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红阳猕猴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用NaNO2-A(lNO3)3-NaOH显色,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红阳猕猴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红阳猕猴中,总黄酮的最佳检测波长为505nm,芦丁对照品在9.90~49.52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6)。红阳猕猴总黄酮的含量为1.21%~1.88%。[结论]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其总黄酮的含量,方法简便、易行,可作为红阳猕猴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 标签: 红阳猕猴桃 总黄酮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手术切口置管处理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分为经手术切口置管组15例为本组,随机收集同期30例传统手术病例作为对照组.本组手术入腹后常规吸出腹腔脓液,切除阑尾,经切口置引流管至盆腔,从引流管注入冲洗液于切口处吸出。术后继续引流,待胃肠功能恢复后拔管。结果本组15例手术切口长度与对照组相仿,术中未延长切口,无需纱布擦拭腹腔,未另戳口置引流管,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平均较对照组提前6小时,体温较对照组平均提前18天降至正常,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缩短13天。未出现急性炎性粘连性肠梗阻和腹腔脓肿。结论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手术经切口留置引流管,术中可无损伤冲洗腹腔,减少副损伤,术后可继续引流,减少并发症。

  • 标签: 切口置管处理 急性 穿孔性阑尾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耳内镜下自体脂肪在鼓膜穿孔修补中的疗效。方法用耳垂脂肪对46耳鼓膜穿孔进行修补,观察鼓膜中、小穿孔的愈合情况。结果患者随访时间为6~18个月,自体脂肪修补鼓膜穿孔愈合率913%,46例术耳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耳内镜下自体脂肪鼓膜修补术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尤其适用于修补鼓膜中、小穿孔,对鼓膜穿孔愈合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耳内镜 鼓膜穿孔 自体脂肪 鼓膜修补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失眠困扰了很多人,可是觉多,也不见得是件好事,尤其是上了岁数的老年人。看看报纸就睡着了,听听广播也能做梦。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法 健身法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颈椎的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肾、脾、肝等脏腑由于诸多原因而出现严重的功能紊乱,使得气血运行失常,颈部经脉阻滞,这样一来就使得患者脏腑亏虚、痰湿内阻、气滞血瘀,进而使得颈椎的退变与老化得以加速。本文分析了颈椎与风寒湿痹的关系、颈椎与脏腑虚实的关系、颈椎与经络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颈椎病 经络 关系 中医学
  • 简介: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推进,老年群体和老年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老年人由於脏腑组织功能的衰退,其生理病理均具有自身的特徵,老年的定义是指人在老年期所罹患的、与衰老有关并具有自身特点的疾病,其主要包含了三类疾病:

  • 标签: 生理病理 老年病 医学角度 人口老龄化 老年群体 老年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凉席的起源凉席自古就是纳凉的必备用具,湖南益阳的水竹凉席可追溯到宋朝,重庆包鸾的竹席已行销了300年之久。关于凉席,各地有各地的传说,而凉席公认的起源是从一个叫姚焕奎的人砍了一根绵竹开始的。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姚焕奎上山砍柴忘记带绳子,于是砍了一根绵竹扭成绳捆柴,

  • 标签: 竹凉席 起源 绵竹 行销
  • 简介:春节前连续的宴请应酬,张先生很晚才回家,酒后的他睡下了。大约凌晨两点,大脚趾剧烈的疼痛把他警醒了。疼痛一开始还忍得住,

  • 标签: 痛风病 张先生 疼痛
  • 简介:叶天士对温学的贡献不仅仅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其"先安未受邪之地"为主要内容的治未思想同时涵盖了温先防、既防变和"瘥"后防复等诸多内容.本文从未先防重"扶正"、既防变倡"祛邪"、"瘥"后调养助康复等三个方面对叶天士治未思想和用药特色进行了阐述,可作为读经典、做临床的经验之谈.

  • 标签: 叶天士 温病 治未病 预防 康复
  • 简介:一直以来的研究认为,服用含多元不饱和脂肪酸药丸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较低。通常只有鲑鱼这种油性大的鱼体内才有这种脂肪酸。

  • 标签: 鱼油 心脏病 饮食健康 营养学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帕金森与中风、脑退化症(原称老年痴呆症)并称为老年人三大疾病。本文将该病对患者的危害予以警示,并以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的不同视角,较详细地介绍了帕金森的症状、诊断和治疗。其中对目前帕金森早期诊断的进展,以及对中西医药物治疗的比较和互补性的论述,对于增加读者防治该病症的认识具有补益。

  • 标签: 中西医药物治疗 帕金森病 早期诊断 老年痴呆症 传统医学 现代医学
  • 简介: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治疾病的主要方法,它的突出优点是无论任何复杂的病情,都可依据望、闻、问、切四诊所得的资料,从阴阳生长、五行生克的规律中,运用四诊八纲方法归纳分析,提出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在宏观、定性、动态方面的研究有其独到之处,但缺点是对疾病产生的具体原因、确切机制及疾病的预后转归等缺少直观的、可量化的客观指标。从某种程度上说,辨证论治是中医在科学技术相对落后、“辨”受到客观条件限制情况下的被动之选。笔者认为,现代中医在坚持传统辨证论治的前提下,有必要结合辨进行治疗,认为辨证与辨的结合是中医发展的必由之路。

  • 标签: 辨证 辨病 结合
  • 简介:1病因病机中医所说水气[1],究其证之本,乃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职,三焦气化不利,湿浊蕴郁化为毒邪、充斥表里,弥漫三焦,上蒙清窍,下伤肝肾,内困脾胃,邪气愈盛,正气愈虚而成。水气日久不愈,累月积年,

  • 标签: 水气病 中医药 经验 @李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