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中药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形成包囊过程中间质-上皮转化的影响。方法:采用自体移植法建立大鼠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3周后取造模成功的大鼠1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红藤方组、孕三烯酮组,分别连续灌胃等容量0.9%NaCl溶液、红藤方27.72g·kg-1·d-1、孕三烯酮0.5mg·kg-1·d-1,均持续21d,结束后取异位内膜组织。采用HE染色方法对异位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上皮标志物上皮细胞钙黏蛋白(E-cadherin)、间质标志物波形蛋白(Vimentin)在异位内膜包囊中的定位和表达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异位内膜包囊形成组织中E-cadherin、Vimentin的蛋白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模型组异位内膜组织中腺体减少、间质较多,红藤方组异位内膜组织腔上皮变薄、间质细胞减少,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组织腔上皮完整。免疫组化结果显示,红藤方组和孕三烯酮组异位内膜包囊腔上皮E-cadherin、Vimentin阳性信号较模型组减弱。Westernblot结果显示,红藤方组Vimentin和孕三烯酮组E-cadherin蛋白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藤方可能通过上调间质-上皮转化,导致间质细胞减少,从而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大鼠异位内膜包囊的生长。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红藤方 间质-上皮转化 上皮细胞钙黏蛋白 波形蛋白 大鼠
  • 简介:目的:观察益气清利化瘀方颗粒对慢性肾衰竭(CRF)模型大鼠肾组织形态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清洁级雄性SD大鼠,采用5/6肾切除方法建立CRF模型。实验设假手术组、模型组、中药组(益气清利化瘀配方颗粒,含生药7.58g/ml)、西药组(氯沙坦钾片,6.42g/L);假手术组、模型组均灌胃纯净水,中药组、西药组分别灌胃相应的药物,均2ml/d。干预60d后检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计算肌酐清除率(CCr);HE染色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blot法检测TGF-β1蛋白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两药物组SCr、BUN均明显下降(P<0.05,P<0.01),CCr水平显著升高(P<0.01),且中药组对肾功能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P<0.05)。HE染色显示,两药物组的肾小球纤维化均较模型组有所减轻,且中药组肾小球结构较清晰;与模型组比较,两治疗组皮质、髓质的TGF-β1蛋白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减少(P<0.01),且中药组优于西药组(P<0.01)。结论:益气清利化瘀方可改善CRF大鼠肾功能,减轻肾纤维化,下调CRF大鼠TGF-β1表达,其抗肾间质纤维化、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可能与抑制肾组织TGF-β1表达及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 标签: 慢性肾衰竭 益气清利化瘀方 肾脏纤维化 病理 转化生长因子-β1 大鼠
  • 简介:《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的出台,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指明了发展方向,规定了工作内容和能力要求。但辅导员专业化的推进策略还不明确,实践中进展较慢。当前应首先明确专业化的主要层次架构,实践中可围绕管理、服务、思想政治工作三个层次开展工作。三个层次中,管理是基础,服务是依托,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核心。应以管理专业化作为当前的突破口。通过理清思路、取得阶段性成果,提升辅导员队伍的专业自信,促进队伍建设,加快专业化进程。

  • 标签: 辅导员 专业化 推进
  • 简介:推进分级诊疗是当前深化医改的重点工作,充分发挥中医药服务的独特优势,尽快融入分级诊疗体系,促进分级诊疗的推进有重要意义。在文献研究以及总结中医药实践经验与调查访谈的基础上,提出5种中医药服务融入分级诊疗的运行模式:中医师社区首诊模式、中医签约服务模式、区域中医医疗中心模式、中医特色专科(优势病种)模式以及中医医联体模式,并针对每种模式的实施提出了具体的落实策略,希望推进中医药服务尽快融入分级诊疗体系,使中医药服务在分级诊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 标签: 中医药服务 分级诊疗 运行模式 落实策略
  • 简介:随着“互联网+”概念在传统行业的渗透和“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医药产业和医药文化急需“走出去”,实现新的腾飞,而培养医药英语翻译人才便是实现于此的关键。新形势下,医药英语翻译能力的提升不再局限于基本的翻译技能的训练,而是要在语言基础知识之外注重专业知识、文化知识、职业知识的学习,从多方面综合提高医药英语翻译素养和水平。

  • 标签: 互联网+ 一带一路 医药产业 医药英语翻译能力 提升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