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了解人类大肌的作用及其与形成的关系,选取家兔作动物实验,观察家兔大肌的作用与腰椎运动的关系。方法选健康成年家兔3只,首先在全麻下观察厉肢正常位和后伸位(正常家兔的活动度范围)其腰椎曲度的X线片改变,再解剖暴露大肌,观察其起止点以及正常活动度的前屈后伸与腰椎活动关系.然后高度后伸后肢(模拟人体站立)状况下,观察大肌的紧张度和长度,并摄取X线片,再分别在切断一侧大肌、双侧大肌和保留大肌切断腰背肌,高度后伸后肢状况下,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变化。结果家兔的大肌能带动腰椎向腹(前)向背(后)运动,高度后伸后肢腰椎刚出现向腹(前)的弯曲。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动物实验 家兔 竖脊肌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探讨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大肌。结论:大肌的伸缩是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X线检查 伸缩运动 生理机制
  • 简介:目的测量正常颈的弓形面积,为临床观察颈、变化提供数据。方法按Borden法和seze法的标准,测出正常颈,然后按数学几何学扇形面积计算公式,即S弓形=πr^2α/360°-1/2Lh计算出正常的颈的弓形面积,并统计正常颈126例,正常114例,经统计学处理得出均值和标准差。结果正常颈弓形面积为均值X14.10cm^2标准差S2.86cm^2)正常弓形面积为均值X32.36cm^2(标准差S5.26cm^2)。

  • 标签: 颈曲 腰曲 弓形面积 正常颈曲弓形面积 正常腰曲弓形面积
  • 简介:目的:研究对颈的影响,探讨颈椎病和颈综合征在脊柱解剖生理学、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7例,分别以站立位及坐位1h后摄腰椎、颈椎标准侧位片,并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测量其颈、站、坐前后椎X线片的弓形面积,进行对照。结果:端坐1h后,27例颈、腰椎侧位X线片,弓形面积平均较站立位缩小53.14%,颈弓形面积也缩小4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变化影响到颈,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改变是颈椎病、颈综合征重要病因和病理改变。

  • 标签: 动态下X线照片 站位 坐位 椎曲弓形面积 颈曲 腰曲
  • 简介:目的:研究颈椎病颈改变与关系,探讨颈椎病在结构力学和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基础。方法:用随机抽样法对诊断明确的颈椎病,同时摄有腰椎正侧位x线照片者共437例,分别测量颈、腰椎弓形面积并进行分级,按性别、不同年龄组,各病种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椎减小的颈椎病,也同样减小者占98.63%。颈改变与改变无统计学差异(P〉0.05)。颈改变并改变与年龄呈正相关,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变是导致颈改变并发颈椎病的重要病因。

  • 标签: 颈椎病 颈椎病病因 颈曲 腰曲 椎曲分级标准 椎曲弓形面积
  • 简介:2004年11月,一位50岁的赵姓妇女,不能行走已半年。在北京多家医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均建议手术治疗,但患者不愿手术,后经朋友介绍,来到北京光明骨伤医院。此时患者双下肢关节不能活动,只有Ⅰ级肌力,也不能大小便,留着导尿管。在该院用非手术的四维牵引调法治疗,1周后病人能自排大小便,拔去导尿管,下肢也能活动了;2周后双下肢已能抬起,第3周开始在搀扶下步行,第4周自己可拄双拐走路。在该院治疗的一些病人目睹了该患者的迅速康复,都惊叹四维牵引调法的疗效。

  • 标签: 韦以宗 人体腰曲 四维调曲法 腰椎管狭窄症 中医学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调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运用理筋、调、练功三大法,以四维牵引调法为主要疗法。结果:临床总有效率95%,治愈率72.5%,好转22.5%,疗效满意。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曲 调曲法 理筋 调曲 练功
  • 简介:目的:探讨以整脊调法为主治疗骶后关节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理筋、调、练功三大疗法,运用四维悬吊牵引腰椎,以调骶角为主的整脊综合疗法治疗,系统观察骶后关节病135例,并进行随访。结果:骶角调有效率98.78%,临床治愈率76.30%,显效率21.48%。平均20个月随访优良率86.89%。结论:导致骶后关节病的主要原因是骶力学紊乱,通过整脊调恢复或改善生理曲度,临床可以治愈,如能坚持功能锻炼,可有效控制复发。

  • 标签: 整脊调曲法 腰骶后关节病
  • 简介:目的:观察正脊调手法对源性腰椎侧弯影响的影像学变化。方法:本组患者33例,男20例,女13例,年龄23~60岁。采用正脊调手法治疗后观察患者前后CR片的Coob’s角变化。结果:明显改善13例,改善17例;无变化3例,总有效率90.91%。Cobb角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正脊调手法矫正腰椎侧弯是有效的,Cobb角对腰椎侧弯的诊断、治疗及愈后的判断具有较高的价值。

  • 标签: 腰椎侧弯 正脊调曲手法 正骨手法 影像学
  • 简介:目的:调查颈病理改变X线照片类型,为整脊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指标。方法:收集849例(其中颈椎450例,腰椎399例)统一标准投照的颈病例X线侧位照片,根据影像形态进行分类统计。结果:颈改变有11种类型,以全直型、上直下型、上弓下型为主;改变有6种类型,以全直型、上直下型、全曲型多见。颈改变类型与病变和年龄有关系

  • 标签: 腰曲病理改变 X线检查 颈曲病理改变 整脊医学 中医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大肌拉伸带动脊柱伸展应力的生物力学关系。背景资料:脊柱三维结构之六大自由度是刚体运动,未包括肌肉动力作用的纵轴伸缩运动。人类椎形成于二足支撑诱导的应力功能性适应,未知主要源自何肌力。颈腰痛导致脊柱所致力学改变问题远未解决。方法:取家兔12只,分3组,每组4只,解剖后保留枢椎以下完整之脊柱及骨盆、髋关节、股骨,不损伤脊柱前纵韧带及所附着之大肌、以及附着于脊柱背侧的肌肉韧带。置于生物力学拉伸测试仪(日本岛津制作所产AGS-J系列)上端十字头分别夹枢椎(颈胸段)。第1胸椎(胸段)和第12胸椎(段)下端十字头夹股骨上部,分别作有大肌状态下和切断大肌状态下,股髋自屈曲位到过伸带动脊柱自屈曲位到过伸位拉伸试验,测定两种不同状态下脊柱各节段的伸展应力(N/mm^2)。结果:有大肌状态和切断大肌状态下,股-髋-脊柱拉伸后脊柱伸展应力分别为:颈胸全段平均为306.6675N/mm^2:78.7167N/mm^2胸段为680.8417N/mm^2:373.0375N/mm^2;段为1990.7944N/mm^2:523.0608N/mm^2经统计学分析,具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大肌拉伸对脊柱伸展应力影响显著,是脊柱伸展运动主要作用力,颈胸段占75%、胸段占45%,段占74%的伸展应力源自大肌。脊柱运动在大肌作用下产生纵轴伸缩活动度;二足步态在大肌拉伸脊柱伸展一过伸动态下形成颈、;牵引下肢、过伸悬吊腰椎可解决因病所致脊柱力学紊乱临床问题。

  • 标签: 腰大肌 拉伸脊柱伸展应力 生物力学 运动力学 颈曲 腰曲
  • 简介:目的:探讨引起颈椎椎紊乱之颈椎病病因。方法:通过X线颈椎侧位及包括上段胸椎之正位像观察,测量导致颈改变之颈胸椎正位像之侧凸度数。结果:448例颈改变之颈椎病X线片显示,占87%有上段胸椎超5度以上侧凸,表明胸背损伤是颈椎骨关节紊乱主要原因。

  • 标签: 胸椎 颈曲 颈椎病 X线片 正位 改变
  • 简介:目的:研究健密骨片对神经根压迫大鼠的疗效和作用机制。方法:选择3月龄SD雌性大鼠84只,随机分7组,神经根压迫模型建立后,连续给药30天后,透射电镜检测神经根超微结构,ELISA检测神经根周围蛋白含量。结果:透射电镜结果显示,健密骨片各治疗组神经根超微结构较模型组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各用药组PGE2含量较模型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01);除莫比可组外,各用药组6-酮-PGF1α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密骨片能改善受压迫神经根的纤维结构,减少神经根周围炎性介质的含量,改善神经根周围的血液循环。

  • 标签: 腰腿痛:腰神经根压迫 动物模型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病人是因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来求医的,可是往往并有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以及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或髌骨软骨软化、半月板损伤等。因为这些病的病理基础都是骨关节退变,因此用我们的“小中药”整体治疗都非常有效,为方便起见,对这种颈腰椎间盘突出合并有膝关节病的病人,我常称之为颈膝综合征。

  • 标签: 中医治疗 颈腰膝综合征 膝关节病 颈椎间盘突出 椎管狭窄 X线检查
  • 简介:目的:观察运用颈胸枢纽调法治疗钩椎关节紊乱症、颈椎病、颈椎管狭窄症、颈胸枢纽交锁症等椎紊乱类颈椎劳损病。方法:运用理筋、调、练功三大法,以颈胸枢纽调法为主要疗法。结果:椎恢复总有效率98.5%,复位和基本复位率达87.58%;临床总有效率98.99%,总治愈率达86.4%,其中钩椎关节紊乱症治愈率为89.66%,颈椎病治愈率为86.23%,颈椎管狭窄症治愈率为83.78%,颈胸枢纽交锁症治愈率为84.78%,效果满意。

  • 标签: 椎曲紊乱类颈椎劳损病 颈胸枢纽调曲法 理筋 调曲 练功
  • 简介:老年人骶脊神经根管损伤(狭窄)骨质疏松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脱出症或急性扭伤等常见腰腿痛,传统中医辩证论治,针灸推拿、内外用药一般都难以见效。目前临床最常见的误诊误治慢急性腰腿痛——即骶脊神经根管损伤,仅就此症的治疗谈一些体会。

  • 标签: 脊神经根 腰骶 根管 损伤 常见 临床报告
  • 简介:从中国传统医学整脊技术史可以了解到,古人对脊柱创伤、损伤治疗是应用牵引法、悬吊法、旋转法、斜扳法、过伸法、屈曲法、整盆法和推拿按摩为主要治疗方法等。根据古人的启示,应用现代科学研究,就可发现中国传统医学的整脊术,是依靠脊柱的生理曲度的运动力学原理,调整因椎出现病理改变,从而达到治疗脊柱伤病的目的。

  • 标签: 中医 整脊学 骨伤科 推拿按摩 椎曲论 旋转法
  • 简介:急性扭伤多由于轻度扭腰或弯腰后猛然直立,致使关节突关节滑膜嵌入关节之间,造成滑膜被卡压,关节突关节交锁或错位,而引起剧烈腰痛。本病属中医”弹背”,”闪腰”范畴。发病年龄以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笔者白2006年7月-2007年7月,采用三步正脊手法治疗本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腰扭伤 手法治疗 关节滑膜 男性青壮年 关节交锁 发病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