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肌萎缩侧索硬化(ALS)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健脾补肾熄风法疗效评价。方法:对40例ALS患者进行性别、病程、病情比较,常见症状频数统计,应用ALS功能等级评分量表对主要症状治疗前后评分对比。结果:入选病例多为初、中期患者,末期病例较少。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肢体无力、肌肉萎缩、肌束震颤为本病的三大主要临床表现;经过治疗可改善患者的讲话、进食、床上翻身和整理被褥、行走、爬楼梯的功能,并使书写、咀嚼和使用器具、穿衣和自理能力、呼吸功能稳定在治疗前的水平。结论:健脾补肾熄风法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可改善患者的症状,稳定病情,延缓疾病的进展。

  • 标签: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发病特点 疗效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上采取不同的诊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整科自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收治的6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此次临床研究中,按照诊疗方案的不同进行临床分组,即对照组30例(常规药物治疗)与研究组30例(整手法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情况两项数据。结果 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为了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获得显著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须实施整手法联合药物治疗作为主要的诊疗方案,其疗效较单一治疗显著,是广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不二之选。

  • 标签: 整脊手法 药物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观察体位整结合电针红外偏振光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腰椎滑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体位整、电针、红外偏振光治疗,对照组用牵引、电针、超短波治疗。结果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3月,观察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体位整结合针灸红外偏振光治疗腰椎滑脱优于牵引、电针、超短波,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针刺臀中肌激痛点加整疗法对骶髂关节错缝的疗效.方法:将124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骶髂关节错缝患者按照错缝类型分为前错缝和后错缝两大类,每类分激痛点组和常规组.前错位63例,随机分为激痛点组32例(包括脱落4例)和常规组31例(包括脱落3例);后错位61例,随机分为激痛点组31例(包括脱落3例)和常规组30例(包括脱落3例).激痛点组采用针刺臀中肌激痛点配合整治疗,常规组采用常规针刺配合整治疗.每周治疗2次,连续8周.观察治疗后疼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变化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前错位激痛点组的总有效率为96.9%,高于同类错位常规组的77.4%(P<0.05);后错位激痛点组的总有效率为93.5%,高于同类错位常规组的73.3%.与本组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各组的VAS和ODI评分均降低(均P<0.05);激痛点组VAS和ODI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均P<0.05).结论:针刺臀中肌激痛点加整疗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针刺加整疗法.

  • 标签: 针刺疗法 推拿 按摩 整脊疗法 激痛点 关节脱位
  • 简介:欧阳晖博士,美国德州整师和执照针灸师。其出身于中医之家,在中国针灸本科毕业后,曾就职于厦门市中医院针灸和骨伤科。赴美后曾在德州大学医学分院从事有关针刺和电刺激的科研工作。学术论文发表于《美国生理学杂志》《消化疾病学》等医学专业杂志,并曾获美国胃肠学会年会的“消化疾病周”杰出论文奖。在美国获得整博士学位以及德州针灸师执照和整师执照之后,其创办休斯敦针灸整诊所,并在华美中医学院、美国中医学院和美洲中医学院教授博士班课程,同时也是温州医科大学中美针灸康复研究所高级特聘专家。其专长于治疗肌肉骨骼神经系统疾病,如运动创伤、创伤后遗等等。其运用针灸、整和物理治疗结合方法治疗运动创伤及其后遗,使得著名的迪纳摩(Dynamo)足球队的多名主力队员从中受益。欧阳博士治疗头痛等创伤后遗曾被《纽约时报》报道,成为针灸治疗疼痛优于药物的实例。近年来,其利用网络通信之便利,建立全美中医药学会的针推骨伤专业学术论坛,联络美国以至国际上的知名专家,系统专业地组织专题讨论会,为临床医生所喜爱。

  • 标签: 针灸 整脊医学 整骨医学 中西医结合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改良整手法结合电针、刺络拔罐法治疗非椎间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8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3例,治疗组采用中医整手法结合电针与刺络拔罐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甲钴胺片口服用药。分别记录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为6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JOA量表评分、VAS疼痛评分的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改良整手法结合电针、刺络拔罐法治疗非椎间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术后复发在改善疼痛、提高腰部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和甲钴胺片口服药物治疗。

  • 标签: 中医整脊手法联合针刺 非椎间融合型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复发
  • 简介:吴女士第一次骨折是在四年前,当时公交车一个刹车,她下意识地扶扶手,造成左手前臂骨折。五个月前,她在厨房弯腰从柜子里取菜油时,背部疼得不得了,好长时间都直不起腰来。去医院一查,医生说是腰椎劳损,给她配了膏药,但病情并没有好转。吴女士感觉不对,再次来到医院,经过骨质疏松门诊医生检查,发现脊椎骨折,才知道已得了严重的骨质疏松。医生发现,最近三年吴女士已经相继隐性骨折了四次,她自己却不知情。吴女士其实年纪不大,也没有剧烈冲撞,本来不至于骨折的。在我们身边,类似吴女士这样对自己骨质疏松不上心不知情的人非常多。有数据表明,50岁以上的妇女,30%已发生过一次或多次的椎体骨折,有40%的骨折是骨质疏松引起的,但半数骨折病人不知情也不治疗。

  • 标签: 前臂骨折 骨质疏松症 预警 驼背 老年 门诊医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赵卫国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根本为虚实夹杂,基本病机为肝郁脾虚、胃络瘀阻,其中肝郁脾虚为本,气滞、胃络瘀阻、湿热是其标,治疗大法为疏肝解郁、行气活血,佐以清热祛湿、化瘀散结、解毒化瘀,用升降通顺的胃炎合剂进行加减,有层次、有针对性地治疗本病。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名医经验 胃炎合剂 旋覆代赭汤 四物汤 赵卫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予以蒙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对象选择于2022.4~2023.3就诊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扎赉特旗蒙医综合医院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2例,随机分组,36例予以通拉嘎五味丸、阿那日十四味散、查干乌日勒丸蒙药治疗者归纳到试验组,36例予以摩罗丹治疗者归纳到对照组,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77.78%)对比,试验组临床疗效(97.22%)明显较好,P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蒙药 临床疗效
  • 简介: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呈局限性或广泛性的胃黏膜固有腺体和数量减少,伴有不同程度的胃分泌功能低下,多伴有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为胃癌的癌前病变之一。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中医“痞满”、“胃痛”范畴.西医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以中医药治疗本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经胃镜及病理检测证实可阻断和逆转其癌变。笔者白拟养胃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54例进行了临床治疗,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齐胃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 临床观察
  • 简介:多系统萎缩(MSA)是一类少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病因不十分清楚,多50岁左右起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无家族史.MSA主要分为自主神经受累(即过去称SDS)、小脑症状(即以往称散发的OPCA)和帕金森症状为主(即以往称SND)的三大类表现[1].

  • 标签: 多系统萎缩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临床经验
  • 简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粘膜上皮和腺体萎缩、粘膜变薄及粘膜颜色改变为特征的慢性疾病。临床表现以胃脘疼痛、痞塞胀满为主,故祖国医学多将其归于“胃痞”、“痞满”、“胃脘痛”等病范畴。近年来笔者试用《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等经典著作中所载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百余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本文据此谈谈笔者运用经典方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体会。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药疗法 经典方剂
  • 简介:目的比较睛明穴深刺与常规针刺及西药治疗儿童视神经萎缩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63例儿童视神经萎缩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睛明穴深刺组(n=55)、常规针刺组(n=54)和西药组(n=54)。常规针刺组取穴:睛明、攒竹、风池、太阳、百会、丝竹空,每日1次。睛明穴深刺组采用睛明穴深刺联合常规针刺,每日1次。西药组采用肌注甲钴胺,500μg/次,隔日1次,同时口服维生素B1,10mg/片,1次1片,每日3次,3组治疗均为8周。治疗后,比较3组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视野平均缺损、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P100振幅、潜伏时间及总有效率。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随访3个月比较复发率情况。结果睛明穴深刺组的视力情况优于常规针刺组及西药组(P〈0.05)。视野平均光敏感度方面,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P〈0.05),但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则无明显差异(P〉0.05);3组在改善视野平均缺损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方面,3组治疗前后P100的振幅改善情况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其他2组(P〈0.05),但常规针刺组和西药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P100的潜伏时间改善方面,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常规针刺组又优于西药组(P〈0.05)。总有效率分布差异方面,睛明穴深刺组优于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组优于西药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3组无明显差异(P〉0.05)。在随访过程中,3组均无病例出现复发加重。结论睛明穴深刺治疗儿童视神经萎缩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 标签: 睛明穴 深刺 儿童 视神经萎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