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抽取上海市金山区11个精神病人日间康复照料站(以下称为阳光心园)新入园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居家监护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观察,于入组时、入组后第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末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1]评估精神症状,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定两组患者的疾病状况及社会功能状况,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各时段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研究组康复状态量表(MRSS)评分入组后12个月末显著低于入组时(P<005),对照组入组后各时段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入组后第12个月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开展社区康复工作对慢性精神分裂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有积极影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社区 康复 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 康复状态量表
  • 简介: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在社区护理一般行为措施的基础上,加强社区干预护理,有助于控制高血压并可改善情绪障碍。立足于社区,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实施连续6个月的社区护理干预活动,且干预效果初见成效,可为高血压病的社区护理及社会支持干预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防治 干预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心脑血管病的整体风险评估结果与实施社区防治康复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4年收治的80例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于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朝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80例中青年心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整体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观察组老年患者实施社区防治康复一体化综合管理,观察并比较管理前后患者的心脑血管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态度行为水平等方面。结果:观察组整体风险评估中,年龄≥45岁、高血压及血糖升高3项风险因素的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实施管理后,观察组患者指数、态度及行为水平评价及风险因素异常检出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高危风险因素主要包括吸烟、肥胖、血脂异常、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史、过量饮酒、钠盐负荷高,钙摄人不足、男性年龄〉55岁,女性年龄〉65岁、高血压及糖耐量异常,经实施社区防治康复一体化综合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对心脑血管病的相关知识掌握率,具有减少心脑血管病风险因素异常等重要作用。

  • 标签: 老年 心脑血管病 整体风险评估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患者膝关节受损严重进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后采取早期康复(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抽签法将我院40例患者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观察组实施早期康复(快速康复)。结果:经不同康复治疗实施后,观察组的住院指标;患肢肌力表现指标;Lysholm评分指标;VAS疼痛指标;康复疗效指标表现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常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早期康复(快速康复)实施效果更好,有较大研究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快速康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住院指标 患肢肌力表现指标 Lysholm评分指标 VAS疼痛指标 康复疗效指标
  • 简介: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起步较晚,目前还存在着很多不足,发展还不完善,笔者有幸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学习全科医学理论及社区护理等课程,共3周,虽然时间较短,却让我对加国全科医疗模式下的社区护理工作感触颇深.我将对加拿大的社区护理服务情况进行分析,将其与我国的社区护理工作进行比较,结合目前我国全科团队中社区护理工作特点,找到我国现阶段社区护理服务的不足,简要谈谈对中国社区护理工作的启示,加强社区护理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加快社区护理服务的进程,促进我国社区护理服务的建设和发展.

  • 标签: 中国 加拿大 社区护理
  • 简介:目的产后康复剂联合康复治疗仪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康复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4年5月1日-2014年12月1日间,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住院择期剖宫产的180例足月初产妇,随机抽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对两组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乳汁增加时间、子宫下降高度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产后康复剂联合康复治疗仪对于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乳汁增加时间、子宫下降高度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产后康复剂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能有效促进产妇肛门排气时间、自主排尿时间及乳汁增加时间、子宫下降高度具有良好临床应用前景。

  • 标签: 产后康复剂 产后康复治疗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妇应用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其产后康复情况影响。方法:以2020年6月-2022年12月为时间范围,从我院此时间段内接收的产妇中随机选取95例,抽签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8),分别应用常规产后护理与产后康复干预措施,对比生活质量、产后康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与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各项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产妇生活质量与护理满意率更高,而并发症发生情况更少,两组产妇对比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产后康复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升产妇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产后泌乳、减少恶露量,推动产妇快速康复,且能够预防产后并发症,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后康复干预 生活质量 并发症 护理满意度 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