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近日,《糖尿病学》(Diabetologia)发表了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教授战丽彬研究团队关于《中药复方滋补脾阴方药对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影响》文章。首次报道了糖尿病相关认知下降大鼠海马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结果,发现并鉴定了4个可能与发病密切相关蛋白质及滋补脾阴方药6个作用靶分子。因此成为该期封面文章。

  • 标签: 糖尿病学 认知下降 靶分子 中国科学家 中药治疗 比较蛋白质组学
  • 简介:由中国科协主办,中国药科大学承办"中国科协青年科学论坛——全基因组关联研究与药物靶点发现"将于2009年9月11-12日在南京召开。"中国科协青年科学论坛"得到党中央以及国务院有关部门领导高度重视,论坛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紧密跟踪高技术发展趋势。

  • 标签: 中国科协青年科学家论坛 药物靶点 全基因组 征稿启事 中国药科大学 国务院
  • 简介:人类基因组计划深刻地影响了药物研究开发思路策略,生命科学研究方法技术与药物研究结合日益紧密,计算机信息技术也越来越多应用到药物研究过程中来.本文以实例说明了虚拟筛选、配体垂钓以及靶标的发现与确证方法在药物研究应用.

  • 标签: 药物研究 药物发现 虚拟筛选 后基因组时代 靶标 配体垂钓
  • 简介:目的:考察不同促渗剂对补骨脂素体外透皮吸收影响,为开发补骨脂素外用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alia-Chien扩散池考察了共轭亚油酸(CLA)、冰片、薄荷醇、氮酮甘油等促渗剂对补骨脂素经离体裸鼠皮渗透影响,结果:薄荷醇、氮酮CLA分别使补骨脂素单位面积累积透过量提高2.9,5.05.3倍;同时也使药物在皮肤中滞留量分别增加了1.1,5.73.4倍;CLA使时滞缩短至对照组1/5.结论:CLA提高了补骨脂素透过量皮肤内滞留量,并大大缩短了时滞,可能是种优良促渗剂.

  • 标签: 补骨脂素 促渗剂 共轭亚油酸 透皮吸收
  • 简介:结合本实验室近几年研究实例。提出中药效应物质基础质量控制研究思路:即以中药整体现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为切入点,充分考虑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过程中变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现代先进分离分析手段,构建中药及其复方复杂体系吸收、分布、与靶细胞结合、代谢代谢组学体内外研究技术平台,系统阐明中药发挥作用体内效应成分(群),建立与临床药效相关、体内真正起效、符合中药多成分、多靶点协同作用特点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构建符合用药实际中药质量控制新体系。

  • 标签: 质量控制 效应物质基础 吸收和分布 靶细胞结合 体内过程 代谢组学
  • 简介:复律对氯化钡肾上腺素引起心律失常有明显对抗作用;对氯仿氯化钙引起心室纤颤致死有保护作用;亦能推迟乌头碱性心律失常发生时间降低死亡率;不能对抗哇巴因对心脏毒性;对正常动物心率异丙肾上腺素加快心率作用无明显影响;有明显抗缺氧能力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分析复律可能主要直接作用于心脏而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哇巴因 乌头碱 心室纤颤 复律定
  • 简介:目的:研究中药药对“梁丸”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高效液相等柱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质谱、核磁共振等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梁丸”环己烷、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部位中共鉴定了41个化合物,分别为5-羟甲基糠醛(1),香草醛(2),阿魏酸(3),松柏醛(4),花椒毒素(5),佛手酚(6),镰叶芹二醇(7),洋川芎内酯H(8),洋川芎内酯I(9),洋川芎内酯D(10),4-羟基-3-丁基苯酞(11),洋川芎内酯A(12),Z-藁本内酯(13),3-丁烯基苯酞(14),新蛇床内酯(15),欧当归内酯A(16),β-谷甾醇(17),异茴芹内酯(18),邻苯二甲酸正丁酯(19),邻苯二甲酸异丁酯(20),川芎二内酯R1(21),白术内酰胺(22),香柑内酯(23),补骨脂素(24),异氧化前胡内酯(25),珊瑚菜内酯(26),独活属醇(27),牧草栓翅芹酮(28),异白当归脑(29),欧前胡素(30),异欧前胡素(31),别异欧前胡素(32),水合氧化前胡内酯(33),白当归素(34),印枳苷(35),(2′S,3′R)-3′-羟基印枳苷(36),仲-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7),叔-O-β-D-吡喃葡萄糖基白当归素(38),(2′R,3′S)-3′-羟基紫花前胡苷(39),花椒毒酚-8-O-β-D-吡喃葡糖苷(40),腺苷(41)。结论:香豆素以及香豆素类成分应来源于复方中白芷;藁本内酯类化合物应来源于复方中川芎。

  • 标签: 都梁丸 药对 白芷 川芎 化学成分
  • 简介:目的:研究通心络胶囊对血脂异常患者ICAM-1VCAM-1影响.方法:96例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通心络胶囊口服,对照组给予血脂康胶囊口服,观察治疗2个月后,测定血脂ICAM-1、VCAM-1含量.结果:通心络胶囊治疗后患者血清TC、TG、LDH、ET、ICAM-1VCAM-1明显降低,HDL、NO显著升高,且优与对照组.结论:通心络胶囊可减少ICAM-1VCAM-1生成从而保护内皮功能.

  • 标签: 通心络胶囊 血脂异常 内皮功能 ICAM-1 VCAM-1
  • 简介:目的:研究珠子参开花习性,传粉方式及探索提高结实率方法。方法:在珠子参开花期株观察记录其开花习性;通过4种不同人工授粉处理确定珠子参传粉方式;采用叶面施肥、喷施微量元素硼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方法,探索提高珠子参结实率。结果:珠子参其开花习性与同属植物人参、西洋参、三七相似;其传粉方式为常异花授粉植物;分别喷施0.5%KH2PO4溶液,0.1%0.25%硼砂水溶液,50mg·L^-1100mg·L^-1赤霉素溶液、20mg·L^-16-苄胺腺嘌呤溶液,可使珠子参开花结实率分别提高15.76%、15.46%、16.97%、14.67%、14.32%及10.0%。结论:该研究为珠子参规范化栽培及良种繁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珠子参 开花习性 授粉方式 叶面施肥 结实率
  • 简介:目的:从柴胡种胚角度探讨不同种质柴胡萌发问差异情况。方法:利用OLYMPUS体式显微镜观察3种柴胡(ZC、SXGS种质)种子胚形态发育过程。结果:3种种质柴胡种子均经历球形胚、心形胚、鱼雷形胚及成熟胚阶段,进而完成柴胡种子休眠状态。由收获时柴胡种子胚大小、胚率及胚所处时期3个指标来看,ZC种子休眠较浅,GS次之,而SX种子具有较深胚休眠。结论:GS、SX、ZC柴胡与三岛柴胡样,种子均具有形态后熟特性,只在发芽时间长短上存在差异。

  • 标签: 柴胡 种胚 种质 休眠
  • 简介:目的:观察从桂枝汤中分离出单体桂皮醛对白细胞介素1(IL-1)刺激大鼠脑微血管内皮细胞(rCMECs)与发热有关信号转导通路上关键信号元件环氧酶(COX)前列腺素E2(PGE2)影响.方法:建立rCMECs培养,进行Ⅷ因子相关抗原鉴定.待细胞生长至融合状态后加入不同浓度桂皮醛(12.5、25、50、100及200mg/L)孵育3h,随后以30ng/mlIL-1刺激12h.ELISA方法检测细胞培养液中PGE2含量及细胞内COX-1、COX-2活性.结果:Ⅷ因子抗体免疫组化染色可见95%以上为阳性细胞,证实为rCMECs.暴露于浓度为30ng/mlIL-1后,rCMECs内COX-2活性及释放PGE2量显著增加(P<0.01),COX-1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加入不同浓度桂皮醛后,随浓度增加而下调IL-1升高COX-1、COX-2活性及PGE2量,且呈浓度依赖关系;至浓度为100mg/L时,COX-2活性及释放PGE2与IL-1单独作用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差异(P<0.05),COX-1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桂皮醛能下调IL-1刺激下rCMECs释放PGE2,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活性有关.

  • 标签: 桂皮醛 脑微血管内皮细胞 白介素1 环氧酶 前列腺素E2
  • 简介:目的:比较研究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GG)脂质体凝胶剂(LG)离体和在体透皮及皮肤滞留特性,为研制千里光碱LG提供依据.方法:离体改进Franz扩散池法.结果:LGGG经离体完整皮肤去角质层皮肤药物渗透系数没有显著差别;而经完整皮肤时药物在皮肤滞留量LG为GG3.2倍,但皮肤去角质层后,LG为GG0.198倍.结论:脂质体促进千里光碱在皮肤角质层内滞留,而不显著改变其皮肤透过量,脂质体凝胶剂是千里光碱外用高效低毒治疗皮肤癌新制剂.

  • 标签: 千里光碱普通凝胶剂 脂质体凝胶剂 经皮给药 抗肿瘤中药 皮肤癌
  • 简介:目的:研究比较丹参与白花丹参不同采收部位种子特性。方法:分别收集丹参、白花丹参主果穗上段、中段、下段种子,测定其萌发率、含水量、单穗种子粒数、千粒重等指标。结果:白花丹参果穗位置越高,种子萌发率越高,单穗种子粒数越多;丹参果穗位置越低,萌发率越高,中段单穗种子粒数最多;白花丹参与丹参不同部位种子含水量、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结论:丹参白花丹参采收部位不同种子特性不同,采收时白花丹参可优选中上段,丹参优选中下段,并通过分批集中方法,提高种子质量均程度。

  • 标签: 丹参 白花丹参 种子 采收部位
  • 简介:介绍了金菊1号和金菊22个栽培新品种选育过程、历年品比试验产量表现、主要特征特性、优缺点、栽培繁种技术以及其适宜种植区域分布等情况。金菊1号和金菊22个栽培新品种选育成功丰富了杭菊种质资源,同时也确保了杭菊优质、稳产、高产,并为进步选育良种提供了物质基础。

  • 标签: 药用菊花 杭菊 栽培新品种 金菊1号 金菊2号
  • 简介:目的:对粘细菌SorangiumcellulosumSo0157-2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通过色谱层析对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并通过波谱解析(维、二维核磁共振谱质谱)确定了化合物结构。结果:分别鉴定为seco-epothiloneA(11-methyl-seco-epothiloneA(2)。结论:化合物12都是首次从该菌株中分离得到。其中1是首次分离得到新天然产物。

  • 标签: Sorangium cellulosum So0157-2 埃博霉素 NMR
  • 简介:目的:合成纯化从苦瓜中分离得到多肽MC2,测试其药理活性。方法:应用Fmoc/t-Bu正交保护固相合成技术,在微波辅助条件下合成多肽。肽粗品通过制备反相高效液相来纯化。用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测试MC2降糖活性。结果:在微波条件下能够快速高效合成MC2,活性结果显示能够降低血糖。结论:合成了多肽MC2,具有降血糖作用。

  • 标签: 苦瓜 多肽 固相合成 微波
  • 简介:目的:研究清燥救肺汤对乌拉坦诱导肺癌模型鼠TGF-β1、Smad2p38MAPK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KM小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组、模型组、六味地黄丸4.6g/kg组、清燥救肺汤33.6g/kg、16.8g/kg、8.4g/kg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乌拉坦800mg/kg,每周两次,连续五周,复制小鼠肺癌模型。给药与造模同时进行,1次/d,连续15周。清燥救肺汤33.6g/kg、16.8g/kg、8.4g/kg组、六味地黄丸4.6g/kg组分别给予等体积药物,正常组与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15周后,取肺脏检测。肉眼及镜下计数双肺小鼠肺肿瘤结节数,并计算小鼠肺肿瘤发生率;WesternBlot测定肺组织TGF-β1、Smad2p38MAPK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组织TGF-β1、Smad2p38MAPK活性表达。结果:清燥救肺汤(8.4、16.8、33.6g/kg)均能使肺肿瘤发生率从91.7%降至58.3~75.0%,平均肿瘤结节数从5降至3,明显降低肺癌模型鼠肺组织TGF-β1、Smad2p38MAPK蛋白表达,并可使肺组织中TGF-β1、Smad2p38MAPK活性表达也显著下降。结论:清燥救肺汤可能通过抑制TGF-β1、Smad2p38MAPK过度表达,从而多靶点调控TGF-β1/Smad2及p38MAPK等信号通路来实现延缓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

  • 标签: 清燥救肺汤 肺癌 转化生长因子β1 SMAD2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 简介:槐果碱可明显升高正常大鼠血浆6-酮-PGF1a含量,对TXB2无明显影响。小剂量(1mg/100g)阿斯匹林轻度降低血浆6-酮-PGF1a含量,但明显阻断槐果碱升高6-酮-PGF1a作用。

  • 标签: 槐果碱 阿斯匹林 前列环素(PGI2) 血栓素A2(TXA2)
  • 简介:中药化学是中药学基础研究分支学科,主要对中草药(植物、矿物、动物药物)单味或复方进行提取、分离成分测定,并对其中具有明确治疗作用化学成分或多组化学成分做进研究.本文简要介绍分析了中药化学研究情况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生命科学部中医学中药学学科近五年(1998~2002)间对中药化学研究项目的资助情况以及目前国内中药化学研究概况.

  • 标签: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项目 评述 中药化学 分离 成分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