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聚乳酸是近年来获得广泛应用的生物相容性良好的乍物材料。本文综述了聚乳酸在合成与降解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分别对聚合与降解机理进行了总结与评述。

  • 标签: 聚乳酸 聚合 降解 机理 综述
  • 简介:对磁声耦合成像进行原理性验证实验研究.从不同的几何模型出发,分别建立了圆线圈、矩形线圈和三角形铜线圈模型作为成像目标,置于稳恒磁场中,同时对其施加正弦脉冲信号,用中心频率为1MHz的声传感器检测铜线圈在磁声耦合作用下产生的声信号,在不同位置、不同角度检测产生的声信号并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表明,超声传感器采集的声信号能对应铜环线圈位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实验方法,以磁声耦合的方式实现进一步的成像研究.

  • 标签: 注入电流式 磁声耦合 实验设计 铜线圈 洛伦兹力 信号检测
  • 简介:作为最古老的海洋生物——蓝藻,除了富含蛋白质外,还能有效抵抗癌细胞生长!记者从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获悉,自从美国科学家发现了海洋生物蓝藻中含有强抗癌分子后,经过5年努力,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所科学家不仅找到了人工"复制"该天然分子的方法,还率先对其结构作了"减肥变身"手术,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人工合成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分子 抗癌 蓝藻
  • 简介:随着影像医学的发展和各种造影药物的改进更新,临床上造影检查项目不断增多,清洁肠道在影像科检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以往,我们采用甘露或番泻叶单方冲服液,经使用后发现这两种药物均存在很多缺陷。1997年3月,我们将行腹部平片、泌尿系造影检查的180例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复方清肠汤、番泻叶单方冲服液、甘露为口服肠道清洁剂,对其效果进行比较。复方清肠汤是与我院中医专家商磋,根据中药

  • 标签: 番泻叶 清肠汤 甘露醇 清洁肠道 造影检查 效果比较
  • 简介:本实验通过脑电图观察体外循环深低温流量灌注下的变化。动物实验分为两组,第一组经体外循环转流降温至肛温20℃后采用不同灌注流量以观察脑电图变化;第二组在两种流量灌注下的不同时间观察脑电图变化。第一纽发现脑电图波幅在流量75ml/(kz·min)以下时变小,流量5ml/(Kg·min)时均为平坦波。第二组以25ml/(kg·mil)转流后脑电波恢复早,波幅活跃,而以5ml/(kg·min)转流与深低温停循环相似,临床上采用该方法行四联症纠治术,术前、术毕和1~3个月随访,效果良好,脑电图表现与对照组之间无差异。

  • 标签: 体外循环 深低温低流量 脑电图
  • 简介:目的合成新型可注射性生物降解材料聚丙烯延胡索酸酯[poly(propylenefumarate),PPF],检测其交联温度、交联时间、生物力学性能和体外降解过程.方法合成PPF,将PPF和N-乙烯基吡咯烷酮(N-vinylpyrrolidinone,N-VP)在过氧化苯甲酰(benzoylperoxide,BP)催化下交联,并且加入β-磷酸三钙(β-TCP)和氯化钠(NaCl),检测交联温度、时间、生物力学性能,和PMMA骨水泥进行比较.将PPF交联后浸泡于PBS,检测体外降解时质量和力学强度的变化.结果交联温度在41.2±2.2℃和47.5±1.7℃间,交联时间从8.1±0.8min到63.7±4.4min,PPF的压应力为26±0.5MPa到12.0±2.3Mpa,压缩模量为26.6±8.7MPa到252.8±57.6Mpa,体外降解后4周PPF压应力为8.4±1.6Mpa.结论PPF有合适的交联温度、交联时间和生物力学强度,体外降解过程中力学强度可以维持4周以上,是一个有应用前景的新型可注射生物高分子聚合材料.

  • 标签: 聚丙烯延胡索酸酯 生物力学 体外降解
  • 简介:目的采用廉价的CaCO3和CaHPO4·2H2O作为原料,在激光的作用下通过反应制备HA生物陶瓷涂层.方法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电子探针分析仪对涂层进行相分析、组织观察和成分分析.结果CaCO3和CaHPO4·2H2O按20:80的质量比混合时,在功率为600W、扫描速度为3.5mm/s的激光作用下可一步合成钙磷生物陶瓷涂层.结论在一定实验条件下,CaCO3和CaHPO4·2H,O可合成组织致密、结合状态良好的钙磷生物陶瓷涂层.

  • 标签: 激光合成 组织结构 钙磷涂层 纯钛
  • 简介:目的评价碘佛在兔VX2肾癌超声血流显像中的作用。方法24只实验兔建立肾VX2肿瘤模型,随机分3批,每批8只,分别于种植后第7、14、21天,静脉注射碘佛,观察注射前后肿瘤彩色血流信号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碘佛后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较注射前增多、增强。其中第7天,肿瘤的CDFl分级变化无显著统计学意义,第14天和第21天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注射碘佛后连续观察20min,血流信号增强仍保持在高峰状态。结论碘佛对兔VX2肾癌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起增强作用。

  • 标签: VX2 肾癌 超声 碘佛醇
  • 简介:介绍了乙烯-乙烯共聚物的结构与性能,综述了其在治疗脑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及硬脑膜动静脉瘘等疾病的临床应用,并对产品的优缺点做了评述。

  • 标签: 乙烯-乙烯醇共聚物 性能 介入栓塞 临床应用
  • 简介:目的利用聚己内酯(PCL)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与普朗尼克F68(PluronicF68,F68)共混物作为载体材料与抗癌药物紫杉(paclitaxel,PTX)组成微球控释系统,并对其在小鼠体内的抗肿瘤活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微球,研究PCL/F68载药微球及PCL载药微球的体外释放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比较微球表面形态,考察PCL/F68载药微球对小鼠肝癌H22实体瘤和腹水瘤的抗肿瘤活性并与紫杉注射液进行比较。结果紫杉的包封率约为90%。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微球球形圆整,PCL微球表面光滑,而PCL/F68微球表面粗糙,呈现多孔状(Fig1)。体外释放实验表明紫杉微球有明显的缓释性能。

  • 标签: 体内抗肿瘤 制备小鼠 小鼠体内
  • 简介:目的探讨MRI成像在颅压综合征中诊断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拟诊颅压综合征3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29-57岁,平均年龄45岁。脑脊液压力均〈0.588kPa(60mmH2O)。进行脑(其中7例增加脊髓)常规MRI成像,采用矢状位及轴位T2加权三维驱动平衡(T2WI-3D-DRIVE)序列成像,增强扫描,综合分析其影像特点,进行临床分型。结果原发性19例占63.3%,继发性11例占36.7%。原发性和继发性共同表现为双侧额颞顶枕部硬脑膜及大脑镰、小脑幕均匀增厚(26例),双侧额顶颞枕部及小脑幕下硬膜下积液(15例)。原发性:硬脑膜均匀增厚19例,硬膜下积液11例,脑室缩小、蛛网膜下腔狭窄10例,脑下垂6例,垂体增大5例,5例后颅窝拥挤结构。增强扫描显示硬脑膜弥漫性增厚及明显强化9例,脊柱MRI扫描显示硬脊膜弥漫增厚并明显强化3例。内科治疗1-2个月后复查全部病例基本恢复正常。继发性:双侧额颞顶枕部硬脑膜及大脑镰、小脑幕均匀增厚7例,双侧额顶颞枕部及小脑幕下硬膜下积液4例。脑脊液鼻漏5例;脊椎脑脊液漏6例。显示脑脊液漏管漏口11例。11例继发性手术后复查均见漏管闭塞。结论颅压综合征具有一定的MRI特征表现,结合脑脊液压测定,可以明确诊断,并可进行临床分型,提供可行治疗方案和对治疗效果准确判断。

  • 标签: 低颅压综合征 磁共振成像 脑脊液 脑脊液漏
  • 简介:目的制备DMAB表面修饰紫杉纳米微球并研究其在兔颈动脉损伤模型抑制新生内膜增生的效果。方法采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制备紫杉PLGA纳米微球,用物理吸附法对纳米微球表面进行DMAB修饰。纳米微球的粒径和粒径分布、表面形态和表面电荷分别用激光粒度仪、扫描电镜、Zeta电位仪进行分析。紫杉的包封率和体外释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建立兔颈动脉损伤模型,在血管局部灌注不同浓度的修饰纳米粒。28d后,取出局部给药的颈动脉血管,进行HE染色和弹力纤维染色。

  • 标签: 修饰紫杉醇 再狭窄 实验研究
  • 简介:探讨聚乙烯(PVA)纺丝纤维编织用I型胶原胶(COL-I)表面修饰后,构建组织工程前交叉韧带(ACL)支架材料的可行性。用PVA纺丝编织成条束状支架材料,用NIH-3T3细胞株和人前交叉韧带(HACL)细胞分别种植到PVA和经COL-I修饰过的PVA纺丝纤维编织(PVA/COL)支架材料上,立体培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比评价材料经I型胶原胶表面修饰前后NIH-3T3细胞株和HACL细胞在纺丝编织材料上细胞附增殖情况;在电子拉力机上测试PVA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NIH-3T3细胞株和HACL细胞在PVA和PVA/COL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黏附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在PVA/COL支架材料上细胞黏附数量明显增多;COL-I可促进NIH-3T3细胞株分泌细胞外基质,但对HACL细胞作用不明显。拉力测试该编织材料柔韧性强,最大负荷、极限应力和弹性模量分别为52.61N、14.96Mpa和202.08Mpa。说明I型胶原可促进NIH-3T3细胞株和HACL细胞在聚乙烯纺丝纤维编织支架材料表面和孔隙内黏附、增殖,可促进NIH-3T3细胞株分泌细胞外基质。聚乙烯纺丝纤维编织材料具有一定的...

  • 标签: 聚乙烯醇 纺丝编织 I型胶原 前交叉韧带 组织工程
  • 简介:目的载紫杉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F68纳米粒逆转耐紫杉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多药耐药的可行性研究。方法使用超声乳化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载紫杉PLGA和载紫杉PLGA/F68纳米粒(10%),并对载紫杉纳米粒进行表征。载紫杉纳米粒的体外释放研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分析。最后研究载紫杉纳米粒在耐紫杉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的细胞摄取和细胞毒性(PLGA/F68组、PLGA组和泰素组)。结果纳米粒呈球形,表面粗糙多孔,平均粒径250nm左右,粒径分布比较窄,体外药物释放呈双相释放模型。载紫杉PLGA/F68纳米粒能够被耐紫杉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摄取。载紫杉PLGA/F68纳米粒比载紫杉PLGA纳米粒(P〈0.05)和泰素(TaxolR)(P〈0.05)有更高的细胞毒性。结论载紫杉PLGA/F68纳米粒能够逆转耐紫杉人乳腺癌细胞MCF-7/Taxol细胞的多药耐药,药用辅料PluronicF68在乳腺癌治疗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标签: 紫杉醇 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 纳米粒 多药耐药 乳腺癌 PLURONIC
  • 简介:目的针对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OSAHS)诊断中存在的问题,对模拟内镜技术在检查和诊断中的作用和价值进行观察和评估。方法选择2006年7月至2010年12月OSAHS患儿38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6~7岁,平均年龄6.44岁。采用模拟内镜技术对患儿行鼻咽部检查,合并分泌性中耳炎的为Ⅰ组(n=18),无合并中耳炎的为Ⅱ组(n=20)。观察腺样体的最突出部位的厚度、鼻咽腔前后径、腺样体厚度/鼻咽腔前后径(A/N)比值及腺样体外侧沟的深度。结果Ⅰ组和Ⅱ组儿童腺样体厚度分别为(16.21±1.74)mm、(15.75±1.44)mm;鼻咽腔前后径分别为(19.52±1.37)mm和(19.36±1.27)mm;A/N比值分别为0.85±0.06和0.83±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1)。腺样体外侧沟的深度分别是(1.69±0.52)mm、(2.90±0.68)mm,Ⅰ组腺样体外侧沟的深度明显浅于Ⅱ组(P〈0.01)。结论腺样体肥大合并分泌性中耳炎与腺样体的形态有关;模拟内镜技术不但可以测量腺样体厚度,还可以测量和评估腺样体的形态。对诊断儿童OSAHS有重要的价值,是值得临床推广的方法。

  • 标签: 模拟内镜技术 儿童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 简介:目的采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的检查技术,观察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通气综合征的腺样体肥大及颅骨测量,评估该方法在评估腺样体肥大及对上颌骨及下颌骨发育影响的价值。方法选择2006年至2010年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治疗的腺样体肥大患儿65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34例;年龄6岁1个月-7岁4个月,平均年龄7.10岁。并发分泌性中耳炎12例.慢性鼻-鼻窦炎20例。明显发育迟缓13例。在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上把腺样体肥大程度分为Ⅰ组(n=35)AIN≥0.76,Ⅱ组(n=30)A/N≤0.75;以病程的长短分为A组(n=41)病程在3年以上(包括3年),B组(n=24)病程3年以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种情况下两组的颅骨测量值。结果腺样体的体积越大,对患儿面颅骨发育的影响越明显,Ⅰ、Ⅱ组的∠SNA(84.15°±1.76°vs82.18°±2.1l°;P〈0.01)、∠SNB(78.91°±1.35°vs77.92°±1.97°;P〈0.05)和∠ANB(5.18°±1.09°vs4.25°±0.95°;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患病时间越长对患儿面颅骨发育的影响越重,A、B组的∠SNA(84.02°±1.73°vs81.89°±2.17°;P〈0.01)、∠SNB(78.92°±1.36°vs877.65°±1.99°;P〈0.01)和£ANB(5.06°±1.06°vs4.23°±1.03°:P〈0.01)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定位X射线侧位头颅片可以很好地显示和测量腺样体;腺样体肥大可明显影响颅骨的发育:颅骨发育异常的严重程度与腺样体的体积和病程持续时间有关。

  • 标签: 定位X射线片:头颅:腺样体肥大: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