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心理护理对急诊转运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80例急诊患者,患者均在急诊科紧急处理后需院内转运。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科转运的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比较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急诊转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转运 心理健康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宫颈癌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将我科室于2018年1月-2020年6月间收治的40位宫颈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两组,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常规护理组患者进行干预,精细化护理组在采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额外增加心理护理。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评分,发现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显著改善,而且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下降幅度远高于常规护理方式。结论: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护理方式,对宫颈癌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建议在临床中推广心理护理措施。

  • 标签: 宫颈癌 心理状况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急诊内科转运患者心理健康程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7月~2020年12月我科收治的200例急诊清醒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需实施转运行化验检查或住院。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急诊科转运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措施,统计分析两组心理健康状况和护理满意度并比较。结果 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00%,高于对照组的72.00%,P<0.01,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急诊转运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急诊科护理工作中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急诊转运 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针对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心理应激的影响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 2013年 1月— 2019年 3月入院拟行手术治疗的颅内肿瘤患者 2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1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还接受个体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 1天、术后 7天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入院时 SAS、 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在干预后的术前 1天、术后 7天 SAS、 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个体化心理干预能改善颅内肿瘤患者围术期焦虑抑郁状态,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个体化心理干预 颅内肿瘤 围术期 心理应激 焦虑 抑郁
  • 简介:摘 要:目的: 研究 心理护理对肛裂术后患者心理情绪和疼痛程度的影响。 方法: 选取我院 2018 年 5 月 -2019 年 6 月收治 70 例肛裂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肛裂手术,依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和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优于对照组,其焦虑和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护理后 VAS 疼痛评分对比,实验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运用心理护理的模式对肛裂术后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其焦虑的情绪,减少术后的疼痛程度,提升护理质量。

  • 标签: 肛裂 心理情绪 疼痛程度 心理护理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行为干预用于艾滋病预防控制的 临床应用 价值 。 方法: 选取 2019 年 6 月 ~2020 年 6 月于我中心 进行治疗 的艾滋病患者 70 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3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行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 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评分无明显差异 ( P> 0.05);干预 1 年后,观察组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情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05)。观察组患者的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 ( P< 0.05)。 结论: 行为干预用于艾滋病预防控制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知识知晓率、加强安全措施的落实,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行为干预 艾滋病 预防控制 价值 探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 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组以社会交往和交流障碍及重复刻板性行为、兴趣活动单一狭窄为核心症状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社交障碍、刻板行为及兴趣狭窄 ,共同限制和损害了儿童的日常生活功能。近年来 ASD的干预措施越来越多 ,应用行为分析 (ABA)是目前唯一经美国卫生局认可的治疗 ASD的方法 ,其有效性已经被证实 ,现已广泛应用于 ASD儿童的治疗。本文将主要从应用行为分析的基本理论、作用及与其它干预方法的效果比较进行综述。

  • 标签: 孤独症 谱系障碍 应用行为分析干预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慢性肾脏病患者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分别从上海长海医院虹口院区和上海曙光医院西院选择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均进行血液透析,一共 80 例,随 机 分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 40 例)实施康复疗法 联合心理 干预,对照组患者( 40 例)实施康复疗法联合 常规护理 。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分析对比。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 抑郁自评量表 (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 SDS ) 、焦虑自评量表 (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 SAS ) 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透析充分性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实施康复疗法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康复疗法 心理干预 慢性肾脏病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在喉癌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用认知行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收治的喉癌患者46例,按照护理路径的不同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 结果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要高于对照组,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

  • 标签: 认知行为护理 喉癌 应用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疏导的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急诊科实施输液治疗的16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疏导,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理状态的变化。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急诊输液患者实施心理疏导有助于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急诊 心理疏导 输液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在对患有强迫症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分析采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的具体临床效果。方法:对患有强迫症的患者进行随机抽选4例,通过对4例强迫症患者使用以正念为基础的认知行为疗法对其进行治疗。结果:通过对4例强迫症患者的相关研究和对量表图的分析可以得出,患有强迫症的患者在进行了以正念为基础的治疗法之后,其病情状况得到了很好的缓解。结论:在医院对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对其采纳以正念为基础的治疗方法相对来说治疗效果更佳,更加适合对于强迫症患者的临床治疗。

  • 标签: 认知行为法 正念 强迫症患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的提高,人们对健康观念也了更加深层的转变,同时这也对临床护理中的综合护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儿科护理作为医学护理的重要工作,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与理论性。在治疗中,由于患者的特殊性,让儿科护理工作非常特殊。通常儿科护理的患者都是 0 到 14 周岁的青少年,当他们生病住院时,由于自理能力、心理能力相对脆弱,所以不可能准确的、全面的表达自身需求。另外,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让他们养成了很多坏习惯。由于家长对疾病缺乏科学有效的认识,在对医护人员陌生的情况下,担心患儿在治疗期间所用的检查以及治疗,这样不仅不利于患儿检查,还会对患儿治疗、护理造成极大影响。针对这种现象,为了更好的进行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必须仔细研究、观察患儿以及患儿家长心里,用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有效引导,这样不仅能消除或者降低患儿恐惧感、紧张感,在得到患儿治疗的同时,也能得到更好的护理效果。在儿科护理中进行心理护理不仅满足了患儿家长提出的各种要求,同时也提升了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 标签:
  • 简介:【摘 要】疫情之下,人们的生活均受到了影响,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人们的生活中,不仅需要佩戴口罩,还需要严格遵循勤洗手、少聚集的指导。与此同时,疫情期间,人们的心态也产生了变化,如一些人产生了焦虑、恐惧社交等心理健康问题。基于此,本文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如何进行心理疏导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有关单位提供参考。

  • 标签: 新冠肺炎 疫情期间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心理护理在 乳腺增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9 月收治的 86 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分成两组:心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患者 43 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心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 )与抑郁自评量表( SDS )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 焦虑、抑郁程度,评价两组的护理满意度。 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 SAS 以及 SDS 评分均明显降低( P < 0.05 )。干预组干预后 SAS 以及 SDS 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加显著( P < 0.05 )。心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 97.6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81.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 乳腺增生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大力推广及应用 。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增生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运用价值。 方法: 选取 2018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期间,我院接收的 80 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利用抽签法,分成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 40 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健康教育联合心理护理,观察两组心理波动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实验组心理状态与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数据对比( P<0.05 ),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可以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护理质量,此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健康教育 心理护理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132例于2019年2月至2020年8月经临床确诊并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糖尿病患者,以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66例。132例患者均实施相同的常规化护理,观察组66例患者额外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合理饮食、坚持锻炼、规范用药、规律作息、情绪控制、定期复查等遵医行为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3项血糖值,都有降低,但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健康教育 糖尿病 遵医行为 血糖
  • 简介:摘要:心理问题是影响人们情绪和身心健康的原因之一,面对工作量与心理压力较大的医护人员,需要通过正确方式来调节他们的负面心理。本文就疫情期间实习护生的心理变化及干预对策展开相应论述。首先对可能导致心理变化的诱因进行了分析,如专业选择意愿和身边有无确诊病例等。随后在干预对策中的心理评估、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线上教学培训上提出了一些个人观点,希望能对有关学者的研究提供帮助。

  • 标签: 疫情期间 实习护生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此篇文章的目的主要是和大家一起来讨论心理护理干预,对普外围手术期患者康复的影响。在护理学专业,在围手术期的护理方式主要分为心理护理和普通护理,普通护理主要是给予患者较常规的护理,心理护理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通过给予患者心理安慰等一些专业的护理干预措施来为患者进行护理。经过临床上的调查,我们普遍发现采用心理护理方式的患者,手术成功率和术后康复率明显比常规护理要高。本篇文章我们将会主要论述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程度。

  • 标签: 普外科 心理护理干预 手术期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