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诊神经内科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研究。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20年1月采用综合诊断的97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回顾资料分析,获得患者临床症状和治疗效果。结果:(1)97例患者临床症状和疾病种类分析中,临床症状占比前三的是头晕31.95%,瘫痪19.58%,头痛16.49%;疾病种类占比前三的是脑血管类疾病48.45%,癫痫疾病13.40%,前庭周围性玄晕9.27%。(2)对97例患者治疗效果统计中,有效率为91.75%,死亡率为9.27%,总治疗时间为105±15.33(min)。结论:急诊神经内科根据患者临床症状采用综合诊断方法,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特征 急诊神经内科 综合诊断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讨 108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特征。方法 选取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2016年 10月至 2018年 12月接收的 108例恙虫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恙虫病患者基本资料、疾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恙虫病患者流行病特征。结果 本院 2016年 -2018年共收治 108例恙虫病患者,其中 2016年 20例,占比 18.52%; 2017年 25例,占比 23.15%; 2018年 63例,占比 58.33%。 108例恙虫病患者中, 50-5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 50.00%,其次为 40-49岁,占 29.63%, 60-69岁,占 14.81%, 70-79岁发病率最低,占 5.56%。 108例恙虫病患者中农民 102例,占比 95.44%;离退休人员 3例,占比 2.78%;工人 3例,占比 2.78%。 108例恙虫病患者中,有发热史 98例,占比 90.74%;发热伴皮疹 102例,占比 94.44%;溃疡或焦痂 75例,占比 69.44%;淋巴结肿大 18例,占比 16.67%。结论 恙虫病患者多为农民群体,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应做好预防措施,以期控制发病率。

  • 标签: [ ] 恙虫病 流行病特征 南京市六合区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2015-2019年柘荣县梅毒流行特征与趋势发展情况,为该地区梅毒预防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择2015-2019年柘荣县收集的梅毒病例报告,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收集到的病例进行数据分析,讨论柘荣县梅毒患者流行特征与趋势情况。结果:2015年-2019年共报告发病1566例,每年梅毒发病率差异较大(趋势2=7.184,P=0.007)。流行特征显示,柘荣县发病以隐性梅毒和Ⅱ期梅毒为主,隐性梅毒占总病例80.52%;主要发病于双城镇,城郊乡、黄柏乡;梅毒主要发病时间为8月份,其次为5月、9月;患者发病年龄主要为45-岁区间,其中男性患者多发于50-岁区间,女性患者多发于40-岁区间;梅毒高发职业为农民,其次为家务及待业。结论:梅毒在柘荣县发病率未得到有效控制,疾病发展趋势严峻,需要由县级部门给予梅毒健康宣讲,针对疾病高发群体给予定期梅毒血清检测和早期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梅毒疾病发病率,对改善柘荣县梅毒流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柘荣县 梅毒 流行特征 趋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 2015- 2019 年呼伦贝尔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情况,分析流行性出血热病例时间、空间和人群分布特征。方法:收集 2015 年 1 月 1 日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呼伦贝尔市流行性出血热发病监测数据,以旗市区为单位,按现住址、已审核、发病日期、年龄、性别、职业选择病例;使用 Excel 软件将各项数据制作成图表进行分析。结果:呼伦贝尔市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季节为每年的 11 月至 12 月;病例分布有明显的地区性,主要分布在莫旗和鄂伦春旗地区;发病年龄集中在 40 ~ 54 岁;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 3.03∶1 ;主要发病职业为农民,占所有病例的 36.18% 。

  • 标签: 流行性出血热 病例 流行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VT(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超声诊断价值与征象特征。方法:选定本院2018年11月至2020年11月住院治疗的65例DVT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体检的65例健康人员作为正常组,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比较两组下肢静脉CDFI值、内径值,分析超声图像特征。结果:研究组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CDFI值均低于正常组,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腘静脉、股浅静脉、肌间静脉、股总静脉内径值均高于正常组,P<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在DVT形成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超声 征象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酒精所致精神病性障碍(AIPD)男性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从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间,选取我院收治的AIPD男性患者27例作为试验组,普通精神病性障碍男性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饮酒史、最大饮酒量、教育年限指标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肝功异常、血脂异常、微量元素异常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总胆固醇、维生素B12异常与AIPD的发生密切相关,是AI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IPD男性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幻视和妄想,总胆固醇和维生素B12异常是AIPD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医生重点关注。

  • 标签: AIPD 临床特征 实验室指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育期女性慢性精神应激水平,探讨生育期女性慢性精神应激水平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在妇科门诊及健康体检中心根据年龄分层随机抽取 205例生育期女性( 20-49岁)发放艾森克人格问卷和心理应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 ,调查分析慢性应激水平和心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生育期女性应激水平总分均值为 104.26 ±16.85分 ,不同的人格特征与应激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 标签: 慢性精神应激 人格特征 生育期女性
  • 简介:【 摘要 】 目的:研究 胃癌组织中 VEGF-A 、 ADD1 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 方法: 选择 2019 年 6 月至 2020 年 1 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 80 例胃癌患者开展本次研究,选择患者的肿瘤组织作为研究的实验组,选择距离肿瘤组织大于 1.5 厘米远的正常组织作为本研究的对比组。分别观察胃癌患者肿瘤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中的 VEGF-A、 ADD1 表达水平。 结果: VEGF-A胃癌组织与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 P<0.05 ; ADD1 在胃癌组织中的高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 P<0.05 。 VEGF-A表达主要与 肿瘤不同位置存在差异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组织分化程度、 TNM 分期、性别、年龄等不存在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ADD1 表达与胃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浸润深、组织分化程度、 TNM 分期等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与患者的肿瘤不同位置、性别、年龄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VEGF-A、 ADD1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出正相关。 结论: VEGF-A、 ADD1 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现出正相关。提示了 VEGF-A、 ADD1 表达和胃癌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

  • 标签: 胃癌组织 VEGF-A ADD1 临床病理特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CT诊断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研究时间节点范围确定为2019年2月至2020年10月间,将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中抽选出65例设立为观察对象,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向全部患儿均给予X线诊断模式以及CT诊断模式,以诊断模式的差异性分为两组,将X线诊断模式定义为常规组,将CT诊断模式定义为研究组,将采集到的患儿痰液标本培养并予以病理学确诊,针对两组诊断模式的影像学诊断确诊率以及误诊率施以比较及观察工作,同时观察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CT诊断影像学表现特征。结果:研究组患儿影像学诊断确诊率同常规组予以比较后,要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两组之间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儿影像学诊断误诊率同常规组予以比较后,要明显优于常规组且两组之间的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疾病展开临床诊疗工作时应用CT诊断模式,能够清晰显现患儿出现混合性病症以及支气管病变,CT诊断模式拥有较高诊断准确性以及较低误诊率等优势,可以实现早期诊治目标,继而加快患儿的病情康复进展,故临床可积极提倡并广泛应用CT扫描检查。

  • 标签: CT诊断 小儿肺炎 支原体肺炎 影像学特征 应用价值
  • 简介:【 摘要】 目的 为 了解青春期 大学 生皮肤病 病情况特点 和规律 ,从 而为 防治工作提供科学 依据 , 釆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做好预 防保健工作。 方法 对 我院门诊 初的大学 生皮肤 病患病情况通过登记调查 ,进行统计 分析。结果 发现 37种皮肤病 。其中,痤疮,真菌性皮肤 病,变应 性皮肤 病,过敏性皮肤病 ,脂溢性皮炎,病毒性皮肤病 ,接触性 皮炎,物理性皮肤病,为 前 8 位,占总 患病人数 的 76.3%。 结论 除个 别病种 有性别差异 外,大学 生皮肤病 病种相对 集中,而且发 病有明显 的季节 性。

  • 标签: 青春期 皮肤病 基本特征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发展,互联网技术逐渐渗透到各个不同的领域之中。医学领域借助与互联网的结合给患者带来了福音,很多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外出求医的人可以通过互联网来得到专业的医生指导。近些年以来,越来越多人的工作要通过电脑完成,很多的工作者需要长时间在电脑之前。这些被动久坐的人群因为日常生活中缺乏锻炼,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其中较为普遍的症状就是腰痛。根据研究结果表明,久坐腰痛人群的核心肌力下降,导致了一系列体态问题的出现。久坐腰痛人群的比例正在不断上升,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本文主要研究久坐腰痛人群的核心肌力状态以及久坐人群的康复措施,希望为相关人群提供一定的指导。

  • 标签: 互联网医学 久坐腰痛人群 核心肌力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 对CT和磁共振成像应用于乳腺肿瘤患者诊断的应用价值及特征表现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本次研究当中选择了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本院内经过病理证实后的55例乳腺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和总结所有患者研究资料,分别对患者实施CT检查以及MRI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符合率以及影像特征表现。结果 CT检查方式乳腺肿瘤检出概率显著低于MRI检出概率,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上意义(P<0.05)。结论 在面对乳腺肿瘤患者期间对其采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方式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可为患者后续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COVID-19的流行病学、临床特征、治疗转归,为当地的疫情防控、病例发现与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0年2月10日至2020年3月4日,甘肃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例新冠肺炎病例,对其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及转归的分析。结果 8例新冠肺炎病例中,轻型1例(12.5%),普通型4例(50%),重型2例(25%),无症状感染者1例(12.5%)。治愈8例 (100%),确诊病例中1例儿童病例(1岁7个月)其余7例均为中青年病例。确诊病例中发热5例,体温最高为38.4℃,咳嗽、咳痰5例,腹泻2例,乏力1例,肌肉酸痛1例,气短2例,特征性CT改变有:多发小斑片影6例(75%)、肺外带明显6例(75%)、多发肺浸润影4例(50%)、多发磨玻璃影6例(75%)、双侧肺部病变4例(50%)等,后期有肺实变。重症患者实验室检查多见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2例(25%)、淋巴细胞绝对值降低2例(25%)、肌酸激酶升高2例(25%)。结论 控制疫情发展的关键在于加强流行病学调查,重视无症状感染者;临床特征中COVID-19患者的淋巴细胞可反映病情严重程度,影像学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治疗方案中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显著,治疗转归良好,但同时也要重视药物的副作用。

  • 标签: COVID-19 流行病学特征 临床特征 治疗转归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新型冠状肺炎爆发期间于互联网平台咨询服务中的数据,分析患者人群特点及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通过微脉医生平台乐山地区互联网平台调取数据,新冠肺炎调查问卷及疫情中的情绪自测问卷等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 结果 从咨询的效果来看 40%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50%的患者症状明显缓解; 60%的患者准备去医院就诊或已经就诊。 31.4%的患者不需要去医院就诊。结论 我院在爆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期间,通过互联网平台开展在线咨询取得 明显效果。

  • 标签:  全科医生 在线医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人群特点 服务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的病理特征和预后。 方法: 选择 2019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 124 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鼻咽受累组)和对照组(鼻咽原发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治疗、预后上的异同。 结果: 在临床病理特征比较中,两组患者在 LDH 升高、 PTI 、 NKTCL-PI 上存在明显差异,在治疗疗效比较中,初始化疗后两组完全缓释患者和肿瘤进展患者存在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在 5 年总生存和无进展生存情况比较中,两组患者不存在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鼻咽原发和鼻咽受累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患者在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上存在相似的特点,但是在放疗的近期疗效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 标签: 鼻咽 结外鼻型 NK/T 细胞淋巴瘤 病理特征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的不同治疗方式及其效果优势。 方法:研究于 2019 年 2 月到 2020 年 4 月开展,以我院诊治的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患者 120 例作为案例进行对比研究。基于随机数表分组。 常规组采用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结合应用雾化熏眼治疗。 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康复指标。 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疗效指标相对于常规组具备比较突出差异,组间计算有价值, P < 0.05 ;实验组康复指标均显著好于常规组,组间计算有价值, P < 0.05 。 结论:对于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可以采用抗病毒药物结合雾化熏眼方式进行治疗,整体疗效确切,值得普及。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雾化熏眼 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 糖尿病合并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特征及中医针灸加中药煎服治疗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的疗效。 方法: 选取我院 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患者 62 例(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6 月),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 31 例)与 中医针灸加中药煎服治疗的观察组( 31 例 ),观察患者治疗效果。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 P < 0.05 。 结论: 周围性面瘫是糖尿病一种并发症,常见于血糖控制不佳的老年人,给予 糖尿病伴发周围性面瘫患者 中医针灸加中药煎服治疗,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糖尿病 周围性面瘫 临床特征 针灸 中药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