不用参与其中。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将石墨烯与一种卟啉酶偶联在一起。证实这种材料能够将太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实验表明,基于石墨烯光催化剂在可见光区域发挥着强大功能.而且它总效率显著性地高于其他光催化剂效率。这种光催化剂——酶偶联系统是最为理想的人工光合作用系统之一。为了理解加强光催化活性来源,研究人员利用光谱学、热学分析和显微镜技术来研究这种光催化剂。发现这种材料含有较好电子转移能力,并且石墨烯较大表面积也有助于加快转化过程中化学反应。这种直接从二氧化碳中产生太阳能燃料能力不仅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和塑料.也能够应用于制药行业。

  • 标签: 光合作用 系统 石墨 人工 利用效率 光能
  • 简介:目的膨体聚四氟乙烯(expandedpolytetrafluoi-ethylene,ePTFE)由氟和碳元素组成,是一种高分子生物材料,呈多孔状,惰性、无毒,有极稳定理化性,极佳生物相容性,该材料易被加工成所需形状,用于缺损组织修复和作为组织工程细胞外支架材料有其独特优点。为保证临床应用安全性,进行遗传毒性评价。方法膨体聚四氟乙烯补片按照GB/T16886.12-1997标准制备浸提液。菌株:鼠伤寒沙门氏菌TA97、TA98、TA100、TA102菌株。细胞株: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中国仓鼠肺细胞(V79细胞)。对照样品:阴性对照样品为生理盐水(N.S),二甲基亚砜(DMSO);阳性对照样品为敌克松(Dxson)500μg/mDMSO,2氨基芴(2AF)2mg/mDMSO,环磷酰胺(CP)60μg/ml,丝裂霉素(MMC),乙基磺酸甲酯(EMS)1.0ms/ml。

  • 标签: 作用实验 实验研究 膨体聚四氟乙烯补
  • 简介:目的探讨他克莫司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组织炎性反应抑制作用。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9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SO)组、缺血再灌注(IR)组和他克莫司后处理(TP)组。采用经股动脉置管球囊扩张制备脊髓缺血模型,缺血20分钟后抽出球囊中液体行再灌注。再灌注15分钟、1、6、24小时切取相应脊髓节段,采用邻联二茴香胺法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再灌注24小时应用干湿差重法测定伤段脊髓组织水含量,同时制备组织切片行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神经细胞凋亡。结果SO组大鼠脊髓组织MPO活性在7.20~8.03U/mg之间,与之相比IR组大鼠再灌注各时间点MPO活性升高明显(P<0.01),TP组大鼠再灌注15分钟、1、6、24小时时MPO活性均显著低于IR组(P<0.01)。SO组大鼠脊髓组织水含量为(61.17±1.49)%,再灌注24小时时IR组大鼠高达(69.34±0.91)%,而TP组脊髓组织水含量为(65.09±0.61)%,显著低于IR组(P<0.01)。SO组大鼠脊髓神经细胞凋亡率为(5.44±1.31)%,再灌注24小时时IR组和TP组凋亡率分别为(32.76±6.67)%和(20.40±5.43)%,TP组显著低于IR组(P<0.01)。结论他克莫司后处理能抑制缺血脊髓再灌注后中性粒细胞聚集和组织炎性水肿,减轻神经细胞凋亡,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他克莫司后处理 脊髓缺血 过氧化物酶 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对膀胱癌小鼠抑制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方法取6周龄雌性无胸腺裸小鼠60只,随机分为治疗组、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每组20只。治疗组建立膀胱癌原位荷瘤模型,并给予CIK处理,模型组则仅进行模型建立,给予同样剂量0.9%氯化钠溶液输注,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处理,治疗上予同样0.9%氯化钠溶液处理。3组小鼠均于完成治疗后7d处死,解剖小鼠,测量肿瘤体积及质量,治疗过程中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变化。结果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肿瘤体积[(145.34±46.32)mm^3vs(552.33±133.32)mm^3]、质量[(0.18±0.23)gvs(0.76±0.21)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K治疗使小鼠外周血CD4^+及CD8^+细胞增多,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CD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9.34±4.65vs15.52±0.12,P〈0.05)。结论CIK对膀胱癌起到抑制作用,对膀胱癌有良好疗效。

  • 标签: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膀胱癌 T淋巴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