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常规生化、快速血糖在血糖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随机筛选2019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113例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观察组57例使用快速血糖检验血糖水平,对照组56例使用常规生化检验血糖水平,指标包括:毛细血管血糖、血浆葡萄糖等。结果:研究显示,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t值分别为0062、0075、0059,P>005)。结论:临床中使用以上两种方法进行血糖检测,均可获取较为准确的结果;但运用快速血糖进行指尖血糖检测,更便宜、快捷、简单,且诊断结果准确,可作为临床血糖检验首选方法。 

  • 标签: 常规生化仪 血糖水平 快速血糖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俯卧脊柱手术护理的方式,总结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7月-2020年8月我院收治的42例俯卧脊柱手术案例为对象,结合不同的护理方式分组,分别是甲组和乙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综合护理,护理后对结果分析。结果:分析和对比具体的治疗结果,乙组总有效率高于甲组。乙组的并发症几率更低,是4.8%,数据资料分析可知,乙组优势明显,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0,2=5.69)。结论:针对俯卧脊柱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方式,其效果相对明显,能改善患者的各项指标,同时并发症几率比较低,值得实施和借鉴。

  • 标签: 俯卧位脊柱手术 综合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与常规生化检验价值。 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17.01 到 2019.01 时段内诊疗的糖尿病患者 92 例,以 1:1 比例纳入 A 组( n=46 )、 B 组( n=46 )。即 A 组采用常规生化检验, B 组采用快速血糖检验,对比患者血糖检验指标。 结果: A 组和 B 组 血糖葡萄糖、血浆葡萄糖和毛细血糖、静脉血糖等指标比较无意义( P > 0.05 )。例如 A 组静脉血糖为( 7.37 ±3.44 ) mmol/L , B 组静脉血糖为( 7.43 ±3.17 ) mmol/L 。 结论: 于临床血糖检验中,快速血糖仪和常规生化均可起到血糖检验的效果,且检验值准确,可依据患者自身情况选择最佳检验方式。

  • 标签: 血糖检验 快速血糖仪 常规生化仪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随机抽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我院100例接受血糖检测患者,分别应用血气分析及全自动生化分析进行血糖水平测定,对比血糖测定结果及检测用时。结果显示,血气分析测得患者的血糖平均值为(8.54±2.86)mmol/L,全自动生化分析测得值为(8.19±2.61)mmol/L,2种方法的血糖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的平均血糖测定时间为(1.24±1.35)min,全自动生化分析为(10.15±2.06)min,2组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气分析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血糖 测定 应用
  • 简介:【摘要】为了更好的指导培训临床医、护学生,自行设计制作的心肺复苏教学辅助。其主要结构包括:底座、支架、滑轮(传送、行程)、尼龙绳、指环、限位标尺、重力金属及USB音乐盒。学生在操作中能够直观的感受到CPR按压的频率与深度。使他们更快、更规范的掌握高质量的CPR技术。

  • 标签: 心肺复苏 教学 辅助仪 护理创新
  • 简介:摘要: B 型超声诊断是当前医学检测中的重要仪器,为了有效减少 B 型超声诊断的故障,提升诊断的使用效率,必须要加强对诊断的维护保养和维修。本文主要对 B 型超声诊断的日常维护以及维修进行具体的分析。

  • 标签: B 型超声诊断仪 日常维护 维修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讨复合弱视治疗治疗儿童弱视的效果。方法:收治弱视儿童 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 2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弱视治疗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更具优势( P<0.05)。结论:对弱视患儿在传统治疗基础上加以复合弱视治疗辅助治疗,可改善患儿弱视。    关键词 复合弱视治疗;儿童弱视;临床效果    弱视在儿童发育过程中属于常见病、多发病,是指患者眼部未出现显著器质性病变,以功能因素为主造成的远视力 <0.9,同时不能矫正的疾病 [l]。弱视会对儿童的身心、学习、就业产生严重影响,一旦发现,需要及时接受有效的医治。因此,本文探讨复合弱视治疗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以下是具体研究过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7年 2月 -2019年 2月收治弱视患儿 50例。入选患儿按照收治时间顺序从 1N 50依次编号,单数编号患者归属于对照组,双数编号患者归属于试验组,各 25例。对照组女 10例,男 15例;年龄 3~ 11岁,平均( 5.38±1.34)岁。试验组女 12例,男 13例;年龄 4~ 10岁,平均( 5.47±1.41)岁。两组在年龄等基线资料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1.2方法:①对照组接受传统治疗:给弱视患儿佩戴具有矫正视力作用的眼镜,按照患儿年龄、弱视的严重程度给予目力训练、健眼遮盖疗法治疗 [2]。②试验组接受传统治疗、综合弱视治疗治疗:传统治疗和对照组一致;辅助治疗应用我院的 SZS-23型闪烁增视,此仪器包括红光闪烁、后像图标增视、等级作业增视、光刺激训练等。此外,取患儿神门、屏间前后、肾、眼等穴位,将王不留行子贴在相应穴位,随后同定,按压穴位 3次 /d,得气为止,得气表现为患儿耳红发热并伴有酸胀现象。两组弱视患儿治疗持续 90d,每 30 d进行 1次复诊。轻度、中度弱视患儿治疗 1次 /d,重度弱视患儿治疗 3次 /d,治疗时间 15min。     1.3观察指标:①记录两组弱视患儿治疗的平均起效时间。②观察两组弱视患儿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况,以此作为治疗效果的判定标准 [3]。     1.4疗效判定标准:①痊愈:对患儿随访 2年,其视力保持正常且矫正视力 >0.9。②有效:经过治疗后,患儿通过视力表检查视力较以前提高程度 >2行。③无效:痊愈标准、有效标准均未达到,视力没有明显提高甚至有下降趋势。治疗总有效率 =痊愈率 +有效率。     1.5统汁学方法:数据采用 SPSS 20.O版软件进行处理。将弱视患儿平均起效時间用( x±s)表示,采用 t检验;治疗总有效率用 %表示,采用 X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平均起效时间比较:试验组平均起效时间( 12.34±5.30) d,较对照组显著更短( P<0.05)。     2.2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对比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试验组( 96.00%)高于对照组( P<0.05)。     3讨论    在生活中谈及弱视,人们首先会想到近视,忽视了更为严重的儿童弱视问题。实际上,弱视与近视完全属于两种不同的眼病,且弱视危害比近视严重。近视者只需配戴近视眼镜就可以有效矫正视力,基本上不影响学习和工作;弱视者即使配戴眼镜,视力也无法矫正到正常程度,视觉的大部分仍然是黑暗的 [4]。近年来,患有弱视的儿童例数越来越多,据全国儿童弱视流调统计:儿童弱视发病率可高达 2.8%,弱视患儿例数超过 800万 [5]。若发现孩子患有弱视,家长应及时带他们去医院接受医治,否则会错失最佳治疗时机。    弱视患儿治疗时间跨度较长,需要患儿和家属积极配合,以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早期治疗弱视患儿通常是应用传统治疗,如传统遮盖法、视刺激疗法等,但治疗效果不显著,且形式比较单一 [6]。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医学技术和医疗设备的快速更新,临床上逐渐应用弱视治疗来治疗弱视患儿。综合弱视治疗、复合弱视治疗便是其中的两种。综合弱视治疗具有视标静止不动的特点,通常用于治疗轻度无近视弱视患者,但如果控制不好,易造成或加重近视 [7];而且采用这种治疗方式时间较长,很多家长难以坚持而选择放弃。    复合弱视治疗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弱视患者,因为严重弱视患者选择传统治疗效果不佳,严重者可直接造成终身低视力。相较于综合弱视治疗,其操作程序显著变多,具有多功能定量增视的特点 [8]。此外,它还包括防近视装置和视知觉记忆功能,患者痊愈后还能继续使用它,避免浪费钱财。    本研究数据表明,试验组平均起效时间( 12.34±5.30) d,短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 96.OO%)较对照组更高( P<0.05)。    综合以上分析可得,传统复合弱视治疗治疗弱视患儿,平均起效时间显著缩短,患儿视力情况得到有效改善,对于临床推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艳华 .弱视治疗为主治疗儿童弱视及护理体会 [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 2015, 24( 6): 555.     [2]谢建红,王罕 .弱视治疗在儿童弱视治疗中的应用 [J].中国冶金 T业医学杂志, 2017, 34( 3): 353-354     [3]王子伟 .弱视治疗治疗儿童弱视的临床效果观察 [J].河南医学研究, 2017, 26( 4): 676-677     [4]殷纳新 .弱视儿童几种不同治疗方法临床分析 [J].中国实用医刊, 2016, 43( 20): 116-118.     [5]王洪峰,王恩荣 .儿童弱视治疗时间概念的探讨 [J].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 3): 3-5     [6]郑慧芳,李志升,梁燕平,等 .620例儿童弱视综合治疗的临床观察 [J].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6, 6( 2): 75-80     [7]段惠萍 .复合弱视治疗治疗儿童弱视的疗效分析 [J].心理医生, 2016, 22( 34): 96-97.     [8]尹峥,夏旭光,黄慕贞,等 .视觉生理刺激联合立体视觉训练治疗儿童弱视临床观察 [J].国际眼科杂志, 2016, 16( 5): 927-929.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康复新是一种通利血脉,养阴生肌的纯中药制剂。临床可辅助胃黏膜修复,但其副作用尚不清楚。我们将康复新用于2例由于痛风长期服用非甾体消炎药所致的胃溃疡患者,偶然间发现康复新诱发了痛风性关节炎的急性发作。回顾病史及查阅文献,我们猜测可能是由于其昆虫成分增加血尿酸有关。本病案记载了康复新的潜在不良反应,为临床其相关禁忌症提供参考。

  • 标签: 痛风 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康复新液 高尿酸血症 嘌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行仰卧护理对病情控制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2019年8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吸入性肺炎新生儿59例为研究对象,29例行仰卧护理者作为对照组,30例行俯卧护理者作为实验组,对比两组干预后病情控制效果。结果:实验组干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行仰卧护理,可引流呼吸道内分泌物,解除患儿不适症状,有效控制病情,值得推广。

  • 标签: 新生儿吸入性肺炎 俯卧位 病情控制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复方麝香注射进行肌肉刺激性、血管刺激性、全身过敏性及溶血性实验,以评价其用药的安全性。方法 在肌肉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2只家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后48 h的变化。在血管刺激性实验中,主要观察3只家兔分别连续 5 d注射复方麝香注射及0.9%氯化钠注射的变化。在全身过敏实验中,6只豚鼠隔日3次腹腔注射复方麝香注射,于首次致敏后第14d和第 21d分别静脉注射复方麝香注射,观察 30 m i n内动物的变化。在溶血性实验中,观察本品在4 h内有无溶血和聚集现象。结果 复方麝香注射对家兔股四头肌无刺激作用,对家兔耳缘静脉无刺激作用,对豚鼠未见过敏反应,家兔无溶血现象。结论 复方麝香注射的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其安全可靠 。

  • 标签: 复方麝香注射液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早期良肢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中所取得的护理价值。 方法: 选择我院在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5 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 90 例作为护理对象,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 45 例,试验组应用 早期良肢综合康复护理,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护理前后生活自理能力评分。 结果: 试验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康复总有效率,数据对比 P<0.05 ;在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评分相近,经过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评分明显提升,组件数据对比有差异。 结论: 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早期良肢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自理能力,缓解偏瘫症状,取得了积极的干预价值,值得应用。

  • 标签: 脑卒中偏瘫 早期良肢位 综合康复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足月胎膜早破与头难产的关系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 2017年 8月 ~2019年 8月产妇 80例,其中 40例为足月胎膜早破产妇,设为观察组,另外 40例足月无胎膜早破产妇为对照组。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头难产发生率、产后出血率、顺产率等。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难产发生率、产后出血率均更高,而顺产率低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产妇更容易出现头难产的情况,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帮助产妇舒缓不适,提升顺产率。

  • 标签: 足月胎膜早破 头位难产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良肢综合康复护理干预价值。 方法: 本课题选取我院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10 月收治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共 58 例,随机划分为常规组( 29 例)和早期组( 29 例)。即常规组为常规护理干预,早期组为早期良肢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患者总有效率、康复效果。 结果: 常规组总有效率为 79.31% ,早期组为 96.55% ,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干预后患者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干预前,且早期组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于脑卒中偏瘫患者中,以早期良肢为核心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在提高患者总有效率的同时,改善神经功能缺损度、肢体功能和生活自理能力,应引起重视。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早期良肢位 综合康复护理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紫外线光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效果及价值。 方法: 选择 2016 年 2 月 -2018 年 4 月间入院接受治疗的 88 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为对象,共设 2 组,分别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 44 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观察组连续使用紫外线光疗进行治疗。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7.7% ,对照组为 86.4% ,差异明显( P < 0.05 )。比较不良反应,未见明显差异( P > 0.05 )。 结论: 对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使用紫外线光疗进行治疗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使用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紫外线光疗仪 寻常性银屑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 : 产后尿潴留 是由于妊娠期间,胎儿和子宫不断增大并对周围的组织器官造成压迫,在分娩时,胎儿从子宫颈进入产道的过程加剧了对周围组织器官的压迫程度,当产妇的膀胱被压迫影响后,加上麻醉药物的麻醉效果影响,较长时间不能恢复,便会发生尿潴留现象,在分娩后持续的对产妇的身体造成严重的疼痛和不适,影响其产后恢复。肌肉刺激治疗是缓解膀胱被压迫,改善膀胱受损情况的重要治疗方式,也是使用频率较高的治疗方式, 本文就此展开 肌肉刺激治疗产后尿潴留相关内容的 综述,所述观点仅供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行参考。

  • 标签: 尿潴留 肌肉刺激治疗仪 麻醉药物 器官压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特定时间段( 2017年 2月至 2018年 1月)我院心血管内科接收的 88例 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临床护理办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 前护理。结果:在对观察组患者实施前护理之后,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在对急性心肌梗死伴心律失常患者患者的护理中前护理,能够很好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降低住院时间和住院花费;值得医护人员在临床中推广并使用。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心律失常 前位护理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