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2 个结果
  • 简介:据法新社报导’五月中旬.世界卫生组织就沙特两名医务工作者感染致命病毒一事发表声明称:”这是首次有医护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後被确诊感染nCoV(新型冠状病毒)。”并建议医疗机构“对近期从存在严重呼吸道感染(SARI)病例地区返回的人员提高警惕。”

  • 标签: 冠状病毒 呼吸道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 医务工作者 医护人员 致命病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标本采集点的预防和控制。方法:对2020.1-2月医院标本采集点感染事件进行总结,分析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结果: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点感染主要以医务人员为主,感染因素包括人群免疫力低下、防护措施不到位、采集手段不完善等。坚持依法家纺织,对防护及消毒要求合理规范,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结论:新型冠状病毒采集点感染成为疫情防控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控制难度较大,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感染风险。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采集点 预防 控制
  • 简介:摘要:我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首先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巢病毒冠状病毒科正冠状病毒亚科,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该病毒的传染源主要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传播途径主要为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由于是新发疾病,从新冠病毒所致感染病程到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技术等各个方面均缺乏大量科学数据支撑,在开展核酸检测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中存在较多问题。本文就对新型冠状病毒核酸临床检测要点及经验进行浅析。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临床检测 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解析运用芳香中药挥发油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网络查阅资料的方式,挖掘发现芳香中药挥发油成分信息,并结合网络数据库获取药材靶点信息,并对疾病靶点进行分析。通过DS软件将挥发油成分与人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Ⅱ(ACE2)进行虚拟的结合验证。结果:芳香中药复方中众多靶点对于病毒的通路上能够起到有效的调节作用。结论:新型冠状病毒引起肺炎的治疗和预防中,使用芳香中药药方能够有效的改善疗效,帮助患者提升治疗后恢复质量,能够为预防和治疗新冠提供有力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网络药理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芳香中药 预防 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实践及生物安全防护实践。方法:随机抽取 2020年 1月 ~2020年 3月 1795例我院发热门诊就诊的患者,应用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和及核酸提取试剂盒进行核酸检测,进行样本采集及检测过程中均采取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措施。结果: 1795例受检者肛拭子检测 2例、鼻拭子 1例、肺泡灌洗液 5例、咽拭子 1787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患者 3例,均由咽拭子样本检出, Ct值分别为 35.80、 36.78及 38.54。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过程中必须加强质量控制并做好生物安全防护措施。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监测 生物安全防护实践
  • 简介:香港大学医学院流感研究中心及公共卫生学院与美国专家的实验研究发现,新SARS病毒新型冠状病毒)在48小时内的复制速度比10年前的SARS快P100倍.而且对肺部的攻击是全面的,不仅破坏专责呼吸的肺泡细胞.同时破坏具有修复功能的肺泡细胞,令病况急剧转坏,

  • 标签: 冠状病毒 死亡率 SARS病毒 香港大学医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肺泡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改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样方法及其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需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患者,临床中,将其随机分成两个不同组别,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坐位法进行采样,研究组以卧位法联合防护面屏进行采样。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采样检测结果,并对患者在采样过程中的舒适度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采样检测阳性率为45.0%(18/40),对照组阳性率为27.5%(11/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改良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鼻咽拭子 采样方法 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低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对策。方法:从2020年1月至3月在我院治疗的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共64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低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结果:本组64例患者中,急性支气管炎14例,肺炎50例,核酸检测阳性3例(4.69%),4类新冠肺炎阳性患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痰等症状,均有密切接触史,肺部可见渗出性病变。结论:我院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率比较低,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后发现可能与标本采集时间、采集方法、保存方式、运输方式以及检测方式跟有关,医院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减少漏诊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阳性率 原因分析 解决对策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改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样方法的应用效果 。 [方法 ]选取 42 例我院收治的疑似或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鼻咽拭子采样,同时选取 26 名操作者,其中 13 名操作者采用坐位法采样(对照组),另 13 名操作者采用卧位法联合防护面屏采样(研究组) 。 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 。 [结果 ]对照组采样操作时间显著短于研究组,但检测阳性率显著低于研究组;且对照组患者的喷嚏、恶心、挣扎和呛咳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研究组。 [结论 ] 改良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采样方法的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且提高阳性检出率。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鼻咽拭子 采样方法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有效防止透析病人因交通出行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并在透析室内发生交叉感染和传播,为广大透析患者在疫情发生期间提供一个安全、有序的透析环境。方法:由解放军总医院肾脏病科研究制定调查问卷,采用微信平台收集数据进行资料汇总统计,问卷内容涉及如下方面:一般情况、透析患者出行方式、出行时长以及感染防控相关态度等。结果:疫情前后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患者比例分别为35.33%、21.87%。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患者中有76.72%出行用时大于20分钟,有96.55%在透析前进行手卫生。结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仍有部分透析患者依靠公共交通工具往返于家和透析中心(室)之间,且途中用时较长。各透析中心应重点加强对采用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透析患者的防控管理,防止因对透析患者出行防控指导不到位,而发生透析室交叉感染事件。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血液透析 公共交通 感染防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美国普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常见的花椰菜花叶病毒(CaMV)和造成艾滋病的HIV病毒,用同样的过程在其寄生的细胞内繁衍、扩散疾病。人类应该能够从植物病毒研究中获取灵感,使HIV病毒停止复制。

  • 标签: 艾滋病病毒 花叶病毒 植物病毒 花椰菜 致病机理 灵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术中压疮综合预防护理措施的效果。方法对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实施术中压疮综合预防护理措施。结果56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无一例术中压疮发生。结论采用恰当的术中压疮综合预防护理措施,能有效预防术患者术中压疮的发生,用护理人员的爱心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 标签: 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术中压疮 综合预防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