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姜茶用生姜10片、茶叶7克,共煎,饭后饮用。此茶有发汗解毒、温肺止咳之功效,可用于流感、风寒、感冒、咳嗽等症。2、醋茶将茶叶3克用开水冲泡5分钟后滤汁,再加陈醋1毫升,每天冲饮3次。

  • 标签: 姜茶 醋茶 苦丁茶 三花茶 大海冰糖茶 食疗
  • 简介:高子曰:生身以养寿为先。养身以却病为急。经日:我命在我。不在于天。昧用者夭。善用者延。故人之所生。神依于形。形依于气。气存则荣。气败则灭。形气相须。全在摄养。设使神无所依。神无所主。致殂谢为命尽。岂知命者哉!夫胎息为大道根源。导引乃宣畅要术。人能养气以保神。气清则神

  • 标签: 《遵生八笺》
  • 简介:五边缘地带宜宅小区的边缘地区位置较偏,左右两边的方位可能失调,并不符合最佳风水的要求。所谓"唇边嘴角风云地"有弊处也有利处,不可把边角地带的房子都看扁了。那么这些地方又如何把握呢?

  • 标签: 住宅 小区 风水学 楼层
  • 简介:目的:探析2007-2016年针灸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MS)的穴规律。方法:收集、整理2007-2016年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重庆维普(CQVIP)、中国知网(CNKI)和万方数据库(Wanfang)中针灸治疗PMS的临床文献,建立PMS的现代针灸临床处方数据库,采用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明确针灸治疗PMS的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PMS所选穴位频次位居前五位的是三阴交、肾俞、关元、百会和神门。所选经脉频次前四位的是膀胱经、任脉、脾经和督脉。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治疗PMS的5个核心用穴群为(1)三阴交;(2)肾俞和关元;(3)百会、神门、足三里、肝俞和太冲;(4)太溪、脾俞、心俞、气海和内关;(5)四神聪、中脘、合谷、印堂、风池、中极和肺俞。重点用穴为三阴交、肾俞和关元。辨证用穴群为(1)合谷、中脘和四神聪;(2)肺俞、中极、风池和印堂;(3)心俞、脾俞、气海、内关和太溪;(4)肝俞、足三里、神门、太冲和百会。关联规则分析显示穴对配伍支持度最高的为肾俞和三阴交;穴组支持度最高的为肝俞和肾俞配三阴交。结论:针灸治疗PMS文献的数据挖掘结果与传统医学中针灸治疗理论的一般规律基本相符,能够反映出PMS的临床穴常用组合规律,可为临床针灸治疗PMS提供参考。

  • 标签: 针灸疗法 三阴交 肾俞 关元 围绝经期 更年期
  • 简介: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的临床研究概况及穴规律。方法: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及OvidGateway中检索1999.2014年间所有与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相关的中英文文献。把纳入文献的数据。如患者平均年龄、穴、疗程、疗效及随访等情况录入MicrosoftExcel2010数据表。结果:共纳入51篇文献,涉及4606位患者。针刺治疗神经性吞咽困难平均疗程24.8d,平均留针时间26.2min,平均总有效率91.2%。廉泉、风池、风府和翳风为最常用的经穴,占经穴总数的63.4%。金津、玉液为最常用的经外穴,占经外穴总数的45.9%。使用步页次较高的经脉依次是任脉、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占涉及经脉的63.3%。结论:针剃对神经性吞咽困难的疗效良好,穴以康泉、风池、风府为主,多位于任脉、胆经及胃经这些与咽喉项部紧密联系的经脉上。

  • 标签: 针刺疗法 吞咽困难 文献 选穴
  • 简介:为应对今年4月正式生效的《欧盟草药药品法案》,商务部、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等部门,在全国挑选了兰州佛慈、同仁堂、广州奇星三家中药企业的10个中药品种在欧盟注册。

  • 标签: 中药品种 商务部 欧盟 注册 药新 医药保健品
  • 简介:苏耽,湖南郴州人,生活在西汉文帝时期,生卒年份不详’通晓养生之道,且相传有仙人授其仙术,当时人称“苏仙”。

  • 标签: 橘井 养生之道 生卒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刺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的疗效。方法将V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针刺疗法,对照组应用安理申口服,治疗前后以MMSE和ADL量表评价患者。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及认知和行为能力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针刺穴为主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井穴 痴呆 血管性 针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培养所需饲养的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将小鼠胚胎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培养。用丝裂霉素 C处理 MEF细胞制备饲养,观察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及有无再增殖现象。结果 采用 0.0625% 胰蛋白酶消化小鼠胚胎组织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用丝裂霉素 C处理前后 MEF细胞无明显增值,细胞活力在 9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丝裂霉素 C处理后的 MEF细胞种植到明胶包被的 6孔板中,在 1周内可用于干细胞的培养。

  • 标签: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干细胞培养所需饲养的制备方法。 方法 采用胰蛋白酶消化法,将小鼠胚胎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培养。用丝裂霉素 C处理 MEF细胞制备饲养,观察处理后的细胞活力及有无再增殖现象。结果 采用 0.0625% 胰蛋白酶消化小鼠胚胎组织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用丝裂霉素 C处理前后 MEF细胞无明显增值,细胞活力在 90%以上。结论:该方法可获得高活力的 MEF细胞。丝裂霉素 C处理后的 MEF细胞种植到明胶包被的 6孔板中,在 1周内可用于干细胞的培养。

  • 标签: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饲养层 干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16螺旋CT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经16螺旋CT扫描拟诊为小肠扭转的患者24例,对其进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检查,并进行图像处理。观察其在小肠扭转诊断中的意义。结果有1例全小肠扭转出现肠壁水肿增厚;13例空肠扭转中,其中顺时针扭转为9例,逆时针扭转为4例;5例回肠扭转;肠扭转中出现腹腔渗血有4例。经CT确诊的19名患者中,有16例同时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占84%,5例疑似病例中,经增强扫描及图像后处理发现,出现C形征与鸟嘴征并存的有4例,占80%;19例CT直接确诊的患者中,肠管积气积液及周围肠管气液平各有16例和14例,分别占84%和74%。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6螺旋CT及图像后处理技术在小肠扭转的早期诊断中非常重要。

  • 标签: 小肠扭转 螺旋CT
  • 简介:[目的]观察手十二穴放血疗法辅助治疗出血性卒中的疗效。[方法]纳入60例出血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手十二穴放血疗法。28d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6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血肿体积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更显著(P〈0.05)。[结论]手十二穴放血疗法辅助治疗出血性卒中可改善神经功能,加快血肿吸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手十二井穴 放血疗法 出血性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640CT灌注及血管成像对早期缺血性脑血管病(CVD)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151例颈内动脉系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脑梗死(CI)患者,于发病1w内行640CT灌注(CTP)及血管成像(CTA)检查,对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和脑血流灌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23例患者中例CT灌注检查发现与责任病灶相符的脑灌注异常区,表现为脑血流量减低,平均通过时间和达峰时间显著延迟;灌注正常28例,18例临床证实为TIA,10例为小体积脑梗死。119例CI患者CTA显示有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不同程度的狭窄或完全闭塞。结论CT灌注成像联合血管成像能够同时从血管形态和功能上反映脑血管病变和血流灌注情况,为临床选择干预性治疗及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 标签: 640层CT 灌注及血管成像 脑缺血早期 风险评估
  • 简介:作者简介孙平(1968-),女,籍贯江苏省南京市,职称副主任医师,学位学士。摘要目的探讨前弹力下角膜磨镶术(SBK)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眼科病例50例(100只眼)自愿选择前弹力下角膜磨镶术(SBK),法国MoriaOneUse-Plus角膜板层刀制作前弹力下超薄角膜瓣,VISXSTARS4准分子激光设备施行手术。结果SBK手术成功率100%,术中主要并发症有瓣缘出血25眼(2500%),瓣缘上皮缺损3眼(300%),角膜瓣上方皱褶1眼(100%),术后无特殊并发症。结论对SBK技术的熟练掌握,正确处理术中的各种并发症是SBK手术成功的关键,SBK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前弹力层 超薄 角膜瓣 手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观察评价腹针联合十二穴放血疗法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peripheralneuropathy,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糖尿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DPN患者采用腹针联合十二穴放血疗法,对照组DPN患者口服弥可保,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血清半胱氨酸Hcy含量、血浆黏度),密歇根糖尿病神经病变评分(michigandiabeticneuropathyscore,MDNS),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感觉传导速度(sensorynerveconductionvelocity,SNCV)与运动传导速度(motionconductionvelocity,MNCV)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MDNS积分均较前明显降低,腓总神经、正中神经的SNCV与MNCV较前明显增快,且治疗组DPN患者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针联合十二穴放血治疗DPN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 标签: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腹针 十二井穴 放血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