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初产妇产褥期给予多途径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及对妇产褥期母婴并发症自我护理能力中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8月至2023年8月本院进行分娩的初产妇72例纳入研究,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成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多途径日常护理及健康教育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褥期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产妇急性乳腺炎、产妇痔疮、产妇便秘、婴儿湿疹等母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均高于同组护理前(P<0.05),但两组护理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EPDS评分均低于同组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后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初产妇产褥期给予多途径日常护理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负面情绪,降低产褥期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多途径日常护理 健康教育 初产妇产褥期 母婴并发症 自我护理能力
  • 简介:【摘 要】:护理管理是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变革与创新是推动护理管理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护理管理中的变革与创新的关键思考策略。文章首先强调了变革创新在护理管理中的重要性,随后探讨了信息化管理、柔性化管理、绩效管理等多种策略的实施方法,以推动护理管理的变革创新。此外,文章还强调了政策支持、组织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等关键因素对于护理管理变革创新的支持作用。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护理管理的发展趋势展望,包括人性化服务、多元化合作、国际化发展以及通过数据分析进行结果讨论等。

  • 标签: 护理管理 变革 创新 信息化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国家对基层医院公共卫生越来越重视,公共卫生管理功能的良好发挥对于促进基层医院的长期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要积极发挥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功能,通过明确管理范围,有效发挥基层医院在公共卫生事业中的作用,切实为人民群众的健康生命安全保驾护航。该文从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功能定位入手,分析了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基层医院公共卫生管理职能的几点策略,以期为医院公共卫生管理工作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 标签: 基层医院 公共卫生管理功能 功能定位
  • 简介:[摘要]一个医院的医务管理质量,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总体水平和患者的就医体验,间接影响着对外的口碑形象。如何提升医务管理质量,是每个医院都需要关注重视的。医院管理内容比较广泛,因此日常管理工作复杂度高,医务管理需要结合医疗行业的发展而开展,从而才能确保工作质量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全面探讨了医院提高医疗规范管理质量的具体策略,以促进医院高效发展。

  • 标签: []医院 医务 医务管理 管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医院传染病管理控制策略研究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7年 1月 --12月(对照组) 2018年 1月 --12月(观察组)我院传染病管理情况,分别为我院实施传染病传统管理实施传染病管理控制策略。分析医院防控效果以及患者的满

  • 标签: 传染病管理 传染病感染率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艾滋病合并结核病的诊断治疗策略。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共选取60例于2019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腔经腹膜后腔两种途径的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8年9月期间在我院采用腹腔镜治疗的20例肾上腺肿瘤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采用不同的手术法,随机均分为经腹膜后腔组经腹腔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功能恢复时间进行比较,并对两组患者在术中的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经腹腔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与经腹膜后腔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组经腹膜后腔组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38,P=0.016)。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经腹膜后腔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治疗肾上腺肿瘤,具有创伤小、出血量少及住院时间短等可靠的优点,经腹腔相对经腹膜后腔而言,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值得临床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经腹腔 经腹膜后腔 腹腔镜 肾上腺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1. 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前期状态的认知。2. 帮助患者及早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方法:1. 开展健康教育,普及糖尿病前期知识。2. 定期开展体检,对可能存在糖尿病前期的人群进行筛查。3. 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饮食、运动药物干预方案。4. 鼓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调整生活方式。结果:1. 大量患者成功识别并干预了糖尿病前期状态。2. 糖尿病患者数量明显减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结论:通过早期识别与干预策略,糖尿病前期患者能够及时发现并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有效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我们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糖尿病前期的认知,让更多人了解并参与到这项有意义的事业中来。

  • 标签: 早期干预 老年糖尿病 糖尿病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柱脊髓损伤临床及康复治疗途径。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柱脊髓损伤患者60例,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途径,对比2组优劣。结果:干预前,2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2组评分均有所提升,但观察组FMA评分与Barthel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与损伤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ASIA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的ASIA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HAMA焦虑评分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干预后的HAMA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依从性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依从性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有效的临床及康复治疗脊柱脊髓损伤患者,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丙肝的传播途径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本辖区医院2014年1月-2018年12月确证的丙肝患者50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分析患者丙肝症状、传播途径预防丙肝的护理措施。结果:分析500例患者临床传染途径包括血液感染、性传染、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染情况,其中血液感染占比最高,为76.80%。结论:针对丙肝患者临床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感染,其次为性传染、医源性感染、母婴传染,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临床症状情况,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利于降低丙肝感染率,提高患者病情控制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肝 传播途径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肝瘟湿热瘀黄证)的效果,分析该病的主要治疗理论。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100例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肝瘟湿热瘀毒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n=50)观察组(n=50)。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分别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难治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肝功能与PTA水平均有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相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肝瘟湿热瘀黄证)效果明确,用药安全,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多途径给药 乙型肝炎慢加亚急性肝衰竭 疗效 理论 分析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消毒灭菌的效果感染控制的状况,研究医院感染控制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以 2018年 6月至 2019年 6月期间各科室消毒灭菌情况展开调查研究,其中包含了空气消毒资料、表面消毒资料以及效果消毒剂资料等等,对消毒灭菌效果感染控制监测情况进行分析对比,以此为基础研究感染控制措施。结果:各个科室 6087份消毒灭菌资料中,合格样本为 5492份,合格率为 90.22%。而在本次消毒灭菌监测采集样本中, 2018年样本为 3043份,合格样品 2597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85.34%; 2019年样本 3044份,合格样本 2970份,采集样本合格率为 97.57%,充分证明了消毒灭菌监测合格率整体呈现为上升趋势,统计学有差异( P< 0.05)。空气资料、物体表面资料、一次性医疗用品资料、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以及医院污水资料,其中空气资料样本合格率 90.21%( 2812/3118),物体表面资料样本合格率 87.23%( 2196/2518),一次性医疗用品样本资料合格率 95.24%( 194/204),紫外线消毒辐射监测数据资料合格率 89.21%( 137/154),污水资料合格率 91.12%( 84/93)。结论通过对于各个科室的消毒质量的强化监测管理工作,选择边监测边整改的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促进医院的感染控制工作的提升,值得推广 。

  • 标签: 医院 消毒灭菌 感染控制 策略
  • 简介:摘 要:在社会飞速发展下,公共卫生安全的关注度也在升高,尤其是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对流行新性疾病的重视程度也在提升。为此本文则是解析了人畜共患病的含义,明确疾病的分类,随后对其传播途径特点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以此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

  • 标签: 人畜共患病 传播途径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应用医护合作策略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2020年4月-2022年3月收治的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我院ICU从2021年4月-2022年3月实施医护合作策略,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观察组,分别选取患者80例,比较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实施后医护人员合作评分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差错发生率较实施前明显降低(P<0.05)。结论:在ICU镇痛镇静安全管理中应用医护合作策略效果显著。

  • 标签: 镇痛和镇静 安全管理 医护合作策略 有效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胸痛患者实施急诊护理途径的作用及成效。方法:于2020年6月至2021年4月之间,在医院内挑选100例符合治疗标准且患有急性胸痛的患者,利用双盲法的分组方式,将所有研究对象均匀分成50例实施正常护理的对照组,以及另外50例实施急诊护理的研究组,将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作出统计。结果:疼痛评估中,研究组患者取得了更低分值,说明患者普遍处于轻度疼痛中,不会对后续治疗产生影响,与对照组患者存在一定差异(P<0.05);结果显示,研究组选取的护理方式更加全面,患者整体恢复情况更好,两组相比,差异较大(P<0.05)。结论:急诊护理途径对患者的帮助更大,应该被广泛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途径 急性胸痛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