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指头部位置变动到某一体位时而引起的眩晕症状,在特定头部位置时患者存在位置性眼震,进而影响患者心理及日常生活,随着人们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步提升,对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危害性的认知逐渐增强。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发病原因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的,临床上以原发性多见。继发性的常见于头部外伤后、梅尼埃病、前庭神经炎、突发性耳聋或内耳手术后。本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人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于本病给予总结。

  • 标签: 良性 阵发性位置性 眩晕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由于疫情特殊原因2020年春季高校学生不能及时返校。全力贯彻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政策,为保障每个学生在家能接受知识,护理学院教师团队积极展开线上教学,利用第三方教学平台实施教学,课后学习的跟踪管理,并对教学进行思考。现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汇报,在此和大家分享。

  • 标签: 特殊时期 护理学专业线上教学 实践与思考
  • 简介:摘要 目的 根据呼吸过滤器作用及机械通气原理,研究呼吸过滤器在机械通气治疗中放置不同位置对患者呼吸道状况的影响;方法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随机选取我院于2020年12月至2021年10月于本院重症监护病房内接受呼吸机治疗的危重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常规将过滤器放置气管导管与呼吸机螺纹管连接处,观察组将过滤器放置呼吸机呼气出口端与呼吸回路间。通过放置不同的位置,在第2天、第5天、第8天对过滤器过滤膜的细菌培养、痰液细菌培养、CPIS(临床肺部感染)评分相关的VAP(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研究分析,探寻呼吸过滤器放置的合理位置。结果 观察组第2天,第5天及第8天过滤膜及痰液细菌培养阴性情况均高于对照组,第8天培养结果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第2天,第5天及第8天CPI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呼吸机呼气出口端与呼吸回路间放置过滤器能起到较好的临床效果,避免呼吸回路受污染,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 标签: 呼吸过滤器 机械通气 不同位置
  • 简介:摘要:目的 对药剂科参与用药管理前后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合理性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药剂科干预的接受院内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治疗的患者共60例,将全部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实验组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基础上进行抗菌药物药剂科协同用药管理的方式。观察采用不同药品管理手段的两组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策略、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患者恢复情况、并对患者整体药物使用费用以及用药合理性等进行评估。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经过药剂科参与的抗菌药物管理应用后其住院时长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效果也较单纯采用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干预的患者评估结果好。对比两组入院后药品费用能够发现实验组患者药品费用更低,P<0.05,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药剂科联合干预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管理的办法能够有效改善临床用药,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医疗成本,有助于入院就诊质量以及医疗环境的提升。

  • 标签: 药剂科 用药管理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 合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