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呼吸-吞咽协调训练联合颊针护理在口腔癌皮瓣移植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3年07月~2024年1月我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70例口腔癌术后吞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实施皮瓣移植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呼吸-吞咽协调训练,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颊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吞咽能力、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及术后康复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MASA-OC评分、PA、ALB、Hb水平、QLQ-C30(V3.0)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OHIP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口腔癌皮瓣移植术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给予呼吸-吞咽协调训练联合颊针护理,可改善患者吞咽功能,提高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呼吸-吞咽协调训练 颊针护理 口腔癌 皮瓣移植术 吞咽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脑卒中患者在接受标准吞咽功能评估和预计性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老年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合预见性护理,观察患者的GUS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 GUSS评分提高,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标准吞咽功能评估结合预见性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康复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标签: 标准吞咽功能评估 预见性护理 老年脑卒中 吞咽障碍
  • 简介:摘要:中国脑卒中的发生率跃居世界第一位,且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发生率达27%-85%,国内吞咽障碍已经引起了医护和研究人员的注意,对国内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护理进行文献查找,发现很多对患者进行护理的原始文献,但是不同的研究采用的护理方法不同,很多是基于护理经验,其科学性和规范性无法得到保证,本文基于文献查找和国内指南:中国吞咽障碍评估与治疗专家共识(2017年版),提出了一套具体的护理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吞咽障碍 护理措施 指南
  • 简介:【摘要】目的 评价踝关节损伤所致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综合性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65例踝关节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法,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接受综合性康复护理,包括物理治疗、功能训练等,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通过观察指标、统计学方法等手段进行评估。结果 康复组患者在康复期间踝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05)。统计学分析表明,在康复组中,踝关节的活动范围、力量、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综合性康复护理对于踝关节损伤患者的功能康复具有良好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力量和稳定性。因此,推荐在踝关节损伤的康复中采用综合性康复护理,以提高康复效果。

  • 标签: 踝关节损伤 功能障碍 综合性康复护理 物理治疗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传统提肛运动联合电刺激治疗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妇科收治的72例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抛硬币的方式分为两组,均给与电刺激进行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Kegel运动法,研究组联合传统提肛运动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半年后性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对比,研究组更高(P<0.05);半年后性生活质量对比,研究组FSFI评分更低(P<0.05)。结论 顺产的产妇易出现盆底功能障碍,采用传统提肛运动联合电刺激进行治疗可以帮助产妇盆底肌功能的恢复,预后效果较为显著,同房期间不会产生较为明显的不适感。

  • 标签: 传统提肛运动 电刺激 顺产 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患者的数量为80例,起始时间为2022年6月份,截止时间为2023年6月份,随机平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尼莫地平治疗,实验组丁苯酞治疗,分析两组患者MMSE评分、NIHSS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更佳,MMSE与NIHSS评分显优,P<0.05。结论:为急性脑梗死后轻度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丁苯酞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提倡。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轻度血管认知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障碍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例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例和对照组例,均给予常规药物和电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早期康复护理。采用才藤氏吞咽障碍级评价法评定疗效。结果两组均能改善吞咽障碍,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脑卒中后神经性吞咽功能障碍的患者中,早期运用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显著提高病后疗效,最大限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关键词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

  • 标签: 康复护理 神经性吞咽 障碍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脑干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分析了其临床特征,并探讨了有效的康复策略。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涉及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等多个阶段的功能障碍。本文总结了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康复措施,包括口腔运动训练、咽部刺激与训练、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技术、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以及心理干预与支持。这些策略旨在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康复策略,可以为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康复指导。

  • 标签: 脑干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特征 康复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盐酸青藤碱定点注射联合本体感觉康复训练对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3年8月期间于我科接受治疗的40例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前瞻性、半随机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根据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0,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与试验组(n=20,采用盐酸青藤碱定点注射联合本体感觉康复训练)。比较两组的踝关节功能评分(AOFAS)并计算踝关节功能优良率、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患侧踝关节主被动关节活动度(A-PROM)、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结果 试验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2周后,试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A-PROM水平及BB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予以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盐酸青藤碱定点注射联合本体感觉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减轻患者踝关节疼痛,提高踝关节功能、活动度及整体平衡能力。

  • 标签: 踝关节功能障碍 盐酸青藤碱定点注射 本体感觉康复训练 踝关节功能 平衡能力
  • 简介:摘要:脑梗死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之一,多因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动脉痉挛、狭窄、血栓脱落等原因导致脑动脉管腔狭窄,出现脑组织缺血、坏死,临床表现为肢体活动障碍或意识障碍吞咽障碍是脑梗死患者常见的并发症,易引发窒息等严重后果,对患者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因此,需要临床护理人员给予更多关注。目前,临床护理干预的研究较多,但尚无文献报道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对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的应用效果,本文选取2019年5月-2020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0例脑梗死吞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结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干预前,两组患者均存在吞咽障碍,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康复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所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梗死吞咽障碍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经阶段式康复护理实施后对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挑选医院2023年1月-12月医院内进行喉癌喉部分切除术患者为对象,共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阶段式康复护理,观察患者吞咽功能及预后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吞咽困难SS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喉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经阶段式康复护理可以有效改善吞咽功能,预防并发症。

  • 标签: 阶段式康复护理 喉癌喉部分切除术 吞咽功能训练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对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脑外伤的7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肠内营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生菌。比较两组拔管率、拔管时间、再置管率、肺部感染评分及营养指标。结果 干预前,两组CPIS、ALB、TF均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拔管成功率、ALB、TF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拔管时间、CPIS评分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患者给予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联合吞咽功能训练,可显著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拔管成功率,缓解肺部感染情况,改善营养状况,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早期益生菌肠内营养 吞咽功能训练 颅脑外伤 气管切开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注意力训练在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疾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4月期间医院收治的78例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干预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常规的基础上采用注意力训练干预,对比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达到37/39(94.87%),而对照组的有效率达到31/39(7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 =4.129,P=0.042)。结论:在功能性构音障碍的患者中采用注意力训练有利于纠正患儿的注意力,从而使其能够将精力集中于语言训练中,提高语言正确发音在脑海里的记忆,从而帮助患者治疗语言错误的情况。

  • 标签: 注意力训练 儿童功能性构音障碍 康复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吞咽困难护理干预方案的实施效果。方法:研究将选取我院收治的颈椎前路手术吞咽困难患者200例为对象,按护理干预方法随机分为2组,各组100例,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模式。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效果较对照组更加显著,数据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对照组发生几率为12.00%;观察组发生几率为2.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应用在我院颈椎前路手术吞咽困难患者中,可进一步提升护理干预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 标签: 观察颈椎前路手术患者 吞咽困难 护理干预 实施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文献挖掘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脾胃经药物,并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高频脾胃经药物的作用机制进行探究。方法:收集2012年-2022年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的相关文献,整理文献中的中药处方,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3.0)软件对处方进行数据分析,找到治疗抽动障碍的高频脾胃经药物。运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浅探其治疗抽动障碍的作用机制。结果:研究共筛选并录入中药处方285首,涉及中药264味。其中高频脾胃经药物为白芍、甘草、僵蚕、茯苓。共筛选出治疗抽动障碍的潜在靶点217个,交集基因的蛋白互作网络包含217个有效节点,3556条边,平均节点度32.8,经过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前20条信号通路。结论: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探寻中医药治疗抽动障碍高频脾胃经药物白芍、甘草、僵蚕、茯苓,可通过多种有效成分经由多个靶点、多种信号通路对抽动障碍起到治疗作用。

  • 标签: []抽动障碍 脾胃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米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应用于治疗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研究对象选于2011.8—2023.8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78例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患者,根据生日单双数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9例)和参考组(39例),研究组联用米氮平组和艾司西酞普兰做治疗,参考组联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评估两组治疗有效率、心理状态及治疗副作用。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大于参考组;两组治疗前HAMD和HAMA评分未见明显差异,治疗后研究组评分显著低于参考组,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参考组。结论:结合使用米氮平和艾司西酞普兰对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明显,显著提高了治疗效果,并在持续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控制在较低水平。

  • 标签: 焦虑和抑郁障碍共病 米氮平 艾司西酞普兰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优质护理方案应用于伴有睡眠障碍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积极价值。方法:82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成功入选了我院本次的医学实验(启动时间为2023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3年12月),所有患者被随机均等划分至对照组及观察组内,两者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优质护理。观察两组在睡眠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睡眠质量(PSQI)七项指标得分均较对照组佳,且护理满意度数值(95.12%)高于对照组(75.61%)(P<0.05)。结论:神经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经优质护理方案干预后,睡眠质量得以改善,睡眠障碍症状也有了较为明显的好转,患者比较满意。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睡眠障碍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责任制护理联合呼吸功能训练对肺癌术后患者肺功能的效应。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的48例肺癌手术患者,运用简单随机数法将他们分配到参考组(n=24)和研究组(n=24)。参考组接受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在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添加术前呼吸锻炼。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的FEV1、MVV、VO2指标均显著优于参考组(P<0.05),同时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在肺癌患者中结合术前呼吸功能训练和责任制护理,可以更有效地提升患者的肺功能,加速康复,并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责任护理 呼吸功能锻炼 肺癌 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