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干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康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3-13
/ 2

脑干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康复

谷红

马鞍山市中医院   安徽省  243000

摘要:本文深入研究了脑干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分析了其临床特征,并探讨了有效的康复策略。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涉及口腔准备期、口腔期、咽期和食管期等多个阶段的功能障碍。本文总结了相关文献和临床实践,提出了针对性的康复措施,包括口腔运动训练、咽部刺激与训练、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技术、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以及心理干预与支持。这些策略旨在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康复策略,可以为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提供全面、有效的康复指导。

关键词:脑干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特征;康复策略

引言:

脑干卒中作为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常常导致多种后遗症,其中吞咽障碍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吞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日常生活,还可能引发误吸、肺炎等严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质量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脑干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进行深入研究和有效康复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分析其原因和机制,并总结有效的康复策略。通过综合应用这些康复措施,期望能为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1脑干卒中导致吞咽障碍的临床特征

1.1口腔准备期障碍

口腔准备期障碍是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初期表现。患者在这一阶段可能会出现口腔干燥的症状,这主要是由于唾液分泌减少或口腔黏膜敏感度下降导致的。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舌运动不灵活的问题,表现为舌头难以进行精细的动作,如舔唇、伸舌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还可能进一步影响后续的咀嚼和吞咽过程。口腔感觉减退也是一个常见的症状,患者可能感到食物的味道、质地和温度等感觉变得模糊或缺失。

1.2口腔期障碍

口腔期障碍是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核心问题之一。在这一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咀嚼不充分、舌运动不协调和软腭上抬不充分等问题。咀嚼不充分可能是由于面部肌肉力量减弱或协调性下降导致的,这使得患者难以将食物充分嚼碎。舌运动不协调则可能导致食物在口腔中的分布不均,增加了吞咽的难度。软腭上抬不充分则可能导致食物或液体进入鼻腔,引发呛咳等症状。

1.3咽期障碍

咽期障碍是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在这一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咽缩肌运动障碍和会厌谷残留等问题。咽缩肌运动障碍可能导致食物或液体在咽喉部停留时间过长,增加了误吸和呛咳的风险。会厌谷残留则是指食物或液体在会厌谷处积聚,无法顺利进入食道,这也可能导致误吸和呛咳等症状。

1.4食管期障碍

食管期障碍相对较少,但也可能出现在脑干卒中后的吞咽障碍中。这一阶段的主要表现包括食管蠕动减弱和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等。食管蠕动减弱可能导致食物在食管中的推进速度变慢,增加了食物滞留和误吸的风险。食管括约肌功能障碍则可能导致食物或液体反流至咽喉部,引发呛咳等症状。

2康复策略

2.1口腔运动训练

口腔运动训练是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训练旨在提高口腔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进而促进口腔准备期和口腔期的功能恢复。训练过程中,治疗师会引导患者进行各种口腔动作,如舌头的前伸、后缩、上抬、侧移等,以及唇部的闭合、张开等动作。这些动作不仅有助于恢复口腔肌肉的功能,还能提高患者对食物的咀嚼和吞咽能力。在实施口腔运动训练时,治疗师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并根据患者的进步情况不断调整训练内容和难度。同时,训练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患者的舒适度,避免过度疲劳或不适。

2.2咽部刺激与训练

咽部刺激与训练是改善脑干卒中后咽期吞咽功能的重要手段。通过咽部冷刺激、咽部按摩等方法,可以促进咽部肌肉的收缩和敏感性,从而改善咽部的吞咽功能。在实施咽部刺激时,治疗师会使用棉签或冰块等工具轻轻刺激患者的咽部,以诱发咽部的吞咽反射。同时,还会教授患者进行咽部按摩的技巧,帮助患者自主刺激咽部肌肉。咽部训练则主要包括吞咽动作的训练和咽部肌肉的力量训练。通过让患者反复进行吞咽动作,可以提高咽部肌肉的协调性和灵活性。而咽部肌肉的力量训练则可以通过让患者进行吸吮、吹气等动作来增强咽部肌肉的力量。

2.3电刺激与生物反馈

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技术是近年来在吞咽障碍康复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的方法。电刺激技术通过刺激咽部肌肉,可以促进其收缩和恢复功能。而生物反馈技术则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感知和控制咽部肌肉的运动状态,从而提高吞咽的准确性和效率。在实施电刺激与生物反馈治疗时,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刺激参数和反馈模式。同时,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反应和舒适度,及时调整刺激参数和反馈模式以确保治疗效果和患者的安全。

2.4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

对于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患者来说,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同样重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饮食计划可以确保患者获得足够的营养同时避免误吸和呛咳的风险。在饮食调整过程中治疗师会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和营养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种类和质地如软食、流食等。同时还会教授患者正确的进食姿势和吞咽技巧以减少误吸和呛咳的发生。在实施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时治疗师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营养状况和吞咽能力变化及时调整饮食计划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和提高吞咽能力。

2.5心理干预与支持

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不仅给患者带来身体上的痛苦还可能引发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因此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和支持对于帮助患者建立信心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心理干预与支持时治疗师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困扰。同时还会运用各种心理技巧和方法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此外治疗师还会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增强其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应对吞咽障碍带来的挑战。

3结语

脑干卒中导致的吞咽障碍是一种复杂且影响深远的后遗症,需要综合多种康复策略进行干预。本文详细探讨了口腔运动训练、咽部刺激与训练、电刺激与生物反馈、营养支持与饮食调整以及心理干预与支持这五大康复策略。这些策略的实施旨在提高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其生活质量,并帮助患者重拾信心,积极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随着康复医学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会有更多创新性的康复方法和技术应用于脑干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康复治疗中,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康复效果和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郑园园,李雅琼,陈琳琳.护理干预对脑干梗死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6):820-821.
[2]陈琳琳,李亚楠,陈娜.护理干预对脑干梗死导致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215.
[3] 闫莉滨.脑干梗死患者应用鼻饲喂养并发误吸的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12):305-305.
[4]王艳芳.吞咽神经和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致吞咽功能障碍的护理体会[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4):209-209.

[5]马宁.吞咽功能筛查分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吞咽功能障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34):3871-3874.

[6]刘娣.冰刺激延续护理干预对改善脑梗死患者吞咽困难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9,36(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