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临床基础检验实验课程在高校医药教学中占有较高比重,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实验准备不仅是保证实验教学顺利完成的一个重要环节,还事关教学管理中的教学成本。近两年我们改变实验器材传统发放方式,减少了实验器材在使用和保管中的损耗,既方便了学生又能达到节约教学成本的目的。

  • 标签: 医学实验课 教学管理 实验器材 教学成本
  • 简介:在过去的20年中,随着新科技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不断探索能够有效模仿偏头痛发作时临床特点的偏头痛动物模型,同时用来更好地研究偏头痛的发作机制。笔者就近年来偏头痛动物模型的造模机制、方法及模型优缺点做一综述。

  • 标签: 偏头痛 实验模型 综述
  • 简介:目的评价复元丹的抗疲劳作用,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应用负重游泳实验,观察复元丹对小鼠负重游泳运动时间、小鼠血清乳酸、血清尿素氮、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以及小鼠血清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结果小鼠负重游泳时间,复元丹各剂量组比空白对照组延长(P〈0.05);小鼠游泳运动90min后血清尿素氮含量低于空白组(P〈0.05);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均显著性高于空白组(P〈0.05);血清乳酸含量和乳酸脱氢酶活性较空白组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复元丹对急性疲劳小鼠具有较好的抗疲劳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疲劳小鼠肝糖原和肌糖原含量,降低血清尿素氮含量有关。

  • 标签: 疲劳 复元丹 元气
  • 简介:目的研究益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降糖降脂作用及与盐酸二甲双胍+非诺贝特的对比。方法采用高脂饲料联合琏脲佐菌素(STZ)30mg/kg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大鼠模型,查空腹血糖(FBG)、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将造模成功的33只大鼠,按血糖高低随机分为3组:中药组(益脂康,0.15mg/kg)、西药组(盐酸二甲双胍60mg/kg+非诺贝特24mg/kg)及模型组,前2组按设计方案灌胃治疗,1次/d,连续给药1个月、2个月后分别复查FBG、TC、TG、ALT、Cr,并取未作任何处理的正常组、未予药物治疗的模型组及用药1个月、2个月后西药组、中药组的组织进行HE染色(肝、胰腺、肌肉、肾脏)、免疫组化(肝、胰腺、肌肉)及超微病理。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结果益脂康可以显著降低FBG、TC及TG,且对肝脏及肾脏功能的损害较小。结论益脂康对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能促进胰岛β细胞损伤恢复、增加胰岛素分泌及受体数目,对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等有作用。

  • 标签: 中药益脂康 降脂降糖 HE染色 免疫组化 超微病理
  • 简介:拟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增加设计性实验教学具体内容,对药物分析实验教学进行改革。实践表明,设计性实验这种学习方法,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索性,激发了学生独立思考操作的兴趣,促进理论教学和设计性实验的有机结合。

  • 标签: 药物分析 设计性实验
  • 简介:为进一步提高中医诊断实验课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采用新研制的ZMPⅢ-A三探头脉象仪进行中医诊法技能训练课的实验教学。学生普遍认为智能三探头脉象仪符合临床实际,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标签: 脉象仪 单探头 三探头 实验教学
  • 简介: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影响。方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补中益气汤大剂量组及补中益气汤小剂量组4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小鼠采用多因素刺激的方法,制作CAG小鼠模型,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况及胃粘膜的病理改变。结果:模型组小鼠一般情况较正常组差,胃窦腺体明显萎缩,胃黏膜炎细胞浸润明显;与模型组比较,补中益气汤大剂量及小剂量组小鼠胃黏膜病变减轻,炎症程度明显降低(P〈0.01)。结论:补中益气汤对CAG小鼠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 标签: 补中益气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实验研究
  • 简介: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推行个性化教育,我校实行了实验教学学分制的改革与实践,本文对其核心内容进行介绍,并对其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探讨。

  • 标签: 实验教学 学分制 实验室开放
  • 简介:在我校2008级中药学基地班进行了《中药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开放设计性教学的初步探索,结果表明此种教学模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科研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有助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为我校药学创新人才培养与实验教学改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亦可为其他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改革提供思路。

  • 标签: 中药综合性与设计性实验 开放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目的:观察川芎嗪对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将90只8d龄鸡胚随机分成6组(生理盐水组、贝复济组、盐酸川芎嗪A组、B组、C组、D组),建立CAM模型,将NS、bFGF、4种浓度的川芎嗪分别加在CAM表面的载体上,继续孵育3d后制备CAM标本,观察血管生成表现,并进行新生血管计数。结果:川芎嗪各浓度组新生血管数增加,与生理盐水组和贝复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具有促进鸡胚绒毛尿囊膜血管生成作用,川芎嗪促血管生成作用与其浓度有一定依赖关系。

  • 标签: 川芎嗪 鸡胚 绒毛尿囊膜 血管生成
  • 简介:教育理念的发展及中医药院校教学改革的实践需要出发,论述通识教育对于中医药院校学生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分析开展通识教育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世界通识教育发展概况和中医药院校的特征,阐述通识教育和医学人文相结合提升学生素养的基本策略。

  • 标签: 中医药院校 通识教育 人本主义
  • 简介: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血管内皮受损的保护作用。方法:51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12只,模型组13只,叶酸组13只及银杏叶组13只。参照王禄增及WangGP等造成大鼠HHcy模型。空白对照组予1%CMC液2mL灌胃,模型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1.5mg/g体重灌胃,叶酸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叶酸混悬液0.06mg/g体重灌胃,银杏叶组予3%蛋氨酸混悬液加银杏叶混悬液0.02mg/g体重灌胃。每日1次,然后给予正常饲料,共8w。8w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血清Hcy水平,同时测定血浆vWF、FIB、Ps浓度。结果:模型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用药后叶酸组、银杏叶组血清Hcy水平,血浆vWF、Ps、FIB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GBE可能通过降低HHcy血浆vWF、Ps、FIB水平,减少血栓形成,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延缓HHcy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 标签: 银杏叶提取物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冯维尔布兰德因子 P-选择素 纤维蛋白原
  • 简介:目的:探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方法:以Wistar、SD大鼠分别作为供、受体,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模型,并将其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等4组。各组受体大鼠术前第1天开始至术后1月分别灌胃给药,每日1次。生理盐水组仅给予生理盐水2mL/d,复方中药组给予复方中药2mL/d,环孢素A组给予环孢素A10mg/(kg.d),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给予复方中药1mL/d+环孢素A5mg/(kg.d)。各组受体于术后第1、3、5、7天分别取尾静脉血,经ELISA法检测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术后第7天,每组各处死10只大鼠,光镜下观察肝脏组织病理改变。每组余下大鼠观察生存期。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①复方中药、环孢素A、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大鼠的生存时间分别为(14.0±1.4)d,(18.4±1.5)d,(27.8±2.0)d(P〈0.05);②在同一时间点,其他用药组大鼠外周血IL-2的值明显下降(P〈0.05),复方中药组、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IL-10的值则有所上升(P〈0.05),而环孢素A组IL-10的值无明显变化(P〉0.05);③各用药组大鼠移植肝病理排斥反应程度明显降低,以复方中药加环孢素A组最为明显。结论:复方中药对大鼠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具有抑制作用,且与环孢素A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IL-2、上调IL-10的水平有关。

  • 标签: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法 大鼠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 免疫调节
  • 简介:在文献检阅、问卷调查的基础上,总结我国针灸学教育的现状和发展概况,分析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对策和展望。

  • 标签: 针灸学 高等教育 十一五 人才培养
  • 简介:继续医学教育(ContinuingMedicalEducation,CME)是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终身学习体系的特色构成要素,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各国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日益重视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尤其是继续教育制度,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各种医学新难题,以及医学模式转型和人类日益重视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问题,直接促进了继续医学教育的迅速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更是从多层次保障了继续医学教育的发展和完善。

  • 标签: 继续医学教育 西方发达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 终身学习体系 欧美发达国家 继续教育
  • 简介:目的动态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在系膜增生性肾炎模型肾组织中的病理性互逆变化规律,研究清化湿热瘀血方药对病理性互逆变化的调节作用。方法复制系膜增生性肾炎大鼠模型,并以清化湿热瘀血方药(慢肾蛋白停)进行防治。分别于造模第2、4、8周末,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TGF-β1、HGF,观察其动态互逆变化的规律及慢肾蛋白停的调节作用。结果模型组第2周以后TGF-β1开始升高,第4周以后快速升高,而慢肾蛋白停组第2周TGF-β1同样升高,但第4周以后则快速下降而呈相反变化;模型组第2周以后HGF持续降低,而慢肾蛋白停组HGF则持续升高亦呈相反变化,并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系膜增生性肾炎肾纤维化过程与TGF-β1升高和HGF降低的病理性互逆动态表达有关,清化湿热瘀血方药可以调节这种病理性的动态互逆表达,延缓肾纤维化的发生。

  • 标签: 肾纤维化 清利湿热 慢肾蛋白停 转化生长因子-Β1 肝细胞生长因子
  • 简介:探讨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将住院的104名体检无任何阳性发现的神经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通过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和精神卫生知识评定问卷两种方法,对教育前和教育后的观察比较,得出健康教育对神经症患者焦虑情绪具有很大的影响,能使患者的焦虑症状渐渐淡化,最终得到消除,对患者的康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神经症 焦虑情绪
  • 简介:中医药高等教育5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医学模式的转变,全球化中医药热的兴起,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都对高等中医药教育提出了更多挑战和更高要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针对目前高等中医药教育中普通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要按照中医药发展和中医药人才的成长规律,重新思考构建高等中医药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坚持中医教育的主体性,在中医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创新。

  • 标签: 人才培养模式 教学改革 课程 创新
  • 简介:随着高校扩招规模扩大,高校本科学生违纪的现象也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高校本科违纪学生所占比例不大,但大学生违纪不仅影响学生本人今后的发展,而且严重影响高校优良学风学德的建设,进而影响到高校优良文化的建设。高校违纪学生问题是当前学生管理中的重点问题之一。只有建立完善的教育管理工作机制,才能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减少违纪现象的发生。

  • 标签: 高校 本科学生 违纪 工作机制
  • 简介:我国中医成人教育是高等中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但目前它的发展也面临着诸多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因素,我们认为到课率是最关健的问题。通过我校中医成人教育学生到课率的调查,并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影响中医成人教育到课率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学生个体原因、任课教师原因以及教学管理体制本身的原因。

  • 标签: 成人教育 到课率 因素分析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