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108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特征分析

陈凤云

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 江苏 南京 211500

[摘要] 目的 探讨108例恙虫病患者流行病特征。方法 选取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08例恙虫病患者,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恙虫病患者基本资料、疾病信息,并进行统计分析恙虫病患者流行病特征。结果 本院2016年-2018年共收治108例恙虫病患者,其中2016年20例,占比18.52%;2017年25例,占比23.15%;2018年63例,占比58.33%。108例恙虫病患者中,50-5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50.00%,其次为40-49岁,占29.63%,60-69岁,占14.81%,70-79岁发病率最低,占5.56%。108例恙虫病患者中农民102例,占比95.44%;离退休人员3例,占比2.78%;工人3例,占比2.78%。108例恙虫病患者中,有发热史98例,占比90.74%;发热伴皮疹102例,占比94.44%;溃疡或焦痂75例,占比69.44%;淋巴结肿大18例,占比16.67%。结论 恙虫病患者多为农民群体,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应做好预防措施,以期控制发病率。

[关键词] 恙虫病;流行病特征;南京市六合区

恙虫病属于急性传染病,传播源较广,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该病因发病急、症状复杂,严重者可出现毒血症、淋巴结肿大等表现,且累及多个器官,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且该病常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导致失去最佳治疗时间,造成病情延误,故加强恙虫病认知对预防及治疗有重要意义。目前恙虫病发病率已呈上升趋势,其临床特征受区域、环境、人群等影响,具有不同特点,虽治愈率显著上升,但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主要因为临床对该病深入研究较少,加之大多患者缺乏疾病防护意识,被传播媒介轻易入侵,从而导致疫区不断扩大,发病率难以控制,故针对此类情况在加强预防的同时,更应对疾病做深入了解,以降低误诊率,控制发病率。因此,本研究选取经本院治疗的108例恙虫病患者,探讨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2016年10月至2018年12月接收的108例恙虫病患者,其中男56例,女52例;年龄32-86岁,平均年龄(54.58±1.69)岁。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1)诊断标准:符合《传染病学》[1]中关于恙虫病诊断标准,实验室检测:变形杆菌OXk凝集试验凝集效价≥1:160;分离出恙虫病立克次体经检测呈阳性;伴有皮疹、发热、焦痂或溃疡等症状,若满足上述三种情况即可确诊为恙虫病。(2)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有野外作业或杂草地接触史;均为首次发病;知情本研究且自愿参与。(3)排除标准:患精神障碍无法配合研究;合并其他重要器官严重病变;研究中途退出者。

1.3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恙虫病患者基本资料、疾病信息等,并进行统计分析恙虫病患者流行病特征。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以%和n表示计数资料,采用“5f855b7287376_html_8460e4a72236b9ac.gif ±s”表示计量资料。

2 结果

2.1 疫情概况 本院2016年-2018年共收治108例恙虫病患者,其中2016年20例,占比18.52%;2017年25例,占比23.15%;2018年63例,占比58.33%。详见表1。

1 恙虫病疫情发展情况

时间

例数(n)

占比(%)

2016

20

18.52

2017

25

23.15

2018

63

58.33

2.2 年龄分布 108例恙虫病患者中,50-59岁为高发年龄段,占50.00%,其次为40-49岁,占29.63%,60-69岁,占14.81%,70-79岁发病率最低,占5.56%。详见表2。

2 恙虫病患者年龄分布情况

年龄

例数(n)

占比(%)

40-49

32

29.63

50-59

54

50.00

60-69

16

14.81

70-79

6

5.56

2.3 职业分布 108例恙虫病患者中农民102例,占比95.44%;离退休人员3例,占比2.78%;工人3例,占比2.78%。详见表3。

3 恙虫病患者职业分布情况

职业分布

例数(n)

占比(%)

离退休人员

3

2.78

工人

3

2.78

农民

102

94.44

2.4 临床表现 108例恙虫病患者中,有发热史98例,占比90.74%;发热伴皮疹102例,占比94.44%;溃疡或焦痂75例,占比69.44%;淋巴结肿大18例,占比16.67%。详见表4。

4 恙虫病临床表现

临床表现

例数(n)

占比(%)

有发热史

98

90.74

发热伴皮疹

102

94.44

溃疡或焦痂

75

69.44

淋巴结肿大

18

16.67

3 讨论

恙虫病是因恙虫病立克次体引发的急性传染病,属于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主要通过鼠类、恙螨幼虫传播病毒。该病发病急,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大多患者表现为发热、皮疹、头痛、溃疡或焦痂,部分患者伴有淋巴结肿大且累及多器官,严重危害患者生命安全。恙虫病作为一种传染性疾病,除了及时治疗以外,做好预防措施固然重要,但临床对于恙虫病常出现误诊现象,主要因为治疗期间未明确患者病史、对症状分析不够透彻、患者病情严重使临床诊断受到干扰,加之医师经验不足,警惕性不高,对该病没有深度了解,从而造成误诊[2-3]。综合以上原因,临床医师应加强对恙虫病的疫情概况、年龄分布、职业分布、临床表现等进行深入了解。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本院2016年-2018年接收的恙虫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患者年龄大多在40-59岁阶段,其中农民患病率最高,可能与农民工作性质、工作场地有关。恙螨幼虫多存在田间或草丛中,因农民长期田间工作,皮肤与草地、秸秆等直接接触,从而提高被恙螨幼虫叮咬概率,故发病率上升。针对农民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其对恙虫病的认知度,做好对应防御措施,以控制发病率。研究中108例患者中98例有发热病史、102例为发热伴皮疹、75例为溃疡或焦痂、18例为淋巴结肿大,可见恙虫病症状复杂多样,且涉及多个器官,此时因医师对该病了解不够透彻,极易导致误诊,致使病情加剧[4]。还因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且乡镇医院设备落后,常被误诊为感冒、支气管炎、皮炎等疾病,导致病情延误,甚至影响患者生命安全,故加强乡镇医院医护人员培训,改善医疗水平十分重要,同时还应针对恙虫病的发病率、发病群体、疾病特征等做好预防措施,加强疾病认知,控制发病率[5]

综上所述,恙虫病患者多为农民群体,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症状复杂多样,应做好预防措施,以期控制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杨绍基.传染病学[M].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42.

[2]孙烨,方立群,曹务春.山东、安徽、江苏省2006-2013年秋冬型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8):1112-1116.

[3]展海燕,徐贞,何义林.江苏省靖江市2011-2015年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7,21(11):1119-1122.

[4]陶霞,张晶,魏跃红,等.2012-2016年广州市人感染恙虫病东方体基因型与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8,33(11):902-907.

[5]辛化雷,张永杰,胡建利,等.2006-2015年江苏省恙虫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疾病监测,2017,32(3):232-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