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3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探究染色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 2013年 8月 -2017年 8月我院收治的 500对夫妇( 1000例)复发性流产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健康的 500例夫妇为对照组,开展染色检查,分析其和复发性流产发生关系。结果:在 RSA组内,男性染色多态性检出率明显比女性高,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P< 0.05.对照组性别间无明显差异, P> 0.05.和正常对照组相比, RSA组的 Yqh-、 Yqh+、 16qh+、 9qh+、 D/G、 1qh+以及 inv(9)核型分布数量明显较多, P< 0.05.结论:复发性流产者存在染色多态性特征,其和疾病发生存在相关性,在病因分析时,应重视染色多态性作用。

  • 标签: 染色体 多态性 核型分析 复发性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中期2205例胎儿羊水染色核型情况。方法:于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抽取2205例孕中期实施胎儿羊水染色核型检测的人员,对胎儿染色异常类型和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2205例孕妇中,经胎儿羊水染色核型检测后,结果显示有132例染色异常人员,占比为5.99%;其中有75例数目异常、有57例结构以上。根据不同产前诊断指征进行统计分组,异常发生率分别为:高龄组8例,占比为6.06%;唐筛高风险组5例,占比为3.79%;超声异常组25例,占比为18.94%;NIPT阳性组89例,占比为67.42%;其他组5例,占比为3.79%。结论:经检查结果分析,依照产前诊断相关指征指导孕妇实施产前诊断,进而有效的预防出生缺陷,使胎儿出生质量提升。

  • 标签: 孕中期 胎儿 羊水染色体核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20例新生儿外周血染色核型。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1月收治的320例出生缺陷儿,为新生儿实施细胞遗传学的分析,就是通过细胞培养获得中期分裂相,实施外周血染色核型的分析。结果:320例新生儿中,发现有45例染色异常核型,占比有14.06%%。有213例患者存在染色数目异常,其余107例患儿存在结构异常。新生儿最常见的遗传疾病为21三综合征,占总数的51.11%,其次发病率最高的为性染色异常,占总数的20%。结论:实施染色核型分析对保证优生优育有重要意义,也是其最重要的诊断依据,在产前实施诊断检查能够有效预防21三胎儿的出生。因此必须要重视对羊水细胞实施染色核型分析,可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保证人口出生素质。

  • 标签: 新生儿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 诊断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讨论不良孕产史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核型特点。方法:选择1174例在医院中由于不良孕产史实行羊膜腔穿刺羊水细胞胎儿染色核型分析的孕妇,根据不良孕产史不同分为四组,其中A组为生育过遗传代谢性疾病或者单基因遗传性疾病的患儿,B组为孕育过染色病的患儿,C组为夫妇一方为染色异常携带者,D组为既往不良孕产史病因不详。结果:本文共选择1174例由于不良孕产史实行羊水染色的核型分析的孕妇,其中有44例孕妇羊水出现异常染色核型,检出率达到3.75%。其中有3例发生21-三综合征,有3例出现性染色异常,有2例发生额外小染色,有3例出现18-三综合征,有1例发生14号染色结构异常,有21例出现染色多态性变异。A组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2.68%,B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2.50%,C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28.57%,C组的胎儿染色异常率达到3.99%。结论:在不良孕产史孕妇中检测胎儿染色核型分析,有利于及时发现异常染色核型,减少新生儿的先天性疾病发生率。

  • 标签: 不良孕产史 孕妇 羊水细胞 胎儿染色体核型
  • 简介:【摘要】目的:于胎儿染色异常产前诊断中超声软指标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对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前超声检查的的100例孕妇进行研究,均进行超声检查,总结检查结果和随访结果。结果:在本课题的100例孕妇中,有16例出现超声孤立软指标异常,有1例合并染色异常;有1例出现超声两项及以上软指标异常,且合并染色异常。共有17例孕妇的超声软指标异常,有2例合并染色异常。给予17例超声软指标异常的孕妇随访,染色异常的2例胎儿引产,经染色核型分析证实:1例是18三综合征、1例是21三综合征。其余15例孕妇中,14例孕妇顺利分娩,有1例流产,均未发现存在染色异常。结论:于胎儿染色异常的产前诊断中,超声软指标异常更早提示染色异常可能性,尤其是两项及以上软指标异常时,从而可提高胎儿染色异常的检出率,减少侵入性检查的风险。

  • 标签: 胎儿 染色体异常 产前诊断 超声软指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孕妇羊水细胞胎儿染色分析在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通过对高危孕妇358例实施羊膜腔穿刺术,检测胎儿羊水细胞染色的异常率和染色核型。结果:全部高危孕妇均完成穿刺,羊水细胞培养一次成功率为99.8%。358例高危孕妇羊水细胞标本中有13例染色异常核型,异常率为3.63%。在13例染色核型异常患者中,包括7例高龄孕妇,3例唐氏高危非高龄孕妇,3例不良孕产史。将高龄作为产前的评估指标的孕妇78例中,21-三、18-三的检出率为5.14%,与非高龄检出率对比具有差异表示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羊水细胞染色检查作为高危孕妇的一般检查手段,在产前实施检查可有效减少缺陷儿的出生率,符合我国优生优育的国策,提高了我国的整体人口素质。同时,超声引导下实施羊膜腔穿刺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和准确度。

  • 标签: 高危孕妇 羊水细胞染色体分析 产前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45,X/46,XY属于染色异常性腺发育异常,临床上较罕见,患者可表现为身材矮小、性腺及外生殖器发育异常、乃至出现性腺恶变,本研究对1例45,X/46,XY嵌合体患儿进行报道,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以及规范此类患者的管理。

  • 标签: 45 XY/46 XY 性腺发育异常 染色体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染色微阵列分析技术(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在产前诊断应用过程中,孕妇对 CMA信息需求的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法,现场录音,并以Colaizzi分析法对资料整理归纳和分析。 结果 根据受访者对CMA在产前诊断中的认知,提炼出以下主题包括:对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获得 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的需求,理想的决策援助方式;对目前价格的接受情况和报告查询途径的需求不一。 结论 孕妇对CMA产前检测相关知识缺乏,期望从 医院获得专业的健康指导,重点关注的是检测结果对胎儿、妊娠结局的影响;与获得的临床价值比较,检测价格等服务模式的需求,并不是影响孕妇对 CMA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 标签: 孕妇 产前诊断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芯片 质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扁桃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10名慢性扁桃患儿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分析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扁桃剥离手术治疗方案,分析组采用低温等离子扁桃切除术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长、住院时长)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结果:分析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饮食时长、住院时长和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各组数据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扁桃切除手术可以减少患儿手术创伤和术中出血,保障其更快康复,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有效治疗慢性扁桃患儿。

  • 标签: 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术 慢性扁桃体患儿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儿童扁桃腺样切除术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所选择的对象为我院 2019年 2月 -2020年 1月间收治的行扁桃腺样切除术的患儿 60例,并将其按照实施的不同护理方式进行平均分组,将其中 30例患儿设为对照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再将剩余 30例患儿设为实验组,对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 在儿童扁桃腺样切除术中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供临床借鉴。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 儿童 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布洛芬对映异构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