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125I粒子植入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本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计例数为40例,入组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近期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6个月40例患者均存活,接受CT检查后判断CR、PR、SD、PD分别为9例、10例、15例、6例。局部控制率85.00%。治疗有效率47.50%。研究结果证实,患者性别、肿瘤直径和术后D90属于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选择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确保肿瘤局部良好控制,治疗安全性高,属于应用价值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案。分析结果证实,男性患者、肿瘤最大直径高于4.5cm,D90≥120Gy对近期疗效存在一定影响,需予以重视。

  • 标签: 125I粒子植入 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125I粒子植入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影响因素。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对象均为本院接受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总计例数为40例,入组时间为2020年6月-2021年6月。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判断近期疗效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术后6个月40例患者均存活,接受CT检查后判断CR、PR、SD、PD分别为9例、10例、15例、6例。局部控制率85.00%。治疗有效率47.50%。研究结果证实,患者性别、肿瘤直径和术后D90属于相关影响因素(P<0.05)。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选择CT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治疗可确保肿瘤局部良好控制,治疗安全性高,属于应用价值显著的微创治疗方案。分析结果证实,男性患者、肿瘤最大直径高于4.5cm,D90≥120Gy对近期疗效存在一定影响,需予以重视。

  • 标签: 125I粒子植入 非小细胞肺癌 近期疗效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米炭负显影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8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应采用常规甲状腺肿瘤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纳米炭负显影。结果:研究组甲状旁腺误切、PTH暂时性减低及低钙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PTH及血钙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主观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主观症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甲状腺肿瘤手术中实施纳米炭负显影可有效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应用。

  • 标签: 纳米炭负显影 甲状腺肿瘤手术 甲状旁腺
  • 简介:摘要:目的:继纳米碳在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精准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河北医科大学一院腺体外科50例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人,及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采用观察的甲状旁腺切除术,在术中采用非纳米碳技术进行甲状旁腺的负显影及淋巴结定位。如果手术中切除的甲状旁腺数量少于4个,可以不进行自体甲状旁腺移植,相反,进行自体甲状旁腺移植。比较术后 PTH、血磷、血钙、术前辅助检查中甲状旁腺数量、术中甲状旁腺激素下降、术中实际切除的甲状旁腺数目、手术时间、临床症状缓解程度、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术后两组病人的皮肤瘙痒、疼痛等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无术后切口感染、出血及喉返神经损伤;观察组手术耗时平均为252.33分钟,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3.27天,观察组术后住院天数为10.48天,对照组为13.27天,术后住院天数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纳米碳 尿毒症 甲状旁腺功能
  • 简介:【摘要】 目的 制备3D打印聚乳酸/纳米二氧化钛(PLA/TiO2)复合支架,并对其进行表征。方法 通过熔融沉积法3D打印PLA支架及PLA/TiO2复合支架。进行形貌、红外、压缩力学性能及药物释放性能测试。结果 显微镜下观察PLA支架和PLA/TiO2支架结构规则,交错连续网状结构,支架孔隙均匀。相对于PLA支架,PLA/TiO2支架的亲水性增强,且抗压强度满足松质骨要求。药物释放性能对照显示,PLA/TiO2支架延长了药物向周围释放的时间。体外细胞增殖实验得出,不同时间点两组支架的细胞均呈增殖趋势,PLA/TiO2支架的细胞增殖效果更佳。结论 3D打印PLA支架与PLA/TiO2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理化性能和细胞相容性,为3D打印载药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3D打印 聚乳酸 复合支架 药物缓释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脑胶质瘤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miR-128、miR-29c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2年5月收治的脑胶质瘤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肿瘤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血清miR-128、miR-29c的水平。结果:在治疗效果方面,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12%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在血清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miR-128(2.13±0.42)低于对照组的(2.52±0.53),miR-29c(0.68±0.21)高于对照组的(0.42±0.15),P<0.05。结论:在脑胶质瘤的治疗中,应用碘粒子植入联合肿瘤切除术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改善相关血清指标的表达水平,治疗效果十分理想。

  • 标签: 碘粒子植入 肿瘤切除术 脑胶质瘤 miR-128 miR-29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320排CT增强扫描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间质化疗对非血管介入治疗手术适应症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血管介入治疗手术适应症中晚期肝癌患者38例为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每组19例。对照组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用320排CT增强扫描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间质化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病灶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血管介入治疗手术适应症中晚期肝癌以320排CT增强扫描引导下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联合间质化疗的疗效显著。

  • 标签: 中晚期肝癌 320排CT增强扫描 125I放射性粒子 间质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