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测定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以非那西丁为内标,Kro—mailC18色谱柱(4.6mm×250mm),以0.1mol/L磷酸-磷酸二氢钾缓冲液-甲醇(50:50,v/v,pH7.0)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柱温:30℃;在波长210nm处测定其含量。结果:以氟康唑峰面积和内标峰面积比(Y)对氟康唑浓度(X)回归分析,方程:Y=0.1769X-0.0449,r=0.9995(n=7),线性范围为:0.3204~20mg/L。提取回收率〉86.0%(n=5),方法回收率为94.1%~103.2%,日内RSD≤3.34,日间RSD≤5.67%,且稳定性良好。结论:本方法与GC、HPLC及其它生物学方法相比,大为优化,完全能满足人体药动学及生物等效研究的要求,可以作为此方面研完的可靠分析方法.

  • 标签: 氟康唑 高效液相色谱法 血药浓度
  • 简介: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团队发现,本地长者若长期暴露于充满微细悬浮粒子(直径2.5微米或以下的粒子,简称PM2.5)的空气中,吸入或接触与其他环境污染物混合的PM2.5,与多种癌症有关,并增加死亡风险。是项研究结果已於美国癌症研究协会2016年4月的《癌症流行病学、生物标记与预防》(CancerEpidemiology,Biomarkers&Prevention)期刊发表。

  • 标签: PM2.5 死亡风险 癌症 EPIDEMIOLOGY 浓度 公共卫生学院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浓度阿托品制剂治疗屈光不正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2月屈光不正患者共100例,数字表随机分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低浓度0.01%阿托品制剂治疗,观察组给予高浓度0.1%阿托品制剂。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患者屈光度情况、眼轴、裸眼的视力水平、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二组患者屈光度情况、眼轴、裸眼的视力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屈光度、视力、眼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浓度0.01%阿托品制剂和高浓度0.1%阿托品制剂治疗屈光不正均有一定作用,而其中,高浓度0.1%阿托品制剂的治疗作用更为突出,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和屈光度,但是也一定程度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用药应加强观察。

  • 标签: 不同浓度阿托品制剂 屈光不正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此前,我们已经就中医药学的肾主生殖理论作过某些研究,提出了一些理论假说[1],也从机体雌雄素交叉代谢及其平衡的角度探讨并提出了关于肾主生殖的研究问题[2]。这里,我们更具体一点地讨论肾主生殖与性激素合成及其在血液和脏器组织中的浓度分布动力学平衡问题。

  • 标签: 肾主生殖 力学平衡 浓度分布 激素合成 分布动力学 中医药学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地高辛中毒症状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诊断为地高辛中毒的老年患者8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80例患者中CDGX为(3.40±1.05)ng/mL,血Cr(187.5±110)umol/L,133umol/L27人;BUN(16.5±9.2)mmol/L,大于7.1mmol/L者20人;血清钾(4.3±0.95)mmol/L,大于5.5mmol/L者15例;合并应用已知并能使CDGX升高药物者18人,其中1种12例,2种3例,3种以及3种以上3例。在出现地高辛中毒症状的患者中,胃肠道反应46例,头痛16例,视力模糊18例;心电图检查:室性早搏32例,房颤35例,交界性逸搏心律13例。结论:地高辛中毒的原因和表现有很多种,表现为多因素性,因此在使用地高辛时,应对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病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和分析。尤其是老年地高辛中毒患者,其临床症状表现不典型,跟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合并用药等多种因素息息相关。因此,应及时调整用药浓度,分析并制定最佳用药方案。

  • 标签: 地高辛 血药浓度 中毒症状 临床分析
  • 简介:茯苓是我国传统常用中药材及药食兼用资源,其物种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cocos(Schw.)Wolf[1]。野生茯苓在我国分布较广,但零星分散,茯苓药材多由人工栽培提供,我国是世界上唯一进行茯苓栽培的国家[2]。与其他药(食)用菌相比,茯苓的基本生物学特性的研究较为落后[3]。为了给茯苓的深

  • 标签: 茯苓 菌丝 显微 核相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罗汉松醇提物调血脂及抗氧化的作用。方法通过自制高脂饲料喂养昆明雄性小鼠,构建高血脂症模型,给药4周,测定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GPT/ALT)、谷草转氨酶(GOT/AST)和丙二醛(MDA)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计算脏器指数、动脉硬化指数(AI),并观察肝脏病理切片。结果相比于模型对照组,95%醇提物在给药30d后,小鼠血清中TC、TG、LDL-C、AST、ALT及肝指数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P〈0.01),并显著提高HDL-C水平(P〈0.01),也能显著的提高SOD活力和降低小鼠血清中MDA的含量(P〈0.01),由计算出的AI值,也能看出其在降低动脉硬化指数有显著性的效果(P〈0.01)。结论不同浓度的罗汉松实醇提物有降血脂、保肝及抗氧化的作用,为罗汉松实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标签: 罗汉松实 醇提物 高血脂症 调血脂 抗氧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腹部手术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对患者血糖浓度和心率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9月至2019年8月在腹腔镜下行根治术的60例直肠癌和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甲组(n=30)和乙组(n=30),对甲组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乙组采用右美托咪定单次静注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血浆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对比2组患者血糖值、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变化差异。结果:2组患者术前基础血糖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而插管后即刻、切皮后1h、术后15min乙组患者血糖值显著低于甲组,p<0.05;术后6h两组患者血糖值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同时麻醉诱导前(T0)和术后6h两组患者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差异不显著,p>0.05;患者插管后即刻、切皮后1h、术后15min心率和动脉压显著低于甲组,并且乙组患者血压值也显著低于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部手术患者麻醉过程中采用右美托咪定可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浓度,同时对改善患者心率和血压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血糖浓度 心率 血压
  • 简介:目的:鉴定兰科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性状特征,为石斛类药材的品种整理、鉴定及质量标准制定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药材来源、性状鉴定方法。结果:总结26种石斛属药用植物的石斛药材的性状鉴别特征。结论:该方法为石斛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石斛的品种整理及其与混淆品的鉴别奠定了基础。

  • 标签: 石斛 药材 性状鉴定 混淆品 杯鞘石斛 束花石斛
  • 简介:本文从高概念时代的特征入手,将高概念时代的特征概括为科学与人文融合,重视关联性的研究,注重原创思维兼收并蓄三个方面。而中医学皆具备了这三方面的特征,从哲学思维、理论基础、实践应用论述了中医学符合高概念时代的需求,从而在理论、技术上都具备了整合医学形成的条件,从学理到实践未来的发展都具有了创建统一的新医药学的现实的可能性。

  • 标签: 中医学 原创思维 高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