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胸腔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8年6月-2019年12月我院的80例胸腔肺叶切除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参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围手术期各自予以的为常规护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上的不同。结果:研究组首次排便、拔管及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的短,均为P<0.05,VAS评分比对照组低,数据为P<0.05,组间差异显著。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肺叶切除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良好,有利于促进病情康复,缓解疼痛,具有在临床中全面推广的价值。

  • 标签: 胸腔镜肺叶切除术 围手术期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人性化干预对胸腔肺大泡切除患者应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科在2018.1-2020.1月收治的66例进行肺大泡切除的患者,通过抽签的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3例,为观察组患者实施人性化干预护理,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这两组患者应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小于对照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要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在实施胸腔肺大泡切除时,为患者进行人性化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促进患者身体更加快速的恢复,可以广泛的推广于临床中。

  • 标签: 人性化干预 胸腔镜下肺大泡切除术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胸腔肺段切除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研究和讨论。 方法: 选取 2017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期间到我院 进行治疗的 80 例胸腔肺段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这些患者在没有任何干预的条件分为 2 组,每组 40 人。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护理手段,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的生存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存率为 95.37%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6.66%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4.88%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1.69%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3.14%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4.71% ( P < 0.05 )。 结论:在 胸腔肺段切除患者的治疗 过程中运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手段,能够有效的促进和提升患者的恢复效果,大幅度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运用及推广于临床治疗过程中 。

  • 标签: 快速康复 外科护理 胸腔镜肺段切除术 术后恢复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肺大泡切除患者围手术期优实施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随机采样的方式,将我院收治 70例行胸腔肺大泡切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以盲选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例。对照组围期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感染率与复发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感染率与复发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对胸腔肺大泡切除患者围手术期采取优质护理干预,能够优化其手术指标,降低术后切口感染率和复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 围手术期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外科胆囊结石切除手术中使用 腹腔胆囊切除和 逆行胆囊切除,观察两种手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时间为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8 月,并且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使用 腹腔逆行胆囊切除,和治疗组采用 腹腔胆囊切除。 结果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后,在治疗效果中出现的并发症、肠胃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腹腔每天引流量没有差异,有相同的治疗效果,( P>0.05 ),数据无差异;在两组使用的手术时间,手术中补充液体量和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有差异,其中观察组优于对照组,( P<0.05 ),数据有差异。 结论 : 腹腔胆囊切除 治疗胆囊结石 效果更加明显,该种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次全胆囊切除术 逆行全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 在治疗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患者中对比三孔法和单孔法胸腔肺大炮切除的疗效。方法 在我院 2019年 6月 -2020年 1月期间收治的肺大泡伴自发性气胸患者中筛选出 72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分成两组。对照组 (36例 )患者使用三孔法胸腔肺大泡切除,试验组 (36例 )患者使用单孔法胸腔肺大泡切除。对比这两种治疗方式的疗效。 结果 试验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且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单孔法胸腔肺大泡切除对自发性气胸疗效要比三孔法更好,值得应用。

  • 标签: 单孔法 三孔法 胸腔镜下切除术 自发性气胸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腹腔子宫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深入的探究。方法 本文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20年3月我院妇科收治的6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腹式子宫切除,实验组则进行腹腔子宫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性生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且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的性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的护理效果。方法:运用数字随机抽取的方式,从我院消化内科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接收并行内切除手术治疗的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患者中,抽取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然后采取分析患者手术期间的护理情况。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内切除治疗消化道黏膜下层肿瘤的围期加强护理配合,有利于提高手术效果,保障患者安全。

  • 标签: 消化道黏膜 下层肿瘤 内镜全层切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腔解剖性肺段切除在肺结节治疗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4例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肺叶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解剖性肺段切除。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平均住院时间、肺功能指标与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活量(VC)与最大通气量(MVV)组间对比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衰竭、咯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结节治疗中,使用胸腔解剖性肺段切除产生的价值显著,能够缩短手术干预时间、减少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引流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增加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同时也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胸腔镜 解剖性肺段切除 肺结节 治疗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 胸腔 肺癌根治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疗效。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12-2018.12 期间内收治的 58 例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29 例,使用常规开胸手术进行治疗)与观察组( 29 例,采用胸腔肺癌根治),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疼痛指数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后结果显示观察组各项指标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相比常规开胸手术来说 胸腔肺癌根治 在肺癌中的疗效更好,还可减少中出血、术后疼痛与并 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胸腔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接诊的 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 49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予以围手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与胸部可活动时间均少于对照组 ;且并发症发生率 6.1%明显低于对照组 4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胸腔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予以围手术期护理,可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信念,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值得临床积极推广应用。    【关键词】胸腔 ;可吸收肋骨钉固定 ;肋骨骨折    多发肋骨骨折属胸部较普遍创伤形式之一,由于胸壁的不稳定性而导致发生严重的呼吸、循环功能等障碍,继而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衰竭、低氧血症以及肺不张等严重并发症 [1]。不仅需要应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加紧治疗,更要采取有效护理方法加强护理,本文就以 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胸腔可吸收肋骨钉固定治疗多发肋骨骨折的护理效果予以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表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本院接诊的 98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 49例,其中男 30例,女 19例,患者年龄 22~ 68岁,平均年龄 51.2±2.5岁 ;肋骨骨折数 3~ 10根,平均 6.7±0.4根 ;观察组患者 49例,其中男 27例,女 22例,患者年龄 25~ 70岁,平均年龄 54.5±3.1岁 ;肋骨骨折数 4~ 13根,平均 7.2±0.8根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P>0.05),具有可比性,且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 ;对观察组患者予以患者围手术期护理: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    由于突发外伤,患者会产生一定的焦虑,且剧烈的疼痛会为患者带来恐惧感,针对于此,护理人员需要以亲切、和蔼的态度,对患者讲解其骨折的相关知识,手术治疗过程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焦躁不安心理,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1.2.1.2疼痛护理:    及时予以患者安慰,并采取一定的镇痛措施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特点,对其采用不同的疼痛评估工具,且随时记录用药效果 ;予以患者胸部的肋骨固定带外固定,需注意其松紧程度,移动患者时动作需轻柔,帮助患者减少由于咳嗽等外力原因造成的疼痛。     1.2.2术后护理:     1.2.2.1呼吸道护理:    拔出气管后,予以患者妙招吸氧,术后第二天予以雾化吸入,每天 2~ 3次 ;鼓励患者多饮水,辅助咳痰,如若无力咳痰,可通过压迫其气管刺激咳嗽。     1.2.2.2胸腔引流管护理:    确认患者胸管位置,近胸端采取高举平台法固定在患者胸部,避免发生意外拔管的问题 ;术后 12小时内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活动性出血,如若发生心率加速、血压下降等变化,及时告知医生 ;引导患者加强对引流管的自我护理。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使用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法,研究组进行胸腔切除手术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预后质量。    【关键词】 胸腔;肺大疱切除;气胸    肺大疱破裂会引发气胸,临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低 [1]。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大、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内使用范围扩大,临床采取胸腔辅助切除肺大疱 [2]。本文研究胸腔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7例、女性 22例,年龄 21~ 69岁、平均年龄( 44.2±3.8)岁,病情: 1例双侧气胸、 18例左侧气胸、 30例右侧气胸。对照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4例、女性 25例,年龄 22~ 68岁、平均年龄( 43.9±3.2)岁,病情: 2例双侧气胸、 19例左侧气胸、 28例右侧气胸。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临床差异( P>0.05),治疗效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第四、第五肋间开胸,切除肺大疱、切口缝合,胸壁撒滑石粉,关闭胸腔,放置引流管。研究组进行胸腔切除,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分别在:腋中线与第 6肋间、腋前线与第 6肋间、腋后线与第 6肋间制造切口,放置胸腔探查,吸除胸腔积液、钝性分离胸膜粘连,切割肺大疱,固定胸膜、缝合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者发生恶化。    并发症:伤口感染、脑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属于回顾性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2.0处理并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 x ±s)记录,进行 T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记录,进行卡方检验统计。计算结果中, P<0.05提示项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包括:脑梗死和消化道出血各 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包括:脑梗死 3例、室性心律失常 2例和消化道出血 3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组织或脏层胸膜、肺组织表面气肿空泡破裂,肺组织和支气管中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气胸。常见病因之一是肺大疱破裂,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保守治疗为胸腔引流或穿刺,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背景胸腔手术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胸膜腔无黏连属于胸腔肺大疱切除的绝对适应症,与常规的开放手术相比,胸腔肺大疱切除具有创伤小、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过去认为胸膜腔粘连的气胸是胸腔手术的禁忌症,很多学者认为此类患者不适合采用胸腔手术治疗,导致胸腔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局限。然而胸膜腔粘连患者在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时,为保证胸腔显露充分,需做 15cm以上切口,且者无法于直视下操作,通常采用盲目的钝性分离,难以看到出血且止血困难。胸腔的应用可为手术医师提供清晰的野,通过调节腔可使粘连部位充分暴露,便于中对粘连进行分离,可有效防止大出血发生,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随着内科技术更新和器械精密度提高,临床逐渐使用胸腔辅助切除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 [4]。    本文对比研究开胸手术和胸腔治疗肺大疱并发气胸的临床效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本次研究总结结果与国内相同时间内临床报道一致 [5]。    胸腔手术方法避免传统手术开胸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过大损伤,利于术后康复,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几率。开胸手术术后容易出现炎症反应,破坏胸膜和肺部周围组织,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胸腔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 .经电视胸腔肺大疱切除对肺大疱并发气胸的治疗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 33): 228229.     [2] 滕洪,王述民,曲家骐,等 .胸腔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 70例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 11): 974976.     [3] 许世广,童向东,王述民 .电视胸腔治疗自发性血气胸 13例临床分析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06( 08): 204205.     [4] 洪英财,陈怀生,林少霖,等 .电视胸腔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临床分析 [J].河北医学, 2015, 21( 10): 15851588.     [5] 刘军,强泽好,郭鹏 .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当代医学, 2015, 21( 01): 5253.

  • 标签:
  • 简介:  【摘 要】 目的:研究使用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按照患者对治疗方法的选择,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法,研究组进行胸腔切除手术法,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结论: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预后质量。    【关键词】 胸腔;肺大疱切除;气胸    肺大疱破裂会引发气胸,临床采取手术切除治疗,复发率低 [1]。传统开胸手术对患者身体伤害大、术后康复时间长、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内使用范围扩大,临床采取胸腔辅助切除肺大疱 [2]。本文研究胸腔肺大疱切除手术治疗气胸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选择我院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进行研究,结果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抽取笔者所在医院胸外科 2017年 3月至 2019年 3月收治肺大疱并发气胸患者 98例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自愿参与研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案的结果,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7例、女性 22例,年龄 21~ 69岁、平均年龄( 44.2±3.8)岁,病情: 1例双侧气胸、 18例左侧气胸、 30例右侧气胸。对照组有 49例患者,男性 24例、女性 25例,年龄 22~ 68岁、平均年龄( 43.9±3.2)岁,病情: 2例双侧气胸、 19例左侧气胸、 28例右侧气胸。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临床差异( P>0.05),治疗效果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传统开胸手术,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第四、第五肋间开胸,切除肺大疱、切口缝合,胸壁撒滑石粉,关闭胸腔,放置引流管。研究组进行胸腔切除,患者全麻、健侧气管插管,分别在:腋中线与第 6肋间、腋前线与第 6肋间、腋后线与第 6肋间制造切口,放置胸腔探查,吸除胸腔积液、钝性分离胸膜粘连,切割肺大疱,固定胸膜、缝合切口。放置胸腔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 [3]    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显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有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是临床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没有好转或者发生恶化。    并发症:伤口感染、脑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消化道出血等。     1.4 统计学处理    本文属于回顾性分析,所得实验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 22.0处理并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 ±标准差( x ±s)记录,进行 T检验统计;计数资料使用百分比( %)记录,进行卡方检验统计。计算结果中, P<0.05提示项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治疗效果统计    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两种治疗方案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包括:脑梗死和消化道出血各 1例,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包括:脑梗死 3例、室性心律失常 2例和消化道出血 3例,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3 讨论    自发性气胸是由于肺组织或脏层胸膜、肺组织表面气肿空泡破裂,肺组织和支气管中气体进入胸腔造成气胸。常见病因之一是肺大疱破裂,可以进行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临床保守治疗为胸腔引流或穿刺,短期疗效显著,但是复发率高,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微创技术不断发展背景胸腔手术在气胸治疗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胸膜腔无黏连属于胸腔肺大疱切除的绝对适应症,与常规的开放手术相比,胸腔肺大疱切除具有创伤小、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等优点。过去认为胸膜腔粘连的气胸是胸腔手术的禁忌症,很多学者认为此类患者不适合采用胸腔手术治疗,导致胸腔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较局限。然而胸膜腔粘连患者在实施常规开放性手术时,为保证胸腔显露充分,需做 15cm以上切口,且者无法于直视下操作,通常采用盲目的钝性分离,难以看到出血且止血困难。胸腔的应用可为手术医师提供清晰的野,通过调节腔可使粘连部位充分暴露,便于中对粘连进行分离,可有效防止大出血发生,对患者的创伤较小。随着内科技术更新和器械精密度提高,临床逐渐使用胸腔辅助切除肺大疱治疗自发性气胸 [4]。    本文对比研究开胸手术和胸腔治疗肺大疱并发气胸的临床效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 97.0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 75.51%,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优越( 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 4.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 16.33%,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P<0.05)。本次研究总结结果与国内相同时间内临床报道一致 [5]。    胸腔手术方法避免传统手术开胸对患者身体造成的过大损伤,利于术后康复,减少患者术后感染几率。开胸手术术后容易出现炎症反应,破坏胸膜和肺部周围组织,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胸腔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时间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预后质量。    综上所述,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有效,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 .经电视胸腔肺大疱切除对肺大疱并发气胸的治疗价值 [J].中国医药指南, 2013, 10( 33): 228229.     [2] 滕洪,王述民,曲家骐,等 .胸腔手术治疗老年自发性气胸 70例 [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3, 13( 11): 974976.     [3] 许世广,童向东,王述民 .电视胸腔治疗自发性血气胸 13例临床分析 [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2, 06( 08): 204205.     [4] 洪英财,陈怀生,林少霖,等 .电视胸腔单操作孔方法行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临床分析 [J].河北医学, 2015, 21( 10): 15851588.     [5] 刘军,强泽好,郭鹏 .胸腔肺大疱切除治疗气胸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J].当代医学, 2015, 21( 01): 5253.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分析对甲状腺次切除患者予以期护理 ,对病患的睡眠质量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 2016年 4月至 2018年 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甲状腺次全部切除的手术患者 100例,并且将他们分为两组,一组是参照组,参照组选取常规的护理,另一组是实验组,实验组选取手术期护理,实验组和参照组各 50例。比较两组焦虑评分 、睡眠质量状况评分 、抑郁评分 。结果: 护理前, 2 组患者的 焦虑评分 、睡眠质量状况评分 、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性( p > 0.05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 焦虑评分 、睡眠质量状况评分 、抑郁评分均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显著( p < 0.05 )。 结论:对甲状腺次切除患者予以期护理干预 ,能够增强患者的生命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医学界广泛推广 。

  • 标签: 全期护理 睡眠质量 甲状腺次全切除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肺癌根治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的 8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 组各 4 0例,分别予以 传统肺癌根治 胸腔 肺癌根治 ,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 VA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常规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肺癌根治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临床治疗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胸腔肺癌根治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本院的 80 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分为常规组和观察 组各 4 0例,分别予以 传统肺癌根治 胸腔 肺癌根治 , 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 结果:观察组的中出血量、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时间和术后 VAS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且 观察组的淋巴结清扫数量多于常规组, 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实施胸腔肺癌根治可减轻患者的疼痛,降低中出血量、缩短手术用时,临床治疗价值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早期非小细胞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子宫切除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腺肌瘤的临床差异。方法:从2019年6月到2020年9月选取我院诊治的70例子宫腺肌瘤患者进行分析,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成两组,对比组35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35例接受腹腔子宫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术后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治疗时间、中失血量、下床时间、排气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两组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子宫腺肌瘤治疗中腹腔子宫切除治疗能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用优势显著。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开腹手术 子宫腺肌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腹腔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胆结石病人并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腹腔胆囊切除(LC)与小切口胆囊切除(MC)予以治疗,对比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与中出血量无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并发症率更低,但住院费用更高,P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 胆结石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