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中医针灸在中国是国宝,但到了外国却成了外来文化,如何使这个外来文化在所在国立足、生根、发展,就成了各国中医界必须经历和认真探讨的问题.我们在美国也经历过艰难的立法过程。

  • 标签: 中医针灸 针灸立法 美国 加州 立法过程 中医界
  • 简介:推广整脊理论、新技术的具体措施深圳市中医院推拿科,坚持走推拿整脊手法治疗脊柱及脊柱相关疾病的中医特色道路。在院领导的关心,2009年6月开设了有20张病床的推拿科病区,各项设备配套齐全。我们充分发挥中医中药的优势,医、教、研相结合,引进先进的理疗设备,学习并掌握医学前沿的新知识、新技术,建立日趋完善的突出中医特色的脊柱疾病诊疗规范。

  • 标签: 推拿整脊 脊柱相关疾病 术工 中医特色 理疗设备 2009年
  • 简介:中医整脊为我院中医康复中心的理论支点。我院是一所以骨伤为特点的专科医院,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创伤的救治,中医康复只是一个门诊,靠针灸、按摩、脉冲、药薰等理疗方法解决颈肩腰腿痛及骨关节疾患,取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但没有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也一直未能成就规模,年收入不到10万,未能引起院领导的重视。通过2006年拜读韦以宗教授的《中医整脊学》、2008年参加中医整脊高级研修班,“一圆一说两论”使我对脊柱相关疾病发病机理有了深一步的理解,学习以整体的、动态的、系统的观念看脊柱,

  • 标签: 中医整脊学 脊柱相关疾病 术工 骨关节疾患 颈肩腰腿痛 高级研修班
  • 简介:本文试图从现代医学角度,着眼于椎盘源性腰痛的病因,归结为生物力学因素、生物化学因素和生物细胞因素的变化为主要病机;同时从《黄帝内经》中寻找到世界上最早有关腰痛致病病机——经络学说,并逐一诠释。同时针对这些病因提出了对因性治疗措施,供临床上较棘手的盘源性腰痛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诊断思路和一套规范的治疗措施,以便更好地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盘源性下腰痛 生物力学 生物化学 中医病机
  • 简介:目的:研究腰曲对颈曲的影响,探讨颈椎病和颈腰综合征在脊柱解剖生理学、运动力学的病因病理。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7例,分别以站立位及坐位1h后摄腰椎、颈椎标准侧位片,并应用数学几何学弓形面积计算法测量其颈、腰曲站、坐前后椎曲X线片的弓形面积,进行对照。结果:端坐1h后,27例颈、腰椎侧位X线片,腰曲弓形面积平均较站立位缩小53.14%,颈曲弓形面积也缩小48.33%,经统计学处理P〈0.05,差别显著。结论:腰曲变化影响到颈曲,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曲改变是颈椎病、颈腰综合征重要病因和病理改变。

  • 标签: 动态下X线照片 站位 坐位 椎曲弓形面积 颈曲 腰曲
  • 简介:目的:探讨上病治方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临床效果。方法:采取四维牵引调腰曲,配合过伸提胸法为主治疗,观察各类型寰枢关节错位40例的治疗效果。结果:120例患者均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优良率97.5%,随访平均8个月,颈椎正侧张口位CR片,基本稳定占85%,优良率达到94.99%。结论:采用上病治法治疗寰枢关节错位的效果良好,复发率低。

  • 标签: 寰枢关节错位 过伸提胸法 牵引调曲法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腰大肌的作用及其与人类腰曲形成的关系。方法:选青春期健康青年男女28例,分别以站立位及端坐1h后摄侧位X线片,进行腰椎长短对照,并以站立位及步行(跨步)位摄正位、侧位X线片对照。结果:端坐1h后较原站立位侧位X线片显示短缩,平均为1.2cm,跨步位显示腰椎向同侧旋转,同时腰曲加大。步行带动腰椎向前弯曲并随左右下肢运动而旋转、侧弯,其主要作用力来自腰大肌。结论:腰大肌的伸缩是腰曲形成和改变的主要运动力。腰椎在站立和端坐下有伸缩运动。

  • 标签: 腰大肌 腰曲关系 X线检查 伸缩运动 生理机制
  • 简介:颈椎病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的疾病,且发病年龄趋向低龄化。颈椎病的病因众多,颈部软组织病变是其临床多种症状的主导性病因;颈椎病的发病机制为颈脊柱动静力学平衡失调,病理改变与久坐有关。腰椎是颈椎运动力学的基础,腰曲变化对颈曲的影响主要通过脊柱韧带的传导力而发生。上病治以中医整体观念为前提,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精神,也是治病求本的反映。中国整脊学的椎曲论,为上病治提供了理论基础。

  • 标签: 颈椎病 椎曲论 上病下治 整脊
  • 简介:目的:观察肩胛骨运动与肩肱关节运动的关系。方法:选肩部无损伤疾病的青春期男女21名,分别在肩肱关节中立位,外展45°-90°,上举135°-180°的状态,摄x线肩关节正位片,依次测量上述运动肩胛骨活动度。结果:肩肱关节外展45°起至上举到1800肩胛骨同时外展25°-75°.结论:肩肱关节外展运动必须有肩胛骨外展活动才能完成。

  • 标签: 肩肱关节 肩胛骨 外展 X线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