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使用丹参酸盐的效果。方法选择19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A组使用常规治疗方法,B组则在A组基础之上使用丹参酸盐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都以2周为1疗程,对患者的治疗效果、神经功能、生活能力等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用药前后的效果。结果治疗后,B组的总有效率明显比A组高(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B组各项指标的分数和表现明显优于A组(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时使用丹参酸盐,用药效果较好,让神经功能受损的情况得到好转,生活能力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丹参多酚酸盐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优选大孔吸附树脂纯化沙苑子黄酮的工艺。方法:考察AB-8、D-101和NKA-9树脂对沙苑子黄酮的吸附及解吸性能,筛选树脂型号;以黄酮含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选AB-8树脂纯化工艺条件。结果:选用AB-8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的工艺条件为:上样液质量浓度10mg·mL-1,样品液pH5.0,上样速度为1.0mL·min-1,乙醇洗脱浓度40%,洗脱流速为1.5mL·min-1;经AB-8处理后的沙苑子黄酮纯度达50%。结论:AB-8型大孔吸附树脂能有效地纯化富集沙苑子黄酮。

  • 标签: 大孔树脂 沙苑子总黄酮 纯化工艺
  • 简介: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林芝地区产丹参不同部位中丹参酸B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PhenomenexC18柱(4.60mmx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酸-水-甲醇乙腈(1∶59∶30∶10),等度洗脱;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86nm;柱温为25℃.结果:丹参酸B含量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0396~0.792mg/mL,相关系数为0.999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0%.结论:丹参茎、叶中均含有丹参酸B,可以进行相应资源的开发.

  • 标签: 丹参 含量测定
  • 简介:目的:优选沙棘叶中沙棘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方法:采用经典正交试验设计L9(34),以黄酮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以乙醇为溶媒,优化沙棘叶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沙棘叶黄酮的乙醇提取最佳工艺为A1B1C3D1,即50%乙醇提取3次,每次1h,液料比分别为1∶12、1∶10、1∶8。结论:沙棘叶黄酮利用乙醇提取合理可行,该实验为沙棘黄酮的工业化制剂生产、沙棘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数据参考。

  • 标签: 沙棘叶 黄酮 提取工艺 正交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活性成分的HPLC含量测定,为控制桑黄质量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市场上常见的桑黄品种样品,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hispolon和原儿茶酸含量。色谱柱为UItimateAQ-C18(4.6mm×250mm,5μm);(A)测定hi-spolon流动相为乙腈-水(38:62),检测波长363nm,(B)测定原儿茶酸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2:88),检测波长256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hispolon及原儿茶酸分别在线性范围1.3-0.043mg/mL(r=0.9997),0.4-0.025mg/mL(r=0.9998)线性关系良好。鲍氏针层孔菌、裂蹄针层孔菌、火木针层孔菌、忍冬木层孔菌不同种、不同宿主的9个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含量42.8-96.8μg/g。松木上生长的不同种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其它样品含有hispolon,含量90.9-223.3μg/g。结论不同桑黄样品均含有原儿茶酸,可作为桑黄的指示成分进行检测。受试样品hispolon含量差异大,表明品种、宿主和生长环境对桑黄成分具有明显影响,影响最大的是宿主,松木上生长的桑黄,均未检出hispolon。监测hispolon含量,对控制桑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桑黄 hispolon 原儿茶酸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目的:建立UPLC法同时测定炮姜中5种姜类成分含量的方法,比较14个不同产地炮姜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差异。方法:UPLC法色谱条件为:AcquityBEHC18(100mm×2.1mm,1.7μm)色谱柱;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25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结果:5种姜类成分呈现较好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5,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18%、99.41%、97.70%、97.64%和97.51%;14批不同产地炮姜中5种姜类成分的含量差异明显。结论:该实验方法快捷、稳定、重复性好,能够准确地测定炮姜中5种姜类成分的含量,为评价炮姜的质量和炮制工艺提供了分析方法。

  • 标签: UPLC 炮姜 姜酚
  • 简介:目的:综述中药对多种抗肿瘤免疫细胞的促进作用及机制,为中药联合细胞免疫疗法临床运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从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及PubMed中查阅关于中药抗肿瘤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分析、综述.结果:中药对DC细胞、NK细胞、巨噬细胞、γδT细胞、CD3AK细胞等抗肿瘤免疫细胞都具有明显促进作用.结论:中药对肿瘤细胞免疫疗法具有一定增强作用,二者联合治疗肿瘤具有协同效应,对其作用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中药 多细胞免疫疗法 肿瘤 综述