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应用REG(阻抗血流图)法、检测缺血脑血管发病急性伴随、不伴随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变化,结果显示;伴随高血压未病侧血流量指标较健康对照组有显著下降,各缺血血管弹性指标病侧、未病侧较健康对照组有不同程度下降,表明脑血管病后伴有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减退更为显著。上述结果与临床表现致、故用REG0这简单、重复性较好方法检测脑血管功能、特别是病后伴随高血压检测,指导预防再复发定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脑血管病 急性期 病侧 未病侧
  • 简介:本文按“子午流注”“纳子法”,观察缺血脑血管患者昼夜间不同时辰脑血管充盈指标变化,表明缺血脑血管患者脑血管充盈指标夜间诸多时辰均较白昼有所降低或显著降低,并且是以寅丑时降低更为显著。本文所显示最低时辰变化,与缺血脑血管高发时间相致。以证明脑血管充盈指标降低形成缺血脑血管个重要原因,同时也为缺血脑血管预防、时间治疗学提供了客观依据。

  • 标签: 脑血管充盈指标 脑血管病 缺血性
  • 简介:简述颈动脉粥样硬化检测、意义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干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重点综述1995年以来发表中医药干预颈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论文情况.认为颈动脉粥样硬化临床干预研究意义重大,前景广阔.中医药防治本病我国特色与优势,已显示良好苗头,值得重视.指出了存在主要问题步开展、西医药防治本病研究方向.

  • 标签: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干预 中医药疗法
  • 简介:目的探讨T形锁定钢板(LCP)不稳定性中老年Colles骨折中应用效果.方法采用AO小斜T形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中老年Colles骨折18例.结果经随访4月~10月,骨折全部愈合,内固定物无松动,腕关节功能及外观好.结论中老年不稳定性Colles骨折T形钢板内固定治疗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等优点,中老年不稳定性Colles骨折T形钢板内固定是较好内固定方法.

  • 标签: COLLES骨折 T形锁定钢板 治疗 中老年人
  • 简介:美国项最新研究发现,原先被批准用于治疗恶性胸膜间皮瘤药物“力比泰”,肺癌也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期。研究人员称,这发现“有望成为新治疗标准”。

  • 标签: 靶向药物 患者 肺癌 生命 研究人员 生存期
  • 简介:目的观察前方经胸骨及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治疗对上胸椎结核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2011年1月我科手术治疗27例胸椎(T1-4)结核患者。经胸骨入路行病灶清除、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术手术14例(A组),采用侧前方经肩胛下入路行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及内固定手术13例(B组),术后随访时间12~52个月,平均27个月。记录患者术前及末次随访Oswestry功能障碍问卷调查评分(O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SF-36量表记分,比较组内组间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ODI评分、VAS评分SF-36量表记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之间上述三项指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手术方式治疗胸椎结核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术后功能,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两手术方式无关。

  • 标签: 结核 脊柱 脊柱融合术 随访研究 生活质量
  • 简介:观察生物治疗联合化疗结肠癌患者体内IL-10表达影响.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比较生物治疗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结肠癌患者IL-10影响,并检测结肠癌患者化疗前、后外周血IL-10mRNA表达.结果表明,生物治疗加化疗组较单纯化疗能更好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表达,外周血IL-10化疗前呈强势表达,化疗后IL-10表达减弱,甚至有向Th1类细胞因子漂移趋势.表明化疗可降低结肠癌患者IL-10表达,化疗加生物治疗能更好改善患者免疫状况,抑制肿瘤生长,有助于改善预后康复.

  • 标签: IL-10 患者 结肠癌 生物治疗 表达 化疗前
  • 简介:分析80例老年前期,98例老年期高血压患者24小时全信息动态心电图特点。结果显示:二组患者平均心率及5次心搏最大心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5次心搏最小心率及最大最小心率差有显著差异(P<0.05),老年期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性(HRV)明显低于老年前组(P<0.05),其房性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老年前组(P<0.05),提示老年组高血压患者迷走神经功能受损明显,并与心律失常发生定关系。

  • 标签: 高血压病 心律失常 心率变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弹力绷带下肢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Lowmolecularweightheparin,LMWH)预防全髋关节置换(Totalhiparthroplasty,THA)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Deepvenousthrombosis,DVT)临床效果。方法回归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0月初次行全髋关节置换病例120例,所有患者皆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以预防血栓形成,根据术后下肢是否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分为观察组对照组。记录并观察术前血小板(Platelet,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总胆固醇(Cholesterol,CHOL)、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深静脉血栓形成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基线特征致,具有可比性。术前两组PLT、APTT、PT、TG、FIB、CHOL及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观察组术后引流量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但两组经卡方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05)。结论弹力绷带下肢加压包扎联合低分子肝素预防THA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与单独使用低分子肝素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其是否能够明显减少DVT数量尚需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弹力绷带 加压包扎 低分子肝素 全髋髋关节置换
  • 简介:据TheRadiologicalSocietyofNorthAmerica2007年11月19日报道,CT结肠镜检查目前推荐筛查结肠/直肠肿瘤方法。美国研究人员近期比较了CT结肠镜检查与常规光镜结肠镜检查技术发现结肠/直肠肿瘤方面的准确性。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直肠肿瘤 筛查技术 CT 检查技术 研究人员
  • 简介:多模医学图像配准是将不同医学成像模式提供影像信息进行融合关键步驟。条件方差(SCV)用于多模图像配准相似性测度,但SCV主要缺点它仅使用量化信息来计算联合直方图。基于此,设计了插值函数来计算联合直方图,从而提高SCV性能。将改进后SVC用于多模医学图像配准,并与归化互信息(MI)、交叉累积剩余熵(CCRE)原SCV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相比NMI、CCRE原SCV,本研究方法能配准具有不同空间变换噪声图像,具有更高配准成功率鲁棒性。

  • 标签: 图像配准 条件方差和 PV插值 归一化互信息 交叉累积剩余熵
  • 简介: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胸部疾病诊断治疗作用。方法1996年9月以来选择性地开展了电视胸腔镜手术66例,其中肺大疱及自发性气胸32例、肺结核球结核性空洞14例、肺恶性肿瘤5例、肺良性肿瘤5例、肺包虫囊肿2例及纵隔肿瘤3例,肺动静脉瘘、胸膜脂肪瘤、恶性胸膜间皮瘤、局限性结核性脓胸、外伤性膈疝各1例。结果VATS手术创伤小、失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病人痛苦轻、恢复快、缩短住院日、无严重并发。结论VATS诊断治疗胸部部分疾病安全、有效、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电视胸腔镜手术 胸部疾病 诊断 治疗
  • 简介:血压影响,用心阻抗血流图观察了高血压患者用心通药丸治疗前后血压变化。现报告如下:1资料1.1观察对象按WHO血压诊断标准:凡符合该标准者纳入观察组。长期患有高血压病者,经常服用药物维持,而在本次血压测量,尚在正常范围者,也纳入本观察组。本组共检查

  • 标签: 心脑通 脑阻抗血流图 血压变化 高血压患者 高血压病 血压测量
  • 简介:未来医生将使用“电子鼻”有效地诊断患者疾病。这项电子技术基于人类其他动物嗅觉系统而成功研制,该研究近日欧联盟信息社会技术项目会议公布

  • 标签: 电子鼻 疾病 患者 诊断 医生 嗅闻
  • 简介:本文从两方面跟踪观察了37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治疗过程治疗前、治疗1月、1年、2年后)连续高频节段(SHFCS)变化。(1)SHFCS数量变化,37例心肌炎患者初诊时,共有117个SHFCS(人均3.16±1.61),治疗1月后SHFCS减少到87(人均2.35±2.12),1年后人均2.00,2年后复查人均1.33。对照组24例正常女青年SHFCS数不变,基本保持稳定(P>0.05)。(2)按崔氏[1]提出sHFCS判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标准,初诊时,37例患者中有34例阳性(占91.8%),治疗1个月后,阳性人数为19(占51.35%)。由此可见,SHFCS有可能成为个诊断心肌炎评估药物疗效有效指标之

  • 标签: 连续高频段 急性病毒性心肌炎 正常人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患者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TKA)围手术隐性失血情况。方法选择自2013年6月~2015年12月行单侧TKA治疗93例患者,男31例,女62例,年龄59~78岁,平均70.3岁,病程7~16年,平均9.4年,骨关节炎69例,类风湿关节炎24例。手术由同组人员完成,采用相同术式操作。结果全部未采取自体血回输技术,术中出血量(71±17)mL,术后引流量(504±106)mL,隐性失血量(698±91)mL,总失血量(1307±112)mL,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54.8%。78例术后输红细胞混悬液改善贫血(509±134)mL,输血率为83.9%。结论隐性失血影响TKA患者围手术安全重要因素,手术评估出血量时充分考虑到隐性失血存在,以便积极、主动采取对策恢复患者有效血容量,保证围手术安全,利用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膝关节 置换 隐性失血 老年
  • 简介:目的 分析颌面鼻咽部血循环特点,探讨安全有效颈外动脉(ECA)超选择性插管栓塞技术。方法 37例患者疾病包括鼻咽纤维血管瘤、颌面血管畸形、鼻出血、上颌窦血管瘤、右眶内骨折出血、颈静脉球瘤、颈静脉球瘤并颈动脉体瘤、脑膜瘤、颅底硬脑膜动静脉瘘。均经ECA及分支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有25例共行32支ECA及分支栓塞治疗。结果 均取得治愈或好转疗效。其中1例右眼失明,1例左颊及耳廓坏死。结论 颌面鼻咽部血供丰富,侧支吻合多,ECA及分支DSA可明确病变血供,了解侧支及危险吻合情况。应尽量高超选择直接栓塞病灶,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正确选择导管及熟练操作高超选择性插管成功保证。不能超选择性插入分支者采用血流再分布原理进行栓塞。活动性出血不能超选择性插管时可采取主干栓塞后局部降压止血。

  • 标签: 颈外动脉 栓塞治疗 超选择性插管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术治疗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60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其中男性54例,女性6例;年龄36~76岁,平均年龄53.4岁。在内科药物治疗基础增加双重腹水超滤回输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临床症状、腹围、治疗当天尿量、24h尿量、血清尿素肌酐、血清电解质、血清蛋白等指标的变化及治疗前后患者并发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治疗后乏力、纳差、腹胀不适症状明显改善56例(56/60),腹围均明显缩小;同治疗前比较,治疗当天尿量及24h尿量均增加(P〈0.05);治疗患者血清尿素肌酐有所下降,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血清电解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腹水蛋白浓度[(16.4±5.6)g/L]明显高于治疗前[(8.4±3.2)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60例患者出院时转归中,好转42例,无效12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70.0%。并发发生情况:术后出现头晕、乏力明显2例,肝区隐痛不适2例,无肝性病、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并发发生。结论双重腹水超滤浓缩腹腔回输治疗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

  • 标签: 双重腹水超滤浓缩回输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