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天凉好个,终于盼来了天高气爽的好气候,然而在这本应是人体感觉最舒服的季节里,为什么身体有时还会莫名地感到有疲惫感呢?

  • 标签: “秋乏” 高气 人体感觉 疲惫感
  • 简介:大白梨1个,蜂蜜50g。将白梨去皮核,纳蜂蜜于梨心中,放入碗中,置笼中蒸熟服食,每日1~2次,连续2~3天。润肺止咳,清热化痰,适用于燥及肺燥咳嗽。

  • 标签: 白梨蜂蜜 秋燥 润肺止咳 清热化痰 肺燥咳嗽
  • 简介:在1918年瘟中,浙东中医曹赤电所著《瘟证治要略》意义颇大。曹赤电总结瘟的发生原因为时令天气和生活规律失调等,以体质、唇舌、便溺为诊察依据,提出了兼适二十三种病证的诊断技巧。在选方用药方面,坚持分阶段施治,以汤药为主。曹赤电肯定了西医预防医学的先进性,并结合中医预防手段,对饮料、服饰等方面进行防疫指导,强调宣教和实践的重要意义。

  • 标签: 秋瘟证治要略 瘟疫 曹炳章 浙东中医
  • 简介:到了秋天,人体的新陈代谢相对减慢,情绪容易抑郁消沉,精神萎靡不振,医学上称之为“季节性情感障碍症”。所以自古诗人墨客经常悲感怀。那么要如何预防或减轻“愁”这种不良情绪,使自己快乐平安地度过一个“多事之秋”呢?

  • 标签: 不良情绪 新陈代谢 情感障碍 季节性 秋天 精神
  • 简介:秋天人们会出现鼻燥、唇干、咽痛等燥症状。可若总是眼干难受、口干发燥,则须当心另一类的干燥——“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必须由医生治疗。燥与干燥综合征的区别在于: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秋燥 自身免疫性疾病 临床表现 饮食调节 口腔卫生
  • 简介:中国人的吃文化源远流长,名扬海外,尤其在节日庆祝方面更是表现的淋漓尽致,比如二十四节气里的:'立秋',就有吃肉食、贴膘之说。俗话说'夏天过后无病三分虚',依照祖国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理,秋冬需要进补。秋季又是恢复和调节人体各脏器机能的最佳时机。

  • 标签: 贴秋膘 秋冬养阴 春夏养阳 二十四节 吃文 肌间脂肪
  • 简介:目的:观察MGC-803人胃癌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经胃肠安干预后对其相关氧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胃肠安对MGC-803人胃癌转移的作用机制。方法:选用BALB/C裸鼠,以人胃癌MGC-803细胞在其皮下注射建立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并给予相应干预,分别为胃肠安组(胃肠安煎剂0.3ml灌胃,1次/d)、5-氟尿嘧啶(5-Fu)组(5-Fu1mg腹腔注射,1次/周)、模型组(0.9%NaCl溶液0.3ml灌胃,1次/d),干预时间均为8周。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氧相关蛋白包括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赖氨酰氧化酶(LOX)、类赖氨酰氧化酶2(LOXL2)、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表达。结果:胃肠安组裸鼠胃癌组织氧相关蛋白HIF-1α、TGF-β1、LOX、LOXL2、CTGF表达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胃肠安能明显降低人胃癌MGC-803裸鼠皮下移植瘤中HIF-1α、TGF-β1、LOX、LOXL2、CTGF的表达,提示胃肠安可能通过下调氧相关蛋白的表达而起到抑制肿瘤转移的的作用。

  • 标签: 人胃癌细胞 胃肠安 皮下移植瘤 乏氧相关蛋白 裸鼠
  • 简介:  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又称为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临床以肢体瘫痪为主,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而危及生命.该病属中医痿证范畴,临床治疗较为棘手.我省名中医张才教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根据该病的发病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即分期与辨证相结合、中医与西医相结合、中药与针灸相结合(简称“三结合”)的方法。张教授认为该病多因湿热之邪浸淫,肌肉筋脉弛纵不用而引起,但也有偏热、夹寒湿、夹风者。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辨证论治 针灸 中西医结合 张秋才
  • 简介: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为张仲景寒温并用之代表方剂,该方具有辛开苦降,寒温平调之效,用于治疗脾胃升降失序,寒热互结于心下之证,可见心下痞满、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薄黄微腻,为临床常用之有效方剂。本文从《伤寒论》原文论述半夏泻心汤证病因病机及其组方特点,重点介绍李贵主任医师临证应用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呃逆、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的经验与体会,指出心下痞、呕逆、大便不成形是本方证候特点,临证只要抓住脾胃升降失序、寒热错杂的基本病机,投以本方化裁治之,均可获满意疗效。

  • 标签: 伤寒论 半夏泻心汤 枳术丸 功能性消化不良 呃逆 慢性胃炎
  • 简介:2008年3月12日,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副主席、越南全国针灸协会会长阮才教授访问世界针联总部,邓良月主席会见了阮教授,双方就如何发展新会员和有关学术交流等问题进行了会谈。

  • 标签: 世界针灸学会 会长 协会 越南 学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