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个性化护理在重症监护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本院中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间接收并入住在重症监护室的患者60例为实验对象,采用计算机排列法将其分组,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各有30例患者。对照组实行传统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基本上添加个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品质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个性化护理 重症监护室 护理方式 应用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分析医学检验危急报告及持续改进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18.03~2019.09月期间未实施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估为参照组,选择2019.10~2021年3月期间实施了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估为实验组,分析2组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估的知晓情况及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估的漏报情况进行评估分析,以制定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措施。结果:实验组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分的知晓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估的漏报情况比于参照组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估的漏报情况,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建立检验危急管理体系,并开展医学检验危急管理评估,可将危急的知晓率、回报率、漏诊率予以改善,对患者病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检验 危急值报告 评估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PDCA循环法用于临床检验危急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2月到2022年12月行危急检验的80例患者进行研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管理,观察组实施PDCA循环法管理。结果:观察组管理质量评分更高;检验结果回报时间及医疗干预时间较对照组更短,抢救成功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5.00%;满意(95.00%)度较对照组的72.50%更高,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PDCA循环法 临床检验危急值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血管成像(CTA)参数对冠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行CT检查的150例冠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狭窄组(57例)、中度狭窄组(50例)及重度狭窄组(43例),比较各组一般临床资料及CTA 参数,并分析CTA参数对冠脉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结果:CTA检测冠脉狭窄准确率为96.67%。与轻度狭窄组比较,中度狭窄组、重度狭窄组最小管腔面积(MLA)、最小管腔直径(MLD)均显著降低,狭窄面积百分比(AS%)、狭窄直径百分比 (DS%)均显著升高;与中度狭窄组比较,重度狭窄组MLA、MLD均显著降低,AS%、DS%均显著升高(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AS%、DS%与冠脉狭窄程度呈显著正相关(r=0.472、0.81,P<0.01)。结论:CTA对冠脉狭窄有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其参数与冠脉狭窄程度具有显著相关性。

  • 标签: 冠状动脉狭窄 诊断 CTA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4月至 2019年 8月贫血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 45例,检验人员将抗凝剂与血标本充分混合均匀后进行检测与诊断,观察血红蛋白、红细胞数量、红细胞平均体积、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结果 观察组血红蛋白( 71.36±2.84) g/L,红细胞数量( 2.31±2.27) ×1012,红细胞平均体积( 67.36±1.54) fl,血红蛋白浓度( 23.72±1.26) pg/L,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19.45±2.35)%,与对照组相比, P< 0.05。结论 通过进行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能够为临床鉴别诊断贫血类型提供重要的指导依据,这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pH水平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站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收集其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血液及尿液检查结果。比较伴有与不伴有代谢综合征者之间血液、尿液指标的差异,并进一步采用多因素分析研究代谢综合征与尿液成分的关系。结果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MA-IR与尿液pH呈负相关,校正相关混杂

  • 标签: 尿液PH值 代谢综合征 相关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贫血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同一时间段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使用血红细胞分析仪对所有研究对象开展血液红细胞检查,并对其红细胞参数进行对比。结果:对患者的血液参数进行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中缺铁性贫血有16例,其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红细胞计数(RBC)均低于对照组,而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却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血性贫血与巨幼细胞贫血患者各有19例、15例,其Hb、RBC低于对照组,MCV、MCH、RDW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检验的红细胞参数可判断患者是否贫血,并可帮助医生进行贫血类型的判断,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具有可靠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鉴别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贫血鉴别诊断中采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80例缺铁性贫血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80名地中海贫血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采用血红细胞分析仪进行血液红细胞检查,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 相比对照组,观察组RBC、MCV、RDW指标水平更低,且Hb、MCHC指标水平更高,差异显著(P<0.05);两组MCH水平的比较差异性不显著(P>0.05)。结论 血液检测红细胞参数不仅能对贫血情况准确判断,且能对不同类型的贫血疾病有效鉴别,在贫血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为贫血疾病的诊断提供有效参考依据。

  • 标签: 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 贫血鉴别诊断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和意义。方法:选择本院门诊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贫血患者50例设为研究组(其中包括研究1组地中海贫血患者24例、研究2组缺铁性贫血患者26例),将同期入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5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参照组,为三组观察对象实施血液检验的诊断,分析三组观察对象之间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三组观察对象诊断检验后的MCH、Hb、MCV、RDW、RBC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应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指标能更好的提高诊断检验的准确性,为贫血类型的鉴别诊断、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鉴别诊断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MRI定量参数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方法  以2020年10月-2022年10月本院行乳腺DCE-MR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证实为乳腺病变的100例患者为对象。接受DCE-MRI检查,分析其鉴别乳腺病变性质的价值。结果  良性组病灶的形态、边缘、内部强化及TIC曲线比较差异显著(P

  • 标签: 动态对比增强MRI 定量参数 乳腺癌
  • 简介:【摘要】 目的 评价Q调整联合单眼视LASIK治疗近视伴老视的效果。方法 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近视伴老视患者中筛选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两组主眼均接受全矫治疗,观察组(n=27)非主眼选择Q调整联合单眼视LASIK治疗,对照组(n=33)则合理调整屈光度不进行Q调整,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远视力、中视力和对照组相比差异较低(P>0.05),近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手术后,观察组26患者双眼视力在LogMAR、0或更好,占比96.30%,对照组则为25例,占比75.76%,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近视伴老视患者选择Q调整联合单眼视LASIK治疗方案效果显著,可确保近视力良好恢复,同时也不会对远视力产生过大影响,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Q值调整 单眼视LASIK 近视 老视
  •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对中医肾病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阐述中医肾病的定义,中医肾病的特征,中医肾病的治疗方法等三方面内容,以期为中医肾病诊疗提供参考,具体如下。

  • 标签: 中医肾病 特征 治疗方法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和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病理特征,供临床借鉴。方法:以2021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接诊的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病患35例为A组,另以同期接诊的结节性甲状腺肿病患40例为B组。分析两组镜检以及巨检病理特征,同时对各组的检查结果作出比较。结果:A组巨检发现结节通常在甲状腺包膜附近,呈灰白色,中心部分明显纤维化,切面平整亦或者是凹陷,部分较大病灶为囊性;镜检发现多数结节无包膜,有中心性病灶,大部分乳头上皮核为毛玻璃样,且部分伴砂粒体。B组巨检发现结节大小以及数量均不等,镜检发现结节包膜厚薄以及滤泡大小均不等。A组的单发结节比例为85.71%、囊性病变病例为11.43%、多发结节比例为8.57%,同B组的20.0%、55.0%以及85.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有包膜比例为5.71%,同B组的15.0%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都存在比较明显的病理特征,通过分析这些病理特征,可为临床医师鉴别诊断具有乳头状核特征的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以及结节性甲状腺肿提供重要指导。

  • 标签: 乳头状核特征 非浸润性甲状腺滤泡性肿瘤 病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恶性疟疾患者进行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检查,并且以此参数的变化情况进行疾病的诊断。方法:将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疟疾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组,共为81例,本次研究时间在2018年8月到2019年8月。选择同期到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参照组,共为81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查,分析并对比两组红细胞以及血小板参数的不同。结果:研究组患者的PCT、Hb、RBC以及MCV等参数均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对比有着显著差异,存在统计学参考价值,P小于0.05。而两组MPV、MCHC以及MCH等参数并无十分明显的差异,P〉0.05,表示并无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恶性疟疾患者来说,进行临床检查的过程中,Hb、RBC以及PLT等参数可以作为诊断患者是否发生感染的辅助工具,能够为患者的临床诊断以及后续治疗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和参考依据。

  • 标签: 恶性 疟疾患者 红细胞 血小板 参数变化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对白细胞参数及其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应用三分类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测白细胞参数定;取静脉血,制成血膜,瑞氏染色,油镜观察白细胞形态。结果急性酒精中毒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数、淋巴细胞绝对数和中间型细胞绝对数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白细胞分类计数中淋巴细胞比例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中性粒细胞比例与中间型细胞比例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和<0.001。结论急性酒精中毒可引起白细胞计数的增高,由酗酒导致的病态造血应引起重视。

  • 标签: 酒精中毒 急性 白细胞 参数 形态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人参皂甙RbI体外培养对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运动参数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21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30例弱精子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获取其精液样本后,分为等量A、B两组,A组加入人参皂甙RbI体外培养,B组加入等量Ham’sF10培养,比对两组样本体外培养0min、1h、3h、5h后的精子存活率、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结果:初始状态下(0min),A、B两组样本精子存活率、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均无差异性,P>0.05;体外培养1h后,两组曲线速度、直线速度、平均路径速度均有所提升,两组精子存活率均有所降低,但A组高于B组,P<0.05;体外培养3h、5h,两组4项指标均呈现降低趋势,但A组均高于B组,P<0.05。结论:人参皂甙RbI体外培养可显著改善弱精子症患者精子运动参数

  • 标签: 人参皂甙RbI 体外培养 弱精子症 精子运动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贫血鉴别诊断中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检验价值。方法:选择在2021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收治的贫血患者102例,按照贫血类型的不同,分为出血性贫血组(51例)和缺铁性贫血组(51例),对其进行血常规检验。结果:出血性贫血组患者红细胞计数、平均红细胞体积、红细胞分布宽度指标比缺铁性贫血组更低,出血性贫血组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和血红蛋白比缺铁性贫血组高,有差异(P0.05)。结论:贫血鉴别诊断中运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的效果确切,可尽早明确贫血的症状及发展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贫血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检验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妊娠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参考范围与建立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到我院进行产检的863例产妇,根据孕周的不同分为孕早期、孕中期和孕晚期,分析不同时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参考范围。结果:孕早期、孕中期、孕晚期孕妇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其中,孕早期孕妇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参考范围分别为0.76-1.35ng/dl、0.08-3.32U/L;孕中期参考范围分别为0.68-1.18ng/dl、0.17-4.02U/L;孕晚期参考范围分别为0.62-0.96ng/dl、0.59-4.75U/L,孕妇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在参考范围内。结论:分析孕妇不同时期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可以很好的了解孕妇的甲状腺功能,确定参考范围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进一步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妊娠期 特异性甲状腺激素水平 参考值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危机护理在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中的应用。方法:研究纳入医院2021年1-12月收治50例急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组,B组,各25例。A组常规护理,B组危急护理。观察A组,B组生化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B组生化指标FBG、2 hFBG、二氧化碳结合力、血肌酐指标表达情况低于A组(t=2.250/2.807/4.149/4.091,P<0.05)。B组护理满意度96.00%高于A组68.00%(x2=6.640,P<0.05)。结论:急诊糖尿病酮酸症中毒患者采用危急护理,利于患者疾病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危机值护理 急诊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患者 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