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7 个结果
  • 简介:3D打印作为一种新型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在个性化、复杂三维结构及难加工医疗器械的制造中,无论在成本还是交付时间上,都体现出传统技术无可比拟的优势。本文概述了3D打印医疗器械的主要应用特点和优势,重点论述了3D打印钛及钛合金医疗器械的研究动态、临床应用及病例,对其大规模广泛应用和推广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3D打印 医疗器械 增材制造 医用钛合金
  • 简介: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始建于1978年.是原国家医药管理局八大重点骨干医疗器械研究所之一,也是一个多专业综合性的科研院所。主要从事医院设备、医用高分子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等技术和新药的研究开发,具有学科门类多.技术力量雄厚、科研仪器设备齐全等特点。设有“山东省医用高分子制品中试基地”、“山东省医用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山东省生物医学材料及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其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制品的研发.在国内具有领先水平和较高的知名度。现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中国人工器官学会、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的理事单位,山东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单位。该所通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建立起了一支多层次、宽领域、年轻化的研发队伍:现有在职人员116人,专业技术人员76人.其中工程技术应用发挥科研优势加快产业发展——山东省医疗器械研究所简介

  • 标签:
  • 简介:心音信号分析医学应用研究进展张玉华,邵庆余,李桥(山东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济南250012)心音信号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声信号之一,它含有关于心脏心房、心室、心血管及各个瓣膜的状态的大量有用信息,当心血管疾病尚未发展到足以产生其他症状和标志(...

  • 标签: 心音信号 医学应用 人工心脏瓣膜 冠状动脉狭窄 主动脉瓣 数字信号处理
  • 简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体内试验表明,6×6×10mm^3的骨缺损即需要通过骨移植来修复,脊柱融合、内植物和假体表面涂层的处理也需要骨移植。骨移植手术是临床中仅次于输血最常见的组织移植术,每年在美国有500,000例,在全球有超过2,000,000例骨移植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

  • 标签: 骨移植替代物 人工 口腔颌面外科 组织移植术 体内试验 脊柱融合
  • 简介:导丝是介入医学工程器械的基础器械之一,是将治疗器械送到指定病变部位的输送器械,其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到治疗过程的顺利与否。文章就医用不同金属材质的特点应用、导丝类型和结构、导丝性能、钛合金导丝性能与成型工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导丝核心部分采用镍钛记忆合金,适于设计直径渐变并具有可塑性的导丝芯丝部分,赋予导丝良好的推送性、扭控性、支持力及柔软性。通过开发钛合金材料、成型工艺等,制作高性能的导丝。

  • 标签: 介入医学 钛合金 导丝 输送器械
  • 简介:目的介绍胫骨中下段骨折微创手术器械的研发设计应用。方法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术中选用适合胫骨中下段解剖特点的锁定加压钢板,结合自行设计的复位固定器及钢板置入器。结果随访X线片未出现骨折延迟愈合及不愈合,无畸形愈合,钢板螺钉无断裂及移位发生。结论术中利用微创器械,使骨折复位简单,钢板置入容易,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更符合生物学钢板内固定术的概念。

  • 标签: 胫骨中下段骨折 微创手术器械 设计与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含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的骨填充材料在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组骨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34例,男20例,女14例.骨填充材料(金骨威、金世植骨灵)应用方法:病灶刮除术骨缺损填充;灭活术后骨缺损填充;病灶切除后在骨干-假体结合部或骨干-同种异体1/4关节结合部植入骨填充材料.肿瘤及瘤样病变类型包括骨纤维结构不良、骨巨细胞瘤、骨肉瘤、骨囊肿、动脉瘤样骨囊肿、内生软骨瘤、软骨粘液样纤维瘤、非骨化性纤维瘤、骨母细胞瘤.观察患者术后全身及局部反应和影像学变化.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全部患者均无全身不良反应,除1例创口二期愈合外,余病例未见明显局部反应.X线片显示术后3~6个月即有填充材料降解和骨替代现象发生.结论在骨肿瘤瘤样病变手术中应用含BMP的骨填充材料代替自体或异体骨移植,不增加创伤,并发症少,术后基本无不良反应,且骨缺损修复效果满意,是理想的骨缺损填充材料.

  • 标签: 骨肿瘤 瘤样病变 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
  • 简介:目的改良设计股骨带锁髓内钉钉尾扩孔器,降低股骨髓内钉内固定手术难度,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方法本课题组于2007年逐步改进股骨带锁髓内钉钉尾扩孔器的设计,于2008年申请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间用于治疗股骨干骨折21例,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术中应用获得专利的带有限深套管的髓内钉钉尾扩孔器,所有21例手术都顺利完成,手术时间缩短至45~55min,平均为48min。随访5~22个月,平均随访16个月。术后患者均达到临床愈合,骨折愈合时间最短4个月,最长7个月,平均6个月。无一例在术中及随访期间发生因钉尾扩孔不理想及髓内钉位置偏移而导致的术中医源性骨折、髓内钉钉插入困难、术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结论通过新型股骨带锁髓内钉钉尾扩孔器装置的改良可以提高手术效率,使手术操作简便,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交锁髓内钉 髓内钉 扩孔器 实用新型专利
  • 简介: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患者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及锁骨远端钩钢板两种内固定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所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植入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或锁骨钩钢板的锁骨远端骨折的骨质疏松性患者38例,采用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美国肩肘外科评分以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内固定前、术后3月和术后6月不同时间点的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美国肩周外科评分以及术后3月和术后6月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发现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以及锁骨远端钩钢板两种内固定治疗骨质疏松患者锁骨远端骨折,都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是在手术治疗效果方面,术后3个月时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较锁骨钩钢板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好(P〈0.05),术后6个月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临床上,面对骨质疏松患者锁骨远端骨折,应用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或锁骨钩板治疗,都可以有效重建骨质疏松患者骨折部位的稳定性,采用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治疗患者,术后恢复快。

  • 标签: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 锁骨钩钢板 骨质疏松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D)以慢性、进行性智力下降为特征。随着结构功能影像技术的发展,AD早期诊断的准确率大幅提高,笔者对辅助早期诊断AD的MRI、CT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等多种结构功能影像技术进行综述。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轻度认知功能障碍 结构与功能影像技术
  • 简介:开发了一种利用尿压传感实现的新型导尿装置。该装置用于因各种原因不能正常排尿而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装置借助压力传感和电子控制,实现日常医用导尿管的自动通断。对于临床上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它既可以有效地保证膀胱的舒缩功能,促进膀胱机能的保持尽快恢复,又能降低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 标签: 排尿装置 自动控制 压力传感 留置导尿术 尿管
  • 简介:概述了数字人体医学提出背景和需求,阐述了数字人体数字化虚拟人的区别;从数字人体信息获取的设备和技术、数字人体研究方法、数字人体模型和信息处理等方面介绍了数字人体方法;重点阐述了数字人体的特性;介绍了数字人体的分类;最后,较全面地介绍了数字人体在医学上的应用.

  • 标签: 数字人体 医学 数字化虚拟人 信息处理 中医药现代化
  • 简介:生物光子辐射,又称为超微弱发光,是生命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来自生命物质从高能态到低能级跃迁,跟生命活动息息相关,携带着丰富的生命系统信息。生物光子辐射对内部信息和外部环境变化有高度的敏感性,已经成为研究生命体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生物光子辐射发现的九十多年来,生物光子辐射在细胞、植物、人体等领域的研究成果颇丰,我们主要综述了生物光子的发展历史、特点以及生物光子在食品检测、医疗诊断、农业和环境监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

  • 标签: 生物光子 相干性 超微弱发光 食品检测 种子筛选 环境检测
  • 简介:高频心电图的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朱卫平,崔希云(山东师范大学,济南250014)1高频心电图的产生高频心电图(HighFrequencyECG)是在常规心电图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心脏无创伤性检查的新技术。自1903年荷兰人WilliamEinthoven...

  • 标签: 心电图分析 无创伤性检查 冠心病人 高频成分 希云 波群
  • 简介:随着社会需要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产品更新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求设计者不但能根据市场的要求很快地设计新产品,而且能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制造出产品,进行必要的性能测试,征求用户的意见,并进行修改,最后形成能投放市场的定型产品.

  • 标签: 医学应用 技术原理 快速成型技术 科学技术 社会需要 性能测试
  • 简介:因越来越多的生物信息数据需要分析,Matlab增加了生物信息工具箱,可处理此方面的问题.我们以流感病毒为例,概述了用Matlab分析生物信息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对比了以前流感研究的结果,展望了Matlab生物信息分析的发展应用前景.

  • 标签: MATLAB 生物信息 流感病毒 序列分析 同源性分析
  • 简介:本文介绍和研究了一种新型的脑电反馈方法,该方法将脑电生物反馈和电磁场生物效应有机结合。临床研究表明这种脑电反馈能有效地调节大脑神经元的电活动,改善大脑代谢和循环,调节敏感的血化学成份,起降脂、解聚、镇痛、抑制神经元异常放电等作用。临床实验证明这种脑电反馈对一些脑部疾病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标签: 脑电反馈 电磁场 生物效应 神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