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HCV合并HIV感染者的肝功能、机体免疫和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 以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20年12月年收治的297例HIV/HCV合并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住院的单一HIV感染患者506例和单一HCV 感染患者1316例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抗HIVHCV病毒治疗前的肝功能、淋巴细胞及病毒载量等指标。结果 三组患者均以男性所占比例最高,各组性别间差异没有无统计学意义;单一HIV组和HCV组患者的感染年龄较HIV/HCV组偏大。HCV/HIV组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球蛋白的水平均高于单一HIV组和单一HCV 组患者,白蛋白、白球比均低于单一HIV组和单一HC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HCV/HIV组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蛋白高于单一HI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HCV/HIV组、单一HIV 组患者的CD4+ T 淋巴细胞、CD8+ T 淋巴细胞、CD4+/CD8+ 细胞比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CV/HIV 合并感染患者的 CD4+ T 细胞数量、CD4+/CD8+ 细胞比值水平比单一HCV感染者明显降低,而CD8+ T细胞数量水平与单一 HCV 感染患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1)。HIV/HCVHCV 病毒载量显著高于单一HCV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 ),HIV/HCV组和单一HCV组的HCV病毒载量与T淋巴细胞亚群无明显相关(P >0.05)。结论 与,HIV/HCV合并感染者较单一病毒感染者更易发生肝功能受损,CD4+ T细胞和CD4+/CD8+ 比值降低,免疫功能更加低下,HCV病毒载量升高,应加强此类人群的检测,尽早进行干预。

  • 标签: [] 丙型肝炎病毒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 重叠感染 细胞免疫 肝功能 病毒载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的-HCV、抗-HIV、抗-TP以及HBsAg的检查结果。方法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进行献血的1202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并对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的抗阳性率进行比较。结果初次献血者的抗-HCV、抗-HIV、抗-TP以及HBsAg的阳性率均要明显高于多次献血者,且两组献血人员的抗-TP以及HBsAg的阳性要明显高于抗-HCV以及抗-HIV的阳性率,初次献血者与多次献血者的各检查指标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初次献血者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概率要明显高于多次献血者携带传染性病原体的概率,在对献血人员进行常规身体检查时,对于首次献血人员的检查应当更加谨慎,力求通过完善的前期检查管理,严格控制传染疾病在献血过程中传播的概率。

  • 标签: HCV HIV TP HBsAg 血液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  RNA病毒载量与HCV抗体、AFP、AST、ALT关系以及HCV  RNA病毒载量对丙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09-2023.01我院收治的丙肝患者159例作为研究对象,并根据HCV病毒载量分成了高、中、低三组,比较它们三组之间HCV抗体、AFP、AST、ALT有无差异以及与FIB-4指数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CV RNA载量低、中、高间比较,HCV抗体、AFP结果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ALT结果P<0.05,随着HCV RNA病毒载量升高而增加。HCV RNA病毒载量的高低与FIB-4指数代表的肝纤维化分级无相关性。结论:HCV RNA病毒载量结合转氨酶来判断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而其对肝脏纤维化判断无明显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HCV RNA病毒载量 HCV抗体 AFP AST ALT FIB-4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不同检测方式在毕节市无偿献血者HBV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将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毕节市无偿献血者血液样本103519份纳入研究范围,按照《血站技术操作规程》2019版规定对献血者样本进行酶联免疫和核酸检测,分析无偿献血者HBV检测结果。结果:2019年共计38173份,233份不合格,酶联免疫法筛查出HBsAg阳性142份,阳性率为0.37%,核酸检测出阳性71份,阳性率为0.19%;2020年共计33813份,229份不合格,酶联免疫法筛查出HBsAg阳性120份,阳性率为0.35%,核酸检测出阳性61份,阳性率为0.18%;2021年共计31533份,273份不合格,酶联免疫法筛查出HBsAg阳性99份,阳性率为0.32%,核酸检测出阳性52份,阳性率为0.17%。对2021年其中1例HBV DNA阳性标本进行追踪分析,存在血清学转换情况,属于“窗口期”感染情况。结论:

  • 标签: 无偿献血 酶联免疫 核酸检测 HBV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74例丙型肝炎病毒(HCV)基因分型实验室检测结果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HCV基因分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者抗-HCV和丙型肝炎病毒RNA核酸定量均为阳性的标本,采用丙型肝炎基因分型特异性引物及荧光探针,应用一步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结合Taqman技术对HCV进行Ⅰ型和非Ⅰ型的荧光PCR分型检测。结果检测74例标本共检出两种基因型,分别为Ⅰ型基因30例,非Ⅰ型基因44例;74例感染者有输血者40例。结论74例感染者各基因型男女感染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输血感染丙型肝炎病毒无性别差异。综合分析,HCV基因分型对丙型肝炎的预防、诊断、治疗、个体化用药以及愈后评估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 基因分型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HBV相关的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的检测意义。方法:选取82例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HBV-ACLF患者,将其例为观察组,再选取60名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人,将其例为对照组,对其均行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和体液免疫指标(IgG、IgM、IgA)的检测,观察并比较两组各指标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CD4+、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8+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gG、IgM、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ACLF患者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紊乱,临床上加强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和体液免疫指标的检测,能够对患者的病情状况进行预测,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HBV-ACLF T淋巴细胞亚群 体液 免疫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治疗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本院接收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组,可分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行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行基于索磷布韦方案治疗(索磷布韦+利巴韦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2周后HCV RNA阴性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2周后,观察组患者HCV RNA阴性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索磷布韦方案治疗 HCV相关性肾小球肾炎 耐受性 预后
  • 简介:【摘要】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人体后,通过攻击人体表面的CD4白细胞从而导致人体免疫系统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使人体非常容易感染各种疾病。自1981年报道全球首例艾滋病患者以来,艾滋病的防治已经走过了40个年头,抗病毒治疗使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虽然迄今为止全球已报道了3例 AIDS患者治愈,但这3例患者各具特点,临床可复制性不强,因此目前医学界对于HIV的治疗仍然无法攻克。通过对我院在治的1例HIV患者病毒载量已处于TND(Target Not Detected,目标未检出),经多次检测抗体情况,抗体结果呈现不确定或阴性,停用抗病毒药物后进行规律随访。随访中发现患者病毒载量出现反弹,再次纳入抗病毒治疗人群管理。通过该病例探讨病毒载量处于TND的HIV患者抗体出现不确定或阴性时停用抗病毒治疗的可行性和存在的问题。

  • 标签: HIV抗体不确定 病毒载量 TND
  • 简介:【摘要】:目的: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在HIV阳性腹部及肛门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3月-2024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HIV阳性腹部及肛门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划分两个小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和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应用手术室细节护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HIV病毒感染风险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要都比对照组表现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细节护理应用在HIV阳性腹部及肛门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 标签: 手术室细节护理 HIV阳性腹部及肛门手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EGF基因多态性与HBV相关原发性肝癌对化疗药物顺铂敏感性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院内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应用顺铂药物化疗,化疗2周后进行效果评估。观察治疗有效与无效患者的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观察不同基因分型患者化疗有效率。结果:肿瘤大小以5cm进行区分,两组患者的化疗有效率并无差异性;分化程度方面,中高分化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为41.54%,与低分化患者的52.73%对比无差异性(P>0.05)。rs3756261基因型患者的化疗有效率之间并无差异性,但化疗后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rs11568835基因型中患者化疗有效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化疗后复发率之间无差异性。结论:EGF经活化NF-κB信号通路可影响原发性肝癌发生与发展。同时在EGF基因多态性对于患者化疗敏感性也可形成一定影响。

  • 标签: EGF 基因多态性 HBV 原发性肝癌 化疗药物 顺铂 敏感性 关系
  • 简介:摘要: 在对艾滋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 HIV潜伏库 是重要的一个需要注意的地方,她对治疗效果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CD4+T细胞在 HIV潜伏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 包括了很多种类的细胞亚群, 正是这些细胞亚群对 HIV潜伏库 进行了重要的维持。 所以对于这些细胞亚群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对这方面的免疫学机制的研究也是十分有必要的, 文章就这些方面的内容展开了研究。

  • 标签: HIV潜伏库 CD4+T细胞 免疫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80例艾滋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经蛋白印迹检测法均已确诊,时间2017年04月-2019年04月,分组方式: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分为两组,参照组(行胶体金法检验)(40例)和研究组(行酶联免疫吸附检验)(40例)。比较两组阳性检出率、检验时间。结果 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检验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结论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应用价值更高,具有操作简单、速度快、费用低廉等优势,为艾滋病筛查提供有效方式,阳性检出率高,为后续诊治提供参考,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艾滋病 HIV抗体 阳性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疑似结核病患者接受 HIV 抗体检测干扰因素以及相应对策。 方法:选择 2017 年 9 月 -2018 年 9 月在疾控中心经 HIV 抗体检测的疑似结核病患者 200 例,对所选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 ELISA )对 HIV 抗体进行检测,并统计分析相关结果。 结果:在所选的 200 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有 176 例患者进行了 HIV 抗体的检测,受检率为 88.0% 。分析影响受检率的因素,其中文化程度在初中水平或者低于初中文化者、体力劳动者、咳嗽超过 2 周者均有较高的受检率( P < 0.05 )。 结论:肺结核疾病合并 HIV 的发病率在逐渐上升,应提升体检者的健康认知水平,尤其是对 HIV 抗体的认识,多鼓励和倡导患者,使其能提高临床检测的积极性。

  • 标签: 疑似结核病 HIV 抗体检测 干扰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1月-2018年7月共收治80例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化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9.55±1.46,总满意度为97.72±2.20,对照组患者护理效果满意度评分为7.23±1.44,总满意度为86.07±3.84,观察组满意度评分优于对照组。结论给予梅毒合并HIV感染患者个性化护理可以降低患者负性心理,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梅毒合并HIV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IV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并发顽固性腹水病患采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改善。方法:抽取200例HIV合并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稳固性腹水病患,至我院就诊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1月,遵循随机原则划分组别,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100例、综合性护理干预),就两组SAS、SDS、SF-36测评情况展开比较。结果:分析两组SAS、SDS评测分值,干预前两组数据一致(P>0.05),干预后观察组数据较对照组低(P0.05),在干预后均呈上升,且观察组测评分值相较对照组更高(P

  • 标签: 护理干预 HIV 病毒性肝炎 肝硬化 顽固性腹水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