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别采用CT、MRI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方法对乳腺癌患者实施疾病诊断后获得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3月收治的90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临床针对90例乳腺癌患者分别实施CT、MRI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诊断;对应设为CT组、MRI组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组;就最终乳腺癌诊断率展开对比。结果: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CT诊断后,确诊患者70例(77.78%),误诊/漏诊患者20例(22.22%);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MRI诊断后,确诊患者87例(96.67%),误诊/漏诊患者3例(3.33%);对90例乳腺癌患者完成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诊断后,确诊患者65例(72.22%),误诊/漏诊患者25例(27.78%);MRI组乳腺癌患者疾病诊断率(96.67%)均高于CT组(77.78%)以及全数字乳腺X线摄影组(72.22%)明显(P

  • 标签: 乳腺癌 MRI CT 全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 诊断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新型导管敷贴组件和普通导管敷贴对外周动脉压导管固定及对导管受压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我院ICU 2019年6月至12月期间行外周动脉压患者18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101例采用作者发明的新型导管敷贴组件固定,对照组86例采用临床普通敷贴(无纺布或透明敷贴)固定,比较两组出现导管滑脱数量、受压处皮肤压力性损伤数量。结果 实验组发生导管滑脱危险性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导管固定受压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作者发明的新型导管敷贴组件固定外周动脉压导管,发生导管脱出、移位及导管受压处皮肤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明显减少。

  • 标签: 动脉测压 导管敷贴 固定 皮肤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中药指纹图谱技术广泛应用于中药的生产和研究活动,尤其在质量控制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中药指纹图谱文档格式五花八门,各有优缺点。本文提出基于SVG的中药指纹图谱数据描述解决方案;提出通过在SVG文档中引用资源描述框架(Resource Description Framework,RDF)描述的方法实现基于SVG的中药指纹图谱文档的语义;统一混乱的局面。

  • 标签: 中药指纹图谱 SVG DOM RDF 语义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在对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诊断中, 超声心动的应用对其有何作用价值 。方法:本次实验需分为 两组研究对象,调取 在我院接受诊断 的老年患者的超声心动及其临床诊断资料共 640 例,其中经超声心动确诊患有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的患者有 285 例,为瓣膜钙化组,其余 355 例为无瓣膜钙化组,即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的心脏房室大小、心脏瓣膜形态、厚度、活动度、回声、左室壁厚度和左心功能。 结果: 285 例 老年退行性瓣膜病患者中,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其中主动脉瓣钙化发病率( 73.68% )最高,二尖瓣环钙化( 14.75 %)次之。瓣膜钙化组患者 左室增大 、 左室壁肥厚 、 射血分数< 50% 和 心率失常患者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明显,P< 0.05,具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超声心动可以及时发现左心功能及形态的异常,检查具有无创性, 值得推广, 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

  • 标签: 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 超声心动图 诊断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 超声心动对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的产前诊断价值。方法: 本次选择我院在 2019 年 1 月份至 2019 年 11 月份收治的 70 例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胎儿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分析超声心动资料的方法,得出研究结论。结果: ① 动脉水平闭锁共有 46 例。在 动脉水平闭锁中, 26 例 显示 PA,内径在 38 ±0.02cm 范围内 ,20 例 未显示 PA;其 AO内径在 0.58 ±0.14cm 范围内; PA/AO在 0.52 ±0.03cm 范围内; 融合部为可见, 肺动脉发育情况 (n)及内径 (cm)方面,其中, 左右分支发育尚可共有 22 例, RPA:0.29 ±0.10 cm, LPA:0.26 ±0.05 cm, 左右分支发育不良共有 24 例, RPA:0.18 ±0.05 cm, LPA:0.17 ±0.03 cm。 ②瓣水平闭锁共有 24 例。在 动脉水平闭锁中, 18 例 显示 PA,内径在 0.37 ±0.03cm 范围内 ,6 例 未显示 PA;其 AO内径在 0.63 ±0.12 cm 范围内; PA/AO0.51 ±0.04cm 范围内; 融合部为可见, 肺动脉发育情况 (n)及内径 (cm)方面,其中, 左右分支发育尚可共有 13 例, RPA:RPA:0.29 ±0.02 cm, LPA:LPA:0.26 ±0.05 cm, 左右分支发育不良共有 1 1 例, RPA:0.19 ±0.05 cm, LPA:0.17 ±0.04 )cm。

  • 标签: 肺动脉闭锁伴室间隔缺损 产前诊断 超声心动图 价值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心动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意义。 方法:在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于本院接受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的孕早期高危产妇中抽取137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研究对象均开展经腹部超声心动检查。观察全部研究对象检查后的各常规切面检出情况,并分析经腹部超声心动检查的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性及具体疾病类型检出率。 结果:依据各常规切面检出结果可得知,四腔心切面检出率为94.9%(130/137),左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率为90.5%(124/137),右心室流出道切面检出率为89.1%(122/137),三血管气管切面检出率为84.7%(116/137),主动脉弓切面检出率为82.5%(113/137);与其他常规切面检出率相比,四腔心切面的检出率占比最高。依据137例孕早期高危产妇的经腹部超声心动诊断结果可得知,该诊断方法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检出率为2.2%(3/137);将上述超声检出结果与研究对象的产后确诊结果进行对比后发现,经腹部超声心动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准确率为75.0%(3/4),对比结果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在经腹部超声心动确诊的3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研究对象中,疾病类型为复杂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对象共有2例,其中,具体疾病分型为法洛四联症的有1例,为完全型房室间隔缺损的有1例;疾病类型为单纯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研究对象共有1例,其具体疾病分型为室间隔缺损。 结论:经腹部超声心动在孕早期胎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明确胎儿的心脏异常表现,其诊断结果可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后期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经腹部超声心动图 孕早期 胎儿 先天性心脏病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心动、腹部超声以及外周超声联合应用对外周血管源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为外周血管源性心脏病的73例患者实施超声心动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和外周超声检查,参照MRI、CTA或病理诊断结果,统计并比较研究对象超声心动单一应用和与腹部、外周超声联合应用的疾病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结果:研究对象中,最终确诊为外周血管源性心脏病的患者共59例,超声心动+腹部超声+外周超声诊断外周血管源性心脏病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较超声心动高,差异经统计学检验均显示P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腹部超声 外周超声 外周血管源性心脏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偏头痛治疗中实施个性程序护理的临床意义 。 方法:选取 74 例偏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常规组与观察组各 37 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程序护理,展开组间对比。 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 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差异( P< 0.05)。 结论:偏头痛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个性程序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偏头痛 个性化程序化护理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积极开展公众急救技能培训,不仅可以使群众的自救互救能力提高,还是一个地区、国家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通过引进标准课程 ,利用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培训中心优势,针对社会大众、专业人士、医卫类专业学生、从事急诊急救的医务工作者开展分层次多元急救技能培训,促进急救技能普及与切实运用,为医卫类高等职院校参与社会服务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 标签: 国际化 培训标准 急救技能培训
  • 简介:摘 要: 在医院的正常运行过程中,后勤管理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随着后勤管理工作的规范以及标准的不断深入,以前的后勤管理方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医院的管理需求。本文主要从医院后勤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探求医院的后勤设备保障设备信息管理的相关措施。

  • 标签: 后勤保障 设备 信息化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脓毒血症患者发病早期开展集束治疗期间开展临床护理配合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入的早期脓毒血症患者共计66例入组,均接受集束治疗,入选后以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病例33例,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一组为观察组病例33例,给予全面性护理配合干预,对比两组治疗达标率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达标率以及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间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

  • 标签: 脓毒症 集束化治疗 护理配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渗透,推动 精神防治院档案管理向网络管理的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适应当前 精神防治院档案管理发展要求的管理内容和建议突然变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精神防治院 管理 档案 网络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中医内科治疗瘀血证的方法和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对象共 60例,均来自于院内接受治疗的瘀血证患者,时间为 2019年 6月 -11月,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达到活血瘀的效果,将西医治疗方式用于前组患者,中医治疗用于后组患者,每组患者均为 30例。结果:在治疗 1个月、半年、 1年三个时间段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结论 :在瘀血证的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中医内科活血瘀的治疗方法,具有见效快、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势,从总体治疗疗效上来看,中医治疗的使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关键词 :中医内科;瘀血证;活血瘀;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其经济发展的速度日新月异,许多行业在经济环境的带动下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随着各个行业的成长,社会中对其规范程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中医药学而言,其实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中对于中药学常用术语的规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药学常用术语在我国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其规范性也是目前研究的重点。目前来看中药学的是由较为复杂的内容组成,这种情况下,无法对部分名称或术语进行规范的使用。鉴于此,本文主要通过中药学常用术语规范的现状分析,明确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常用术语规范实施的具体措施,以期为我国中药学常用术语的规范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中药学 常用术语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活血瘀类中药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调取我院在2016-2018年使用活血瘀类中药的625例患者的病历,统计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情况和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 临床使用中药饮片18种,丹参使用频率最高,为58.2%;使用中药注射剂10种,注射用血栓通使用频率最高,为17.9%。共出现52例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是重复适用中药注射剂,占比为38.4%。结论 临床上活血瘀类中药以饮片和注射剂两种类型为主,药品类型较多。临床用药时,应注意避免药物重复使用、过量使用。

  • 标签: 活血化瘀 中药注射剂 使用频率 中药饮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人性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以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于本院妇产科接受护理的 84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42 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人性护理,在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前焦虑评分无显著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性护理后焦虑评分为( 20.6±3.2 )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45.6±4.0 )分( P<0.05 ) ;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个性护理后的满意度评分为( 90.6±1.8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71.7±2.3 )分( P<0.05 )。结论:人性护理能够有效缓解妇产科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情况,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泌尿外科应用人性和患沟通技巧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泌尿外科所收取的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人性和患沟通护理,比较不同护理措施下2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护理沟通技巧以及护理工作责任心的满意度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护理责任心等各项指标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患沟通技巧 满意度
  • 简介:【摘 要】目的:对人性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进展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某院 2017 年 07 月 -2018 年 10 月期間收治的妇产科患者 120 例为对象,依据护理方法的差异将这些患者列入实验组、传统组,各 60 例,传统组施予常规妇产科护理措施,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人性护理措施,评比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结果:与传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相较,实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度显著更高( P 均 <0.05 )。结论:对妇产科患者施行人性护理服务,有利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妇产科 人性化护理 应用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