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探讨

陈佩,蒋桂香,王静

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南 衡阳 421002

摘要目的:探究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0对夫妇(1000例)复发性流产者为研究对象,另取健康的500例夫妇为对照组,开展染色体检查,分析其和复发性流产发生关系。结果:在RSA组内,男性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明显比女性高,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性别间无明显差异,P>0.05.和正常对照组相比,RSA组的Yqh-、Yqh+、16qh+、9qh+、D/G、1qh+以及inv(9)核型分布数量明显较多,P<0.05.结论:复发性流产者存在染色体多态性特征,其和疾病发生存在相关性,在病因分析时,应重视染色体多态性作用。

关键词染色体;多态性;核型分析;复发性流产

复发性流产(RSA)主要指的是连续出现2次或者以上的自然流产。有文献证实,RSA的发生率为1.00%。其为妇产科领域中一个较有价值的研究课题。染色体多态性指的是广泛存在于正常群体的中为染色体变异。既往观点指出,染色体多态性并不会导致生物个体的表型变化,其对于生物体无明显危害,但诸多实验指出:这类多态性存在一定的临床效应,和不良妊娠存在相关性1】。因此,为了分析染色体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结合实际情况,本文选择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1000例复发性流产者为研究对象,全面分析RSA和染色体多态性的关系,现将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500对夫妇(1000例)复发性流产者为研究对象。入选者均流产两次或者以上,年龄区间为23.15-41.56岁,平均年龄为(29.63±2.14)岁。另取同期间内来我院体检的无生殖异常者500对夫妇(1000例)为对照组,年龄区间为25.15-43.28岁,平均年龄为(30.14±2.18)岁。两组数据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依照常规方式,抽取受试者静脉血3ml开展研究,使用肝素钠抗凝,后将其接种在外周淋巴血细胞内。将其放置在37℃恒温箱培养,时间为72h。使用常规方式收获细胞。制备好中期染色体玻片样本,开展G显带分析。如在必要情况下,应进行C带分析。

每个受检者计数30个分裂相。分析3核型。对于非正常的核型,开展加倍分析计数,相关结果依照最新出版的《人类细胞遗传学国际命名体制》完成命名。

1.3观察指标

  1. 分析两组染色体多态性性别组成情况。

  2. 分析两组多态性核型分布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本实验使用SPSS20.0专业统计学软件,对数据内计数资料开展χ2检验,当P<0.05时,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

  1. 结果

2.1两组染色体多态性性别组成情况

在RSA组内,男性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明显比女性高,组间数据存在明显差异,P<0.05.(74.47%vs25.53%)(χ2=12.263)。

对照组内,男性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和女性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55.56%vs44.44%)(χ2=2.255)。

2.2两组多态性核型分布情况

详细见表1.

表1:两组多态性核型分布情况[n,%]

RSA组

正常对照组

1qh+

12*

2

inv(9)

23*

8

9qh+

11*

1

16qh+

7*

0

D/G组

14*

2

Yqh-

15*

3

Yqh+

12*

2

总和

94*

18

备注:和对照组相比,*P<0.05.

  1. 讨论

染色体多态性主要指的是生物物种之间存在的正常变异,具体表现为同源染色体结构以及带纹强度存在不同。通常指的是遗传方面活跃性差,存在高重复序列结构异染色质区。范围为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Y染色体长臂长度异常、D/G组染色体短臂和1、9以及16号染色体次缢痕以及着丝粒增加等等2】

Inv(9)为染色体中发生两处断裂,当中间片段倒转180度后重新连接。出现在短臂以及长臂之间,存在倒位称臂间倒位。在这种情况下,染色体长臂和短臂递减。其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多态性而不涉及遗传物质丢失的核型。因此不存在遗传效应。最近几年有文献指出:Inv(9)在习惯性流产、不育症和出生缺陷人群中,发生率较高。在9号染色体内,q12为一个极容易出现自发性以及诱发性断裂的位置。倒位能令基因序列改变,进而产生不同的位置效应。在q12片段内,存在RLX基因,其有着调节生殖的效用。不但影响女性卵泡发育以及子宫内膜分化,也影响精子穿透卵子能力以及运动力。本文中,RSA组的Inv(9)检出率比对照组高,证实其和复发流产存在关联性。

Y染色体多态性的引致原因为长臂远段异染色质部分长度改变引起的。异染色质主要由大量重复序列DNA组成,Y染色体长度缺失一般和该DNA序列缺失、螺旋或者重复存在相关性,另外也存在种族差异。Yqh+是在该染色体长度大于相同染色体核型内18号染色体。小于21号染色体为Yqh-。

本组内,Yqh-检出率较高,其导致流产的机制可能因为Y染色质内大量重复DNA序列丢失,引起基因功能丧失,影响精子质量。

对于此,建议高危男性开展Y染色体检查,明确其染色体中携带的基因是否缺失。

Yqh+引起流产原因为异染色质中存在大量重复的DNA。减数分裂时和X染色体配对造成影响,引起有丝分裂错误。影响正常基因表达,发生流产3】

在RSA组内,男性染色体多态性检出率明显比女性高。出现该差异的原因可能和男性的Y染色体多态性发生率高相关。在Y染色体中,具有大量和精子生成以及生殖有关的基因,男性生殖能力发挥依赖于上述基因的协同作用。常染色体多态性也为引起男性生殖功能异常的重要因素。比如,男性不育症者精子FISH检测非整倍体发生率较高,证实在分析RSA病因时,应重视男性染色体多态性作用。

1、9、16号染色体次缢痕增加1、9和16号染色体长臂次缢痕长度改变也为造成染色体变异的关键因素。之所以产生次缢痕增加现象,主要因为染色体异染色质存在高度重复DNA序列增加现象,在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对同源染色体联会以及配对造成影响,进而产生了非整倍体配子,进而造成流产,或者因为染色体均衡性差,令配子无法受精,导致不孕不育。

D/G组染色体随体或者短臂变异D组以及G组的染色体随体和短臂多态性变化会造成成染色体异常。影响有丝分裂过程,令胚胎发育异常,引起流产以及胚胎停止发育等,随体增大或者减少,可能会增加端着丝粒染色体不分离,引起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配子以及胚胎非整倍体出现。引起在死胎、流产。随体的变化可能会增加端着粒染色体不分离,进而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出现异常配子以及胚胎非整倍体产生。导致死胎流产。本组证实,D/G组染色体的随体或者短臂多态性,和复发性流产存在相关性。

参考文献:

[1]熊文栋,王连云,易宝珠.染色体多态性与女性不良孕产关系探讨[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14):2053-2054.

[2]朱航,朱红芬,齐涵沁.复发性流产女性的性激素与染色体核型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7,(1):48-49.

[3]陆宏,焦海燕,党洁,等.复发性自然流产与染色体核型关系的分析[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6,38(2):15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